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形式和内容相对重要性的争论一直存在于文学评论之中,但主要是在读者和文学批评家之间。总的来说,文学批评家和部分读者坚信形式高于内容,也就是说,“选择什么样的词汇和怎样组织这些词汇”比“发生了什么”更重要。有人甚至认为小说的形式和内容不可分割,尽管在“没有无内容的形式”这一点上不十分有把握,但他们对“没有无形式的内容”这一点却可以深信不疑。萨缪尔·R·德雷尼在他的《关于5175个字》一书中这样解释形式和内容的关系:“把‘内容’放在‘形式’的对立面,便无所谓内容。”
从最简单的意义上看,这个道理不言而喻:没有词汇便没有句子。但从文学评论角度看,否认形式和内容的区别就抹杀了讨论这两者中任何一方面的可能性。这就使科幻小说的发展困难重重。因为它作为一种流行的大众化娱乐方式,关注故事情节胜过莠注故事形式。文学内容一直受到批评家和教师们的忽视或诋毁:最无知的读者也能读懂故事,但只有深奥的东西才有讨论的价值。
在一本评论乔治·泽布劳斯基的作品的一篇文章中,伊恩·沃森区别了他所谓的“在美国科幻小说界通行的两种观点,即可以有“高层次的具有美学理想的作品”和“低层次的惊险奇妙的冒险小说”。他认为,科幻小说应追求的第三种境界是:采用一切必要手段,严密展示思想内容,而不应仅仅上升到单纯的叙述或讲故事——这充其量“只能向读者传递思维过程的幻象”。
沃森以乔治·泽布劳斯基的作品为例,来证明他的描述。泽布劳斯基于1945年在臭地利的维利奇出生。他的父母被德国听兵从波兰绑架到德国当苦工。幼年的泽布劳斯基则被人带到了意大利,后来又来到了英国。他在英国呆了六年。1951年,在难民遣返组织的安排下,泽布劳斯基来到了美国。他先在曼哈顿,后又在迈阿密上小学,最后回到布捞斯读了中学。
泽布劳斯基后来又到苏尼一宾汉姆顿。1964年到1969年,他一直在那儿学哲学。虽然泽布劳斯基曾做过各式各样的工作,但他自幼就知道自己想当一名作家。泽布劳斯基从小就对科幻小说心驰神往,1968年他又参加克拉里昂学院的科幻小说写作班。这一切使得他朝科幻小说进军。两年后(1970年),泽布劳斯基的第一篇短篇小说《水彩雕塑家》和《关于233号站》在《无限科幻小说》第一集上发表。从此他就成了专业作家。同年泽布劳斯基成为科幻小说家期刊的主编。这一职位他一直担任到1975年为止。在1983年与1991年之间,又与帕米拉·萨金特共同担任这一期刊的主编;他发表的第四篇小说《野蛮的上帝》进入星云奖最后参评名单。泽布劳斯基还在一所大学教科幻小说方面的课程。
泽布劳斯基的第一部小说《终点》于1972年出版。这是他写的三部曲之一。另两部小说分别是《烟尘和星星》(1977年出版)和《心灵之镜》(未出版)。他的第二个三部曲中的头一部是《星网》(1975年出版),是《许多奇怪的太阳》(1991)中的一个部分。1994年泽布劳斯基与查尔斯·佩莱格里诺合作写了《杀人星》,后与帕米拉·萨金特合写了一部《星际旅行》的长篇小说。
泽布劳斯基曾编辑了几个文集,《明天的今天》(1975年)、《人化的机器》(1975年,与托马斯·N·斯科蒂亚合编)、《超越光速》(1976年,与杰克·丹恩合编)。他还编辑整理了《托马斯·N·斯科蒂亚精品选》(1981年_)。他还编了四集书名为《协同作用》的科幻新作选,并为皇冠书局编了一本科幻和经典小说选。
迄今为止泽布劳斯基的主要成就是他雄心勃勃的长篇小说《宏观生命》(1979年)。该书受到了阿瑟·C·克拉克和杰勒德·K·奥尼尔等人的高度好评。书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人类在进化过程中向宇宙进军,离开现时的肮脏世界,避开他们不可避免的种族灭亡的险境,进入一种无穷的境地,来到资源丰富的太空,最后永不停息地向前发展。像奥拉夫·斯特普尔顿的《最早的人和最后的人》一书一样,《宏观生命》跨越了从宏观世界概念开始形成的现在到一千亿年后宇宙开始解体的将来这样一段漫长的岁月。这样长的时间跨度只有通过大量的陈述、讲解,并对主人公作大量的研究之后才能表现出来。
有位书评家怀疑这种内容的文章能否称之为小说。但沃森却说,泽布劳斯基“深深迷恋着未来社会学”,“从以内容为主导这种意义上说”,科幻小说“事实上是种说教文学……”,泽布劳斯基和常与他作比较的斯特普尔顿都是哲学研究者。
《言语清扫工》于1979年8月首次在《幻想小说和科幻小说杂志》上发表。小说具有典型的哲学味,却并不是长篇宏论;相反,作者在小说中精确地思考了语言号智慧、真实与虚幻、现实与人类超越现实的渴望等各种关系。小说的观念源于卡夫卡式的荒诞:言语具有物质形态,它们不断堆积,以致人们须限额分配言语量以免自己为言语所埋。小说从写实入手,致力于人们对事件离奇发展过程的现实反应,但以人们的升华结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