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8期

德育校本课程的有效开发与实施

作者:郑国祥




  课程民主化,由中央高度集权走向地方分权,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管理,是本次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专业自主权的不断提高,校本课程开发可谓如火如荼。与此同时,校本课程在德育方面的独特优势,日益得到了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如何利用校本课程开辟德育的新途径,如何实现校本课程德育化与学校德育校本化的整合,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不断思考和探索的新课题。
  
  一、 课程特点:独具德育优势
  
  校本课程是以学生现实的环境和条件为背景,以学生现实的需要为出发点,以学生和教师为主体构建的课程,利用校本课程实施德育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首先,地域文化所蕴含的丰富人文精神是校本课程的“灵魂”。正如吕型伟在《人心不能变冷关于德育的思考》一文中指出:“人文精神是培养优良道德的沃土。离开人文精神,孤立地抓德育,犹如无根之木、无源之水。”
  其次,校本课程关注学生的现实需要,易于隐蔽教育意图,淡化教育色彩,有利于提高德育实效。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教育者的教育意图越是隐蔽,就越能为教育的对象所接受,就越能转化成教育对象自己的内心要求。”
  最后,校本课程充分挖掘利用当地的教育资源,倡导让学生走进生活,参与社会实践,进行生活体验和社会体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直接面对复杂纷繁的社会生活和多元价值观念的冲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道德选择与道德判断能力。
  
  二、 课程文本:蕴寓德育内涵
  
  课程开发先要完善资源建设,而文本则是重要的课程资源。例如,毗邻绍兴市区的兰亭镇,境内书法圣地兰亭风景区、印山越国王陵、国家森林公园、徐渭墓、王阳明墓中外闻名,是著名的“侨乡”和“书乡”。2005年,绍兴县兰亭镇中学就以本土名人文化为基点,充分发掘人文资源,开发了校本课程“地灵人杰”。课程文本以越文化为内容。全书共分八个单元,前六个单元以名人为线,以时间为序(以古贯今)兼顾人物特征(政治家、军事家、哲学家、爱国者、学者),分别突出立志、磨练、智慧、爱国、处世、人生等主题;第七、八单元分别为气质品格和文化研究,从地域和环境角度审视地域品性形成。例如,在第一单元,安排大禹、范仲淹、周恩来,以他们的“志存高远”作为德育内容;第三单元,安排王充、王阳明、王羲之,以“哲学智慧”作为德育内容;第六单元,安排周树人、周作人、周建人,以“人生选择”作为德育内容。名人志士一个个宛然在目,既具有历史深沉,又具时代风貌。
  以人物为主线的综合实践主题探究和课题探究活动,贯串全书七个单元,是本书的精华所在。道德认知必须建立在道德体验与道德实践的基础上,否则,非常态的道德教育只会造就道德上的双重人格。新课程倡导的综合实践活动,强调学生以研究性学习、劳动与技术、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等为手段,在实践体验中使学生的道德认识逐渐内化为道德意志,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因此,校本课程的实施与综合实践活动相整合,是学生德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课程文本以“爱国主义”为精神核心。爱国主义是最重要的道德品质,苏霍姆林斯基说:“热爱祖国,这是一种最纯洁、最敏锐、最高尚、最强烈、最温存、最严酷的感情。一个真正热爱祖国的人,在各方面都是一个真正的人。”文本安排了第四单元陆游、秋瑾并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主题,通过范仲淹、蔡元培、朱自清等人渗透孝敬、勤俭、立志、好学、奉献、关爱、惜时等德育内容。
  文本还注重用诗歌进行道德教育,教材有诗歌10多首。因为诗歌的教育要比道德说教更能让学生培养“道德的底色”,“诗歌不是道德。只是我相信,诗歌是培养道德底色的途径之一”。
  
  三、 课程实施:关注德育体验
  
  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确定是课程实施的前提。课程是计划化的学习经验,首要解决的是教什么、学什么的问题。校本课程是可供学生自主选择的课程,何种课程内容最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最能发挥其德育的独特功能,需要反复优化。仍以“地灵人杰”的课程实施为例,根据中学生的特点,在总课程下主要设计了以下几类子课程供学生选择:(1)环保宣传、旅游考察的活动类课程;(2)名人研究、地质矿产研究、风俗研究的探究类课程;(3)关注生活中的热点,就上网、男女之间等问题开展讨论会、论辩赛的论辩类课程;(4)竹编、小导游、书法等地方特色类课程。
  让学生在实践中反思、批判、体验是课程实施的基本策略。如课程文本的“问题指南”中设计的价值辨析。
  绍兴人的优良品性让我们沾沾自喜,但你认为绍兴人的性格中有哪些劣根性,根据你的生活观察,你能写一篇《丑陋的绍兴人》吗?
  周建人笔下的“人看不起狗”与鲁迅笔下的“狗看不起人”,矛盾吗?
  所谓价值观辨析法就是在教师的安排下,学生通过讨论、辩论等方法,利用理性思维和情绪体验来检查自己的行为模式,并把自己的行为模式与他人的行为模式进行比较,解决价值冲突,进而能按照社会要求的价值观支配自己的言行。
  在每个综合性实践活动中也设计了许多考察、访问、调查活动,让学生进行实践体验,让学生在实践中学到知识、明白道理。请看综合实践活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的主题探究活动设计。
  今天我们好些学生都是独生子女,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们已经不愁吃,不愁穿,难道让我们故意去“杞人忧天”吗?吃苦精神过时了吗?调查我们身边的浪费现象,与家长共同商谈。
  结合实践从历史书上找一些正反两方面的例子,阐述这个道理。如李煜、李闯王等,然后开一个故事会。
  我们着力引导学生在社会实践体验中学会收集、整理、使用各种信息,学会正确的价值判断,进行科学的思想选择,进步的文化选择,理性的道德选择,文明的行为选择,实现自主性、责任感、判断力的统一。这样才能够使学生在各种社会信息、文化思潮的包围中分清良莠、美丑,健康成长。
  
  四、 课程评价:促进德育发展
  
  “只有能够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只有真正实现自我教育的人,才可能是个敞开自我、道德开放的人,他才会在道德实践中自觉地吐故纳新,不断发展德性。因此,校本课程的评价体系必须是一个发展性的评价体系,评价的过程不是为了奖惩,而是一个反思、提高、学习、发展的过程。
  首先,我们要把重点放在“过程性”评价上,注重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的表现与态度、体验与感悟。一方面,尽可能采用多样的方式,利用多种信息来源,在尽可能范围内形成对学生发展结果的综合评价;另一方面,力求发挥评价的指导、激励、形成功能,以增进经验、体验、感悟的丰富与积累。为此,我们关注学生在每一次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关注学生的每一次进步表现,及时予以表扬和肯定,以促进学生的发展提高。
  其次,我们要把自评与互评结合起来。采用“自我参照”评价,让学生对自己的各种表现进行“反思”,同时鼓励对他人的行为表现进行积极的评价。教师还可邀请家长和同学进行面谈,找问题,谈收获,谈体会,提建议,以使学生自评真正起到促进素质的提高。也只有这样,学生才会真正把自评重视起来,努力进行反思批判,通过道德内省,促进自律,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校本课程的建设,是完善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体系建设的重要环节,是发掘深厚文化底蕴,加强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措施。“我们留下一个什么样的世界给子孙后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给世界留下什么样的子孙后代”,建设校本课程,完善和实现校本课程的德育价值,培养全面发展的新时期接班人,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 黄祺、汪伟、肖华东.道德,孩子向谁对答案.新民周刊,2004(21).
  [2] 张向葵.教育心理学.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4.
  [3]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6).
  [4] 马约尔.世界教育报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8.
  [5] 易连云.重建学校精神家园.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6] 鲁洁.德育现代化实践研究.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
  [7] 谈松华.新时期德育的若干特征.中国教育学刊,2001(1).
  [8] 汪霞.校本课程开发:理念、过程、困难及其他.教育探索,2006(1).
  (责任编辑刘永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