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7期

英国“一对一教学”及其对我国新课改的启示

作者:韩登亮  王 静




  我们的社会生活正在经历着一个彻底的和根本的变化,如果我们的教育对于社会必须具有任何意义的话,那么它就要经历一个相应的完全的变革。这个变革并不是突然出现的,也不是凭着预想的目的在朝夕之间就能够完成的[1]。
  2007年9月,英国开始在全国8个城市和地区的484所中小学校试行“一对一教学”试验(one-to-one tuition pilot),即以集体教学为基础,教师从学生的个别差异出发,重新组织和调整教学中所涉及的各种因素和各个环节,旨在帮助学校探索新的途径去评定和记录学生的学习过程,最终目的是为了每个学生的进步[2]。有鉴于此,笔者随即想到了我们国家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两者在理念和方法上实有异曲同工之妙。本文拟就以下几个方面来比较两者各自的优劣之处,以增进对我国新课改的认识,探讨我国可以借鉴的成功之处,以完善我国的基础教育乃至高等教育。
  
  一、 教学过程方面
  
  英国的“一对一教学”是以集体教学为基础,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教师重新整合各种教育资源和在教学过程中的各重要因素,对每一个学生采取适合其自身特点的教育方式。如对于内向、课堂上不是很积极的“隐形”学生,教师要尽可能多地予以关注,上课时给予其更多的发言机会,以鼓励和表扬为主;对于原本活泼积极的同学,教师在保持其优点的同时给予更多的表现自我和“开发”自我的机会,引导其关注和寻找“未来发展领域”。
  课程改革就是不同的课堂实践主体对于课程资源所进行的优化配置,以期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在这里,这个“主体”既包括教师也包括学生。近年来,我们激烈地批判过传统教育“教师是主体”这一命题,“得意地”提出了“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这一新的对于课堂实践者的定位。实则,教育过程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方面的统一。其中,教师是教的主体,学生是学的主体。此种观点绝非是对教和学两方面的割裂,相反,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在课堂上只有充分发挥其教的主体作用,才能使学生在40分钟的常量课堂上获得最大的发展,学生学的主体地位也才能真正地得以实现。
  我国新课改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积极互动”、“关注个体差异”、“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要求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主动参与教育环境”。这正使教师和学生在课堂舞台上充分表现自己,最大限度地发挥各自的主体作用,使课堂效果得到最大程度的彰显。
  
  二、 教师方面
  
  英国的“一对一教学”中,教师需要尽可能了解每一个学生及其各个方面,如学生的性格、兴趣、能力、学习进展情况等,了解学生是教师帮助学生获得知识和人格发展的前提。要了解学生,就要与学生进行直接的沟通和交流,以此来获得全面真实的信息。而与学生交流,使学生愿意向教师充分“展现”自己的前提条件是教师要尊重、理解和信任学生,使学生在与教师交流的过程中不至于产生“畏惧”。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处于“教育宇宙的中心”,始终以“居高临下”的眼光看待学生,师生关系极度冷漠。新课改倡导建立全面、民主和平等的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学过程是民主的,师生关系是平等的、互动的。教育过程,是心灵沟通、灵魂撞击的过程。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教与学互为关联,互为依存。所谓“教学相长”、“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21世纪的教师要从仅次于上帝权威的地位,转为与学生共同探求真理的合作伙伴。
  
  三、 课堂物质环境方面
  
  在英国,为了保证“一对一教学”,教室在空间上通常要被分为四个大的区域,分别为语言活动区、科学活动区、创造活动区和用于集体授课的教室中心区域。前三个区域都有放置学生作业的展示板或展示台以及学生放置学习用品的专用大抽屉或壁橱,而且都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学生的课桌椅三三两两地安放在每个区域中,构成学生们的工作台或学习台。当课堂教学需要进行集体讲授或讨论时,就可以把分散于各区域的学生集中到黑板前的教室中心区域,这样,教师可以很方便地指导学生学习[2]。这种新颖的课堂环境布置方式有利于教师与学生的沟通,教师可以更直接有效地关注学生。教师不再是传统教学中那样高高地站在讲台上,使学生产生一种自然不自然的畏惧,而是真正地融入学生之中,使得师生互动、平等对话和关注教学过程真正得以实现。学生切实感受到教师的关注,上课的积极性得到最大程度的调动。
  相比之下,我国新课改纲要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也就是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这就为新时代的教育提供了更多的教育平台,为传统教育模式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但是目前看来,“多媒体运用”的实效并不理想,仅仅停留在创设情境和板书便捷方面。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黑板+粉笔”的传统教学手段的确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黑板的及时表现力强,可以更好地控制课堂节奏,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突发灵感也可以及时地得以表达。但是使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一个误区就是教师在课堂上可能会更多关注课件的展示,甚至充当了“报幕员”、“播音员”的角色,这就极大地弱化了教师教的主体性作用。人机互动的关系处理不好,就易形成知识的堆积,一味地将知识展示给学生,学生也成为“课件复制者”,这样的教学手段甚至比“原始教学”更加影响教学质量。无论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手段,教师作为教的主体性作用是不变的。因此,教师只有努力找到所教知识和学生情感的激发点,才能使现代化教学真正达到理想的预期效果。如若不然,不妨借鉴英国“一对一”试验中“挪动座位式”的“原始方法”,营造出这种民主平等有亲和力的课堂氛围,更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其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所以在教学中不能因为新课改“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就“滥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采取相应的教学方式,合理运用“传统+现代”的教学媒体和手段,取得最佳课堂效果。
  面对改革,我们缺少的不是热血激情,而是始终如一的韧性和坚忍不拔的意志;缺少的不是旺盛的精力,而是精力的不集中和无欲则刚的信念;缺少的不是对美好未来的憧憬,而是实现目标过程中的艰苦付出!通过借鉴世界各国的各种有利于我国学生成长和发展的理念或实践,使我们成为各种优化资源的受益者,以此来完善我们国家的教育,使教育焕发本身应有的活力。
  
  参考文献
  [1] 赵祥林,王承绪译.杜威教育论著选.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28.
  [2] 蒋建微(编译).英国试行“一对一教学”.上海教育,2007.9.
  (责任编辑付一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