首页 -> 2008年第4期

高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双重矛盾

作者:苏洪雨




  高中新课程改革的目的之一就是要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缺乏创造性,以及负担过重等种种弊端,同时解放教师,把学习还给学生,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因此,在《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的十个基本理念中,明确提出“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新课程的另一个理念“是与时俱进地认识‘双基’”,我们在强调探究,学生互动等形式的教学过程中,有没有忽视“双基”的教学呢?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这些理念有没有体现出来?
  通过对高中数学新课程实施的调查指出:教师的工作量大,学生的负担重了。不仅如此,笔者在访问用新教材的教师时,得到的反馈也多是“累,忙”等这样的词语。那么在“累和忙”中,上述的课程理念有没有得到渗透呢?下面我们通过教学案例来分析。
  
  一、 案例呈现及教学分析
  
  案例1:关于“补集”的教学案例
  师:大家打开课本,第11页。浏览一下课本。(教师在黑板上画图,而学生开始阅读课本,课堂比较安静。教师做出了如图1的Venn图。)
  师:下面我们复习一下昨天学习的“交集和并集”。第一个问题:什么是交集?
  全体学生:由属于集合A且属于集合B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叫做A与B的交集。(在回答过程中,不少学生照着书读。)
  师:用数学语言描述就是……(边说边在黑板上写,学生和老师一起回答,{x|x∈A且x∈B});
  教师以同样的方式,和学生一起复习“并集”的概念。
  师:这里我们要注意的是,交集用“且”,并集用“或”;好,并集和交集有什么性质?(不等学生回答,开始在黑板写出答案,学生随之答出。)A∪A=A,A∩A=A。
  师:大家看我画出的这个Venn图,请用并和交来表示这三个集合的关系?(如图1)其中U是由矩形包括的所有元素组成,B是阴影包括的元素组成,A是椭圆中的元素组成。
  生1:A∪B=U,A∩B=A;
  生2:A∩B=?椎才对。
  教师带领学生分析图1,再一次解释A,B,U三个集合的元素。学生恍悟,得到:A∪B=U,A∩B=?椎。
  师:今天我们学习补集。这里的U是全集,B是A的补集。如同做衣服,我们减掉A,那么剩下的B就是A的补。
  板书,补集,记:CUA={x|x∈U且x?埸A}
  师:B是否可以称作A的补集呢?
  学生议论,有的说可以,有的说不可以。教师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
  师:我们来看补集的性质。CUA的补集应该是?……对,还是A。C(CUA)=A。接下来,我们应用补集的定义和性质来解决一些问题。
  教师给出四道例题:
  (1)设U={x|x是小于8的正整数},A={1,2,3},B={2,3,4,5},求:CUA,CUB。
  在此,教师没有让学生思考,而是和学生一起做出结果,并强调了集合的表示方法。解法略。
  (2)已知全集U={1,2,3,4,5,6,7},A={2,4,5},B={1,3,5,7},求(CUA)∪(CUB)。
  给学生留出一定的时间练习,但是依然是教师板书,并强调了{6}等单元素集合的表达。
  (3)设全集U={x|x是三角形},A={x|x是锐角三角形},B={x|x是钝角三角形},求A∩B,CU(A∪B)
  留给学生课外思考。
  (4)已知A={x|2≤x≤6},B={x|1   ①CR(A∪B) ②CR(A∩B)③(CRA)∩B
  ④A∩( CRB)
  教师点出了难点,但是由于时间关系,只好留给学生下课思考。
  从整个课堂教学观察,教师的教学有以下几个特点:(1)数学功底较好,对教学内容掌握的比较娴熟;(2)前后连贯一致,没有“短路”出现;(3)由浅入深,适当拓展,层次感非常好;(4)强调解答格式,点出问题的重难点;(5)缺少师生之间的数学交流,没有组织学生进行互动活动;(6)以自己为中心,很少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
  
  二、 数学教学实施与课程标准要求的矛盾
  
  观察上述的案例我们会发现,数学教学实施过程中,有很多与《标准》提出的要求相违背的地方。该案例是采集于新课程试验区,教师接受过高中新课程教师培训,对《标准》应该有一定的了解,并且2006年是新课程实施的第三年,然而,看完该案例,感觉不出和以往教学的不同。这也就导致了新课程实施和《标准》的矛盾。
  1. 矛盾之一:要探究,还是要“效率”
  《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就是提倡以学生为学习主体,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主动探究问题,形成师生互动的课堂气氛,从而改变教师“一言堂”的情形。《标准》非常重视数学内容的展开方式,希望学生能够自己吸收,发展数学知识,使学习过程成为在教师引导下的“再创造”过程,而不是“单纯模仿、记忆题型”的活动。
  然而,学生的探究将有不可预测的事件出现,有可能导致教学连续性的中断,这是许多教师不希望经历的。尤其是在公开课活动中,教师总想“成功地”“高效率地”完成教学计划。这将和《标准》理念相矛盾,《标准》希望学生更多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让学生探究知识的来源、背景,以及发现知识过程;可是,教师为了避免“意外”,提高“效率”,只好牺牲学生的探究,顺利完成教学。那么,新课程的理念在实际教学中丧失,学生依然是被动接受,简单模仿。
  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对教师评价问题,目前,在高考升学的巨大压力下,学校对教师评价的主要指标是考试成绩,这就使得教师确定的教学目标直接指向高考及期中期末考试。”这就逼迫教师不得不“双管齐下”,一方面,根据《标准》要求,完成预期的教学目标;另一方面,因为考试(尤其是高考)的定位不清晰,导致教师在教学内容上加大难度,“大量的练习和超出课标的习题直接压向学生”。也就是在新课程实践中,教师执行着双重标准。结果是:老师太累了,学生太累了。
  2.矛盾之二:抓双基,还是抓“深度”
  该案例中另一个重要的特征是教师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教学,他非常强调概念,基本运算;并能把重要的数学思想、解题步骤,讲授给学生。无疑,这对于刚刚接触集合的学生来说是非常必要的,有利于他们的高中数学入门学习。强调“双基”也是《标准》的一个重要理念。应该说,上述的案例,教师在“双基”的处理上是比较合适的,这也说明教师的数学功底比较好,对数学的理解比较深刻。
  但是并不是所有教师都能做到这一点,在我们研究教师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有些教师对于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并不是十分的重视。通过学生的自学,或者教师的简单阐述,对于基本的数学概念的教学就算完成了,并不包含探究或者“再发现”、“再创造”的过程。接下来就是源源不断的所谓的“深度”练习,抓技巧,重套路。这也是新课程实施中的一个现实情况。
  在我们听课过程中,另一位教师同样讲授新课“补集”,但是教师的教学安排有很大的不同。首先,教师安排学生自学课本,然后给出了全集的定义,直接让学生阅读课本,然后是补集定义,在书写概念过程中,多次出现笔误。概念学习过程不到8分钟,接下来就是例题练习,大约给出了10道题目。下面我们看其中两道例题:
  

[2]


本文为全文原貌 请先安装PDF浏览器  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