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8期
关于繁体字进课堂的几点思考
作者:贺培东
一、 将繁体字编排进教材的可行性
1.有利于学生深入了解中国汉字的发展,增强汉语学习的能力。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每个汉字都有它特定的含义。繁体字虽然复杂难写,但却最接近字的本意,繁体字里藏着有趣的故事,繁体字像一幅画,充分表现了中国象形文字的特点。但现在很多的汉字已经简化得不知道它的起源了,简化后的汉字剩下的是单纯的文字骨架,丧失了的却是中国字那生动的血与肉。当年的汉字简化在方便文字普及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问题,给我们留下了一些遗憾。比如,部分汉字采取了以拼音为标准的“同音合并”原则,将同一发音的不同繁体字合并成一个简体字,这就造成我们在理解简体版文言文时,容易出现偏差。还有些则将繁体汉字中的精华也进行了简化,繁体字隐含着大量的信息,而简化了的汉字大多数已经失去了那些信息,比如,有人指出繁体字的“亲”和“爱”字,是汉字造字中的杰作,简化之后,就变成了“有亲不见,有爱无心”。中小学阶段是学生认知最为活跃的时期,将繁体字纳入到中小学教学不仅仅是在简单复古。充分利用好繁体字可以成为我们语文教学的有益补充,让广大中小学生更好地理解汉字,学习汉字,欣赏中国汉字这一象形文字特有的文字美,最终增强其汉语学习能力。
2.有利于加深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增强对本民族语言的热爱,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语言文字是文化的载体,任何民族的文化都是靠语言文字来承传的,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繁体字是中国文化的根。学校教育是学生人生教育的最主要组成部分,但现行的学校教育使得很多学生基本没有机会接触繁体字,即使是进入大学也只有中文、历史等少数专业的学生学习繁体字,这实际上是我们在剥夺学生接触了解繁体字的机会。当今我们不断强调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保存中国传统文化,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但让学生近距离地来感受一种文化远比任何形式的说教更加有力。与实行仅五十多年的简体字相比,繁体字更能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学生通过了解中国文字历史,重拾传统文化信息,将对其今后的爱国情感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法国作家都德曾在《最后一课》中,骄傲地说法语是世界上最美丽的文字,今天我们要让更多的学生知道,汉语才是世界上最美的文字。
3.有利于内地和港澳台的交流,加强祖国统一,增强海内外华人的民族凝聚力。虽然简体字已在中国大陆实行,但繁体字依然在港澳台以及海外华侨人士之中广泛使用,他们依然沿袭着传统文字,将繁体字原汁原味地传承了下来。现在我国内地只有少部分人能看懂繁体字,会写的就更少了,这不利于开展与港澳台地区的文化交流,更有碍海峡两岸文化交流。随着两岸交流的日益频繁,如果大陆人只认简化字而不识繁体字,将造成了双方交流上的诸多不便,容易产生一种文化上的离心力。加强对繁体字的重视,开展繁体字的教学,从深层次讲实际上反映的是我们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视,这将有利于增强港澳台地区同胞的国家认同感,激发海内外华人的爱国之情,增强全民族的凝聚力。
虽然将繁体字学习引入中小学教学是十分有意义的,但我们必须首先要面对一些问题。“繁体字进课堂”后是否会影响正常的中小学教学,加重学生的负担呢?我想答案是否定的。众所周知,中国的中小学数理化是世界上最难的国家之一,如果这不是负担,难道多让学生了解认识几个繁体字就必然会加重学生沉重的负担吗?我们今天的教育强调一种多元化的包容,难道我们无法包容自己民族文化的根吗?由此可见,将繁体字学习引入中小学教学确实不应该是一个问题,但在实际操作上这却又不是一件容易解决的事情。如何编写教材,如何进行教学,如何让学生建立对繁简字的正确认识,如何不影响我国使用简化字的基本国策,这些都是我们必须解决的问题。不过与“京剧进课本”相比,“繁体字进课堂”实际上要更容易操作,“繁体字进课堂”不必对老师再进行额外的培训,现今的中小学语文教师大多是中文系毕业,而繁体字是他们大学学习期间的必修内容,这为繁体字进入课堂提供了一种可能。
我们将繁体字学习引入中小学教学必须首先坚持以下两个原则:对繁体字的学习应该以了解认识为主,不作硬性的书写掌握要求,不成为学生考试升学内容;繁体字在引入中小学教学的过程中坚持循序渐进、由浅到深、由点到面逐步推广的原则。离开这两个原则,过快过猛,大跃进式的盲目推广繁体字,只能使“繁体字进课堂”变为一句空话,只会使其变成学校、教师以及学生新的负担,影响正常的中小学教学。
二、 繁体字进课堂的实施策略
1.将繁体字合理引入中小学语文教课书之中,在不同学习阶段针对学生特点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小学阶段的繁体字学习只作简单了解,不宜过难而且不宜开展过早。中学阶段适当加入对繁体字的识别,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尝试进行书写。在整个繁体字推广中,不可以强迫学生学习,而应该从细节上入手,通过潜移默化来使学生了解认识繁体字,让学生对繁体字逐渐产生亲近感。如从小学高年级开始在语文课本后附加繁简字对照表;中学的古文课文在简体文章后可以配繁体字的原文。
2.将“繁体字进课堂”与近几年兴起的中小学研究性学习有机结合。研究性学习的课题选择的好坏直接决定了其最终的学习结果,学习了解繁体字对于学生而言是一个比较好的研究课题。学生通过亲身参与研究学习繁体字,可以了解中国文字发展史,既培养了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又增强了其汉语学习能力。
3.学习当今中小学的国学学习的成功经验,推进“繁体字进课堂”活动。近几年在很多中小学兴起了国学学习的热潮,逐步实现国学教育与学校道德教育、行为养成教育、礼仪教育的完美结合,并通过国学学习来促进语文学习,业已取得了一些成果和经验。在我们推广“繁体字进课堂”时,可以先学学这方面的成功经验,更可以和国学学习有机结合在一起。
4.将繁体字学习渗透到历史等其他学科之中,实现繁体字学习的多元化。在历史教学中,特别是在中国古代史教学中,可在历史教科书里适当添加部分繁体字的古文历史资料,将其提供给学生进行课下阅读,让学生通过读史了解繁体字,使学生的繁体字学习能够学以致用。
5.在大学教育中,可以开设甲骨文、文字学、传统书法欣赏等选修课。教学中可将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学习的一部分,这样,学生的繁体字学习便可以实现一种贯穿整个教育的连贯性,那些真正有兴趣学习繁体字的学生将有深入学习繁体字的机会。在大学阶段先尝试推广繁体字的了解与认识,也是现阶段比较可行的办法。
繁体字学习既能给孩子们提供一个接触传统文化的机会,又能帮助他们提高语文学习能力,还能产生广泛的社会效益,可见,将繁体字学习引入中小学教学是必要的。(责任编辑关燕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