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0期

心理地图的训练与构建

作者:程南云




  区域地理是学生在地理学习中普遍反映较难掌握的一块知识。近几年的高考文综考试当中学生在区域地理部分失分比较严重。深入分析其中的原因,发现主要是学生在头脑中尚未形成清晰的地图表象,空间概念模糊不清。因此,学生就无法借助“心理地图”展开空间的思维与分析。地理的学科性质决定其思维的空间特色,各种地理思维活动常常是借助正确的心理地图来进行的。
  所谓心理地图是人脑对地理事物或现象的空间分布、空间联系、空间演变和发展的重现,这些脑中的地图给学生提供了一种感知世界。它通过长期的有意识的训练,从而在头脑中获得比较稳定的地域知识认知。心理地图训练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整体到局部、由大尺度到小尺度、由粗到细,不断丰富、清晰头脑中的心理地图。
  
  一、 心理地图构建的阶段
  
  1.构图阶段
  区域地图一般空间跨度大且轮廓不具有规则性。因此,我们常将区域地图划分为若干个面并大致框定每个面的经纬度范围。如世界地理,面的划分以大洲为单位。亚洲因其跨越的空间较大,所以将它分为东亚、东南亚、西亚、中亚和南亚5个区域。面的构图通常以矩形或正方形来圈定,简单的图形容易在大脑中留下深刻的记忆而且学生又能轻松地把握相邻区域的空间相对位置。学生通过感知空间区域的跨越范围,初步在头脑中勾勒出每个区域的轮廓及空间分布。区域中的面划分好之后,再训练学生根据教师所提供点的经纬度数据判断该地区处于哪一区域范围。经过训练,学生能够根据点的经纬度数据马上确定所属的区域。人们在头脑中再现的地理信息并非是包罗万象和杂乱无章的,而是那些最具有区域地理特征和本质属性的内容。因此,在训练中要求学生认真观察本区域中的主要地理特征,如地形单元构成、主要的山脉分布、地势高低等。下面就以中国地图的构建为例加以说明。教师先发给每位学生一张空白的中国轮廓图,要求学生将中国地图分为三个面:东北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并在每个面上标出经纬度范围,然后在每个区域中用铅笔绘出最主要的山脉、高原、平原等地形单元。
  
  在这个阶段,通过强化训练区域地理的空间范围,学生在心理上初步形成地图草图。至此,学生可以熟练地根据经纬度信息准确判断某点所属的区域范围,基本了解本区域的一些自然特征。
  2.深化阶段
  此阶段,通过点面相结合对头脑中的“地图”深入细化。训练的过程主要以关键点的定位来不断调整面(区域)的形状并以点带动面。首先,沿着面的外围选取重要的点勾勒出区域的大致轮廓。其次,在区域内部选择几个重要的地理事物尤其是作为地理的分界线进行定点。最后,以确立的点进行辐射带动其东、南、西、北方向的地理事物相对空间分布。如此,这个区域的空间分布位置基本确立。点的选取对象可以是城市、矿区,也可以是山脉、盆地等。对于山脉、盆地等它们空间的跨度较大,因此,点的定位要选择既能把握其空间特征又容易被记住的位置,如太行山定点(40°N,115°E)——该点位于太行山的北端。点的选取数目要适量,太多了头脑中的信息量太大不利于记忆;太少了又不能把握区域的地理特征。另外,点的经纬数据取值尽量接近5或0,便于记忆(如,开罗30°N、30°E)。“点”的定位在学生的“心理地图”中建立了丰富的参照体系,使之逐渐清晰明朗化。下面以中国的“中部地区”为例加以说明。教师要求学生在确定的“中部地区”这块面上找出重要的点,这些点有的是作为重要地理分界线如秦岭;有的是具有较大地理意义的如商品粮基地江汉平原。表格中是师生共同确定需要定的点。
  
  在地图上进行定点的时候要依一定的顺序进行,这样可以使衍射到脑中的“点”有章可寻。一般的顺序先由外到内,外围可沿着顺时针(或逆时针)描点,区域内部定点可顺着经线或纬线进行。之后,就是学生通过反复的训练使得“脑图”得到巩固。下图是已完成的地图。
  
  3.调整阶段
  学生通过面、点的定位训练,对每个区域的空间范围、区域内部地理事物空间分布基本明确。但是,区域之间的空间关系缺乏整体空间布局的概念。学生头脑中形成的“地图”彼此之间是比较孤立的、松散的,甚至相邻区域间会发生错位。因此,很有必要将各个区域进行有机整合,最终形成完整的心理地图。进行调整的方法通常是以线串面,选取横向或纵向的线纵横交错,使得相对零散的面恢复原位。经常选择的“线”有经纬线:30°N、40°N、0°、60°N、30°S、0°、30°E、60°E、90°E、120°E、70°W、120°W、60°W等;陆上交通路线:欧亚第二大陆桥、西气东输等;航海线:哥得堡号航海线、郑和下西洋线、哥伦布航海线等;洋流路线:玩具“鸭子”漂流线等等;也可以是河流:尼罗河,长江等等。如,沿着长江漂流而下,依次经过青藏高原(30°N,100°E)、四川盆地(30°N,105°E)、巫山(30°N,110°E)、江汉平原(30°N,115°E)、长江中下游平原(30°N,120°E)到上海。
  
  二、 进行空间思维活动训练,强化心理地图
  
  通过面、点、线上的训练,学生在头脑中形成了相对完整的“地图”。他们能够把握地理事物的空间位置及相互之间的空间关系。但是,这纯粹是机械性训练的结果,随着时间的推移,脑中留下的“地图”容易淡化、模糊。为此,要依托心理地图所储存的地理信息,对学生进行空间思维的训练。训练学生从空间位置出发,去分析比较区域的空间地理特征形成的联系,加深心理地图的深刻性。如:板块分布→全球火山地震带→年轻的褶皱山脉及其附近的高原→世界大河的分布→世界重要的平原。又如:
  
  地理各要素彼此依存、相互影响,它们按照一定的规律组合和运动使得自然环境既具有整体性又存在区域的差异性。因此,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从头脑储存的图像中提取信息,展开想象,去探究地理要素间的空间关系和地理规律。如,在非洲从赤道出发,沿20°E向北行进中所遇到的自然景观变化。学生就会运用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进行分析。再如,对区域的分析(例,西北地区一节)可把城市、交通线、区域三者联系起来。按点、线、面结合,点连线,线穿点,点线带面,来思索点的分布规律、线的延伸方向、面的区域特征。
  心理地图的构建是长期的、有意识的训练过程。当学生形成心理地图后,就可以使用头脑中形成的可视、可感的地图形象,自主地、有效地进行空间思维活动。心理地图越丰富,地理思维就越活跃。
  
  参考文献
  [1] 鲁学军,周成虎,龚建华.论地理空间形象思维.地理学报,1999(5).
  [2] 杨山,陆静.中学人文地理教学中地理空间分析能力的培养.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0(10).
  
  (责任编辑付一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