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9年第1期
初中生的班干部角色认知调查研究
作者:罗雯瑶
班干部作为表率不仅体现在学习上,也很多体现在品质上。学生认为班干部最需具备的品质排列如下:以身作则(63.5%)、公平公正(58.5%)、热爱集体(32.1%)、认真负责(30.3%)、乐于助人(30.3%)、尊重理解同学(27.3%)、虚心接受意见(24.4%)、勇于承认错误(20.9%)、有耐心(10.7%)、有毅力(2.3%)。班干部对己以身作则和对人公平公正受到了学生的最大重视。在访谈中学生也表示一个自己都管不好的班干部还来管别人是一定不能令人信服的,而一些班干部认为担当班干部也促使自己更严格要求自己。学生对最不喜欢的班干部的描述中,不公平公正以76人次和不以身作则以56人次均名列前位,再次突出了这一点。
此外,从主观题描述中看出,不认真负责(76次)、自私(52次)、自大骄傲(50次)、自以为是(49次)、不乐于助人(48次)、喜欢打小报告(42次)、不尊重同学(33次),这些都是学生最不喜欢的班干部特征,也一定程度说明了现实中它们典型存在。
4.班干部与非班干部的比较
班干部与非班干部在认知上存在一定差异。经卡方检验,班干部与非班干部对任务分配权的认知存在显著差异(P=0.016)。这表明班干部对自身在班级管理上的作用和可支配的权力有更强烈的认同。通过均值差异检验看出班干部对管理班级、服务同学的职责的重要程度判定上要大(P=0.036和P=0.022)。班干部更强烈地感觉到班干部这一职务在班级中的重要性,与自身的干部经验有关,他们为班级默默的投入要大大超过非班干部,这些辛劳是不可能为非班干部所全部理解的。两者之间的认知差异可能导致班干部与非班干部之间的摩擦,比如班干部认为他有权进行某项安排而非班干部可能认为班干部不具备这种权力,过于专制而不愿服从,又如班干部认为自己足够为人民服务了而非班干部仍把班干部看得高高在上不配合。在调查担任班干部的缺点中,容易得罪人成为比例最高的选项;访谈中几位班干部表示协调与同学关系的工作很难做;主观题中学生对班干部以权压人、不公平公正、自大骄傲、自以为是表示强烈不满:种种表现都说明班干部和非班干部之间还存在一些矛盾。
四、 建议
鉴于学生目前的认知状况,我们建议教师在选拔班干部、指导班干部工作和教育全体学生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民主选拔班干部,在选拔中进行思想教育
帮助学生树立“服务同学,锻炼自己”的意识,消除怕得罪人、工作怕担责任等顾虑,纠正学生班干部是个别人的专制的不正确认识,鼓励更多的学生担当班干部,以获得对这一角色的全面认知和实际体验,特别关注平时性格比较内向、怯于参与班级活动的学生,使他们得到锻炼和发展自己的机会,更好地融入集体。但是赋予学生更多担任班干部的机会不意味着班级中“全民皆官”,这样并没有达到原有小群体班干部一样的锻炼效果,同时损害班级管理的效率。
一视同仁对待所有学生,不以个别的方面决定班干部的选拔,特别是不把班干部职位作为对学习成绩优秀者的奖赏。尊重学生选举班干部的标准如以身作则、公平公正等,在坚持基本要求的基础上注重引导他们发现班干部可以有不同的优秀方面,不把班干部当成“完人”或固定为某一种类型的学生。
第二,重视加强培养和合理使用班干部
加强与班干部的交流,不以生硬的命令形式安排任务,了解他们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启发他们自己改进工作方式,培养他们承担工作的责任感和敢于面对困难挫折的良好心理素质。
帮助班干部协调好与其他同学的关系,使班干部认识到他们不仅是教师的助手更是同学们的服务者。教师亦不应对班干部提出过分的管理班级的要求,以免造成班干部和非班干部的对立。教师不赋予班干部以特权,避免班干部自身产生优越感,拉开与其他同学的距离。
赋予班干部更多自主权,形成班级中的民主气氛。倾听班干部的意见,接受班干部好的建议,放手让班干部担当班级活动的组织策划者,帮助他们组织全体同学共同决策班级事宜,培养和发挥他们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 吴康宁.教育社会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责任编辑孙晓雯)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