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8期
语文课程目标实施落差及其归因
作者:陈玉秋
一、 语文课程目标实施落差的表现
1.目的落差:语文课程设计思路在现实中被“打折”
(1)语文课程目标的整体性和阶段性被破坏
课程目标在设计的时候力图体现一种立体思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目标设计思路是九年一贯的,整体设计,再分阶段细述,力图体现一种全局意识统领下的局部目标。高中阶段的课程目标设计也是在必修课和选修课的总目标下,再分别对必修课和选修课确立目标。可以说,这样的课程目标体现了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精神,尝试建构一个关于语文课程目标系统的新的语文教育模块。
然而,在课程目标的实施中,我们看到的情景却没有人们所设想的那样。首先是小学语文与初中语文的严重“断层”。目前,在不少地方是小学阶段的语文课改开展得有声有色,到了初中却又异常艰难。小学用的语文教材是一个版本,到了初中又是另外的版本,甚至在短期内就换了好几个版本。另一方面,在小学已经就形成的新课程要求下的良好语文学习方法或习惯,到初中又走了退路,特别是到了初中三年级为了应试需要又回到语文“题海”中。因此,在实施的过程中如何更好地把小学语文课程目标与初中语文课程目标衔接起来,已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而初中与高中的语文目标的衔接出现的问题更为严重,高中阶段的语文目标就是单一的方向——高考语文考什么就教什么,根本不管什么“三个维度”。其次,语文课程显现目标的五个方面的整体性受到忽视。课程目标的横向“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的五个方面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在语文课改中,无论是在教学上,还是在其他环节,“阅读﹑写作”这两方面是普遍受到重视的,而另外三方面则处于不受重视甚至到被忽略不计的地位。
(2)语文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出现偏差
就语文课程目标设计的结构框架来说,还有一条隐性的线索,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维度。它们之间是一种相互交融、渗透的辩证关系,旨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当前语文课程目标的实施中,在目标的维度方面出现了以下三个倾向:即在“泛语文能力”的呼唤下导致了“语文基础知识”的弱化;语文教学中充斥着形式主义上的“过程与方法”;而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上依然迷茫,不知所措。本来这三个维度的目标设计是对传统只重知识片面的语文教学价值观的梳理、提炼,试图纠正原有课程忽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弊端。可现实语文教学中传统的的语文知识被人为地消融,而后两个维度的目标因其在教学与教学评价中弹性比较大,又难以落实和把握,这样三个维度的达成就大打“折扣”了。最明显的表现就是课改区的学生文字书写能力的下降和语法常识的空白,这是高中语文教师面对课改实验区送上来的学生感叹而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怎么“不求语文知识的完整”就成了不要语文知识了?怎么“淡化语文训练”就成了不训练了?叶圣陶先生说语文学习是一个“历练”过程呀!
2.行为落差:语文教师对课程目标的单项度追求与主导地位的丧失
在新课程推行中,不少语文教师能够将此三个维度的目标纳入到个人的教学中,关注学生知识增长的同时关照其对教学的态度和感受,重视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这是好的表现。但更多的语文教师在如何落实新课程理念的价值追求和目标框架的问题时还是缺乏足够的意识,使三维目标的实现尴尬地局限表面形式或单项度的追求。
新课程突出强调学生在语文学习的主体地位。教师在“平等中的首席”这一空洞的理念下往往退化为与学生活动无关的“旁观者”,常常放弃或者忘记自己的存在和作用。即使学生在课堂讨论中早已偏离主题,在小组活动中常常趁机“捣乱”,语文教师仍热衷于课堂表面的热闹,生怕任何介入都会对学生主体的侵犯。这就是语文教师的课堂“不作为”。其实,虽然提出了要凸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的教学理念,但教师仍然要扮演着引导和纠偏的重要角色。否则课堂除了学生空洞的活跃外再无他意了。
3.角色落差:学生的“参与者”意识薄弱
学生缺乏对语文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深入理解。学生作为语文新课程实施的对象还未对其有清晰的认识。学生把语文当作“老师要我怎么学就怎么学,考试考什么我就学什么”的实用工具,当作数理化之外的副科,更有甚者把它仅仅看作为了考试,这些现象已是见怪不怪了。至于什么样的学习才是自主学习,什么样的学习态度才有益于语文素养的形成,恐怕是学生们思之甚少的。
学生是语文新课程改革的参与者和受益者。按理说他们有一定的选择权和建构权。特别是针对学生个人的语文知识作为一种外在的客观的实体性的存在,需要学生主体认识视野的参与。但我们发现,从体现国家意识形态的教科书到专家的解释系统,再到语文考试系统,其中还包括语文教师的“内化”,历经层层筛选后,语文知识才得以进入学生个人知识际遇。在这样的层层牵制下,学生究竟还有多少选择性和主动性呢。很显然,学生的“参与者”角色应有的舞台被弱化,学生没有成为语文课程的主人。
4.评价落差:机械单一的终极评价与教学中过度的追捧鼓励
社会的功利主义思想,对语文课改求近期效益,取短期行为,升学考试还在左右着社会与家长的眼球,语文教育过程中一系列的内部比拼,一系列的非公开排名,让我们的教师与校长都不可能轻松面对。课改与考试孰重孰轻,有时嘴里说的与心里想的其实很难一致,在目前还没有很好地解决评价机制问题前提下,评价学生最后还是看分数。自然,教育行政部门及其教师们在生存的现实面前,依然在畸形的考试终极目标下“舞蹈”。
新课程倡导激励性评价,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保护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但教师在教学中将鼓励等同于拒绝否定和指正。所以就出现了在教学《背影》时学生提出的“要遵守交通规则”也被认为是积极的思维。缺乏对明显的错误的纠正,滋生过度自信与盲目乐观。在认为学生需要激励的要求下丧失了及时诚恳的指正与引导。
二、 语文课程目标实施落差的归因
1.教材编写造成落差
(1)教材编写整体导向发生偏差造成教学的“出轨”
20世纪末的语文大讨论以来,人文性的大旗逐步竖立起来。语文学科纲领性的文件都把“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结合”作为合理的统称。尽管教材编写者在表面上都认同这一说法,但在两者间谁轻谁重就不那么明确了。依据目前几套实验教材来看,语文课程的文化性和文学性让很多教材编写者产生了一定程度的错觉。于是乎,教材中选用的文章都是人文性极强的,单元的编写也是从人文性的角度设置的。至于语文学科原有的语言知识、文字知识、文学知识和文章知识,则在“不可以追求知识的系统与完整”理念下备受冷遇,弱化或者处于松散化状态。这种弱化、冷遇和松散的状态只要把每套新的语文教材中的训练题单列出来分析就一目了然了。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