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战简析





  此次会战,日军利用炮火支援、海空支援以及部队战力较强等条件,集中主力,在“点”上造成优势,一举突破中国军队的主阵地,并由洞庭湖实施侧后登陆,迫使湘北正面中国守军后撤。但一进入纵深战斗,日军便暴露出兵力不足的根本弱点,捉襟见肘,力不从心,各作战方向无法进行有效策应,不能构成对中国军队的合围,当然也不能实现其“将粤汉方面之敌军主力消灭在汨水河畔”、“挫伤其继续战斗的意志”的战役目的。而且战役持续一个月,也不符合其“尽量在短期内结束战斗”的方针。但当它处于不利态势时能及时返转并脱离危境,基本上掌握着进退的主动权,这些是日军战役指挥上的成功之处。

  中国方面在本战区不仅部署的部队多,而且经过较长时间的补充整训,战力也有了恢复和提高,工事构筑等战场准备也较充分。在战役指导上利用兵力优势,利用战区广大、地形有利等条件作大纵深梯次配置,逐次抗击日军进攻,不在点上拼消耗,而在广大区域内与敌周旋,有意识地诱敌至纵深内预伏地区,乘敌分散、疲惫时予以伏击、侧击,捕捉而歼灭之。这种以阵地防御与运动攻击、游击袭扰相结合的战法,予日军以相当的消耗,基本上是符合“消耗持久战”的战略方针的。但在关键时刻决心不果断,行动不迅猛,往往失去战机。如在甘坊、修水、捞刀河与汨罗江以南有多次歼敌的机会,都因决心迟疑、围堵不严、追击不力、协同不好而让敌撤走,未能切实贯彻预定的作战方针,未能取得更大的战果,殊为可惜。不过在这次战役中,中国军队既保存了主力,又未丧失空间,且使日军消耗了大量人员、装备,在此意义上,应视是一次胜利的战役。特别在精神方面的影响尤为积极:通过会战,使中国军队确实认识到日军兵力不足,已无力发动武汉会战以前那种大规模的进攻,由此加强了抗战必胜的信心,提高了广大官兵的士气。

  日军第11军司令官冈村宁次在会战结束后给“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官西尾寿造呈交的《关于解决中日事变作战之意见》中说:“摧毁敌军的抗战企图,是至难中的难事……在作战中放弃已占领的要地要域而返回原驻地的作法,不啻鼓励敌人反击,并会成为敌人宣传的材料。”〔9〕流露出日军高层指挥官对战争前途的焦虑和沮丧。

  附表6-5-1第一次长沙会战日军参战部队指挥系统表(1939年8月)

  第11军司令官冈村宁次

  第6师团稻叶四郎

  第11旅团(步兵第13、第47联队)

  第36旅团(步兵第33、第45联队)

  骑兵第6联队一部

  野炮兵第6联队主力

  工兵第6联队

  辎重兵第6联队主力

  (第6师团以7个步兵中队、骑兵联队主力、野炮兵3个中队、辎重兵2个中队留守原防地,另配属机关枪1个大队、轻战车3个中队、山炮兵3个大队、迫击炮1个大队、架桥材料2个中队、辎重兵2个中队)

  第33师团甘粕重太郎

  第33步兵团(步兵第213、第214、第215联队)

  搜索第33联队主力

  山炮兵第33联队主力

  工兵第33联队主力

  辎重兵第33联队

  〔第33师团以步兵11个中队、搜索2个中队、山炮兵2个中队、工兵1个中队留守原防地,另配属机关枪1个大队、战车1个联队(欠1个中队)、轻战车1个中队、山炮兵1个大队、野战重炮兵1个大队又1个中队、独立工兵1个联队、辎重兵1个中队、汽车1个中队〕

  第106师团中井良太郎

  第12旅团(步兵第113、第147联队)

  第136旅团(步兵第123、第145旅团)

  骑兵第106联队

  野炮兵第106联队主力

  工兵第106联队

  辎重兵第106联队

  (第106师团以步兵4个大队、野炮兵2个中队留守原防地,另配属第101师团第102旅团长佐枝义重所率4个步兵大队和1个野炮兵大队,另独立渡河工兵1个联队、迫击炮1个大队、汽车4个中队和辎重兵1个中队)

  第3师团之第5旅团上村干男

  〔亦称“上村支队”,辖步兵4个大队、山炮兵1个大队、工兵1个联队、独立工兵(渡河)1个联队、辎重兵2个中队〕

  第13师团之第26旅团奈良晃

  (亦称“奈良支队”,辖步兵3个大队、骑兵1个小队、山炮兵1个大队、工兵1个中队、辎重兵2个中队)

  第3飞行团菅原道大

  独立飞行第17中队(侦察)

  飞行第44战队(侦察)

  飞行第59战队(战斗)

  飞行第75战队(轻轰)

  海军第13炮艇队高间完

  第4防备队

  第11战队的陆战队及航空兵一部

  附表6-5-2第一次长沙会战第九战区参战部队指挥系统表(1939年9月)

  第九战区司令长官陈诚

  代司令长官薛岳

  第1集团军总司令卢汉

  第58军军长孙渡

  新编第10师师长刘正富

  新编第11师师长鲁道源

  第60军军长安恩溥

  第183师师长杨宏光

  第184师师长万保邦

  第15集团军总司令关麟徵

  第37军军长陈沛

  第60师师长梁仲江

  第95师师长罗奇

  第52军军长张耀明

  第2师师长赵公武

  第25师师长张汉初

  第195师师长覃异之

  第79军军长夏楚中

  第82师师长罗启疆

  第98师师长王甲本

  第140师师长李棠

  第19集团军总司令罗卓英

  第32军军长宋肯堂

  第139师师长李兆英

  第141师师长康永良

  第49军军长刘多荃

  第105师师长王铁汉

  预备第9师师长张言传

  第20集团军总司令商震、霍揆章

  第53军军长周福成

  第116师师长赵绍宗

  第130师师长朱鸿勋

  第54军军长陈烈

  第14师师长阙汉骞

  第50师师长张琼

  新编第23师师长盛逢尧

  第87军军长周祥初

  第43师师长金德洋

  第198师师长王靖英

  第27集团军总司令杨森

  第20军军长杨汉域

  第133师师长夏炯

  第134师师长杨干才

  第30集团军总司令王陵基

  第72军军长韩全朴

  新编第14师师长陈良基

  新编第15师师长傅翼

  第78军军长夏首勋

  新编第13师师长刘若弼

  新编第16师师长吴守权

  湘鄂边区挺进军司令樊松甫

  第8军军长李玉堂

  第3师师长赵锡田

  第197师师长丁炳权

  第1挺进纵队孔荷宠

  第3挺进纵队钟石磐

  第4军军长欧震

  第59师师长张德能

  第90师师长陈荣机

  第102师师长柏辉章

  第70军军长李觉

  第19师师长唐伯寅

  第107师师长段珩

  第73军军长彭位仁

  第15师师长汪之斌

  第77师师长柳际明

  第74军军长王耀武

  第51师师长李天霞

  第57师师长施中诚

  第58师师长陈式正

  注释:

  〔1〕日军防卫厅防卫研究所战史室:《中国事变陆军作战》。日本朝云新闻社1983年(增印)版,(2)第378页。

  〔2〕同〔1〕,第380—381页。

  〔3〕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抗日战争正面战场》。江苏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下)第1030页。

  〔4〕〔5〕转引自蒋纬国主编《抗日御侮》。台湾黎明文化事业公司1978年版,第6卷第172页。

  〔6〕同〔3〕,第1034—1035页。

  〔7〕同〔3〕,第1028—1029页。

  〔8〕同〔4〕,第194页。

  〔9〕〔日〕井本熊男:《作战日志ご缀る支那事变》。日本芙蓉书房1978年版,第341页。

 


更多精彩e书尽在应天故事汇:http://gsh.yzqz.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