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8期

“杜郎口教改”的“还原”与“祛魅”

作者:刘胡权 周 颖




   杜郎口中学的教育教学改革是中国为数不多的本土化的教育实验与改革,作为一所乡村中学,杜郎口中学以课堂改革为突破口,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果。总结起来,杜郎口教育改革关键是三点:一是学习组织形式的变化,即分组学习;二是“10+35”或“0+45”,保证学生活动时间;三是预习展示反馈的环节。作为自主创新的成果,理应得到人们的尊重与保护,但是杜郎口中学的教改却遭到人们不同程度的误解与妖魔化。杜郎口只是杜郎口,对之进行“还原”与“祛魅”,能够清除人们认识上的障碍与误解,也利于杜郎口中学日后更好地发展。
  
  一、 基于实践的“杜郎口现象”
  
  杜郎口中学地处偏远欠发达的鲁西地区,1997年前,是当地远近闻名的一所薄弱校,学校基本条件很差,“唯一带有现代气息的电器就是电灯”,学生住宿条件也是很一般。升学连续十年全县倒数,教师学历低、懒散、无心恋教,教学秩序混乱,师生关系紧张,体罚、变相体罚几乎天天都有。学生更是无心向学,辍学、打架斗殴、偷盗常见。教师和学生都感觉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家长们普遍认为“孩子在学校混了三年,痛苦了三年”,纯属“活受罪”。因此学校辍学率极高,许多学生都被迫转学,生源很差,导致学校的社会声誉极差,面临被撤并的危险。1997年之前的杜郎口中学已是四面楚歌,岌岌可危。
  就是这样一个烂摊子,就是这样的局面,才容易发现问题的关键所在,才容易激发背水一战的魄力,才容易生发出“死马当活马医”的无奈,才能够着手去寻找改革的契机;就是这样一所在教育管理体制内对之失去希望,将之放任自流的学校,改革者才不会有体制内的太大压力,才不会去过分考虑、计较利益得失,才能够放手去搞;就是这样一位没有高深教育理论的校长,才没有理论的包袱,没有条条框框的限制,才容易从学校的日常教育教学出发,从学校解决自身的问题出发,去着力实践自己的改革设想。
  学校面临被撤并的境况,学校的教学质量差到一定程度了;学生长期以来内在于生命的主动精神和探索欲望被压抑得太深,甚至已经被磨灭;课堂毫无生机,好似一潭死水;教师的讲课被学生耻笑为“连自己都不如”……就是这样一个烂学校,这样一个烂摊子,看似已经无望挽回,实际上内在蕴含着无限的能量。这样的境况需要有魄力、有胆识、有勇气并能坚持下来、顶住各方面压力的人去着力改变,改革才能够取得可观的成果。任何事物都是这样相反相成,否极泰来。面临这样的薄弱校,不改就要撤并,被逼无奈只能“下水”,只能大动手术。与其坐以待毙,不如背水一战,置于死地而后生。改革完全是基于学校这样的现实,基于无奈之下的“有心”之举,基于现实实践的同心协力。
  杜郎口改革经验的取得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与现实条件下进行的,改革初始没有考虑太多的教育理论,反而是正视了当时的学校现状,是从实践中寻求改革的智慧;伴随改革的深入,学校和教师们会认真反思,努力转变教育观念,结合自己学校的实际摸索、探索、研究。改革取得了成果,就不能忘记反思是在怎样的境况下取得的,而不是一味地歌功颂德,采取“马后炮”和“事后诸葛亮”的态度。杜郎口中学的改革经验确实是农村学校、教师、学生共同创造出来的农村教育教学的典型,他们的经验是土生土长的,并不是在什么先进的教育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的,也不是为了追求先进的教学方式,而是在师资和教学设施都十分落后的情况下,杀出的一条“血路”,目的是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增强能力,实现积极的发展。至少改革初始是这样的。我们应该尊重他们的实践智慧,不要在人家取得成果后就附会说是某某教育理论的指导,我们为什么不能说是杜郎口中学的教改实验从实践层面证明了某某教育理论?我们教育理论工作者为什么就不能反思一下教育理论的问题?
  因此,就是这样特殊的条件和特殊的时代,加上一个具有改革魄力与勇气的校长,改革才有可能取得一定的成果。我们不能神化杜郎口中学的改革经验,那是对它的不负责、不尊重;我们也不能无视环境、境况的客观存在而一味夸大改革者的智慧,那也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还杜郎口中学改革以真实、生活化的场景,而不是误解、妖魔化,才是我们对乡村中学改革经验的真正尊重。
  
  二、 “杜郎口经验”的普适性有多大
  
  杜郎口中学的改革成果是在一定的条件和环境中取得的,是实实在在的,带着泥土的芬芳和红高梁的成熟的实践哲学,这种成果的取得对处于迷茫中的农村地区是一种启示,对缺乏改革信心的人是一种激励。但笔者反思杜郎口中学改革的境况与学校当时的现实,不禁要发问,一所体制健全,各方面管理到位的学校能行吗?县一中能行吗?肯定不行。没有很大的升学压力,没有过高的升学率的考虑,没有父母家长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急切企盼,相对来说为之提供了一个好的教改心理平台。而县一中,在那样严格的管理体制下,在那样对时间的严格控制划分下,在教育领导的殷切关注下,在高考的竞争压力下,可能吗?笔者恳求大家注意,杜郎口教改的成功,首先是它的境况与学校现实。崔其升校长也承认改革的动因并不是单纯提高学习成绩和升序率,而是来自对学生辍学原因的分析。因此,我们要正视这一点,我们要正视杜郎口中学是一所“中学”而且是一所乡村中学这一基本的现实。恐怕忽视这一点,我们又会沦落到盲目学习的高潮中去了。
  中学,介于小学和高中之间,是一中间环节,是连接小学和高中的纽带,它承上启下。基础来自于小学,自身又在为高中奠定基础。这一环节中的初中生,已基本具备独立自主学习的能力,当然还需教师的指导。这一特殊的年龄阶段和身心发展的特点,决定了初中生在学习上的自主能力。况且传统教学中,“教师把教学比喻成种田撒种,课堂上灌,课下压,学生被视为教学的道具,是可以接受知识、被灌输的空荡荡的容器,成了学习的机器、考试的机器、成绩的分数单、录取的通知书。”[1]学生适应传统的教学方式,长期被压抑的热情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已经到了磨灭的程度,势必要释放,而释放的热情和能量及创造性也是很高的。课堂教学作为课程的核心,课程作为学校教育的核心,课堂已经到了不能不再改的程度了,以改革课堂教学为突破口促进学校发展,这是问题的关键。基于此,杜郎口中学通过彻底变革课堂教学,还学生以主动,让学生充满自信。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做主,肯定是已经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这种身心特点和学校课堂的现实状况。
  非常“10+35”或“0+45”,把课堂交给学生,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因为初中生在同辈群体间有攀比、竞争、显摆、展示、表现的心理诉求。通过改革课堂结构,通过三面黑板、小组展示、合作学习等方式将学生的学习动机给激发出来,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这样的方式也能够很好地营造课堂氛围,不是教师在费尽心思地苦心营造,而是学生自己在创设,这同样让学生的自主性得以体现。同时把课堂交给学生会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对自己的小组负责。这样的教学方式也能够替代教师一个人独讲,教师独讲对课堂的控制管理很有限,因为超过30人的课堂就不是管理了而是控制,学生提不起兴趣,好像与己无关。而采用这样的方式,事事关己,又要考虑自己在同学中的印象和影响力,肯定会积极准备。讲的面是自己所在的小组,与己相关,能够集中精神,大家都参与互动,效率自然会提高。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