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小学英语>>教师中心>>教学研究>>课程教材教法

 

学习和掌握一门外语已经成为21世纪公民的基本要求之一。英语教育成为公民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在我国小学英语教学受到了高度的重视,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然而小学英语课堂仍然存在以下误区:母语课堂教学模式、短期效应、单一目标反复操练……这些都是违背语言学习规律和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因此北京市东城区自200491日起,全面进入了课程改革的实验。我们课改的指导思想是:专家引路,专题研究,全员参与,转变观念,扎实推进并最终落实到教学实践中。

 

一、全员参与,转变观念

 

教师观念的转变是实验顺利进行的前提,因此我区把抓教师新观念培训、交流学习放在首位。

 

我区组织教师参加培训、外出学习、听专家讲座,帮助教师尽快了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思想、新要求,使教师尽快适应新形势下的小学英语教育的要求。让他们接受外界的新思想,把握课堂教学新脉搏,积极探索新课改中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新途径。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组织和引导教师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改革,运用素质教育理论、现代课程论和现代教育理论指导教学实践,努力探索与新课程改革相适应的教学新方式、新方法,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突破口,采取合作学习、师生互动、主动探究等能够有效改变学生被动接受学习的教学模式,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和新课程理念的新教学模式,优化教学过程。在教师认真学习课程标准和教学研究的过程中,对照新教材,研究解决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注重培养教师寻找、发现问题的能力。

 

二、确立的新教学观、教材观、教学方式

 

我们的教学改革首先提出了改革原有的教育观念,要求教师确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教育观念。提倡教师“活用教材”“用活教材”。教师可以根据自己学生的实际,对教材内容有所选择,科学地进行加工,合理地组织教学过程。

 

经过近三年时间对新理念与新教材的学习和实践,教师对课改也经历了从陌生到熟悉再到运用的过程,逐步形成一套系统的,具有科学性的与使用新教材相应的新教学思想和方法。

 

(一)以丰富的活动设计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在教学中教师不断探寻恰当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学习,帮助学生建构起相应的知识结构。在新课导入部分,为了让学生主体得到充分展示,以发展个性,体现英语交际的特性,教师通过Let's singLet's chantLet's actLet's playListen and do等多种活动方式达到培养兴趣、形成语感和提高交际能力的目的。例如,适时安排 guessing game,不仅可以达到复习旧知的目的,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也可以得到充分体现;演唱英文歌曲,一首节奏明快、旋律优美的英语歌曲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并保持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朗诵英文小诗或童谣,童谣和小诗短小精悍,读起来极易上口,节奏感强,既能增强学生的语感,形成良好的语音语调,又能培养积极情绪,扩大语言信息的输入,深受他们的喜欢。尤其是那些动作性强的歌曲和小诗,是小学生学习英语极好的入门学习内容。再如,一位教师通过折纸游戏呈现新课内容,十分别具一格。她用一张彩色纸折出了三样东西:shirtpants又由小裤子折了几下,叠出了小纸船,纸在教师手中的变化过程极大地吸引了学生,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渴望学习本课的教学内容,并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二)以真实的情景设计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英语教学方式更多样,形式更丰富,学生的活动性、参与性更强。在课改初期,我们发现有的教师对人教版新教材《新版小学英语》尚未完全适应,特别是教学内容的处理,如新知呈现环节,普遍存在质量不高(或点拨不到位),没有合理地创设情景,单靠机械复读巩固,甚至用中文直接引出等情况。随着课改的深入,教师逐渐了解到直观教学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的有力手段。在呈现新知的教学环节中,教师往往会采用实物或图片、肢体语言、多媒体、游戏、简笔画等多种手段来创设模拟真实的情景。

 

例如,在一年级“I can ...”一课的教学中,一位教师的导语和设计十分精彩:T:“OK, children. Do you like MagicI can perform magic. Look.”教师设计了小魔术的游戏,为学生创设了一个真实的语言情景。当教师表演完魔术后,问学生:“Can you do this?”引出了本课的重点句型,在学生充满好奇、情绪兴奋之时转入新课的学习。

 

这样的设计,可使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口表达来学会语言,充分调动起学生的自觉性、积极性、创造性,使他们在兴趣盎然的心理氛围里同教师一起进入新知的探索学习过程中,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三)以多样的评价方式培养学生学习的进取心,使他们获得成功体验

 

1. 让学生参与评价。课堂上教师往往根据自己对学生学习的反馈情况做出言语上的评价。但是我们认为课堂评价不应只由教师来当裁判。在一节三年级的英语课例中我们看到,每当学生或小组完成一项任务时,教师总要问大家:What do you think of them?学生能马上用英语给予比较准确的评价和评价的等级:Just so soGoodVery goodSupperGreatExcellentCoolWonderful!教师再进一步鼓励学生说出原因。这样学生在参与评价的过程中,逐渐培养了客观评价自己和他人的能力。

 

2. 课堂评价能激励学生学习。在一节四年级的英语课上,一位教师在教服装一课,每当学生有出色的表现时就奖励一件纸的服装,例如,jacketshirtskirtvestdressjeans等,学生对拿到这样的奖励感到十分新奇,更独特的是教师在最后的教学环节让学生用拿到的小服装在小组内共同完成一个装饰“模特”的任务。可见教师巧妙地把纸衣服既当作评价工具又当作学生的学习工具。教师的设计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使学生的创意和想象力得到提升和张扬,收到了较为明显的效果。

 

3. 课堂评价能培养学生的进取心。有的教师将游戏引进课堂,这不仅是一种能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好方法,同时也可以成为一种评价手段,为学生平时的学习提供竞争的机会,在给他们建立期望值的同时,通过胜败的评比,激发他们取得成功的动机,从而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

 

4. 课堂评价能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例如,教师在讲时间一课时,每当学生有出色的表现,教师就奖励给他(她)个纸做的可以戴在手上的小手表;每当学习小组表现出色时,教师就会奖励给组里一个小钟表,以此作为评价学生的手段和评价的工具。教师的做法大大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信心,他们的学习动机和情感也受到了很大的激励。

 

(四)探究“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合作是当今社会发展的要求,培养学生在活动中参与、合作是教学活动中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又一重要内容。在合作专题研究的过程中,我们成立了实验基地,就“怎样在大班额背景下进行合作学习?怎样加强合作学习的实效性?”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通过如对话教学、语法教学、故事教学等类型的研究课,我们认为就合作学习来说,教师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使学生明确“合作学习”的目的是什么;

 

●对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技能的培训与指导;

 

●科学组建合作小组,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组内有事可做;

 

●设计出可供学生“合作学习”的内容,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组内的活动中来,体现出学生参与、体验、实践、经历学习的过程。

 

在合作学习的活动设计方面我们取得了一些收获。

 

1. 提高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合作学习活动设计。英语作为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只有通过增加语言实践的量,学生才能获得“为交际初步运用的能力”。例如,在一节四年级的阅读课上,教师设计了一个给故事起名字的活动。在拓展环节教师要求每个小组学生讲新故事的一部分,四个组共同完成一个故事,这个活动的设计不仅包括学生在自己组内的合作,更有组和组之间的合作。学生们展开合理想象,设想故事的起因,丰富故事情节,添加故事结局。学生通过在小组中讨论,培养自己解决学习问题的能力,最后各个小组合作表演故事。通过共同的努力,每个小组成员最终获得了成功的体验。合作学习把学生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增强了集体的凝聚力,让学生学会用集体的智慧去参与竞争,组与组之间的展示活动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潜能,使他们的个性得以张扬,语言能力得到充分的锻炼。

 

2. 体现人人参与的原则的合作学习活动设计。所谓好的合作任务,教师应能设计出让每个组每个学生都能参与的活动。例如,在一节高年级的英语课上,教师这样设计一项听力活动:教师给每个学生一份answering sheet,以此作为合作学习的指导,并布置更深一步的听力活动。

 

 

该教师设计的问题有利于促进学生动脑思考;有利于集体研究;有利于促成学生学习活动中的实质性合作。学生在合作的过程中必须有分工,并从不同实践经历、不同结论的展示过程中发现和优化学习方法,在特定的情境中进行生生互动,通过相互协作、配合来达成既定的教学目标。

 

3. 与真实生活紧密联系的合作学习活动设计。教师通过设计与真实生活密切相关的任务导入话题、操练语言,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会发现问题;再通过学习、搜集资料来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设法将合作学习任务放到能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情境之中(如角色表演、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等),使学生喜欢完成合作学习任务。例如,“打电话”本身就是生活中常见的情景,而动画人物又都是学生熟悉并喜爱的。就这个话题,教师设计了“与动画人物打电话,约定时间干某件事,并进行展示”。学生情绪高涨,以很大的热情投入活动,充分挖掘自身潜能,有效地锻炼了自己的语言运用能力。

 

三、实现从“教书匠”到科研型、创新型、反思型教师的转变

 

传统的教学过程中,不少教师是忠实地向学生传授课本知识的“教书匠”,从而影响了他们创造力的发挥。而新理念指导的课堂教学是一种师生双边参与的动态变化的过程,每一个学生都是生动、独立的个体,是课堂上主动求知、主动探索的主体;教师则是这个变化过程的设计者、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丰富课程的过程,教师也应成为课程开发的主体之一。这样教师在某种程度上又成为课程的生产者和主动的设计者。不仅如此,21世纪教师还必须能熟练地操作计算机、多媒体,将教学软件、网络等信息技术运用在教学中。

 

在课改的进程中,还有许多领域,尚有待于教师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做进一步的探讨和研究。我们将从理论到实践继续进行实实在在的探索,踏踏实实的研究,促进我区课程改革持续、健康发展。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