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从临汾八路军学兵队来的杨瑞年比王于耕大几岁。她以另一种风格出现在大家面前。
她的形象是光彩照人的。
许多同志在回忆文章中写到:她“很漂亮,不但身材好,脸色也是那种娇艳的桃红”;
“瓜子脸,樱桃嘴,唇红齿白,红润的面颊,浅浅的酒窝,典型的东方美。穿上洁净的军装,腰束细窄皮带,密扎绑腿,足登布鞋之后,更加显得英姿飒爽”;
“瑞年同志美丽聪敏,多才多艺,对待同志好似一团火,心胸坦荡无所顾忌,有一种磁力吸引着许多爱慕她的人”;
“她亲切热情,落落大方,见多识广,毫不腼腆,毫不扭扭捏捏”……
杨瑞年能歌善舞,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优秀演员,无论是在八路军学兵队,还是在皖南的岩寺或云岭,她都以多才多艺著称,她的代表作《送郎上前线》风靡了全军,久演不衰。
《送郎上前线》说的是一个新婚不久的农村少妇,劝说自己的年轻丈夫去参加新四军,并亲自送丈夫到部队的小故事。剧情十分简单,全剧只有两个主要角色。服务团的女演员周纫惠女扮男装演年轻丈夫,杨瑞年演新婚的农村少妇。周纫惠也是个相当出色的女演员,她高高的个子,长得挺拔俊秀,气质高雅。外国友人史沫特莱到皖南的时候,军部举行欢迎晚会,她在晚会的一个节目中扮演史沫特莱,维妙维肖的表演,让台下看戏的真正的史沫特莱连声称赞。《送郎上前线》的创意就是她和几个女同志发起的,她自己在剧中扮演的男青年的形象朴实大方,更使人感到可亲可爱,感染力很强。加上杨瑞年俊俏的扮相,举手投足间透出的农村少妇的活泼以及那双顾盼流波的眼睛,满台一扫,就把观众吸引住了。剧中人物既亲密又庄重、既送别又惜别的丰富复杂的感情,通过通俗易懂的唱词和令皖南军民耳目一新的民歌小调,被她们俩人演绎得淋漓尽致。王于耕回忆当年的情景时,仍是激动不已:
我至今记得当演到丈夫答应去当兵,顿一顿足表了决心,随即少妇送行,唱到“军号响,总司令来,说不得那知心话儿……”的时候,杨瑞年那绝妙的唱和演,总是使台下的观众轰动起来。当她们最后合唱“民族解放再团圆”时,那掌声简直可以把舞台抬了起来。于是杨瑞年频频向观众招手,大幕慢慢关上。这句“民族解放再团圆”的唱词,赢得了许多人的喜爱,流行了多年,成为抗日战争中许多对爱侣的誓言和愿望。杨瑞年同志以她生动的表演、俊俏的扮相和多情的歌声,迷住了观众,感动了观众,每次演出后就有人要求参加新四军。大家事先真没料到这出戏会得到这样强烈的效果。从此,服务团把这出戏从皖南演到江南,从江南演到江北。开始是杨瑞年演,以后是别的同志接着演,前后大约有二、三年,盛况历久不衰。
杨瑞年的性格是不同凡响的。
在学兵队,杨瑞年是班长,带领女生们出操训练像模像样,充满自信,而她的一身着装却非常引人注目。她“一身阴丹士林布的自制军棉衣,一色鲜蓝,制裁合体,一条马裤尤其威风,头上戴的是一顶赭色的皮质航空帽,在这一群穿着灰棉布军服的同学中,显得很突出。”这一套显然是为从军而自己置备的服装,使人既看到了她花木兰似的豪气,又看到她与众不同的率真追求和带些任性的锋芒。
也是在学兵队。结业前夕,全体学员步行60里去与八路军随营学校联欢,在联欢会上,杨瑞年表演了一个舞蹈。舞台上的她身穿缀着亮片的黑色紧身服,在灯光的照射下,神奇的亮片闪着点点银光。只见她神采飞扬,跳着激越酣畅的“踢踏舞”。“踢踢踏踏、踢踢踏踏”,皮鞋急骤地敲击着台板,强烈的节奏里充满活力,迅疾的舞步里透着潇洒。她双眸流盼,笑容满面,台下一千多个穿着灰布军服的观众只觉得眼花缭乱,真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一种意外和惊喜使他们把手掌都拍红了。幕落下来了,但大家意犹未尽,齐声喊着“再来一个!”终于,大幕重新拉开,杨瑞年又重复跳了一遍,这个节目才算结束。
这是需要勇气的。行军六十里,她居然背着皮鞋和演出服,跳的居然又是“洋”舞蹈。这就是好胜的杨瑞年。她喜欢与众不同,喜欢给人一点意外而显示自己的拔尖。
在新四军服务团,演出《送郎上前线》后,有个可爱的小号兵,用巧手编了一双精致的布草鞋,鞋头上别出心裁地配了一个红绒球,穿在脚上走起路来会跟着一颤一颤的。这红小鬼特意拿来送给杨瑞年大姐姐。她高兴极了,拿着这双漂亮的布草鞋,走遍了服务团驻地,向每一位战友炫耀。这就是我行我素、喜怒哀乐皆形于色的杨瑞年。
杨瑞年的追求是坚定执着的。
她从小就是个有正义感的勇敢女孩。小学五年级时,面对侵略者制造的惨案,她无所畏惧地跳上讲台,慷慨激昂地痛陈侵略者的暴行;为了追求进步,她敢于向旧习俗挑战,率先剪掉了自己一条又黑又亮的大辫子,而不顾路人的侧目和家人的责难;在反对迫害进步教师的斗争中,她又冲在队伍的前列而被投入监狱;在八路军学兵队,她因仗义执言、口无遮拦,竟至被怀疑为“托派”而备受考验,以致到新四军军部后仍一直入不了党,还被调离她心爱的演剧岗位。
但是,革命,是她的追求,革命的部队是她心向往之的地方,是她渴望投入的地方,她明知自己被怀疑,仍全身心地做好组织交给的每一项任务,无怨无悔;在她的感召下,妹妹杨青年在淮北参加了新四军,后来牺牲在解放战争中;弟弟杨华年被她召到了皖南,在教导队政治处民运科工作。她不是党员,却有着很强的党性;她不被组织信任,却执着地信赖组织,信仰共产主义始终不渝。
杨瑞年是不朽的。
皖南事变中,她和弟弟华年都不幸被捕,关在国民党的集中营里。
杨瑞年年轻美丽,如果顺从某些国民党军官的意思,就可以脱离集中营地狱般的生活,过上安逸的日子。但是,她的人生字典里没有投降和后退,只有对敌人的嘲弄和唾弃。她会演戏,集中营组织的所谓“更新剧团”把她选了去,如果利用演戏时用的服装和在集中营外面无人看守的有利时机,她完全可以趁机逃出去。但是,她首先想到的是帮助其他同志先逃出去。由她带头,强烈要求让被严格囚禁的邵宇和赖少其为演出化装和画布景,否则拒绝演出,结果,邵宇、赖少其刚调到剧团不久,就利用一次演出机会,顺利出逃到苏北,返回盐城新四军新军部。又一次演出中,由她和剧团的其他同志掩护,又逃出了8人。由此,杨瑞年被敌人认定为“共产顽固分子”,把她列上了屠杀的黑名单。临刑前,这个不是共产党员的“共产顽固分子”发出的最后的喊声是:“中国共产党万岁!”她的高贵的灵魂永垂不朽!
弟弟华年在一次越狱暴动中也不幸牺牲。
南京解放后,杨瑞年的父亲杨效颜老先生在报纸上登了一则寻人启事,寻找并呼唤着他的瑞年、青年和华年。老先生倚门而立,望眼欲穿,等待他的儿女们飞回他的身边!但是,他们再也不能承欢膝下,他们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已化作青山,已融入江河,万古不息,世代永存!
在新四军女兵的行列里,像杨瑞年那样深受委屈的人是个例,而像杨瑞年那样革命意志坚定的人却大有人在。我曾想把她们列个名单,但如果要开名单的话,这个名单将会很长、很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