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本报讯(记者周文翰)去年8月,四川省民间收藏家樊建川宣布他收藏有尘封68年之久的侵华日军士兵荻岛静夫自1937年到1940年所做的7本亲笔日记和附带的208张照片,并在翻译、整理后交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荻岛静夫日记———一个侵华日军的战地实录》一书。但是刚刚出版的《读书》杂志7月号发表了学者钱里月的考证文章,指出早在1989年日本学者田中常雄编辑的《追忆的视线》中已经全文刊登了荻岛静夫日记内容,而且日文编者自述是从荻岛家族得到手稿后整理出版的,因此,出现了两个版本的“荻岛静夫亲笔日记”,真真假假顿成悬念。
“天津版日记手稿”成“国家一级文物”
去年8、9月份,人民文学出版社正式出版《荻岛静夫日记———一个侵华日军的战地实录》前后,樊建川自述收藏过程说,他是2004年夏天从一个天津文物贩子手里收购到这7本日记手稿和1本影集的(简称天津版本),据文物贩子透露,这套“鬼子战地日记”手稿是一个叫“王襄”的人1950年收藏的,此后一直保存在天津。据说文物贩子曾想把这套笔记和影集卖给卢沟桥抗日战争纪念馆,但是因为价钱没谈拢,事情未果。2004年初夏该文物贩子主动联系樊建川,樊谈定价钱后当晚就飞到天津购得天津版日记,至今保存在他创建的建川抗战博物馆中。
“荻岛静夫日记原件”因为号称“是首次在中国境内发现如此完整的日本兵日记”,引起国家文物局重视,革命博物馆原馆长沈庆林、副馆长万冈、原军事博物馆副馆长阮家新等现代文物鉴定专家组成的鉴定小组鉴定此手稿为“国家一级文物”。
17年前日本已出版荻岛静夫“阵中日记”
学者钱里月在今年2月号《读书》杂志上曾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荻岛静夫日记》的翻译质量提出批评,发现其中很多低级的翻译错误。但是之后的进一步考察则让他“简直不能相信”:“一套一九五零年起就保留在中国,当然也是在中国被发现,并且已经被鉴定为国家一级文物,又以中文版的形式首次出版的日本兵日记手稿,在距今十七年前就已经在日本出版过!”
钱里月在《一件“国家一级文物”的流传》一文中指出,1989年日本学者田中常雄编辑的《追忆的视线》(分上中下三卷)中下卷第71页至274页已经以刊登“阵中日记”为题刊发荻岛静夫日记内容,而且日本版和天津版有很多差异:首先,就收藏来源,日本版编者称手稿原物来自荻岛静夫家庭,而天津版还没有明确流传顺序。
第二,从书写工具来说,收藏者樊建川、译者袁定基、责任编辑脚印以及见过樊建川收藏的日记原稿的人都指出日记主要是铅笔书写,但是整理出版日本版笔记的田中常雄自述他看的是钢笔书写的。
第三,田中常雄也没有提到任何照片的事情,而天津版除了7本日记,还有208张照片组成的一本影集。
另外,人民文学出版社根据天津出版的书中,记录的最后日记是1939年12月7日,但是日本版日记一些写到1940年3月,荻岛静夫写到自己回到日本故乡的感受,因此可以明确,日本版日记相当完整,不存在遗失的问题。
钱里月:“国家一级文物”可能是“国际玩笑”
根据上述疑点,钱里月怀疑日本版和天津版要么一真一假,要么就是同一物体的不同版本,可是,如果两者是同一手稿,要在中日两国之间、不同人之间“乾坤大挪移”,令人匪夷所思。钱里月也质疑,专家组评定天津版日记为“国家一级文物”或有开“国际玩笑”的可能,因为到底有何具体证据一直未见具体说明。
樊建川:日记百分之百是真的
天津版日记收藏者樊建川昨天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还未看到钱里月的文章,但是他强调“我收藏的日记肯定是手稿,没问题,我觉得要伪造这日记可能要花几十万上百万,但是我才花了十来万买来,我觉得文物贩子没必要造假。而且国家文物局的专家都鉴定过,绝对百分之百是真的”。
文物专家:鉴别版本真伪很简单
有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文物专家指出,因为未比较中日版本,目前确实不好判断,“一种情况是,比如荻岛静夫自己就抄写有日记副本,或者有人偷偷抄写了荻岛静夫的日记,但是这种可能很小。但是在文物市场上也不乏伪造现当代文物艺术品的事例,比如把各种零散的原始资料拼凑成好像‘完整’的文物资料,或者根据后来的出版物伪造。”他指出,要考察日本版和天津版真伪很简单,“现在既然有荻岛静夫的资料,找到他在日本的家,把两方面笔迹、日记本等等资料对照比较,马上就能分辨出来”。
新闻回放
本报2005年9月2日曾以《荻岛静夫日记来源仍是谜》为题报道:2004年夏天,四川的抗战文物收藏家樊建川收到了一个陌生人的电话,这个电话让他见到了一名侵华日军的七本随军日记以及一本影集。日前,由这7本随军日记整理而成的《荻岛静夫日记》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前日,在该书的研讨会上,现代文物鉴定专家阮家新、沈庆林、万冈都认定了《荻岛静夫日记》的真实性,但同时也提出了几点疑问。
阮家新在发言中质疑:“荻岛静夫安全回国了,那日记怎么会留在中国?最初是什么人保存着这本日记的?这些问题我们都还希望能进一步了解清楚,如果能找到荻岛静夫的后人那就更好了。”
《荻岛静夫日记》
1937年8月23日,27岁的日本人荻岛静夫应征入伍。
荻岛静夫从自己的视角记录了淞沪会战、南昌会战、南京会战和台儿庄作战,他所在的部队也从入侵中国时的5000人变成了300人,在1940年退伍回国前,仅荻岛静夫本人就先后焚烧了1000多具日军尸体。3年中国作战的经历细节,从日军的杀戮、暴虐、灭绝,到军人个体的勇敢、恐惧和悲伤,所有的情感和经历都被荻岛静夫记入7本共近20万字的日记里。虽不足以构成完整的历史,但以一名下级军人的视野记录下的许多历史细节,对于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有着十分珍贵的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