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2期

原生态作文教学探究

作者:刘金玉 刘东霞




  作文难,难于不知说什么,难于不知怎么说。作文一直是令学生头疼的事,学生自然对它缺乏兴趣;而兴趣又是从事活动的原动力,所以作文活动难以开展、难有成效就不言而喻了。原生态作文教学主张降低学生作文活动的门槛,让作文成为学生自主的活动;同时,原生态作文教学倡导作文教学活动回归到儿童的生活世界,作文是他们表达和交流生活的一种方式,也是他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样学生对作文活动的兴趣自然就浓厚起来,写作观念就会转变;写作不是为了教师、为了考试升学,而是为了生活,为了更好地生活,诗意地生活。学生就会爱上写作,乐于写作,自发、自觉地从事写作活动。
  2.让学生放开去写,有助于学生语言、思维能力的生成和创新
  写作是一项言语综合活动。过去由于过多地限制,学生的语言和思维成了模式,客观上制约了语言、思维等能力的生成和发展。原生态作文教学主张学生用自己最熟悉的、最擅长的个体语言、思维习惯去表达,激发了语言和思维最大的潜能。潘新和教授就指出:“言语人才在‘野生’‘半野生’生态下成才的概率,要远远大于‘圈养’‘驯养’生态下成才的概率”,“语文教育首先要确立的观念便是:爱护、顺应每一个孩子的言语天性。只有如此,才有因材施教可言,语文教育才能面向每一个孩子言语上的最大发展。”[8]事实上,我们稍加留心,就会发现当前生活中的许多新生词语,一些别具风格的作品都是来自少年儿童的创造。作文教学就应该顺应儿童的天性,允许、鼓励他们恣意地表达生活。
  3.把作文与生活、生态密切联系,有助于学生人格的建构和完善
  前文已说过,生活是作文之源,也是作文之本。生活是人的生活,人是生活的主体,也是生活的意义之所在。但人不是孤立地生活着的,人的生活与自然、社会的发展密切关联。人本身也是复杂的生命体,人生会遭遇诸多情感和价值冲突。作文教学关注人的生态活动,就能更真切地把握人生,提升学生的价值观,就更能促进学生的多方面发展,不断建构和完善学生的人格。
  
  参考文献
   [1] 人教论坛.http://chat.pep.com.cn/lb5000/topic.cgi?forum=6&topic=14447.
  [2] 赵谦翔.掌握完善人生的健身器——“绿色作文”概说.语文教学通讯,2004(1).
  [3] 曹明海,潘庆玉.语文教育思想论.青岛: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2002.1.
  [4] 郑友霄.中学写作教学的困境与对策.课程·教材·教法,2006(9).
  [5] 冉工林.让真情与作文相伴.中学语文教学,2003(9).
  [6] 蔡成.最感人的理想.今日中学生,2004(7).
  [7] 方明生.日本生活作文教育研究.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6.
  [8] 潘新和.以爱护、顺应孩子的言语天性为首务.作文成功之路,2005(7-8).
  
  (责任编辑关燕云)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