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是一面镜子,可知荣辱。如果说,九一八事变当夜,熙洽执行了不抵抗命令,造成了长春沦陷悲剧,而后吉林的陷落,就是熙洽投降所致。
尽管当夜守军拼死抵抗,尔后,日军直入吉林,日军都得到了预想的效果。这与熙洽引狼入室的行径有直接关系。以致《大阪朝日新闻》号外上,对熙洽的低劣行径不屑一顾。有关日军占领吉林的“战况”,竟有媒体不足挂齿之嫌。翻遍号外,仅有10张照片留存刊载,和区区文字报道,连日本记者都吝惜笔墨,熙洽一伙真是悲哀。
熙洽试图借日军的力量恢复清王朝,而复辟和卖国往往是相联系的,深知这个道理,因此特别愿意讨好日本主子。
一些有正义感的东北军爱国官兵,对熙洽的“表演”也有着清醒的认识。驻守省城的卫队团团长冯占海就是其中之一。他是东北陆军讲武堂的毕业生,也是张作相的内外甥。
9月19日晨,即日军进犯长春,冯占海曾质问熙洽,日军进犯,我军为何不抵抗?熙洽答称,因奉不抵抗的命令。
当晚,熙洽得知日军向长春集结,因而急令驻省城各部队撤出。
对此,冯占海再次质问熙洽,并主张抵抗。
日军入城后,熙洽派人到各地传达军队缴械命令,倘有抵拒者,日本军就用进击等的言词威胁,向卫队团长冯占海送达这命令,被冯占海拒绝。
熙洽自恃与冯占海有师生之谊,先后三次派人对撤出省城的冯占海进行拉拢。冯占海义正词严地对说客说:“占海身为中国军人,只知效命国家,对于卖国求荣之辈,决心与之周旋,占海已将生死置之度外!”他还拒绝了出任吉林省警备司令的邀请。
日军的占领和熙洽的卖国行为,激起吉林军民的极大愤慨,冯占海卫队团官兵和驻地的爱国民众,抗日讨逆的呼声越来越高。有些部下竟提出,如果团长不肯率属抗日,他们将单独拉出去与日寇决一死战。
冯占海深知自己所驻的官马山,不仅处于偏居之地,而且地势狭隘,无险可守。倘若在此举义,一旦与强敌交手,注定要腹背受敌,不得施展。于是,他暗中将部队陆续调集松花江沿岸,撤离了官马山,择机渡江北上,进入土地肥沃,人口稠密的吉林东部。这样一来可以摆脱被动夹击的境地,二来可凭借具有重大据守价值的哈尔滨,以图进取。冯占海酝酿着抗日义举。
他暗中将部队陆续调往桦甸县境内的松花江沿岸,一切安排就绪,冯占海才在秋高气爽的日子,将全团集合于老营盘贺家大院,突然宣布举旗抗日讨逆。话音一落,会场顿时欢声雷动。会后,冯占海向全省同胞发出了通电。内称:“坚决与寇逆抗战到底,恪尽保卫国土之神圣职责。我团全军,敢效全驱,愿与我吉林全省同胞共勉之。”在同仇敌忾的誓师声中,冯占海开始率部渡江。
冯占海得知舒兰也有一支久负盛名的绿林抗日武装。他从善如流,冯占海当即派人进山去联络。
第二天午后,宫长海和姚秉乾率领救国军的众头目,整队下山,迎接冯占海前来会晤。在冯占海的提议下,三人当众结为金兰之好。
冯占海大义昭然收编救国军的消息,不胫而走,四乡愈加敬重抗日军。不过几日,吉林各县公安局长相继率警甲乡团赶来投奔,抗日军的人数急迅地增加至15000多人,声名大震。
冯占海率部继续北上,10月底路过舒兰时,虽然寒风凛冽,但热血沸腾的学生们,竟迎出城郊十数里。城中百姓,箪食壶浆,高呼着“打倒日寇,铲除国贼”的口号,将抗日军迎入城内。
在舒兰稍事停留,冯占海按预定的方案行进,于11月初进入五常。
国难当头之时,仁义之师备受拥戴,五常各界民众举行了颇有声势的欢迎仪式,由学校出面,联合召开了救国运动大会。冯占海应邀登台演说。当他慷慨陈词,讲到“国难当头,军人应该誓死救国,民众应该倾家相助”时,全场无不为之动容,顿时掌声雷动,热烈的口号声此起彼伏。
《大阪朝日新闻》号外昭和七年一月三日
(奉天3日武内特派员发)
在另一方面,新政权的建立也比较顺利进行,即事变后在奉天马上以袁金铠为委员长的地方维持委员会成立,担任了事变后的维持治安和时局救济,吉林的熙洽氏打倒了张作相旧政权,自己当省主席,作了独立宣言。洮南的张海鹏,哈尔滨的张景惠,北山城子于芷山都作了独立宣言,都表示要断绝张学良旧政权及南京政府的关系,要完全独立。
曾任吉林省委员、省高等法院院长诚允,当日反对熙洽投降卖国活动,愤然出走。
11月12日,诚允按照张学良的指示,在宾县建立了吉林省临时政府。诚允被任命为吉林省政府代主席。冯占海被任命为吉林省会警备司令兼新编混成第一旅旅长。
冯占海走马就任前,令宫长海和姚秉乾驻守五常和舒兰境内,他率一团人马开赴宾县,尽保护政府之责。其余部队开往阿城,扼守在咽喉重地哈绥线一带,以防日军北犯。
这以后,冯占海、宫长海、姚秉乾等义勇军将领,多次抗击日伪军的进攻,愈战愈勇,冯占海也成为黑土地上赫赫有名的义勇军将领。
1932年6月,冯占海的部队改称“吉林救国军”,下辖6个旅、9个支队,共3万余众,先后收复了多座县城,直到同年9月由于抗日形势的逆转撤出东北。
全国解放后,当年与侵略者浴血奋战的义勇军名将冯占海回到了吉林,欣然受命出任吉林省体委主任。
1963年冯占海逝世后,父老乡亲遵照他本人的遗愿,将骨灰安葬在曾经战斗过的吉林市北山之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