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2期
基于创造性使用教材的教师专业发展
作者:乔 晖
一、 增强课程意识重新审视教材
首先,在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中,课程意识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步成为教师不可缺少的一种专业意识,成为教师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所谓课程意识是指教师在思考和处理课程问题时,对课程价值与课程系统的基本认识,对课程设计与课程实施的基本反映。它包括教师对课程目标及内容的感知性和选择性、课程意义的反思性和敏感性、课程实施的独特性和自觉性、课程生成的创造性和发展性等方面的综合反映。作为一种特定形态的社会意识,课程意识本质上是存在于教师观念层面中或明确或隐含的课程哲学。而课程哲学作为课程意识的表现形态,它必然包括教师在教育行为过程中的课程观与课程方法论。因此,可以说,教师的课程意识是以课程观为核心形成的,是教师实现课程方案并创生课程、完善课程、从事有效课程行为的内驱力,是课程开发、课程实施、课程再造和课程评价的源泉、前提和保证。
其次,“从课程论的视角看,教材是课程标准规定下的课程内容在教学活动中转化的产物,它源于实质性的科学、文化、艺术、生活的各个领域,并以计划的形式表现出来,它涵盖了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学习活动,在心理上和实践中主动地掌握普通教育和专业教养的物质对象与观念对象。” “教材是学生借以获得课程经验的中介和手段”。由于界定的视角不同,对教材的理解也不尽相同,但是都隐含着这样的观点:教材是课程的物化形态,是实现课程目标的工具。在以前,深受“圣经”式教材观的影响,教材是权威,教师只是教材的“被动消费者”,是教材的“被动执行者”,在使用过程中,教师不需要有自己的理解,只需把教材中的内容传递给学生就可以了,“教教材”是唯一目的。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教材观发生了很大变化,“材料”式教材观逐渐被大家所认可,教材不再被当作固定的材料,教材中留出的弹性空间加大,提倡教师自行对教材进行再创作。教材观的变化,使得教师和教材间的关系必然发生变化,教师与教材间的关系不再是执行与被执行的关系,而是“主从关系”,“教师是教材的主人”,“教师是教材的组织者”,“教师是教材的开发者”,“教师是教材的执行者和实践者,是教材的理解者和参与者”。还有的观点认为,教师和教材之间“应保持相对独立”。教师要用批判的眼光去看待教材,不唯书,只唯实。也有研究者认为“教师与教材是一种合作的关系,二者都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学习者的需要,教师是教材与学生之间的纽带。”还有学者进一步论述了教师在教材再开发过程中的作用的具体表现,认为教科书的资源优势要靠教师去挖掘,教科书的缺憾要靠教师去弥补,教科书的空白要靠教师去填补,教科书的拓展要靠教师去发挥。教师与教材之间关系的变化,对教师个人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师不仅要有“课程、教材的研究能力”,而且要有“课程、教材的实践能力”,具体表现在“开发课程、编写教材的能力”、“选择内容、处理教材的能力”、“传导信息、组织教学的能力”,作为教材的组织者,教师还要有“组织教材的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创造性使用教材不同于教师对教材的加工处理。虽然二者都会对教材内容进行调整以及增删等,但是二者的角度却不一样。教师创造性使用教材要求教师站在课程的高度对教材进行再认识。教师需要具备一定的课程意识,清楚并利用好自己的课程权利,站在“主人翁”的立场挖掘教材价值。因此,是否具备强烈的课程意识,是否站在课程的角度来利用教材是新、旧教材间最大的区别,这也是判断教师专业化程度的标准之一。 “教材”的概念囊括了作为核心教材的“教科书”。 如何使用教材(教科书),是“教教科书”还是“用教科书教”,这是区分教师专业化程度的标尺。
二、 理解学生需求充分利用教材
首先,教师创造性使用教材的过程是创生学生课程经验,实现课程目标的过程。虽然课程改革实现了教材的多样化,但是不可能做到完美无瑕,不可能适合每个地区的学生的实际状况,因此在教材设计上进行了改革,增加了教材弹性。新教材的弹性设计是为了给教师创造性使用教材和学生自主理解教材留下空间,而教师创造性使用教材的目的就是为了使教材内容更适合自己班级学生发展的需要,是为了增强教材对不同地区不同水平学生的适应性。这样一个创造性使用教材的过程也就是学生创生学生课程经验,实现课程目标的过程。
其次,创造性使用教材是指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教师主动积极地对已经编制好并已经投放使用的教材进行个性化的解读。创造性地解读教材要求教师在充分了解和把握课程标准、学科特点、教学目标、教材编写意图的基础上,以教材为载体,灵活有效地组织教学,拓展课堂教学空间。创造性地解读教材是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综合优化的过程;是课程标准、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联系的结晶;是教师智慧与学生创造力的有效融合。在新课程标准与新教材之间,仿佛是一片不确定的开阔地,给教材解读留下了广阔的创造空间。比如,《语文课程标准》就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真正的“对话式阅读”应该是对话主体间视界的融合、精神的相遇、理性的碰撞和情感的交流,是对话主体各自向对方的“精神敞开”和“彼此接纳”。学生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也是教学活动的落脚点。教学过程中教师对教材文本的解读不同于自己理解文本,也不是把文本的意义强加给学生,而是以学生发展的视角、接受的视角来解读教材文本。教师作为参与教材解读的其中一个主体,是帮助学生理解文本的解读者。克莱因(M.F.Klein)提出的知识选择的学习者本位取向原则,要求以学习者的需要、兴趣和能力为出发点选择知识,学习者的需要就是知识选择的依据,教师的责任在于保证学习者在探求问题过程中所需要的知识和材料能够尽快到位。教师的职责是帮助学生理解文本,教会学生如何把自己的生活经历置于更为全面的文化背景中去解读,在解读过程中完成师生重构自身的过程。就教师而言,这就要求具备解释艺术(the arts of interpretation)的修养。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