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2期

掌声的教育学意义

作者:贺武华




  也许是出于专业思维的习惯,笔者常会去思考“教育是什么?”、“什么样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等诸如此类看似简单却也深奥的问题。也常在思考“对学生一个友善的微笑是不是教育?”、“给予学生一次浸透思想的目光注视是不是教育?”、“对学生脑袋的一个肯定性轻拍是不是教育?”等诸如此类看似无聊却也有趣的问题。乍看起来,这些问题又似乎是面对基础教育阶段的小学生时才会去思考的。然而,果真如此乎?学期初发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一件“小事”更坚定了我对教育的一贯看法与憧憬。
  在一次课堂上,在接近下课的两分钟里我想点一下名以便尽早熟悉学生。令我万万没有想到的一件事情发生了:当我点到一个叫“周芃”的学生的名字时,课堂上竟爆发了一阵突如其来的掌声!我连忙带着几分恐惧的心情探问学生为什么鼓掌。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到:“因为你是第一个点名时念对了‘芃’字的老师”!这的确出乎我的意料!我带着几分受宠若惊的心情赶紧回答道:“不好意思,事实上我也不认识这个字,只是我昨晚查了一下字典。”然而,更让我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学生再次自发地给予了更为热烈的第二次掌声!
  授课教师仅仅是因为读对了学生的名字便获得了学生如此殊誉?这着实令作为教师的我感到汗颜。事后,我一直在思考这不经意间邂逅的两次掌声,我把思考聚焦在第二次掌声上,停留在如何去理解学生第二次掌声的意义。也正是这催人反思的第二次掌声才让我感触颇深,一度让我陷入了良久的反思甚至自责之中。
  学生为什么要再次对我的“诚实行为”予以肯定?我想是因为他们对教育的是非判断有着自己的标准。对一个在讲台上教书育人的教师而言,其教学水平如何,学生是最有发言权的,我们也应该相信他们的客观态度和判断能力。教育无小事,事事皆育人。是啊,我们还有多少没有注意到的教育行为已经对学生产生了不良的影响甚至是伤害?我们还有多少不太雅观的言行举止已经被自己的学生一览无余?王夫之有名言曰:“身教重于言传”。用一个专业术语来说,“身教重于言传”说的是现代课程论中常言及的“隐性课程”(hidden curriculum)。何谓隐性课程?简而言之,就是学生在教育环境中所学习到的非预期或非计划的知识、价值观念、规范和态度。这其中,教师的言行、态度、情感、思想观念甚至服饰穿着等等都被纳入了我们的教育内容当中,成为我们附带地提供给学生的“课程”。隐性课程的“教学”是普遍的、弥散性的,它对学生的影响可以说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而且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一经确立,就会渗入受教育者的内心世界,持久地影响人的认知和行为,难以改变。
  隐性课程的教育既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不管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印证了同样一个道理,那就是“教育无小事,事事皆育人”。试想,今天是学生名字读错了,明天是学生的邮件没有回复,后天是学生的电话没有接……如此下去我们对学生会造成什么样的伤害?学生对自己的老师失去了信心,失去了兴趣,失去了敬畏之心后,教书育人何以实施?教学效果又何以保证?
  “教育无小事,事事皆育人”还体现了“教育是爱的事业”这一本真意义上的教育内蕴。苏霍姆林斯基讲,“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中的爱是细微的,具体的,实在的,它弥漫于每时每刻的教育活动、场景之中,是教育者对教育事业分分秒秒的真诚投入,是对学生时时处处的悉心关爱。教育中的爱是饱满后的自然流露,是对学生的全身心付出。无需矫情做作,无需诗情画意,无需信誓旦旦,无需轰轰烈烈。所以,有爱的教育是极为寻常的一言一行,一笑一颦,一声问候,一句赞赏,一次抚慰,一次批评,这些都是教育,都是教育爱。“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爱,不仅仅在技巧,更重要的是每时每刻的细节,是让学生透过言行能感受得到的真实。学生也非无情之物,人情冷暖自有感知,也会以恰当的形式加以反馈。
  让我们驻足片刻,回首一下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的经典名著《爱的教育》吧。《爱的教育》自1886年诞生到现在的100多年间,始终畅销不衰,风靡世界,历久弥新,这并非偶然。《爱的教育》之所以经典、伟大,并不是它的优美语言、精美构思或博大精深的思想,而恰恰在于它在朴实无华、纯真稚嫩的叙述中演绎了人间最为真挚、浓烈、感人的情和爱。一个个小故事真切而热烈地向人们展示了父母与子女之爱,姐弟之爱,同学之爱,师生之爱,对祖国的爱,对弱者的爱,对不幸者的爱,对劳动的爱,对学习的爱,及至对人民、军队、自然环境的爱。
  我们的教育的确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的确还有很多事情要做,有很多东西要去思考。因此,当我们的学生仅仅因为教师读对了自己的名字就用掌声来表示赞许、示意感激时,我想我们应该在感到羞愧的同时,进一步提醒自己去思考“教书育人”这一本职工作的涵义。让我们再一次重温大教育家乌申斯基的教诲吧:“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青年人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可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
  (责任编辑付一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