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7期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建议

作者:王志生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内容和要求上对高中生阅读培养作了明确的规定: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象力和审美力;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增强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培养学生敢于探异求新,走进新的学习领域,尝试新的方法,追求思维的创新、表达的创新。
  而我们目前的阅读教学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首先,不少教师将阅读简单、机械地理解为“只有多读才能写得好”、“读是为了写”,潜意识地将阅读定位成写作的附庸品,希望“毕其功于一役” ,渴望在短期内就将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得分能力提升到理想的境界。这种舍本逐末、急功近利的理念,置学生的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的构建而不顾,只追求短期利益。其次,不少教师过于强调教师的教,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满堂灌”,将自己对阅读文本的理解生硬地强加给学生,以自己的分析讲解代替学生的独立阅读和思考,这种“填鸭式”的主观解读,严重造成了学生思维的贫乏、创造性的泯灭和才智的消磨。再次,阅读教学只顾及显性的直接目标而忽视隐性的潜在目标,忽视学生阅读心理的独特性,忽略尊重学生个人的见解,没有将阅读活动变为学生自我探究、自我体验的活动。最后,当前语文教学过于强调教材,许多教师把过多的精力放在每篇课本文章的剖析讲解上,忽视了对学生处于无序、盲目、随意、主观状态的课外阅读的引导,极有可能导致知识结构发展不平衡,使学生不喜欢思考,缺乏独立判断的能力。
  为了适应当今高度信息化的时代发展趋势,改进阅读教学的质量,笔者对当前高中阅读教学提出一些建议。
  
  一、 在阅读中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对学生进行文学作品阅读教学要引导学生感知作品中人物形象,调动他们生活积累,想象祥林嫂、阿Q、陈奂生等人的形象,要求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找类似原型,培养学生的形象感,进行求同求异的比较,以把握形象的特征。祥林嫂与刘兰芝、刘兰芝与杜十娘,以及崔莺莺与杜丽娘,还有李香君,她们作为女子,她们的形态、眼神该是怎样?她们说话的样子该是怎样呢?引导学生朝这些地方想象,就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阿Q与陈奂生他们的服装有什么不同,他们的外貌有哪些区别?读诗歌,也要培养学生的形象感。读杜甫诗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我们要学生想到:秋天风霜高洁,秋叶凋零,尤其是深秋,北风一吹,枯叶满天飞,令人感伤。但杜甫又写出盛景与动景的奔腾之水,浩浩荡荡向东不息,给人一种永不穷尽的亮色。比如说,我们读李白的诗歌《将进酒》,读“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我们就应该有形象感,想到长江滚滚奔流的气势。读“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如雪”,就应该想到一个孩子赤脚在河边挑捡贝壳,想到老渔翁在撒网,时光很快,人一下子就变老了。还要想到长河里流淌的不仅是水,而且是时光,是历史,是逝去的岁月。长河连接过去和未来,这样我们的思维就有了很好的形象感了。
  
  二、 发展分析概括能力,培养阅读思辨力
  
  分析能力是一种思维活动,如对课文中的词语、句子进行分析,理解词语的本义以及在课文中的语境义;分析作者写这句话的意图是什么,这个词语、这句话对内容起了什么作用;分析作者选取了哪些材料,这些材料是如何支撑观点;分析作品中的语言特色和作者情感等,这些过程都是思维的活动。分析过程也是推理、判断的过程。例如,在指导学生阅读鲁迅的《祝福》时,读到“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可以引发学生分析:祥林嫂的破碗是空的,说明鲁镇人不施饭食给祥林嫂,再往下分析说明没有人同情祥林嫂,揭示鲁镇人的冷漠、麻木。其次,概括能力也是培养中学生阅读和思维最主要和最基本的能力。高中生每天接触到大量的书本知识,接触到大量的语言材料。只有把这大量的语言材料,加以消化、概括才能取得阅读效果。不能准确地概括,就不能掌握阅读过的材料。同样是《祝福》中,可以设计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说祥林嫂是一个没有春天的女人?然后请学生通读全文并找出文中相关文字加以概括。概括不准确的主要原因有:一是片面性,只注意到材料一部分内容,而忽视了另一方面内容,没有弄清两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概括出来的内容不能包涵和覆盖全部意思。二是主观性,没有认真阅读文本,或者是看不清内容,抓不住重点,理不清头绪,主观地改变和歪曲原材料的内容。三是表面性,看到过程现象,没有深入探究事物的本质。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让学生对文章内容、人物特征、写作手法多作训练,对相关的内容要用字数限定进行概括。
  
  三、 注重探究式阅读,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
  
  新课标指出:“促进学生探究能力的发展应成为高中语文课程的重要任务。”应在继续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的同时,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与广度,使学生增强探究意识和兴趣,学习探究的方法,使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主动探究未知领域的过程。新课标所力倡的探究性学习重在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科学的态度和学习的习惯,重在发展学生的主体性人格。语文探究性学习,应在自觉的“语文意识”的支配下,立足课文而超越课文。高中阅读课中的探究性学习主要有下述三种:一是单篇课文的探究。例如,清冈卓行在《米洛斯的维纳斯》中提出自己的独特见解: “她为了如此秀丽迷人,必须失去双臂。”可引导学生探究“维纳斯失去的为什么必须是双臂”、“艺术的残缺一定能带来美吗”等等问题,这样就培养了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创新思维;二是两篇课文或多篇课文的比较探究。例如鉴赏柳永《雨霖铃》这首诗解读“残月”这个意象时,引导学生探究课文中学到的王维的“明月”、李煜的“秋月”、苏轼的“江月”、李清照的“满月”、姜夔的“冷月”所创设的意境,所蕴含的情感。这样的比较探究,使学生领悟在中国古典诗坛上,“月”负载着诗人的丰富情感成为古诗中一个永恒的意象;三是课文的拓展性探究。如教师可通过课文中《红楼梦》节选的篇目来深入探究《红楼梦》中的人物形象、主题思想及作者曹雪芹。课文只是个切入口,而对问题的探究则远远超越了课文。所以,独立和自主的思维立场,开放和多向的思维形态,这些唯有通过“探究”才得到深刻的砥砺和发展。新课标倡导的探究性学习将会造就焕然一新的学习主体,并将学生从接受性学习的重负中解放出来。
  
  四、 鼓励学生质疑勇气,倡导批判性阅读
  
  课文是学生与作者、教师心灵对话的媒介,阅读是对文章的阐释与反应,学生的情感体现、艺术熏陶、思想升华、价值观念的形成都离不开独立地或与教师一起倾听课文和言说课文。而这些都要求学生必须没有任何条件地一头扎进课文。然而由于多年语文课的“熏陶”,我们的学生对课文的阅读流于蜻蜓点水,不甚感兴趣。即使学生提出有些似乎刁钻古怪的问题,教师基本采取当头棒喝的方式,学生阅读时心灵的火花便在我们手下一点一点熄灭。因此,有时呵护学生敢于质疑的心理比关注其问题与课文关系更为重要。只有精心培养学生质疑的习惯,我们才有条件来提高学生质疑的水平,让我们的学生在课堂上没有任何约束地大胆质疑,营造一个相当宽松的氛围,让他们可以提出所想到的任何问题。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尊重文本的基础上,不同的理解正表现了思维的活跃、思想的独立,这正是语文教学应该追求的理想境界。这就要求语文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让学生保持个性独立和思维独立,使他们不依附、不盲从、不迷信,敢于怀疑和批判,敢于自己判断,自己思考,敢于发出自己的声音。在这些辩论和讨论过程中,教师也可以积极参与,不只是充当倾听者。但在参与的过程中,不轻率地否定学生的意见,更不能把自己的意见强加给学生,用自己的价值尺度去规范他们的认识,要鼓励学生的奇思异想。
  总之,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老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阅读中的对话和交流应指向每一个学生的个体阅读。教师既是与学生的平等对话者之一,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教师要为学生的阅读实践创设良好环境,提供有利条件,充分关注学生阅读态度的主动性、阅读需求的多样性、阅读心理的独特性,尊重学生个人的见解,应鼓励学生批判质疑,发表不同意见。教师的点拨是重要的,但不能以自己的分析讲解代替学生的独立阅读。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实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4.
  [2] 陈涛.也谈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阅读教学.时代教育,2007(8).
  [3] 曾祥芹.个性化阅读要科学化,不要自由化.中学语文教学,2007(11).
  [4] 王娟.谈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阅读教学.宁夏教育,2007(2).
  [5] 刘颖异.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教研天地,2006(7).
  (责任编辑关燕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