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老师问,课堂教学中发现孩子们的英语语音、语调有问题时,教师应该怎么办?是应该强调发音的准确性、纠正其发音呢,还是应该忽略发音、鼓励其大胆发言?
这确实是个常见的问题。据平时听课所见,学生发音有错误时,老师们采取的策略并不一样:有的比较恰当,有的就不太合适。总得来看,公开课、观摩课之类的场合,执教教师更倾向于容忍错误、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实际的日常教学中,直接纠正学生发音的更多些。当然,不同教师对两种策略的取舍也存在差别。那么,学生发音有问题,教师究竟要不要纠错?纠错时又需要注意些什么?下面就这个问题谈谈个人的粗浅看法,请大家指正。
个人认为,学生发音有问题,当然需要纠正。“忽视”是肯定不行的,否则还要老师干嘛?语音问题如果不纠正,时间长了会牵连影响到词汇学习效果和听说技能的提高,阻碍后续学习的顺利进展。而且,小时候形成的发音习惯,长大后纠正起来就更不容易。之所以有些人不主张纠正学生的发音问题,大概是担心如果教师纠正不当,可能给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主要是怕不恰当的纠错可能会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影响其学习兴趣。也就是说,如果纠错的具体方式比较科学,纠错同样可以起到鼓励的效果;相反,遇到错误忽视不纠,问题堆积多了就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阻碍英语学习的进步,最终也必然会导致学生失去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错误是学习的阶梯”,但错误本身不会自然地成为学习的阶梯。被忽视的错误和被不当处理的错误,反而会成为学习进程中的“绊脚石”。就学生的语音问题而言,重点不是“是否要纠错”,而是“如何科学合理地纠错”。也就是说,需要具体分析纠错的时机和纠错的具体方式,即什么情况下需要纠正,什么情况下可暂时不纠,必须纠的用什么方式来纠、纠到什么程度等。而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又涉及学生情况、师生关系、教师教学风格、学习内容难度、学习发展的阶段、语音错误的具体类型、对交际效果的影响成都等多种因素。而且,这些因素实际教学中又常常是几方面融合在一起,需要教师综合权衡后,才能做出相对合理的具体教学决策。由此来看,虽然“纠还是不纠,这是个问题”,但这个问题并不是个简单的AB单选题,它没有一个简单的唯一的正确答案。下面简要分析一下影响语音纠错策略可能涉及的几方面因素。
一、学生年龄。学生情况不同,适用的策略不同。比如年龄,学生年龄越小,比如起始年级刚开始接触英语的孩子们,就应慎重纠错,而以鼓励表扬为主。
二、认知风格。不同学习者的语言学习的风格不一样,有的喜欢开口模仿喜欢口语交流,有的属于分析型的,更喜欢自己研究分析记忆;与认知风格相关的还有学生的个性,一般来说那些自信的、外向的孩子,他们接受直接纠错的耐受力比较好;而那些对内向的、不太自信的孩子,如果给他们纠错,就要特别慎重,多讲究策略。试想,如果一个本来就不太敢举手发言的内向的孩子,平时很少主动发言,比如有一次好不容易鼓足勇气,站起来读了个单词、说了句英语,却因语音不够完美、标准而被老师“一味强调发音的准确而打断纠正”,如果你是这个孩子,下次你再举手说英语的几率是不是就会大大减小了?这次纠错对你学英语的兴趣有什么影响?可见,不仅教学需要因材施教,纠错也得“因人施纠”。
三、错误出现于不同的学习阶段,适用的纠错策略也会不同。新授课初次学习的内容,学生尚未消化掌握,出错难免。为了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可以暂时不纠,宜以鼓励为主。但到了后面的熟悉消化阶段,特别复习巩固和熟练运用阶段,如果还存在某些问题,这时候就不应该再忽视下去,必须重视起来,并采取合理措施来纠正解决。
四、语音问题的类型不同,策略也需要不同。第一个原则是,难度小的先纠,难度大的后纠;英语语音包括很多方面,多数的单个元音和辅音音素都不难发,单词拼读、单词重音,稍难掌握一些。少部分汉语中没有的音素,容许部分学生暂时掌握不好。对普遍性的问题,比如方音影响带来发音问题,可以通过加大集体模仿训练的力度来改善。实际教学中,中国的英语老师都比较关注音素和单词发音。其实单个音素的发音、单个词的发音,只要不是偏得太离谱,对交际的影响并不一定很大。汉语是声调型语言,每个单字都有固定的声调,调变了意义就变了;而英语是重音型语言,单词没有声调,词重音特别是句子重音、停顿、句调等对实际交际效果影响更大对意义交流影响更大。单实际教学中对这些方面的重视程度往往不够,甚至忽视。这才是平时语音教学包括听力和口语活动中最应该特别提醒学生注意和体会的。中国学生学英语,语音方面更难掌握的是句子重音、句调、停顿、连读弱化或滑落等语音技能,这些更难短时间掌握的语音技能就需要教师有更大的耐心,允许学生犯错,给学生一个逐步掌握的过程。第二个原则是,影响交际的必纠先纠正,影响不大的可以暂时容忍或者不纠。语言是交际的工具,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是中小学英语课程的主要目标之一。因此,纠正发音,也不一定是“一味强调发音的准确性”,对学生的语音问题,是否纠错的另一依据是看它对交际的实际影响大小。对于把英语作为外语来学的人来说,除了从事特殊行业的专业人员,一般人没有必要一定要他们的语音语调跟以英语为母语的人一样标准、地道,也不现实。那么如果要求宽松些的话,宽到什么程度呢?究竟如何把握呢?对中小学的英语语音教学而言,一个基本的衡量标准是是否会影响交际。也就是是说,学生听英语的时候会不会由于语音问题影响理解,说英语的时候会不会因为语音语调问题影响思想表达,影响正常交流。但这个标准的具体操作中有一个问题:多数地区和学校的学生日常生活中很少有用英语进行实际交流的机会,因此这个标准本身并就不太容易找到机会验证。也就是说,这个标准的把握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授课教师自身须具备相当好的语音素养。
上面列举的是比较重要的几个因素,还有其他因素不再赘述。总之,日常教学中遇到学生出现语音错误时,建议教师要先别着急纠,想一想:犯错的学生是谁?他有什么特点?这个错误是什么类型的错误?它的影响有多大?然后再决定是否纠错。
下面再谈谈纠错的方式。对于需要纠正的问题,纠错时机和场合、纠错的方法不同也会大大影响纠错效果。各种纠错方式中,即时的当众直接纠错老师们用的最多,但这种方式对学生的自尊和面子的挑战性最大!其他的变通形式,比如,课讲完后单独到学生座位旁的一对一纠错、课后办公室单独私下纠错、不见面的电话纠错、不针对个体而转化为针对小组或全体的集体纠错、不直接纠错而转化为反复强化正确发音的形式的间接纠错、学生之间的同伴互相纠错等等,日常教学中老师们可以留心观察积累,根据不同情况、不同的学生来灵活运用。关于纠错方式,核心的问题是如何维护学生的自尊和面子。老师们可以尝试找到两种感觉,一是对待自家可爱小宝宝时的百般呵护的感觉,一是给自己很敬重的师长提意见时采取的委婉交际策略。能把这两种感觉融和在一起,就不难想到恰当的纠错方式。
我国的传统中医讲究“上医治人,中医防病,下医治病”。语音教学中这个道理也适用。相对于出错后再纠,“防错于未然”显然是更好的策略。教师首先要把自己的语音水平提高到一个合格英语教师应该达到的水准,这是前提和基础。此外,平时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体会对自己发音与示范发音的差异,提高对语音的敏感性。通过有效学习训练改善学生的语音,充分利用小学生敏感、好模仿、喜游戏等学习和认知特点,多设计情景和游戏竞赛等活动,高频度输入清晰地道、难度适中、能吸引孩子们注意力的语音材料,比孤立地拿出单个音素、单个词、单个句子反复操练更有效、更有趣,长远效果更好。即使是单个音,单个词的纠音,也可以隐藏在趣味的形式下,“偷偷地”完成。比如把一些容易发错音的单词编出意义诙谐有趣的句子,再如通过小学生喜欢的绕口令,chant,歌曲等,都是些简单实用方式。
最后小结一下。纠错问题有两个关键点,一是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见到错误不能忽视滑过去,二是纠错是为了帮助和促进发,是为了孩子的健康发展,而不是为了打击,否则就是一种伤害。鼓励是为了让孩子爱学,而不是放纵其问题,否则,鼓励也会成为一种伤害。在不伤学生自尊,不打击孩子的信心,不给孩子英语学习和人格发展带来消极影响的前提下,严格要求,运用多种办法引起注意,纠正错误发音,强化正确发音,逐步形成正面的发音习惯,掌握发音技能,奠定良好的语音基础,这是对学生语音问题的正确态度。英语学习中的其他问题,如词汇错误、语法错误等,这些原则也基本适用。愿老师们在教学中不断思考、积极实践,逐步成为纠错高手。愿孩子们在老师们的细心呵护和严格要求中健康成长。
(原载于《小学教学设计·英语》2012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