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9期

教师在课程资源开发中的伦理意识

作者:张朝珍




  一、 两则案例
  
  案例1:童心可以欺骗吗?
  今年春天,我听了一节作文指导课——《金鱼》。
  教师出示了三条可爱的小金鱼,让学生观察、介绍它们的样子,介绍得好的同学可以将自己的手伸到鱼缸里和金鱼“亲密接触”。但在教师将鱼缸转交给学生时,“砰”得一声,鱼缸摔在地上。惊惶失措的孩子们纷纷忙碌起来。几个小男孩飞奔出门,去借脸盆,找水管接水,教室里的学生更是乱成一团。
  几分钟后,教师饱含深情地说:“美丽可爱的小金鱼在经历了一场生死磨难后会怎样呢?”随手将装有这三条小金鱼的脸盆放在展台上。此时的鱼儿全没有了刚才的生气,一条已经死去,另外两条侧着身子停留在水面上,眼睛里满是哀怨与无助。不少同学看后眼睛里都含着泪水。此时的大屏幕上赫然出现教师事先准备好的作文提示:请你结合刚才的经历将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写下来,以《经历生死磨难的小金鱼》或《鱼缸摔碎以后》为题写一篇文章。
  15分钟后,展示学生作文。每一个有幸展示自己作文的同学,无不怀着同情、伤感的情绪记录了自己当时揪心的牵挂,特别是刚才那几个“把鱼缸打碎”的孩子,满怀愧疚、伤心,蘸着泪水写完作文,又泣不成声地将作文读完。这场闹剧的导演者却装得很宽宏大量的样子一遍遍地劝慰同学们:别伤心,小金鱼会原谅你的。(不知道是谁需要小金鱼的原谅?)
  案例2:“最后一课”
  开始上课了,今天讲《最后一课》。教师给学生们说的第一句话是:“今天是老师给你们上的最后一课。”很多同学认为这是双关语,就笑了起来。教师继续重复说:“这是真的,是我给大家上的最后一课。”这时笑的同学已少多了,笑声开始收敛。学生们觉得能这么巧合吗?可看看老师满脸严肃的样子又好像是真的。老师继续说:“今天是最后一课,老师有很多的感慨想给大家说,我也想听听同学们有什么感受。”教师开始点名让一些同学谈感慨。很多同学简单说几句,明显是不相信教师所说的“最后一课”。但当喊到一位女生时,她说了一句很动情的话:“老师你能不能不走?”,然后哽咽地说不下去了。此时教师和同学们的情绪都受到了感染,气氛沉重起来。教师接着说:“同学们刚才谈了自己的感受,我可以用一句话概括,就是感慨万千,老师的心情也是一样的。但是我们的这些感受与当年的小弗朗西斯相比,他的感受应该更加感慨万千。”然后开始讲解课文《最后一课》……
  课后我们问这位教师:这真的是你的最后一课吗?他说不是的,这样设计是为了追求课堂教学的效果。
  
  二、 案例中存在的问题
  
  案例1中的教师将小金鱼作为课程资源加以利用,其用意是为了让学生在写作文时有话可讲,也是为了丰富课堂活动,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带着自己的真实情感去写作。但只有教学意识缺乏课程意识的教师没有看到这一做法的负面效果。首先,对小金鱼明显故意的粗暴处理和事后轻描淡写的反应是对生命价值的漠视。人与一切生物的生命都是神圣的, 尊重和敬畏生命也是学校教育的应有之义。阿尔贝特·史怀泽曾指出:“敬畏生命绝不允许个人放弃对世界的关怀,敬畏生命始终使个人同其周围所有的生命交往,并感到对他们负有责任。”在当今世界生态危机日益严重的情况下,在课程资源开发中坚持生态文化观,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生态、节约资源的生态意识也是新课程的目标之一。其次,没有尊重学生朴素的生态情感。教师对小金鱼生命的轻视、对自己的行为没有反思,会给学生潜移默化的负面影响,使学生在热爱小动物和教师对小动物的漠视之间的冲突中,逐渐接受教师的情感选择,失去尊重和关怀不同于人类的其他生命体的原有认同。
  案例2中的教师为了追求逼真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相似的心理体验,采取了欺骗学生、利用学生感情的不诚信的方法。这样处理后的课堂效果可能是好的,但当教师再次站在学生面前时,失去诚信的教师将如何面对学生困惑和怀疑的眼睛?一个人不诚实不守信,就难以立足于社会;而一个教育者不诚实不守信,就可能会影响学生的一生。教师在学生面前的一言一行, 一举一动,都会在学生心灵的底片上留下印影。诚信是我国传统的美德之一,缺乏诚信的课程资源开发是一种教育的短视行为。
  
  三、 教师在课程资源开发中应具有的伦理意识
  
  1.教师要有尊重和关注生命的生态道德意识
  生态道德意识是人在处理与自然的关系时所具有的爱护环境、保护环境、建设环境的责任意识,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保护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的价值取向。 “课程资源作为课程设计、实施、评价等整个课程编制过程中的内容来源与实施条件和支撑”,在课堂教学领域表现为对各种人力与物力资源的灵活选择与应用,尤其是各种动态生成的课程资源的开发,对于丰富课程内容、活跃课堂气氛、达成三维课程目标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课程资源是从由自然、社会、人组成的生态系统中选取出来的、可资利用的资源”,“形形色色的课程资源共同构成了课程资源生态系统。系统中的各个因子通过相互联系、作用,不断发生着信息与能量的转换。”在这样的生态系统内部包含着人与自然之间的生态关系。人类既不在自然之上,也不在自然之外,而在自然之中,要确保课程资源开发合乎规律、合乎人道地进行,就要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的、以课程资源开发为载体,在知识的学习中实现对学生生态素质的培养。比如,从基于国家课程标准的环境教育课程的开发来看,教育部《中小学环境教育实施指南(试行)》就要求通过环境教育课程,培养学生正确的环境伦理观和责任感,在实践和体验中发展批判与创新能力,形成与环境和谐相处的生活习惯。因此,课程资源不论作为内容还是手段的开发,都要求教师有基本的生态观,要有意识地将这一观念具体化在日常的课程开发实践中。
  在作为课程实施支撑的条件性课程资源的开发方面,教师不能从单纯的实用主义出发,要看到一种课程资源的使用可能带来的多重效果。教师要意识到,为某种课程教学目标而设计的资源开发可能会引起最初没有预料到或不想产生的不良效果。从上面的案例1就可以看出,教师资源开发的预设产生了不利于学生形成科学生态观的负面效应。这样的资源开发如果说从教学的技术层面还有其可取之处的话,从课程资源开发的角度看则是失败的,因为课程实施不能只有教学没有教育。
  2.教师要有育人的诚信道德意识
  课程资源开发既是师生共同的教育实践活动,也是一种文化传承过程。其核心是以人为本、以生命为本的价值追求,内含着开发过程中因人际的沟通与交流而产生的伦理道德和文化教育问题。它要求教师有正确的教育价值观和人才观,能根据社会伦理文化的特点和学生发展的需求,坚持诸如主体性、民主合作、全面发展、平等诚信等伦理原则。《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规定:教师要为人师表,模范地遵守社会公德。诚信就是一条最基本和广泛的社会公德。对于诚与信的意义,孟子认为:“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吕氏春秋》则总结先秦儒家的观点,指出“君臣不信,则百姓诽谤,社稷不宁。处官不信,则少不畏长,贵贱相轻。赏罚不信,则民易犯法,不可使令。交友不信,则离散郁怨,不能相亲。百工不信,则器械苦伪,丹漆染色不贞。夫可与为始,可与为终,可与尊通,可与卑穷者,其惟信乎!”可见,诚和信在本质上是一致的,诚信不仅是立国立身之本,也是为人处事之本,更应是教育学生之本。
  教师既是课程资源开发的主体,也是课程资源的生命载体形式。而生命载体的课程资源开发总是在一定的伦理关系中进行的,它关涉的是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的民主平等、合作友善、诚信有序的教学伦理的规范性。教师的文化道德思想、情感态度、价值追求等特殊的课程资源会作为隐性的力量伴随整个开发过程,影响学生文化道德体悟与情感的获得。诚信道德失范的行为既有损于教师的职业形象与权威,又会使学生产生对社会道德文化的困惑、质疑乃至否定。教学与教育的不可分割使教师的职业形象与职业能力共同影响着教育活动的信度和效度。
  课堂教学的课程资源开发过程也是课程创生、学生成长的过程,学生的发展是全面和综合的,课程资源开发不仅要实现认知目标、追求过程与方法的统一,还要考虑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提升,诚信等道德文化教育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案例2中教师的教学设计虽然取得了此时此地的效果,但这个效果是以教师诚信的缺失、教师形象的破坏、学生对师生诚信关系的轻视为代价的。“亲其师,信其道”,缺乏诚信的教师与教育活动不仅不会实现我们在资源开发之初想达成的目标,甚至可能出现相反的结果。
  总之,教师在课程资源开发中的伦理意识如何,关系课程目标的实现、课程内容的选择、课程实施的教育效果和对课程资源开发的目的性与规范性的评价等方面。只有坚持正确的伦理价值观,课程资源开发才不会演变为单纯的技术操作,教师的课程意识也才能在课程资源开发的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
   (责任编辑关燕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