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9年第1期
区域性灾害教育应成为地理教学的重要内容
作者:丁运超
一、 我国自然灾害的发生和分布具有明显的区域性
我国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与最大的海洋——太平洋的结合部,西倚全球最高的青藏高原,受季风影响十分强烈,南北跨越50个纬度。因而天气系统复杂多变、气象灾害频繁发生。加上我国是人口众多的农业大国、承受灾害的能力较弱。据统计,1949年以来的一般年份,全国农作物受灾面积4000多万公顷,20%~35%的农作物受灾,受灾人口2亿多。紧急转移并安置300万人,因灾死亡数千人,因灾倒塌房屋300万间左右,直接经济损失1000亿以上。从地质结构来看,我国位于三大板快交汇地带,地处世界最强大的环太平洋构造带与特提斯构造交汇部位,地质构造复杂,地震灾害多发。截止到2007年3月底,全国20世纪以来共发生6级以上的地震近800次,遍布除贵州、浙江两省和香港特别行政区以外的所有省、自治区、直辖市;死于地震的人数达55万之多,占全球地震死亡人数的53%。地震震中的90%分布在西部,长江以南比较稀少。再加上我国地域辽阔、自然条件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2/3,地理和生态环境多变,由于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造成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易发。将所有的因素叠加在一起,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种类最多、频次最多的国家,拥有世界上几乎所有的灾害类型。但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区自然条件有差异,致灾原因不尽相同,加上人类活动的影响,使各主要自然灾害的分布状况复杂多样,一地与另一地自然灾害类型、危害程度不同,灾害的组合、多发时间也不同。因此,从时间和空间、自然要素与人类活动的影响极其相互关系两个角度来看我国的自然灾害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
二、 区域性灾害教育能较好地实现新课程标准所要求的三维教学目标
地理教材中蕴涵着诸多的自然灾害基础知识,同时又选择了与学生所见所闻且同其知识能力和发展水平想适应的内容;义务段教材是以零散状态间断形式出现,在高中阶段教材将“自然灾害与防治”作为一个独立完整的模块呈现出来。通过对构成各区域自然灾害各自然要素、人为要素等基础知识的学习,教材中运用实列、资料、地图等来说明区域性自然灾害的特点、分布、发展和成因,属于区域学习的一项内容,宜采用综合、比较的学习方法,从而使学生实现“知识与技能”基本课程目标的达成。
“贵在参与、注重过程、强调方法”是新课程目标的关键,正确地、熟练地掌握“过程与方法”,不仅是一种能力、一种素质,而且它对于地理知识的掌握和地理技能的形成,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具有促进作用。我国各自然灾害多发区的环境要素很多,而且要素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防灾减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既需要政府和广大民众的积极参与,更需要有针对性地对青少年学生进行防灾教育。由于学生学习的时间和精力不可能面面俱到,有选择性地选取本地区所面临的自然灾害,采取探究学习的方法,引用本区域典型案例组织教学,针对假设个人所面临的自然灾害,探询、学习一些紧急的应对策略。如在地震区可以进行避震救助的教学实践活动,先作震前演练、人身安全演练、简易救助演练等学习一些防震抗震的技能,增强抵御震灾的信心;然后采取探究的方式提出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逐步掌握面对地震的一些应急措施。在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小孩在幼儿园就开始接受灾害训练,每半年警察就到幼儿园教大家怎么逃生,所以很小就有逃生意识。这种灾害教育非常实用。因为知识和技能之间的差距只有靠实践性体验来缩小,体验是防灾教育中最为重要的环节,也是防灾教育取得成效的关键。因此,区域性灾害教育注重教学过程、关注学习方法,致力于使学生形成从地方、区域乃至全球视野减灾防灾意识和观念。
在地理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区域性灾害教育是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新课程终极目标的最好诠释,区域性灾害教育的基本知识框架就是立足于对家乡的自然景观和人文地理的了解与热爱,立足于关注本区域和我国基本地理国情,立足于本区域和我国环境与发展的现状与趋势,立足于了解全球的环境与发展问题,理解国际合作的价值,初步形成正确的全球意识。学生通过亲身的体验与感悟,运用科学知识和方法有效地提高学生防灾避灾的知识和能力,学生的灾害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能够得到深化和发展,从而在根本上改变其观念和行为。
三、 在“和平与发展”与“构建和谐”的时代背景下,培养公民的灾害意识已成为不可缺乏的重要环节
目前,不管是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种类,还是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甚至人员的伤亡都有增大的趋势。根据世界最大的保险公司墨尼黑再保险集团的一份报告,2003年全世界总共发生大约700次自然灾害,死亡人数超过5万人,造成的经济损失达600多亿美元。自然灾害中大多数是地球系统演化过程中正常事件,但却成为阻碍人类发展最主要的自然因素之一。学会生存是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直倡导的教育最基本目标,而具备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更是学会生存的基础。“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是地理课程的基本理念,从儿童和学生做起,强化区域性灾害教育,认识充实减灾知识,提高学生和公众的防灾减灾意识,减轻自然灾害发生,降低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2007年10月10日国际减灾日的主题是“减灾始于学校”,目的是加强学校减灾教育,使青年人特别是在校学生树立减灾意识,提高民众的防灾意识。灾害教育是地理教育的基本职责之一,是学校教育的本原。
由此可见,区域性灾害教育是为达到防灾减灾目的,以培养灾害意识为核心的教育。它是建立在使受教育者掌握区域性灾害的基本知识,理解区域性灾害与环境关系的基础上,树立正确的灾害观,培养防灾减灾能力。
参考文献
[1] 陈季,张英.中学地理与灾害教育浅议.城市减灾,2008(2).
[2] 子荷.直面自然灾害.中国减灾,2007(11).
[3] 周秀琴.加强防灾减灾教育,提高学生防灾抗灾能力.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8(3).
[4] 马宗晋.中国自然灾害和减灾对策(之二).防灾科技学院学报,2006(4).
[5] 高庆华,苏桂武.中国自然灾害综合研究的进展.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1(2).
[6] 秦年秀,姜彤.2003年重大自然灾害回顾.自然灾害学报,2005(1).
(责任编辑关燕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