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小学英语>>教师中心>>教学研究>>教学随笔

     

2009年1013日上午,我在浙江丽水与数百名英语教师就“教师专业发展”为题进行了研讨。结束时,我说了句:“下午我的兄弟刘兆义老师会来做讲座。”我看到台下的老师们交头接耳小声议论起来,他们肯定感到惊讶“他们是姐弟俩吗?”我自己却暗自开心地笑了。我的名字和“刘兆义”仅相差一个声母。因为这个原因,许多人常常把我俩搞混了。于是,我们就将错就错,我称他为弟,他称我为姐。自然,我是以有这样的好兄弟而感到骄傲的。我俩见面或电话聊天时,我不用称谓,直呼他“兆义”。我觉着这样很亲切。

 

别看他比我年轻几岁,刘兆义这个名字在全国早已如雷贯耳了。1979年,全国首届英语教学研讨会在宜昌市举行,刘兆义以精彩的教学演示和发言给在座的专家和教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别受到了以唐钧为首的人民教育出版社外语编辑室一行人的高度赞扬。此后不久,他和黄炳灵、金蒂等老师研究的英语整体教学法在湖北部分学校实验,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英语教学整体观迅速传遍全国。

 

而我与兆义的接触和合作始于1990年。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英语教材——即中英合编的JEFC实验本首次研讨会在北京举行,英方主编Neville Grant在介绍教材和教学方法时,采取了互动的方式。当时,来自全国各地的一百多名教师对这种开放式的培训很不习惯,而且许多教师怯于用英语表达,因此,格兰特先生的提问往往遭遇冷场。但在格兰特先生的启发下,最先响应的、积极参与的就是田湖龙、刘兆义、刘文渊、徐启富、候渝生等这班“湖北佬”啦!显然,他们也是改革派,对交际教学思想一拍即合。自那以后,我们和湖北省的这班同仁们的联系日益密切。无论是教材实验、教师培训,还是教法研究、测试改革,我们从湖北省,尤其是武汉市教研室得到了很大的支持和帮助。

 

在兆义的带领下,武汉市教研室和武汉市中小学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开展了大量具有开拓性的工作,例如:在英语教学方法的改革历程中一直充当开路先锋,创立课文整体教学法,推行“五步教学法”,试验任务型教学途径,并不断培养和提供成功的典范;积极参与教材的开发,改编引进版教材《剑桥小学英语》,编写《新目标英语》起始篇和外国语学校教材等;早在1987年就在武汉市中考中增加了听力测试,比全国提前了五年,等等。我永远难忘的是,2001年在武汉市举行的全国初中优质课竞赛,在兆义等人的精心组织和策划下搞得热烈隆重、生动活泼,而且别开生面。那是我任中国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期间办得最为精彩的一次活动了。

 

兆义本人参加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研制组以后,面向全国,特别是退休以后,更是甩开了膀子大干起来。他成了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课程改革中的一位专家,研制课标、培训师资、指导实验、审查教材、听课评课、撰写文章。同时,他任英语双语报的总主编。他走南闯北,足迹遍布全国,他的身影不断出现在各地英语教师的集会上,他的讲学对中小学英语教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兆义无疑是一位优秀的、成功的英语教师,而且成了大家公认的英语教学专家,但他的成长是扎根于本土的教学实践。他并未留洋深造过,但他的英语与很多海归派人士相比并不逊色。他之所以能有如此了不起的成就,我认为他因为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一、钟爱教育,自强不息

 

正像他在《英语绿色教与学——我对英语教学改革的探索与思考》一书中所说,“事业心是一个人成功的关键”,他就是一个钟爱教育事业的教师。正是对教育事业强烈的爱产生了无穷的动力,在45年的教学和教育生涯中,克服了最初的重重困难获得了成绩,但却从不满足现状,而是不断给自己设置更高的目标,下决心,鼓干劲,向新的高度攀登。他就是这样从一个普通的英语教师提升为一个专家型的教师的。

 

二、勤于学习,超越自我

   

兆义知道,要不断向新的高度攀登需要实力,而实力来自何方?一是实践,二是理论。他教书29年,教学研究16年,实践中所积累的经验极其丰富。然而,经验如没有理论的指导,上升到理性的高度,不能升华为可以探究、可以推广、可以学习的规律,这样的经验是不会有很大价值的。兆义知道在当今这个知识经济的信息时代,教育和教学的成效在于学习和积极思考。他的可贵之处就在于他勤奋学习,爱读书,加上人又聪慧,对新知识、新观念敏感,接受快,又善于将理论与实践结合。他对自己的要求是:不断完善自我、超越自我,实现生命最大价值。突出的例子就是,他学习格式塔心理学(Gestalt Psychology)将行为作为不可分割的整体进行研究,并根据其基本原则之一——整体结构感知,与同行们共同探讨,提出了课文整体教学法。

 

三、不断反思,敢于创新

   

    兆义还有一条座右铭:“要永不满足,不断有所作为!”他爱动脑筋思考问题,爱进行反思。他要求自己淡然对待已取得的荣誉,防止背上包袱,失去斗志。20064月,他在英语特级教师论坛会上的发言“不辱使命,再创辉煌”发人深省。他提出了问题:在课改的新形势下,特级教师究竟应该“特”在何处?应该如何做出新的贡献?他指出,特级教师需更新观念,创造新的业绩,搞好传帮带,开展学术交流。他这个特级教师以身作则,退而不休,对英语教与学的一系列问题发表新的见解,其中有关于英语教学设计的有效性、英语词汇和语法教学、阅读教学等问题。由于他来自教学一线,他的讲座或文章观点新但容易被接受,有理论但深入浅出,加上课件做得形象生动,非常受老师们欢迎。

   

近来,他对当前基础教育进行反思,抨击许多违背教学规律、违背科学、违背良知、违背人性的教学行为,指出其根源在于“一切为了高考或中考”—极端功利的办学目的。这使我联想到钱学森老先生生前向温家宝总理提出他的最后一个问题:“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这是很大的问题。”可能温总理是为了寻求问题的答案,最近连续到中小学去听课,可见其用心良苦。其实,兆义所批评的教育的应试目的正是一个重要的答案。这里暂不说大学的问题,单说中小学的应试教育就已经造成了严重的后果:使中小学师生不堪重负,使学校办学的方向功利化,“为考而教,为考而学”扼杀了师生的创造性。至于大学,教育质量究竟怎样?我不敢妄加评论,但愿有高见发表。今年有数十万高中毕业生弃高考另求出路,特别是有相当多的中学生不惜重金出国求学,这种现象难道不值得引起我们的思考吗?兆义提出“绿色教与学”的倡议,这又是他的一个创意。我会成为他的一个支持者,为在中国培养高素质的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创设以人为本的、宽松的教学环境而努力。

 

    最后,我想重申我在2007111日在广州说过的话:“研究中国的外语教学不能靠外国人,而是靠我们自己。”我们都应该向刘兆义学习,学习外国先进理论,洋为中用,立足本土研究,走自己的路!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