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7月2日,大本营召开了御前会议,通过了《适应形势发展的帝国国策纲要》,决定“帝国为建设大东亚共荣圈,必须继续努力解决当前的中国事变。但除此之外,为了确立自存自荣的基础,还要在南进的同时,随时解决北方问题,以消除北部边境的忧患,适应世界形势,尤其是适应德苏战争的演变”。该《纲要》说明日本侵略者已决心适时发动对苏作战。
梅津美治郎秉承大本营的旨意,在东北开展备战活动,力图把中国东北变成为日军侵华以及南进、北进的战略基地。
在军事上,梅津想尽办法扩充兵力,终于在1941年的9月份,使关东军的兵力增长一倍多,达到85万人。同时,还扩充了马匹和军用飞机的数量。梅津将这些兵力部署于东北的东、北、西的绥阳、佳木斯、黑沙等边境地区,频繁进行军演,只等大本营的一纸进攻令下达。
在经济上,梅津美治郎命令“满铁”与“满洲国”政府合作,修建运输物资的长春—平壤战备铁路。指使“满洲国”政府颁行《劳动统制法》,实行强制劳动制,以解决大肆掠夺中劳动力不足的问题。通过这些方法,梅津美治郎在东北各地加紧掠夺石油、煤炭、粮食、木炭、干菜等战略物资。
做好准备的梅津美治郎一心想着对苏作战的那一天的来临,但这个时机永远也不会到来了。
随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和顽强反击,整个战局发生了巨大的转折,而梅津美治郎在东北“苦心经营”的防御战备工事,也在反法西斯战争节节胜利、苏联出兵中国东北的“闪电战”中土崩瓦解了。
%%%出任参谋总长的梅津美治郎誓死不愿“无条件投降”,并宣称“在那么多的英勇将士为天皇捐躯后,无条件投降是不可想像的”。是战?是降?内阁争持不下,铃木首相只得请出天皇“御驾”
1944年,不断扩大侵略的日军,在各线战场全面溃退。推动战争不断扩大的东条内阁在国内的强烈反对声中风雨飘摇,东条英机最终不得不宣布下野,以小矶国昭为首相组成了新内阁。7月18日,梅津美治郎被任命为新内阁的参谋本部参谋总长。
上任伊始,梅津马上拟订了一份陆海军作战指导大纲,并于8月19日在御前会议上获准通过。该大纲中,梅津美治郎准备以“帝国”本土为核心,确保作为资源要域的南方圈以及联络两者的要域,彻底完成有组织的战争,并迫使敌人最终屈服。以此为指导,他有计划地推行一系列战役:中国战场上的浙东战役、桂柳战役、芷江战役等,太平洋战场上的莱特决战、吕宋决战、琉璜岛战役和冲绳战役等。
虽然,局部获得了一些胜利,但整体上日本侵略者却是在节节败退。
1945年4月1日,美军在日本冲绳发起登陆战役。4月5日,苏联宣布废除苏日中立条约,准备出兵远东,整个日本帝国行将没落。
不死心的梅津美治郎仍想做最后的挣扎,伙同其他不肯放下屠刀的法西斯军官首脑制订了《帝国陆海军作战大纲》,准备进行本土作战计划,全国动员,不惜牺牲1亿国民,顽抗到底。然而,侵略者的败局在正义的反攻面前,是任谁也无法挽救的。
1945年7月26日,中、美、英三国联合发表了敦促日本投降的《波茨坦公告》。8月6日,美军在广岛投下了第一颗原子弹。8日,苏联对日宣战,百万苏联红军出兵中国东北,围歼负隅顽抗的关东军。同时,美军在长崎投下了第二颗原子弹。
在盟军节节胜利的大反攻面前,日本统治集团该面对现实了。
1945年8月9日,日本大本营举行了“六巨头”会议,商讨是战是降。外相东乡、海相米内坚决主张投降,作为首相的铃木也倾向于投降。但是代表军方的三位首脑——陆相阿南、参谋总长梅津和军需大臣本田却无论如何不愿就这样放下武器投降。
梅津美治郎更是叫嚣:“在那么多的英勇将士为天皇捐躯后,无条件投降是不可想像的。”
而且还说:“我们一直在为未来作战保持实力,我们预期总有一天要反攻。”
双方意见不一、相持不下,会议一直持续到晚上11点,仍毫无结果。铃木首相不得不宣布休会,请天皇出面裁夺。天皇听了“六巨头”有关战降的激烈争论,心潮澎湃地说:朕已认真考虑了国内外局势,并得出结论认为,继续战争意味着民族的毁灭,延长世界上人类的流血和残酷行为,我不忍目睹无辜国民再受苦受难,恢复世界和平、解除国家之可怕苦难的唯一办法就是结束战争。每想到那些忠心耿耿为我效忠的人,想到在遥远的战场上牺牲或负伤的陆海军将士,想到那些在国内因空袭而失掉家业、往往还丧失自己的生命和家庭的臣民们,不胜痛心。不言而喻,我不忍看到忠勇将士被解除武装。我同样不忍看到曾献身于我的人被作为战争煽动者受到惩罚。然而,现在是我们忍不住也得忍的时候了。当我回忆起先帝明治天皇在1895年俄国、德国和法国三国干涉时的感情,我只能咽下眼泪,按外相所概述的批准接受盟国的《波茨坦公告》。
听到天皇的这一席话,昔日不可一世的法西斯侵略者们掩面呜咽低泣,而陆相阿南更是泪流满面、泣不成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