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9年第1期

中国现行高考制度设计的逻辑误区

作者:李雪岩




  另外,马克思主义主张“人的全面发展”,就是“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6]其中包括个性的发展。“全面发展”的实质是指人在发展上的自由、自主、和谐、丰富以及流动和变化。“全面发展”的“全面”只具有相对的意义,而不具有绝对的内涵。但许多人总喜欢把“全面”绝对化,似乎“全面”就是无一缺陷,无一短处,表现在教育上就是德智体美劳各方面都好,数理化文史哲各门功课均优。实际上,人的全面发展主要是指个人的全面发展或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即构成人的个性的各种因素包括体力、智力、才能、品质等各个方面都得到充分发展。所谓全面发展,就是个性的全面发展:所谓个性发展,就是全面发展的个性。因此,全面发展的个人,同时也应该是有个性的人。如果无视人的个别差异,强求一律化和平均化的发展,我们造就的就只能是碌碌无为、毫无个性特点和创造性的庸才。
  实行分专业高考,一个重要的意义在于破解现行的应试教育,使广大学生不再为了应付考试而苦苦地学习语文、数学、外语。也许有人会认为:高考废除了语文、数学、外语这些公共科目,但在专业科目里面还是有竞争呀,还是有人为了考试而奔命了。笔者承认在专业科目的考试中还会有竞争,但是这种竞争是正向促进的竞争,是对社会和个人都有积极意义的竞争。这个时候,考试的要求和社会、个人的需要在方向上是一致的。比如我们要选拔跳高运动员,在他们的跑步、仰卧起坐、俯卧撑等公共项目都合格的情况下,他们的竞争转移到了跳高兴趣、跳高潜质、跳高基础方面的竞争,这种竞争是有促进作用的,而不再是无谓的消耗,所以这已经不再是应试教育,而是正常的竞争生态。
  分专业高考制度,将能否进入高校接受高等专业教育交由他们的专业兴趣、专业潜质、专业基础来决定,还能体现学生们个性发展的要求,有利于在兴趣引导下调动学生们的主观能动性,增强人的主体意识,培养人的创新精神。
  
  参考文献
  [1] 刘海峰.高考并非万恶之源.北京文学,2006(1):125~127.
   [2] 潘懋元.高等教育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23.
  [3] 胡建华.高等教育学新论.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5.19.
  [4] 谢安邦.高等教育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第2版).5.
  [5] 李雪岩,龙耀.教育品牌战略下的“分专业高考制度”初探.教学与管理,2007(16).
  [6]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23.
  (责任编辑孙晓雯)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