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0期

浅谈英语客观题过多对英语教学的影响及其对策

作者:王丽娜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中考)是义务阶段的一次重要考试,对初中阶段的教育教学有极强的导向作用。但是我们看到,目前我国中学英语测试在测试的内容和方法上都存在着不少问题和误区。在一份试题中,客观题一般要占70~80℅,有的甚至全部采用这种形式。笔者常常在想,大量的客观题存在,对我们中学的英语教学会有怎样导向作用呢?大量的客观题存在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呢?我们该怎样改进目前的英语考试呢?以下为三地2007年中考英语客观题的分布:
  
  如上表述,英语客观题的整体结构分为四大块。虽然试题的类别不同,但内容都是围绕着知识和能力,其中能力试题80℅,知识内容测试20℅。由此可以清楚地看出,试卷的本意是想体现英语教学既要重能力又重运用。然而,这种靠打勾、画圈、写ABCD的答题方式与人们实际使用语言的过程相距甚远,无法考查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而且还会产生负面的导向作用,从而影响我们日常的英语教学。
  
  一、 中考大量客观题对初中英语教学的影响
  
  尽管现在有了新的教学大纲和新的教科书,但中考这个“指挥棒”具有超越一切的威力。不管是什么大纲、何种教材,都是这么教,因为都是这么考。中考的题型及要求直接影响着整个中小学阶段教法和学法。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重点落在语言知识讲解和中考的练习与分析上,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未得到足够的重视。一般来说,教授初一和初二新教材每单元需要大约7~8课时。其中,听说1课时,阅读(或综合技能训练)2~3课时,语言点或语法教学3课时,单元练习1课时。初三英语教学则普遍采用三轮复习方法。第一轮是在教学初三新课的同时穿插复习初一、初二的语法和词汇,巩固基础知识。初三的教材内容往往突击教完或用作阅读训练的材料,有的内容甚至不讲。第二轮是针对各语法项目和中考题型进行专题训练。第三轮是中考模拟训练。可见,初中阶段的大部分时间是在讲解或操练语言知识和语言点。在教学方式上,几乎大部分的教师都把语法和词汇从课文中分离出来,并反复讲解和练习。复习词汇时,不少教师都把中考词汇大纲发给学生,让学生背记后进行听写。这种做法重知识,轻运用,忽视了语境和语言的交际功能,对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及其不利。
  2.教学活动设计主要围绕中考题型展开,学生无法通过活动综合发展各项语言技能。从目前的中学英语听力和阅读课中各类教学活动的频率也可以发现应试教学的倾向。听力课中活动频率最高一项为“捕捉细节,完成任务”,这种活动大约占到40℅,其次是边听边做笔记,大约占到22℅。听中四类活动的总频率为89℅,占全部听力教学活动的62℅;而听前五类活动的总频率仅为24℅,只占全部听力教学活动的16.7℅;听后活动所占的频率则更低。因此,听力教学局限于“放录音做题对答案”,任务设计未能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缺乏梯度,加之听后活动的缺乏,无法使学生通过听来发展其他语言技能。阅读活动同样围绕中考阅读测试中的主要题型而展开。其中所占频率最高的为“了解文章细节”,约占40℅,其次为“概述标题、主旨或确定段落大意”,约占21℅,“理解深层次问题”,约占20℅。阅读中五项活动的总频率为97℅,约占全部阅读活动的54℅,而且所设计的问题形式大都为客观题。阅读前活动的总频率以及阅读后活动的总频率相对较低,分别约占15℅和29℅。因此,学生在课内很少能获得各种机会去运用所学语言,综合发展说和写等其他各项语言技能。
  3.语言知识教学形式单一,语法教学缺乏生机和活力。在平时的英语语法教学中,结合知识点练习中考选择题是一般教师教学的常见办法,而培养学生语感或语言直觉能力,培养合作意识、自主探究意识以及创造性地运用语言进行表达和解决问题等方面能力的教学策略则很少使用甚至根本不用。因此,语言知识教学基本上局限于“讲解练习讲解”这一单调的教学模式,致使课堂气氛沉闷,学生感到索然无味。不少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语法翻译”式教学,而且对有些问题讲解不到位,使学生对语言难点不理解或理解不透、不深,教学效率低下。
  
  二、 英语客观题大量存在的反思
  
  由于中考大量的客观题存在,一些教师和学生往往会偏重于接受性机能(respective skills)的培养,而忽视产出技能(productive skills)的培养,不注重用英文真正的写点什么或者说点什么。学生没有读懂原文却可以答对阅读理解的选择题。现在作文学生都可以总结各种类型的题目,每种类型背上一篇,考试的时候怎么都能套上点东西默写上去。英语中考不考口语、不考翻译,学英语的目的是什么?整篇试卷不需学生去写多少个单词,只要选择题做得好,一般就能拿到高分、就能升入高一级学校,至于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能力如何,无人知晓。
  由于英语考试中大量的客观题存在,中学生在牢记大约2000多词汇的情况下,无论做多少套模拟题、仿真题,也照样在生活中遇到实际情况时不能运用英语。考试模式必然会导致一些不切实际的教法和学法。上文已经提到,在教法上,重语法知识而轻运用能力。为了适应标准化考试要求,为了达到学校领导提出的分数指标,老师依然是全力以赴地讲A、B、C、D选项的区别,长篇大论地讲语法规则。其次,过多的客观题使学生在学习上处于被动选择的地位而没有发挥自己创造能力的机会。通过这种机械操作训练出来的学生,即使得了高分,也并不意味着具备了相应的教学大纲所要求达到的英语能力。而且师生从未体验过真正使用英语时那种心情愉快的感觉。
  新的中学英语教材出现后,确实给英语教学吹来一缕春风,但由于中考题型不变,客观题在考试中仍一统天下,因此老师和学生所面对的仍是同数理化一样的学科,而不是一种语言。难怪让学生说几句完整的英语,写一篇通顺的英语短文非常难。如果中小学阶段没有养成良好的英语语感和表达习惯,错过了语言学习的最佳时机,指望升入大学再去产生质的飞跃也是不现实的。
  我国教学工作者赵建之认为客观题大量存在的弊端集中表现为:(1)重符号轻表达。客观题的大量存在使文字表达太少,这样不利于对考生文字表达能力的考查和培养。(2)重结论轻过程。客观题的大量存在在一定程度上讲是片面的追求对思维结果的再认识,而轻视对题解过程的重现。这不利于发现考生答题过程中的错误,也容易扼杀考生的发散思维。(3)重识记轻思维。客观题的大量存在使我们的英语教学从培养学生语用能力变为对考生识记能力的考查,轻视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挥。学生找不到自己的话语结构,忘记了甚至有可能丧失了自己的思维与表达的能力。
  美国人,托福模式的发明者早就感觉到了大量的客观题这种考试模式的致命局限是高分低能。不少中国学生英语托福考试高达600分以上,把许多美国大学生抛在了后面,其实际英语水平却大大落后于美国学生。不论在交际还是写作能力方面,他们与美国大学生差距是显而易见的。所以他们组织专家,并制定出新的考试标准和方案。客观题在试卷中的比重已经从百分之百降低到百分之十到十五。这就是说,主观性的作文和口头的自由作文的分值,已经上升到百分之八十五到九十。
  
  三、 走出英语测试误区的对策
  
  1.实施口语测试,实现测试形式的多样化。口语能力是语言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国内外大型英语考试(如:IELTS CET)均增设了口语内容。作为检测学生语言能力形成情况并为教学服务的日常测试,理应把口语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纳入考核范围。《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终结性评价“应包括口试、听力考试和笔试形式,全面考查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我们注意到,近几年来,英语交际教学的思想不断深入人心,听说能力的培养得到了重视和加强,许多地方中考英语试题中都实施了口语测试。江苏已从2000年起率先在全国对毕业生进行英语口语测试,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口语教学。
  2.改变测试内容,增强基础知识的实用性。语言测试是一门科学。如果测试反馈的信息不可靠,就无法真正地指导我们的英语教学工作,甚至会影响到我们的英语教学。现行的英语试题客观题大量存在,部分客观题可以做一下调整,比如说:(1)现在的完形填空单选题不如改成根据上下文让学生自己填一个最合适的词更适用些。(2)用直接让学生翻译原文的方式代替选择、单选填空题,避免学生没有读懂原文却可以答对阅读理解的选择题。(3)单词拼写的考查让学生无法把握,此道题倒不如改成根据汉语意思及其词性在横线上填出一个个字母实在。(4)英文作文就不如改成中译英或改成英汉短文互译。这样学生遇到表达不了的内容就逃不过去,哪怕这个单词不会写,也得用同义词来表达,一下子就能看出学生的英语水平到底怎么样。总之,在命题的时候把所有可以让学生投机取巧或猜的成分都去掉。像这样的英语测试,既可考查学生语言知识,又能考查出他们初步运用语言的能力。这种测试对初中英语教学无疑起到一个良好的导向作用。
  3.规范测试管理,构建多元化的评价体系。毋庸讳言,外语测试出现的种种弊端,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现行的评价方式和考试制度造成的。随着《英语课程标准》的实施,评价制度的改革势在必行。一种能激励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多元化的科学评价体系必将建立。新的评价体系将十分重视形成性评价在教学过程中作用和地位,体现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新的评价体系主张评价方式的多样化、评价内容和评价主体的多样化:(1)评价方式多样化。做到测试与非测试、口试与笔试、课内与课外、百分制与等级制或评语制的结合。(2)评价内容应具有全面性。不仅要对学生的语言知识和能力及智力的发展以及所反映出的情感、态度、策略等非智力因素作出评价。(3)评价主体多元化。鼓励学生、同伴、教师和家长共同参与评价。另外对测试的规范管理也应加强,必须要保证试题质量,应依据新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科学地设计中考的每一份试卷,区分试卷的难易程度,防止出现试卷过难,打消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综上所述,我们要改革和完善测试的内容和结构,保证其科学性,注重其实效性;同时我们还应积极思考并参与新课程背景下的评价改革,在教学实践中探索能促进学生成长和教师发展的教育评价模式。
  (责任编辑刘永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