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7期

浙教版、华师大版初中《科学》“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对比分析

作者:朱郁华




  科学教材是体现科学课程目标和内容的重要载体,是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工具。2001年,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制定以后,相继出现了浙教版、华师大版等各种以课标为依据编写的初中科学教材。
  现以“地球的形状和大小”这一部分内容为例进行对比分析,以期总结在利用不同教材备课时的一些经验,供同行借鉴。
  
  一、 浙教版与华师大版“地球的形状和大小”教学目标的对比
  
  在课标中关于“地球的形状和大小”这一部分内容的具体目标为:能正确描述地球的形状和大小。该目标为知识性目标中的了解水平,属低层次要求,两种教材在课标的基础上对目标进行了细化,增设了部分体验层次的情感性目标的内容。
  
  二、 浙教版与华师大版“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内容的选择和呈现方式对比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教材内容的选择应改变只注重知识的偏向,全面考虑内容标准的要求,科学教材的呈现方式应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规律,注意从学生日常生活现象出发,精选反映科学发展的图片,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知识视野。两种教材在内容的选择和呈现方式上各有侧重,各有特色。
  从两种教材知识内容的选择和呈现方式的对比来看,它们互有优势。
  浙教版教材注重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精神的培养,如教材中设计了“铅笔头分别在篮球表面和水平木板上移动”这一探究活动,让学生通过证实的、证伪的方法习得地面是球面而不是平面这一科学知识;教材呈现了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从“非球”到“球体”再到“椭球体”,有助于学生认识科学的本质;材料选择较为精练,教材整体篇幅合理,仅以一幅古代印度人的地球观的图片呈现“古代人对地球形状的认识”;教材注重反映科学技术发展的成果,呈现了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拓展了学生的视野,体现了教材的时代性;教材文字通俗流畅、图文并茂,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拓眼界。总体来说,教材内容的选择符合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有利于探究活动的展开,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需要补充一些资料,这些补充资料在华师大版教材中都有详实的介绍。
  
  华师大版教材注意用多种方法论证地球是一个球体,如麦哲论船队环球航行的详细材料等;重视引导学生对科学发展史的认识,如阅读材料详细介绍了人类对地球形状认识的三次飞跃:第一次飞跃是从“非球”到“球体”;第二次飞跃是从“球体”到“椭球体”;第三次飞跃是从“椭球体”到“梨形体”,使学生体会到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是没有穷尽的,也能使学生认识到科学知识具有相对稳定性并不断发展;教材中的课堂练习题要求学生比较月球、地球和太阳的大小,通过比较,使学生对地球的大小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总体来说,教材强调用证实方法论证地球是个球体,注重让学生体验人类对地球形状认识的发展过程,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需要设计探究活动,以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
  
  三、 教材处理的建议
  
  1.借鉴补充,丰富课堂学习资料
  浙教版教材的优点之一是较为精练。因此,我们需要从华师大版教材等其他教学资源中选择性地借鉴补充一些资料来加深学生对地球形状以及人类探索地球形状过程的认识。比如古代人对地球形状认识的教学,虽然对航天时代的现代人来说,地球的形状显而易见,但是对古代人来说,要认清地球的形状是困难的,古代人往往借直觉和主观臆想对地球形状作出种种猜想。课前,教师要从华师大版等其他教学资源中收集古代人对地球形状的各种虚幻想象和认识的素材,通过教学媒体向学生展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又如,人类探索地球形状过程的教学,可以利用华师大版教材中关于人类对地球形状认识的三次飞跃的阅读材料,组织学生阅读、讨论,加深学生对人类认识地球形状过程的了解。
  2.设置探究活动,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从建构主义观点看,科学的本质是科学探究。开展科学探究,不仅有利于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与方法,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因此,在处理教材时,要精心设计探究活动,让学生在看一看、读一读、做一做、议一议、算一算中进行探究性学习。比如,设置 “铅笔头分别在篮球表面和水平木板表面移动”观察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做一做,探究海上远去的帆船船身比桅杆先消失的原因。又如,借鉴华师大版教材中的做法,在学生观察地球的赤道半径和极半径数据的基础上,组织学生算一算地球的平均半径、赤道周长、表面积以及绕赤道行走的天数等,使学生对地球的大小有更具体的认识。
  3.展示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体现科学本质
  基于对教材的解读、对学生的分析和对教学资源的了解,我们在借鉴华师大版教材设计思路的基础上,对浙教版教材设计思路进行有效的改造和加工,转化为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思路,按“古代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现代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现代技术精密测量的结果”顺序开展教学活动。首先播放一段关于地球的影片,让学生看一看、说一说地球的外貌特征,把学生引入情境,然后教师辅以引导式的提问,逐渐把学生引到地球形状的学习上来,接着教师提出“古人眼中的地球形状是什么样的?他们又是如何认识地球的形状的?”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本、观看图片和听取老师的介绍,了解古代人借直觉和主观臆想对地球形状的种种猜想,如“盖天说”、 “浑天说”等。紧接着教师例举两种生活现象:“天涯海角”为什么总是走不到边?为什么远去帆船的船身比桅杆先消失?使学生对古代人的猜想产生了怀疑,并作出新的猜想。在学生作出新的猜想之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铅笔头在篮球表面和水平木板表面上移动”观察实验,以验证新的猜想,并让学生例举地球是球体的其他证据。这个教学过程,学生经历了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第一次飞跃——从“非球”到“球体”。继而教师播放一段影片,让学生了解现代科技测量得知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椭球体,在这个教学过程,学生经历了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第二次飞跃——从“球体”到“椭球体”。最后,教师介绍:近几年来,通过人造地球卫星对地球形状的精密测量,发现地球是个不规则的椭球体,北半球稍微细长一点,南半球略为短粗一点。夸张地说,有点像“梨子”,称之为“梨形体”,让学生经历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第三次飞跃——从“椭球体”到“梨形体”。通过对教材的这样处理,不仅展示了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而且使学生体会到人类对地球的认识是一个不断修正的过程,不断探究的过程,使学生认识到科学知识不是绝对真理,它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随着人类的进步给以修正或者否定,随之被新的假设代替,它是可变的,并且会越来越接近事实真相,从而领悟科学的本质。
  
  参考文献
  [1] 方红峰.论初中《科学》课程教材的设计.课程·教材·教法,2002(10).
  [2] 高凌飚.关于新课程教科书的几点思考.课程·教材·教法,2002(9).
  [3] 杨广军.试论加拿大《科学》教材的设计思想.学科教育,2004(5).
  (责任编辑付一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