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1期

考试正当性的三个诉求及其启示

作者:曹祖红




  作为一种测量工具,考试的科学性理所当然地受到了人们的关注。国内外关于考试的研究,有很大一部分是集中在考试科学性方面的。然而,对于考试这样一种具有社会性的测量来说,其测量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正当性研究也应该是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文通过对考试演进的历史及现实的思考,论述了考试正当性的三个诉求,并就其对现实考试的启示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一、 考试正当性的三个诉求
  
  1.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一致
  人类有意识的考试活动,起源于原始社会蒙昧时代的中晚期。受当时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所限,考试最初只是寓于生产实践之中,考试方式也主要是观察、检验、考察等带有实践性的方式。直至父系社会的龙山文化时期之后,由于生产力取得了进一步的发展,结绳、刻木、图画等记事手段也相应的得到发展,考试才逐渐从生产和生活的实践中脱离出来。此时的考试因考试目的有别而分为三种——部落成员资格考试、帝君及氏族首领甄选考试和属官在职考试或考核。这些成型于原始社会的民约礼仪性考试,在进入奴隶社会后,逐步分化成官府的成文法规考试和不成文的民间技艺考试。在考试随后的演进过程中,民间技艺考试变化不甚明显,成文法规考试则经历了三次飞跃性的变革。它们分别发生在人类社会不同的物质与精神文明时代,即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
  (1)纸的普遍使用与笔试形式的正式采纳
  成文法规考试的第一次飞跃,是指公元7世纪初至公元11世纪初四百年间中国古代论文式考试模式的产生、发展与完善,它以科举考试为主要标志。这段时间对应于我国的隋末唐初至北宋时期。
  进入龙山文化时期之后,考试虽然逐渐从生产实践中脱离出来,但考试方式并无显著变化,仍多以实践方式为主。随着人类思想的日趋复杂化,结绳记事等帮助记忆的手法已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这客观上促进了汉字的产生和发展。目前发现的最古老的汉字是陶文,继而是甲骨文。陶文或甲骨文的书写,采用的是契刻或陶铸的方式,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并未得到广泛使用。直到春秋战国时期,人们找到了更好的书写载体竹简和丝帛,制造出了更适合的书写工具——笔,文字才开始广泛使用。但是竹简太笨重,丝帛太贵,文字的推广使用仍然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公元105年,蔡伦制造出能满足书写要求的纸,之后造纸技术不断提高,伴随着纸的普遍使用,中国终于在6世纪后期正式而普遍地采用了笔试。
  (2)工业革命与标准化考试的形成
  成文法规考试的第二次飞跃,是指公元19世纪中后期至20世纪80年代西方国家标准化考试的产生与流行。中国是考试的故乡,但是成文法规考试的第二次飞跃却发生在西方,这并非偶然。
  19世界中后期,中国刚刚开始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型,而此时的西方社会已经步入了工业革命的第二阶段。日新月异的工业化进程急需大批各行各业的掌握一定科学文化知识的科学家、工程师和技术工人。而传统的论文式考试模式由于考试题量小、覆盖面窄等缺陷,已无法承担为社会选出此类人才的重担。于是,西方人便展开了对考试模式的新探索,并最终促成了标准化考试的形成。
  (3)信息革命与网络考试的兴起
  成文法规考试的第三次飞跃,是指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开放化、远程化、无纸化、信息化、智能化、数字化为显著特征的网络考试的产生与发展。此时,人类已步入信息社会。
  工业社会时期,社会分工相对稳定,个体一生从事一种职业的现象相当普遍。进入信息社会以后,社会的经济、文化、教育等各部门都处于高频率的变化之中,个人在一生之中可能要经历数次岗位变动。由于人员录用多是由考试结果来决定,所以考试的需求量不断增加,然而,考试的强科学性和专业性,又决定了各部门自行组织的考试既不经济也很难保证科学性和可靠性,这些都对传统的调控考试流程运行的“人海战术”提出了挑战。网络考试的产生解除了考试对人力资源的依赖。
  从成文法规考试的三次飞跃可以看出,考试的每一次飞跃,都离不开社会生产力的进步,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考试演进的一个强大动力。因此,对于考试来说,适时引入先进的技术成果是必要的,这是考试正当性的内在诉求。
  2.考试必须符合时代要求
  考试随着社会的变化发展而不断变化发展,这是大势所趋。然而,特定时代的社会规范、价值观和人才观也对考试正当性提出了基于现实的诉求。
  (1)考试要与一定的社会规范相一致
  任何一个社会都有一套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其所有成员都必须无条件地遵守。然而,人并非一出生即获得社会成员资格的。刚出生的婴儿只是一个自然人,为了在最短的时间内,花费最少的精力获得符合当时社会要求的成员资格,他们需要考试的引导。既然这种引导的最终目标是使人真正成为社会的一员,社会规范是其成员必须无条件遵循的原则,因此,这种引导本身,即考试也必须符合社会规范。
  (2)考试要与其所处社会的价值观相一致
  个人不是孤立存在的个体,而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价值观是其用来评价行为、事物及从各种可能的目标中选择自己合意目标的准则。在纷繁芜杂的社会活动中,个体需要一些所有成员都公认的普遍的价值标准来维系相互间的“和谐”。对于一生中要经历多次考试的个体来说,准确反映社会价值观的考试,有助于他们形成与社会主流价值观相一致的价值观,减少冲突,促进和谐。反之,如果试卷中出现了与社会主流价值观不一致的行为,那么不合主流的价值观则在客观上得到宣传,有可能会对社会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3)考试内容要与其所处社会的人才观相一致
  不同的社会对人才有着不同的需求,其衡量人才的标准也不尽相同。考试作为选拔人才的工具,其内容必须体现社会所认可的人才观。只有这样,“英雄”才会有用武之地。西周时代,“射”曾经是最为重要的学习内容和必考的主要科目;在唐代,武则天也曾开设武举,然而时至今日,这种以“武”为内容的考试早已销声匿迹,取而代之的是各种以“文”为内容的考试。究其原因,一是由于这些所谓的“武”根本无法与当今社会的高科技抗衡;而更为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当今社会是一个重和平、重文治、更重科学文化知识的社会,拥有知识和技术才是当今社会所认可的人才。
  3.考试必须遵循人的身心发展规律
  万事万物都有自身发展的规律,人们只有遵循这些规律,才能有效地促进事物的发展。人的发展也有其自身规律,考试只有严格遵循这些规律,才能更好地服务人的发展,促进人的发展,实现人的发展。这是考试正当性的又一诉求。
  考试因人及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而产生,人们参与考试是受其内在目的需要所驱动的,考试对于个人来说,本该是一种“考在其中,乐在其中”的活动。然而,并非所有的考试对象都有如此感受。据调查,很多人都做过考试的梦,不仅是学生,许多已经工作多年的人也会做这样的梦,而且会重复地多次梦见考试。弗洛伊德研究了许多有关考试的梦之后认为,“考试梦”背后的动机很复杂,有规律可循的是表现了一种彷徨、茫然的情绪。考试似乎已经被视为一种符号,象征着经历考验和焦虑不安的情绪,或者是受到挑战,或是承受着压力。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或许有很多,但是没有遵循人的身心发展规律是不容忽视的一个原因。考试选拔作用的客观存在,使得考试正当性的这一诉求极易被忽略。丧失了这一正当性的考试,无异于揠苗助长,不仅会挫伤考试对象的学习信心,使他们对考试产生恐惧,严重地还有可能会影响其身心的正常发展。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