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婴儿之谜

 




  1983年7月14日晚8点左右,一个火红的发光体,在前苏联吉尔吉斯加盟共和国咸海东侧索斯诺夫卡村上空爆炸,一片紫红,异常耀眼。村民们惊恐万状。过了片刻,又是一阵爆炸声,天空渐渐地暗下来,群山和村庄恢复了平静。

  事后,不少记者和摄影师赶来,军警对这次神秘事件进行了详细调查。苏边防军指挥部派出数万军人对边界严密监视。军人们发现,山村的一片空地上有一堆冒着烟火的残骸。他们在现场找到了那堆仍然烫手的黑色灰烬。

  在此期间,有人说看到了一个圆形飞行物,外形像飞碟,直径约30米。还有人说,在燃烧的残骸中有两具形体像人的尸体。军方对这些传说既不肯定也不否定,很快将出事现场封锁起来。有消息说,出事的飞行物很像几个月前飞越苏联上空的那艘宇宙飞船。人们比较一致的看法是,这艘来自太空的飞船爆炸了。但是,谁也没有想到,出现了更大的奇迹……

  爆炸的第二天,一个牧羊人报告说,他看到天上掉下来一个东西。埃马托夫上校乘车赶到报告地点,看到了一个椭圆形金属物体,它的长、宽、高均1.5米左右,下部有短而粗的“脚”,还有一个反推力制动装置,物体上部有一扇紧闭的门。在军事专家用仪器探测证实球体内部没有炸弹之后,凌晨3时,在数架直升飞机监护和探照灯光照耀下,上校下令打开球体的门。

  门开后,人们一眼看见里面有一个男婴。乍一看,他像地球人。他呼吸缓慢,像是熟睡。后来,人们往金属体内输送了氧气,直升机将球体运到伏龙芝研究中心。

  上校对新闻记者说:“种种迹象表明,那是一个外星婴儿,是一架出事的宇宙飞船在危急时刻射放在空间的。那个球体十分平稳地着陆了,可见外星人技术有多么先进。我们完全有把握说,这个球体是一个宇宙急救系统。孩子没有受伤。”

  婴孩先是在伏龙芝医学研究所,然后在阿拉木图儿童医院呼吸、睡觉,生活了11周零4天,医学专家们日夜不停地护理了他3个月。然而,外星婴儿终究还是因严重的感染而于10月3日死去。

  一位曾照料过宇宙婴儿的医生哈伊尔·伊勃拉克莫夫透露:那个孩子很像地球人的婴儿。不同的是,他的手指和脚趾间有蹼,这说明他曾在水里生活过。另外,他的眼睛呈奇怪的紫色。X光透视的结果表明,他的肌体结构与地球人一样,只是心脏特别大,脉搏较慢,每分钟60次。他的大脑活动比地球上成年人的还频繁。他很可能有心灵感应和图像遥感能力。他可以较长时间不吃东西,从来不哭。

  另一位护士说:“我们每天要给他量身长和称体重。仔细观察,可以发现,他没有头发,也没有眉毛和睫毛,眼睛是紫色,很亮,没有眼皮。他睡觉时,眼睛是睁着的。只有摸他的脉和听他的呼吸,才知道他已睡着。宇宙人的胳膊和腿都不动,一点声音也没有,不笑也不哭,像昏迷者一样躺在床上,医生们对他束手无策。我认为这孩子完全明白自己的父母亲已经死去,而自己在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里。他一定很聪明。我们给他吃东西或给他换衣服时,他配合得很好。他没有牙齿,我们给他吃婴儿食用的粥。有一次,我给他吃菠菜,他尝了一口,立即吐掉了。”

  客机失踪之谜

  1933年1月,一架由菲律宾首都马尼拉飞往民参那峨岛的双引擎客机,起飞以后,突然失踪,不知去向。有关方面四处寻找,也毫无结果,成了民航史上的一大悬案。

  经过半个世纪,1989年,人们在新几内亚的一个森林沼泽地里发现了这架飞机。它银光闪闪,机身上有明显可辨的标记,像50年前一样清新、干净。

  这外观就已经令调查人员不敢相信了。他们原以为机舱的门一定生了锈,很难打开,谁知,一扭便开了,机身完好。人们像探险一样,走进机舱,这里的情景简直令他们毛骨悚然……

  机舱里没有一个人,连死人也见不到一个。当年的乘客们到哪里去了呢?

  调查人员小心翼翼地查看机舱内的物品:保温瓶内还有烫热过的咖啡,它的味道居然没有变,三明治也同样新鲜。一个烟灰缸内,有个空烟盒,那是30年代盛行的香烟,人们仿佛置身于一个刚刚结束飞行的机舱里。

  一检查飞机状况,更令人惊讶:电池里充满了电;扭动几个旋扭,机内灯光大亮;油缸里装满汽油,仿佛处于即将飞行的时候。

  这一切都令人不解,也令人胆战心惊,像钻进了什么人设置的圈套一般……

  海底坟墓之谜

  1980年,在挪威沿海的一个荒芜的半岛上,进行了一场高难度的悬崖跳水表演。这个半岛三面环水,一面是山,悬崖下的海水深邃莫测。许多猎奇者为了观看过场表演,纷纷来到这里,坐在游艇上,等候着表演开始。

  随着发令枪响,30名跳水运动员飞下悬崖,做着各种空中动作,钻进了大海之中。观看者目不转睛地欣赏着运动员的精彩表演。可是,几分钟过去了,半小时过去了,却不见有人露出水面。人们大为惊慌,运动员的亲属悲伤地哭了。表演的组织者派出救生船和潜水员寻找运动员,可是过了几个小时,连下海救生的潜水员也无影无踪了。

  第二天,一名经验丰富的潜水员配带安全绳和通气管下海探索。当安全绳下到5米时,一股强大的力量将潜水员、安全绳和通气管以及船上的潜水救护装置全都拖进海底。表演的组织者又向瑞典抢险救生部门求援,一艘瑞典的微型探察潜艇来到这里。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这艘微型潜艇入海后也是一去不返。

  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请求美国派来了一艘海底潜水调查船,并由地质学家豪克逊主持调查工作。豪克逊在电视监视器前不停地搜索着海底。突然,他发现离船不远处有一股强大的潜流,在潜流中不仅发现了30名运动员,2名潜水员的尸体和那艘微型潜艇,而且还发现海底有不少脚上拴有铁链的人的尸体。

  豪克逊大为惊讶,他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但监视器录像机也录下了这一奇景。

  是什么原因导致运动员和潜水员不能返回水面而被淹死?那些脚上拴着铁链的尸体是从哪里来的?他们是些什么人?他们的尸体为什么没有腐烂?这些奇异现象成了难解之谜。人们议论纷纷,莫衷一是。

  豪克逊经过调查以后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他认为这里是暖流和寒流的交汇处,因而形成了一股强大的漩涡,把附近的人和物体都卷入涡心,带到水下。这里水质纯净,不具备各种生物所需要的微量元素,所以尸体未腐烂。至于那些脚上拴着铁链的尸体的来由,豪克逊认为,这个半岛曾经是一座大监狱,监狱看守们不断将死去的犯人投入海底,逐渐聚积了这许多尸体。豪克逊还认为,半岛上的岩石能产生一种看不见的射线,使这里寸草不生,这可能是这座大监狱被遗弃的原因。但究竟是一种什么射线,豪克逊也没有搞清楚。

  这只是豪克逊的一家之言。别的学者也有他们各自的见解。要把海底坟墓之谜揭开,还要进行大量的调查和研究。

  海中自转小岛之谜

  1964年,从西印度群岛传来了一件令人瞠目的奇闻:一艘海轮上的船员,突然发现这个群岛中的一个无人小岛,竟然会像地球自转那样,每 24小时自己旋转一周,并且一直不停。这可真是一件闻所未闻的怪事!

  这个旋转的岛屿是一艘名叫“参捷”号的货轮在航经西印度群岛时偶然发现的。当时,这个小岛被茂密的植物覆盖着,处处是沼泽泥潭。岛很小,船长卡得那命令舵手驾船绕岛航行一周,只用了半个小时,随后他们抛锚登岛,巡视了一番,没有发现什么珍禽异兽和奇草怪木。船长在一棵树的树干上刻下了自己的名字、登岛的时间和他们的船名,便和随员们一起回到了原来登岛的地点。

  “奇怪,抛下锚的船为什么会自己走动呢?”一位船员突然发现不对劲而大叫起来,“这儿离刚才停船的地方差了好几十米呀!”

  回到船上的水手们也都大为惊异,他们检查了刚才抛锚的地方,铁锚仍然十分牢固地钩住海底,没有被拖走的迹象。船长对此满腹狐疑,心想这是不是小岛本身在移动呢?

  这件奇闻使人们大感兴趣,一些人闻讯前去岛上察看。根据观察结果,一致认为是小岛本身在旋转,至于旋转的原因,就众说纷纭,莫能归一了。比较多的人认为,这座小岛实际上是一座浮在海面上的冰山,因潮水的起落而旋转。但真相究竟如何,当时谁也不能断言,只好留待科学家们去研究了。

  过了不久,这座怪岛又从海面上消失,不知所终。

  南海中的“神秘岛”

  1933年4月,法国考察船“拉纳桑”号来到我国南海进行水文测量。他们在海上不停地来回航行,进行水下测量的作业。突然,船员们见到在上一回驶过的航道上竟矗立起一座无名小岛,岛上林木葱茏,水中树影婆娑。可在半个月后,当他们再来这里测量时,却又不见了这个小岛的踪影。对于这个时有时无、出没无常的神秘小岛,大家都莫名其妙,不解真情,只好在航海日志上注明:这是一次“集体幻觉”。

  3年后,即1936年5月的一个夜晚,一艘名叫“联盟”号的法国帆船航行在南海海域。这艘新的三桅帆船准备开往菲律宾装运椰干。

  “正前方,有一个岛!”在吊架上瞭望的水手突然一声呼叫,顿时惊动了船上的所有船员。

  船长苏纳斯马上来到驾驶台,用望远镜进行观察。他清清楚楚地看到了一个小岛。他感到纳闷,航船的航向是正确的,这里离海岸还有250海里,过去经过这里时未见过这个小岛,难道它是从海底突然冒出来的吗?可是岛上密密的树影,又不像是刚冒出海面的火山岛。

  船长命令舵手右转90度,吩咐水手立即收帆。就这样,“联盟”号缓缓绕过了这座神秘的小岛。

  这时,船员们都伏在右舷的栏杆上,注视着前方。朦胧的夜色映衬着小岛上摇曳的树枝,眼前出现的事,真如梦境一般。

  此时,船上航海部门的人员赶紧查阅海图,进行计算,确定船的航向准确无误,罗经、测速仪也工作正常。再查看 《航海须知》,可那上面根本就没有这片海域有小岛的记载,而且,每年都有几百、上千条船经过这里,它们之中谁也没有发现过这个岛屿。

  忽然,前面的岛屿不见了,可过了一会儿,它却又在船的另一侧出现了!船长和他的船员们紧张地观察着出现在他们面前的如同黑色幕布般的阴影。

  突然一声巨响,全船剧烈地摇晃起来。紧接着,船体肋骨发出了嘎吱嘎吱的声响,桅杆和缆绳相扭结着,发出阵阵的断裂声。一棵树哗啦一声倒在了船首,另一棵树倒在了前桅旁边,树叶飒飒作响,甲板上到处是泥土,断裂的树枝、树皮和树脂的气味与海风的气味混杂在一起,使人感到似乎大海上冒出了一片森林。船长本能地命令右转舵,但船头却突然一下子翘了起来,船也一动不动了。船员们一个个惊得目瞪口呆。显然,船是搁浅了。

  天终于亮了,船员们终于看清大海上确实有两个神秘的小岛,“联盟”号在其中的一个小岛上搁浅了,而另一个小岛约有150米长,它是一块笔直地直插海底的礁石。

  好在船的损伤并不严重。船长吩咐放两条舢板下水,从尾部拉船脱浅。船员们在舢板上努力划桨,一些人下到小岛使劲推船,奋战了两个多小时,

  “联盟”号终于脱险。

  “联盟”号缓缓地驶离小岛。两个小岛渐渐地消失在人们视野之中。这一场意想不到的险恶遭遇,使全船的人都胆颤心惊。精疲力竭的船员们默默地琢磨着这一难解之谜。

  “联盟”号刚一抵达菲律宾,船长苏纳斯就向有关方面报告了他亲身经历的这次奇遇。当地水道测量局等有关单位的人员听后说,在这片海域从来也没有发现过岛屿。其他船上的水手们也以怀疑的态度听着“联盟”号船员的叙述。显然,大家都认为这是“联盟”号船员的集体幻觉。

  船长苏纳斯不想与他们争辩。他决定在返回时再去寻找这两个小岛,记下它们准确的位置。开船后两天,理应见到那两个小岛了,他却什么也没有见到。他们在无边的大海上整整转了6个小时,还是一无所获,两个小岛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了。苏纳斯虽有解开这个谜的愿望,但他不能耽搁太久,也不能改变航向,只好十分遗憾地驶离了这片海区。

  “雷公墨”之谜

  暴雨倾泻后的海南岛,往往会发现地里有一种杏子大小,长约十几厘米,样子奇特的、黑色玻璃质石块。由于它总是在雷雨之后出现,因此被称为“雷公墨”。

  那么,“雷公墨”是怎么形成的呢?

  目前科学界大致有五种解释:

  第一种认为它与雷电有关。从分布特征看,在我国,雷公墨不仅在海南岛有,也可见于雷州半岛,闽粤沿海和台湾等地。在世界上,主要集中分布于四个地区。即澳亚散布区、象牙海岸散布区、北美散布区、莫尔达维散布区。此外,在埃及西部的沙漠地带及其他一些地方也有少量发现。各散布区的玻璃质石块都具有相似的地质年龄。这些情况显然表明它们的形成与雷电这种遍布全球的自然现象毫无关系。

  第二种认为它是火山喷出的物质。当火山爆发时,喷出的炽热气体中充满了火山灰,并常伴有雷电。闪电使灰尘形成一种气泡,它常会因种种原因而破裂,形成一些物质掉到地上。但是火山的分布与雷公墨的散布区并不吻合,而且火山形成的这种物质中常有一些微晶和骸晶物质,而雷公墨却是均一的玻璃质。

  第三种认为它是陨石。每一散布区的玻璃陨石代表了一次陨落事件,因此它们都有相似的年龄值。由于陨石落的方向也与陨石母体与地球的相对位置有关,这就导致了玻璃陨石呈有限的四个地区分布的状态。但是有史以来人们看到的自天而降的陨石只有三种,从来没有发现过玻璃陨石的降落,而且它们的年龄值相差也很大,所以很难说雷公墨来源于天体。

  第四种认为它来自月球,可能是月球火山喷发物飞溅到地球上而形成的。月球起源说既能解释玻璃陨石在物质成分上所表现出来的地外成因特征,也能说明玻璃陨石所具有的陨石分布特点,还能说明它为什么与常见的三类陨石有明显的差异,及它为什么具有明显小得多的年龄值。可是月球早在31亿年前已结束火山活动,根本不具有喷出如此多玻璃陨石到地球上的火山作用。

  第五种认为是地球陨石坑的产物。它的形成与偶而陨落的巨大陨石的撞击有关。对古地磁的研究发现,地磁极会突然转向,它与巨大陨石的撞击有关,而几次雷公墨的形成年龄正好和地磁转向年龄吻合。但是巨大的陨石轰击事件比雷公墨出现的频率要多,为什么雷公墨的年龄只限于3~4千万年以内呢?

  粘菌“植物”之谜

  1992年8月,陕西省周至县尚村乡张寨村农民杜战盟,到邻县永安村边的渭河中打捞浮柴。忽然,他感到左脚踩着了一块软乎乎的东西。他把它托到河边一看,原来是一堆“烂肉”似的东西。在伙伴们的帮助下,他把这团

  “烂肉”拉回家,一称23.5公斤。他切下一小块煮食,味道独特,十分好吃。但没有想到,3天后,“肉团”已长成35公斤。杜战盟一家惊讶不已。他随即赶到县城,向有关部门报告了这一怪事。

  西北大学生物系教师杨兴中闻讯后,匆匆赶到杜战盟家中。他看着那个奇怪的东西放在一个盛满水的大铁锅中。经测量,长75厘米,宽50厘米,周长110厘米,通体为褐黄色,局部呈珊瑚孔状,内部呈白色,有明显分层,手感柔软。这位从事生物教学和研究的教师一下子愣住了,他也弄不明白眼前的“怪物”是什么。

  西安市市长崔林涛指示,由市科委组织西北大学、西安医科大学、西安动物研究所等科研单位进行鉴定。经生化、生理、动物、植物、细胞、微生物、真菌等方面的13位专家从呼吸、蛋白质含量、活体培养、动物、植物器官和真菌分离等方面对其进行了测定,结果却令专家们惊喜万分。这团“烂肉”既有原生动物特点,又有真菌特点,是世界罕见的大型粘菌复合体,也是我国首次发现的珍稀生物,有较高的科学研究价值。

  目前,粘菌的研究在国际上还是个空白,属于世界生物或植物学领域的一大攻关课题。但是,粘菌旷世罕有,全世界仅在我国唐代珍贵文献和1973年美国阿拉斯加有过两次类似的记载和发现。唐代的记载简单,不足为科学鉴定的依据。美国的发现,由于对粘菌保管不善,3个星期后粘菌便死去,美国研究人员后悔不迭。

  1992年10月26日,日本明仁天皇访问西安市,参观了这个大型粘菌复合体,在海洋生物研究方面有着很深造诣的明仁天皇,用手触摸着这个“怪物”说:“谢谢你们让我参观这样稀有的东西。”

  据西北大学的专家们说,该生物前不久还活着,并且已经长到39公斤,研究人员把它放进一个装有自来水的大玻璃缸中,它仍然以 3%的增长速度生长着。

  据有关文献记载,粘菌属粘菌门,它是介于动物和植物之间的一类生物体。生活史中,有一段具动物性,有一段具植物性。即其营养体为变形虫形无细胞壁的多核原生质团,无叶绿素,行动与摄食方法与原生动物相同。但生殖时间产生孢子,而孢子具有纤维素壁,这又是植物性的。

  究竟粘菌是植物还是动物,因为它罕见稀有,人们对它研究甚少,现在还无法确定,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由于它至少具有上述两种物体的特征,为此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植物的“情感”之谜

  1966年2月,有一个叫巴克斯特的美国人,他不是研究植物的学者,而是美国中央情报局的专家。有一天,他在给院子中的花卉浇水时,脑中突然闪出一个古怪的念头:用测谎仪的电极绑在植物叶片上,测试一下,看看水从根部上升到叶子的速度究竟有多快。结果他惊异地发现,当水徐徐上升时,电压渐渐下降,而指示曲线则急剧上升。更有意思的是,这种曲线图形,竟与人类在激动时测到的曲线图形相似极了。

  难道植物也有“情绪”?如果真的有,那么它又是怎样表达自己的“情绪”呢?尽管这好像是个异想天开的问题,但巴克斯特却暗下决心,要通过认真的研究来寻求答案。

  巴克斯特的研究引起了科学界的巨大反响,可是在当时,许多科学家认为难以理解,他们表示怀疑,甚至认为这种研究简直有点荒诞可笑。

  不久之后,一位原先根本不相信植物有“感情”的科学家弗格博士,在一次实验中发现,当植物被撕下一片叶子或受伤时,会产生明显的反应。于是,弗格一改原来的观点,在一次科学报告会上指出,植物存在着一种可测量到的“心理活动”,通俗地说,就是植物会“思考”,也会“体察”人的各种感情,假如我们在这一领域进行更深入、更广泛研究的话,还可以按照性格和敏感性对植物进行分类,就像心理学家对人类进行分类那样。

  几乎在差不多的时间,前苏联科学家维克多,在探索植物“感情”的研究中,又向前迈进了一步。他先用催眠术控制一个人的感情,将处于睡眠状态的试验者右手,通过一只脑电仪,与附近植物的叶子相连。随后,他对试验者说一些愉快或不愉快的事情,使试验者高兴或悲伤。这时,从脑电仪的记录仪看到,植物和试验者居然产生类似的反应。后来维克多还发现,当处于睡眠状态的人高兴时,植物便竖起叶子,舞动花瓣;当说起寒冷而使试验者浑身发抖时,植物叶子也会索索发抖;倘若试验者万分悲伤,植物便会沮丧地垂下叶子。

  一连串神奇的新发现,使科学家们感到越来越难以理解,假如植物确实有丰富的“感情”,那么,它岂不是也会像人类那样产生活跃的“精神生活”?人们对这项研究的兴趣日趋浓厚。

  1973年5月,加拿大渥太华大学生物学博士瓦因勃格,每天对一种叫莴苣的蔬菜做10分钟超声波处理,结果长势比没受处理的莴苣要好。后来,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的一名研究人员史密斯,有意对大豆播放《蓝色狂想曲》音乐,大约20天后,听音乐的大豆秧苗重量高出未听音乐的1/4。显然,植物喜欢听轻松愉快的音乐,也许正是这类音乐激发起了植物的某种“感情”,从而促使它们加快生长。

  就算植物有“感情”,可它们又是怎样表达出来的呢? 1983年,美国华盛顿大学两位生态学家奥律斯和罗兹,在研究受害虫袭击的树木时发现,植物在这样的情况下,不仅会产生“恐惧感”,而且还会往空中传播化学物质,对周围邻近的树木传递警告信息。

  以上的发现,使我们对植物“感情”的认识大大加深了。最近,英国科学家罗德和日本中部电力技术研究所的岩尾宪三,为了能更彻底地了解植物如何表达“感情”的奥秘,特意制造出一种别具一格的仪器——植物活性翻译机。这种仪器非常奇妙,只要连接上放大器和合成器,就能够直接听到植物的声音。

  根据大量录音记录的分析发现,植物似乎有丰富的感觉,而且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会发出不同的声音。例如有些植物声音会随房间中光线明暗的变化而变化,当植物在黑暗中突然受到强光照射时,能发生类似惊讶的声音;当植物遇到变天刮风或缺水时,就会发出低沉、可怕和混乱的声音,仿佛表明它们正在忍受某种痛苦。在平时,有的植物发出的声音好像口笛在悲鸣,有些却似病人临终前发出的喘息声。还有一些原来叫声很难听的植物,受到温暖适宜的阳光照射后,或被浇过水以后,声音会变得较为动听。

  研究越来越深入,视野也越来越开阔。可是,尽管有以上众多的实验证据,但关于植物有没有“感情”的探讨和研究,依然没有得到所有科学家的肯定。不过在今天,不管是有人支持还是有人反对、怀疑,这项研究已成为一门新兴的学科——植物心理学,进入到科学殿堂的大门。当然,正因为它是一门刚刚诞生的新学科,里面便有无数值得深入了解的未知之谜。

  植物睡眠之谜

  每逢晴朗的夜晚,我们只要细心观察周围的植物,就会发现一些植物已发生了奇妙的变化。比如公园中常见的合欢树,它的叶子由许多小羽片组合而成,在白天舒展而又平坦,可一到夜幕降临时,那无数小羽片就成对成对地折合关闭,好像被手碰过的含羞草叶子,全部合拢起来,这就是植物睡眠的典型现象。

  有时候,我们在野外还可以看见一种开着紫色小花、长着三片小叶的红三叶草,它们在白天有阳光时,每个叶柄上的三片小叶都舒展在空中,但到了傍晚,三片小叶就闭合在一起,垂下头来准备睡觉。花生也是一种爱睡觉的植物,它的叶子从傍晚开始,便慢慢地向上关闭,表示白天已经过去,它要睡觉了。以上只是一些常见的例子,会睡觉的植物还有很多很多,如酢浆草、白屈菜、含羞草、羊角豆……

  不仅植物的叶子有睡眠要求,就连娇柔艳美的花朵也要睡眠。例如,在水面上绽放的睡莲花,每当旭日东升之际,它那美丽的花瓣就慢慢舒展开来,似乎刚从酣睡中苏醒,而当夕阳西下时,它又闭拢花瓣,重新进入睡眠状态。由于它这种“昼醒晚睡”的规律性特别明显,才得此芳名“睡莲”。

  各种各样的花儿,睡眠的姿态也各不相同。蒲公英在入睡时,所有的花瓣都向上坚起来闭合,看上去好像一个黄色的鸡毛帚。胡萝卜的花,则垂下头来,像正在打瞌睡的小老头。更有趣的是,有些植物的花白天睡觉,夜晚开放,如晚香玉的花,不但在晚上盛开,而且格外芳香,以此来引诱夜间活动的蛾子来替它传授花粉。还有我们平时当蔬菜吃的瓠子,也是夜间开花,白天睡觉,所以人们把它俗称为“夜开花”。

  植物睡眠在植物生理学中被称为睡眠运动,它不仅是一种有趣的现象,而且还是一个科学之谜。植物的睡眠运动会对植物本身带来什么好处呢?这是科学家们最关心的问题。尤其最近几十年,他们围绕着睡眠运动的问题,展开了广泛的讨论。

  最早发现植物睡眠运动的人,是英国著名的生物学家达尔文。100多年前,他在研究植物生长行为的过程中,曾对69种植物的夜间活动进行了长期观察,发现一些积满露水的叶片,因为承受到水珠的重量而运动不便,往往比其他能自由自在运动的叶片容易受伤。后来他又用人为的方法把叶片固定住,也得到相类似的结果。在当时,达尔文虽然无法直接测量叶片的温度,但他断定,叶片的睡眠运动对植物生长极有好处,也许主要是为了保护叶片以抵御夜晚的寒冷。

  达尔文的说法似乎有一定道理,可是它缺乏足够的实验证据,所以一直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直到本世纪的60年代,随着植物生理学的高速发展,科学家们才开始深入研究植物的睡眠运动,并提出了不少解释它的理论。

  起初,解释睡眠运动最流行的理论是“月光理论”。提出这个论点的科学家认为,叶子的睡眠运动能使植物尽量少遭受月光的侵害,因为过多的月光照射,可能干扰植物正常的光周期感官机制,损害植物对昼夜长短的适应。然而,使人们感到迷惑不解的是,为什么许多没有光周期现象的热带植物,同样也会出现睡眠运动,这一点用“月光理论”是无法解释的。

  后来科学家们又发现,有些植物的睡眠运动并不受温度和光强度的控制,而是由于叶柄基部中一些细胞的膨压变化引起的。例如,合欢树、酢浆草、红三叶草等,通过叶子在夜间的闭合,可以减少热量的散失和水分的蒸腾,起到保温保湿的作用,尤其是合欢树,叶子不仅仅在夜晚会关闭睡眠,在遭遇大风大雨袭击时,也会渐渐合拢,以防柔嫩的叶片受到暴风雨的摧残。这种保护性的反应是对环境的一种适应,与含羞草很相似,只不过反应没有含羞草那样灵敏。

  随着研究的日益深入,各种理论观点一一被提了出来,但都不能圆满地解释植物睡眠之谜。正当科学家们感到困惑的时候,美国科学家恩瑞特在进行了一系列有趣的实验后提出了一个新的解释。他用一根灵敏的温度探测针,在夜间测量多花菜豆叶片的温度,结果发现,呈水平方向 (不进行睡眠运动)的叶子温度,总比垂直方向 (进行睡眠运动)的叶子温度要低1℃左右。恩瑞特认为,正是这仅仅 1℃的微小温度差异,成为阻止或减缓叶子生长的重要因素。因此,在相同的环境中,能进行睡眠运动的植物生长速度较快,与那些不能进行睡眠运动的植物相比,它们具有更强的生存竞争能力。

  植物睡眠运动的本质正不断地被揭示。更有意思的是,科学家们发现,植物不仅在夜晚睡眠,而且竟与人一般同样也有午睡的习惯。小麦、甘薯、大豆、毛竹甚至树木,众多的植物都会午睡。

  原来,植物的午睡是指中午大约11时至下午2时,叶子的气孔关闭,光合作用明显降低这一现象。这是科学家们在用精密仪器测定叶子的光合作用时观察出来的。科学家们认为,植物午睡主要是由于大气环境的干燥和炎热,午睡是植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抗御干旱的本能,为的是减少水分散失,以利在不良环境下生存。

  由于光合作用降低,午睡会使农作物减产,严重的可达三分之一,甚至更多。为了提高农作物产量,科学家们把减轻甚至避免植物午睡,作为一个重大课题来研究。

  我国科研人员发现,用喷雾方法增加田间空气湿度,可以减轻小麦午睡现象。实验结果是,小麦的穗重和粒重都明显增加,产量明显提高。可惜喷雾减轻植物午睡的方法,目前在大面积耕地上应用还有不少困难。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将来人们一定会创造出良好的环境,让植物中午也高效率地工作,不再午睡。

  植物血型之谜

  人类与动物都有血型,这是大家知道的。而使人感到惊奇的是,人们发现植物也有血型。植物既没有红色的血液,又没有红细胞,怎么会有血型呢?这一科学之谜,引起了科学家们的关注。

  大家知道,人和一些动物的血液是红色的,里面有红细胞,在红细胞的表面有一种特殊的抗原物质,是它决定了血液的类型 (即血型)。但是植物没有红色的血液,也没有红细胞,为什么会有血型呢?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植物体内有类似于人的附在红细胞表面上的血型物质,即血型糖。人体的血型也是由血型糖来决定的,O型血、A型血、B型血,分别由岩藻糖、N—乙酰—D—半乳糖、D—半乳糖所决定。植物体内也有和人类这些血型物质相同的东西,其中以红色果实的植物中数量最多。科学工作者还发现,大多数植物的种子和果实都含有血型物质,并且植物的血型物质在果实成熟和发育过程中,从无到有逐渐增多,到发育成熟后,血型物质便达到最高点。

  现在人们已知道,大部分生物的机体内部有血型物质,决定血型的抗原性的基本物质是氨基多糖和蛋白质。由于各种氨基多糖的差别很大,结构也不稳定,所以血型物质种类很多。因而造成了不同种生物血型物质的不同,即使是同种生物,血型物质也不相同。

  那么,生物界为什么会存在血型物质呢?目前还不十分清楚。但是,科学家对血型物质的作用已有了一定的了解。比如,通过实验发现,生物体内的糖链合成达到一定长度时,在它的顶端就会形成血型物质,然后合成就停止了。也就是说,血型物质是起一种信号作用。有的科学家认为,植物的血型物质,还具有贮藏能量的作用;由于它的粘性大,似乎又担负着保护植物体的任务。

  植物血型之谜,虽然目前还没有全部揭开,但是已开始在侦破案件中应用。据报道,前不久在日本中部地区的某县发生了一次车祸,一名儿童被撞伤,但是肇事司机把车开跑了。后来警察在一个乡村发现了这辆汽车,经过验证轮子上的血型,除了有被撞儿童的O型血外,还有B型血和AB型血。当时警察认为,这辆汽车除了撞伤这位儿童外,还撞伤或撞死过其他人,但司机只承认撞伤了那名儿童,不承认还撞过其他人。后来经过科学研究所的验证,原来其余两种血型是植物的血型,这样才使案件得到正确处理。此外,植物血型还能帮助破案。比如,根据遇害者胃里的食物化验结果,可以知道死者在遇害前吃过什么东西,从而可发现破案线索。

  现在日本已研究出了检验荞麦、胡萝卜等一些植物的抗血清。山本茂等人声称,一旦有了已经确定血型的植物的全部抗血清,就能准确地判断植物的种类,这样,利用植物血型侦破案件的时代就将到来。

  对植物血型的探索,还只是刚刚揭开帷幕,植物体内为什么会存在血型物质,血型物质对植物本身有什么意义等问题,还没有完全弄清楚,尚待科学家们去进一步研究和探索。随着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入和发展,人们也将会揭示出植物血型在其他方面的广泛用途。

  植物分布之谜

  地球上的种子植物有20~25万种。它们的分布情况十分有趣,有的种类分布的范围极广,例如藜科植物中的藜 (又名灰菜),是一种一年生草本植物,喜欢生长在荒废地上,特别是垃圾堆附近。春天,靠种子发芽,一长一大片。它们是世界性的广泛分布的种,欧、亚、美洲均有,禾本科的狗尾草也是世界性的种。

  有些种类分布范围却比较窄,如油桐、杜仲皆我国特产。有的种不仅分布范围窄,而且环境特殊,例如太行花,属蔷薇科,只在河南北部、河北西南部和山西南部能见到,且多生长于干旱地方或岩石缝中。又如绒毛皂荚,只在湖南南岳衡山有,且只有两株,成为珍稀濒危植物……

  十分有趣的是,有些植物的种的分布是间断的,如天麻,属兰科。我国东北有,西南有,而华北却极罕见。木兰科的鹅掌楸属只有两个种,一个种分布在中国,一个种分布在美国,中间隔着浩翰的太平洋,这两个种的形态十分相似,这也是一种间断分布。

  植物学家们对植物的分布,尤其是间断分布有浓厚的兴趣。他们对为什么产生这种现象迷惑不解,又舍不得丢下这类问题不管。近一二百年来,国内外学者对植物的分布之谜作了大量研究,搞清了一些问题,但有些仍停留在学术讨论阶段,有些则根本不知怎么回事。

  有这样一些植物,同是一个种,有的居群分布在东北,有的居群分布在西南,而华北却没有 (居群是由同种的个体组成的,居群有大有小,一个种是由许多居群组成的)。居群之间竟可以间隔这么远,这就叫做间断分布。天麻属兰科,就是上述这样的种,唇形科的夏枯草也类似,在东北有分布,在华北没有分布,属长江流域的安徽却有很多。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间断分布呢?一些植物学家推想,这些植物原来是不间断分布的,后来由于某一地区环境变迁,不适宜于这种植物生长而绝迹,于是就出现了分布区中的间断现象。例如天麻,在华北地区本来没有分布,忽然有一年在河北省井陉地区发现少量的野生天麻,这说明华北地区以前也曾有天麻分布。可能因为天麻是著名药物,大量的人工采挖使它在华北绝迹了,今天偶尔见到几根,也许是大难不死侥幸逃脱的“幸运”者。从这里可见人工保护自然植物资源的重要性。

  间断分布会不会是一个种从两个不同地区起源而造成的呢?这个可能性不大。一般来说,种的起源总是一次,不可能两次。

  一个有趣的例子是,在紫草科的附地菜属中,有一种蒙山附地菜,历来仅知为山东特产,也只分布于泰山和蒙山。这是一种极不起眼的小草本植物,花也极小。近些年调查,发现在北京市门头沟区的龙门涧也有生长,而且是一位业余采集家采到的,经鉴定确认为蒙山附地菜。从北京到山东泰山的距离不短,这无疑是间断分布。这个间断地区并无重大环境变迁,那么为什么这种小草会间断分布呢?

  蒙山附地菜不能当菜吃,也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中草药或花卉,因此它不会被人大量采挖,也不大可能是有人从山东带了它的果实(不管有意或无意)来撒在北京的。因此,这种间断分布真不知是怎么回事了。

  植物“自卫”之谜

  植物在遇害时能不能像某些动物那样奋起自卫?不少科学家正想方设法对此作出满意的答复。

  1970年,美国阿拉斯加州的原始森林中野兔横行,它们疯狂地啃食嫩芽、破坏树根,严重威胁植物的生存。人们绞尽脑汁围捕野兔,但收效不大。就在这时,奇迹出现了,野兔们集体闹起肚子,死的死,逃的逃,几个月后森林中再也见不到它们的踪迹。原来,兔子啃过的植物重新长出的芽、叶中产生了大量叫“萜烯”的化学物质,野兔吃了它,厄运就降临了。1981年,同样的事情再度重演。一种叫舞毒蛾的害虫袭击美国东部的橡树林,400亿平方米的橡树叶子在短短的时间内被啃得精光。严重的灾情使林学家们感到一筹莫展,因为对付舞毒蛾这种危害强烈的害虫,任何措施都无济于事。可奇迹又出现了,植物的“自卫”使橡树林在遭灾一年后又恢复了青春。橡树叶的化学成分分析表明,虫咬前叶子所含的单宁酸并不多,被舞毒蛾噬咬后,橡树叶中单宁酸含量大增。它一旦跟害虫胃内的蛋白质结合,舞毒蛾就很难消化橡树叶,变得病恹恹的,或一命呜呼,或被鸟类啄食。

  英国植物学家厄金·豪克伊亚发现白桦树和枫树也会“自卫”:受到害虫进攻后,几小时或几天内就能生成酚类、树脂等杀虫物质。有趣的是,美国科学家还发现,受害的柳树、糖槭等植物会通过散发挥发性物质,向远处的伙伴发出入侵的警报,及时通知同类做好集体自卫的准备。

  植物既无神经,也无意识,它们是如何感受到害虫侵袭的?又是如何适时调整,合成对自身无害、而对害虫却有威胁的化学物质?它们又是如何发出和接收入侵“警报”的?这些至今还是难解的谜。

  动物迁徙和洄游之谜

  在动物界,存在着许多的人类未解之谜,例如鸟类的迁徙及鱼类的洄游。

  为了揭示动物迁徙和洄游的奥秘,科学家进行了长期的研究。

  有人认为,鸟类春季的迁徙与繁殖有关。因为越冬地夏季酷热,不适宜鸟的产卵繁殖,所以春季要迁徙到相对较冷的北方进行繁殖,那里纬度高,夏季日照长,有利于哺育幼鸟。而越冬迁徙则是由于食物缺乏引起的,繁殖地区冬季严寒,大地被冰雪覆盖,万物萧疏,昆虫、谷物几乎绝迹,对鸟类觅食和生活十分不利,所以秋天时就南去越冬,迁徙到食物丰富的地方栖息。

  但是,气候、食物等外界条件,对有些鸟类的迁徙却无法解释。例如,在北方繁殖的莺,育雏后,夏季就开始南迁了;在南方越冬的鸲和蓝鸫,冬末就开始北飞了。因此,有人认为,鸟类迁徙的根本原因,是受体内某种物质的周期性刺激而引起的,这种刺激物质可能是性激素。

  由于鸟类的迁徙主要发生在北半球的欧洲、亚洲和北美洲,所以有些鸟类学家从历史上寻找鸟类的迁徙原因,认为与冰川有关。当冰川期发生和形成时,使鸟类向南迁徙;当冰川向北退却时,鸟类则随之向北迁徙。

  近年来,有的科学家认为,鸟类的迁徙,与体内的生物钟有关,即鸟类体内的“日钟”和“年钟”,使得它们能够准时地进行迁徙。

  有的动物学家认为,鸟类的迁徙是外界环境条件变化与其体内生理状况相互作用的结果,如日照和温度的变化,影响到鸟类的神经系统、内分泌器官和性器官的机能也随之变化,促使鸟类发生相应的反应,这种反应逐年加强,世代相传,就形成了固定不变的迁徙本能。

  有的科学家认为,蝴蝶迁飞和鱼虾的洄游与生殖和气候条件有关。例如,美洲的“彩蝶王”每年秋末从加拿大迁飞到墨西哥马德雷山脉的陡峭山谷中去繁殖后代;欧洲的峡蝶,每年秋季都要迁飞到非洲,以避开严冬的威胁。又如,对虾和小黄鱼春天的洄游是为了产卵繁殖,所以叫做生殖洄游;而秋末的洄游,是为了躲避隆冬的寒冷,寻找合适的越冬场所。也有的科学家认为,蝶类的迁飞和鱼虾的洄游,是气温、气压、光照、风雪、水温、食物等环境条件的变化和生理上的刺激相互作用的结果。

  总之,动物迁飞和洄游之谜,迄今还没有完全揭开,还有待于科学家们去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鸟飞行定向之谜

  远行的飞禽靠什么辨别方向,始终是人们百思不得其解的谜。例如,有一种北极燕鸥,它们夏季出生在北极圈10°以内的地方,出生后6个星期就离家南飞,一直飞到远在1.8万公里外的南极浮冰区过冬。过冬之后,又飞回北方原来的出生地点去渡夏。由于迂回弯曲,一来一去北极燕鸥的实际飞行竟达4万公里之遥。燕鸥飞越如此漫长的路程,竟丝毫不会迷航,它究竟是凭什么本领认路的呢?它那简单的头脑是怎样解决复杂的航行定向的问题呢?

  有人认为一部分飞禽是靠地球磁场来定向导航的,比如信鸽;也有人提出鸟类是根据太阳和星辰来导航的。

  现在一种比较流行的理论认为,鸟类的迁徙习性和辨识旅途能力是与生俱来的,这只能用遗传来解释。

  鸟类的迁徙习性是由史前时期觅食的困难所造成的。那时,为了寻找食物,鸟儿不得不进行周期性的长途旅行。这样年复一年,世世代代,经过漫长的演化过程,各种迁徙习性就被记录在它们的遗传密码上,然后经过核糖核酸 (RNA)分子一代一代传下来。因此,那些很早就被父母遗弃了的幼鸟,在没有成鸟带领、也没有任何迁徙经验的情况下,仍然能成功地飞行千里,抵达它们从未到过的冬季摄食地。

  科学家们曾用鹳鸟做过实验。生活在德国的鹳鸟有两个品种,一个生活在西部,一个生活在东部,它们在一定季节都要迁飞到埃及去。但这两个品种的鹳鸟迁移路线并不相同。生活在西部的鹳鸟是飞越法国和西班牙上空,然后越过直布罗陀海峡,沿着北非海岸,飞抵埃及的;而东部的鹳鸟则绕过地中海的末端直抵埃及。

  科学家把东部鹳鸟的蛋,移置到西部鹳鸟的窝里,待孵出小鸟后,加上标记以便辨认。令人惊奇的是,东部小鸟长大迁飞时,并没有跟随饲养它们的养母(西部鹳鸟)一起飞行,而是按照自己祖先固有的东部鹳鸟路线飞行。

  这个实验生动地表明,鹳鸟迁飞选择哪一条路线,并不是简单地跟随长辈的结果,而是遗传因素支配下的本能。

  那么,这种遗传能力究竟是怎样形成的?既然知识的获得性不能遗传,那么定向识途的知识又怎么可能编入遗传密码呢?这又是摆在遗传学家面前的一大难题了。

  青海湖水怪之谜

  青海湖,古称“西海”,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湖,海拔3196米,面积4583平方公里,最深处有30多米。这里自古荒凉,有许多神话传说,近几十年关于水怪的传闻又为它涂上了一层更加神秘的色彩。

  1955年6月中旬,一小队解放军战士陪同一位科学家分乘两辆水陆汽车在湖中考察。班长李孝安首先发现水中巨物:长10多米,宽2米,露出水面30厘米,像鲨鱼一样,呈黑黄色。

  1960年春,渔业工人在湖中捕鱼时,看见远处卷起巨浪,浮出一片黑色的“巨礁”,既像鳖壳,又像鲸背,浮沉了几次,才从人们眼前消失。

  1982年5月23日下午,青海湖农场五大队二号渔船工人再次看见“水怪”,不露头尾,背部长约13米,身上闪着鱼皮似的光。他们把目击情况详细记录在渔船记录簿上。

  青海湖的“水怪”是什么呢?

  青海湖有五个大岛,最大的是海心山。水怪出没地点都在海心山与湖东岸之间,所见都为黑或黑黄色,长度都是10多米,估计是同一动物,起码是同一类动物。从形状看,它(们)肯定不是蛇颈龙之类的远古爬行动物,因为三次都是不露头,不露尾,背部也没有多大的“驼峰”。

  那么,是不是“大鱼”呢?自古以来,藏民把天上飞的鹰和水里游的鱼奉为神灵,从不伤害和捕食鱼类,这样,前几十年,湖内鱼类达到饱和程度,有的大鱼重10千克以上。青海湖的鱼是湟鱼,也称“裸鲤”,是无鳞的,决不可能长到十三四米长。

  自然,这“水怪”也不会是什么“神灵”,只能是生物,不是鱼,也不是蛇颈龙,会是什么呢?这早已引起科学家的广泛兴趣了。

  海底玻璃之谜

  我们每天都要与各种各样的玻璃制品打交道,如玻璃杯、玻璃灯管、玻璃窗户等等。普通的玻璃,以花岗岩风化而成的硅砂为原料,在高温下熔化,经过成型、冷却后便成为我们所需要的玻璃制品了。

  然而,在很难找到花岗岩的大西洋深海海底,居然也发现了许多体积巨大的玻璃块,这真是一件非常奇怪的事。

  为了解开这个海底玻璃之谜,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科学家们进行了多方面的分析和研究。

  首先,这些玻璃块不可能是人工制造以后扔到深海里去的,因为它们的体积巨大,远非人工所能制造。

  有些学者认为,这种玻璃的形成,有可能是海底玄武岩受到高压后,同海水中的某些物质发生一种未知的作用,生成了某种胶凝体,从而最终演变为玻璃。如果这真是属实的话,今后的玻璃生产就可以大大改观了。现在我们制造一块最普通的玻璃,都需要1400~1500摄氏度的高温,而熔化炉所用的耐火材料受到高温玻璃熔液的剧烈侵蚀后,产生有害气体,影响工人的健康。假如能用高压代替高温,将会彻底改变这种状况。

  由于这个设想,有些化学家把发现海底玻璃地区的深海底的花岗岩放在实验室的海水匣里,加压至400个大气压力,结果是根本没有形成什么玻璃。那么,奇怪的海底玻璃到底是怎样形成的呢?迄今仍然是一个未能解开的自然之谜。

  冰海漂流船之谜

  1960年9月22日,英国的“霍普”号捕鲸船正在浩瀚的南极海面作业,突然,一阵震耳欲聋的轰鸣,只见前方一座冰山豁然裂成两半,冰块崩落处露出一艘奇怪的船只。

  “霍普”号船长布莱顿立即下令捕鲸船向那艘船靠拢。人们登船一看,船体虽然破旧,基本无损。船上静寂得令人发怵。船舱内的情景叫人看后更是毛骨耸然:8具冻僵的尸体东倒西歪地躺在甲板上。其中有一个是女人,看模样是船长夫人,旁边还有一条狗的尸体。这到底是艘什么船呢?

  当搜寻到船长室时,发现船长依旧保持着冻死前的姿态,手握钢笔,木然地倚靠在椅子上,在他的桌子上,人们发现了一个保存完好的航海日志。打开一看,使得人们不由得惊叫起来。原来这艘船正是37年前出航以后,一直音讯杳无的“杰尼”号。“杰尼”号船长在日记的末页上写道:“至今天……活了71天,现在再也没有可吃的东西了,我成了最后的幸存者……”

  1923年1月17日,“杰尼”号驶往秘鲁的马利,在中途不幸遇到浮冰。船隐在巨大的浮冰中,再也没有逃脱。船上的人们就在这座漂浮的,死一般静寂而又寒冷的冰牢狱中,作了一番生死挣扎之后,终于一一死去。冰山裹着死亡者及船,犹如冰海漂流的一个幽灵。在漫无边际的海洋中竟然漂流了整整37个年头!在这37年漫长的岁月中,“杰尼”号是怎样随波漂流的,如今仍是个未解之谜。

  动物冬眠之谜

  冬天来到了,熙熙攘攘的大自然变得十分宁静,原来,许多动物开始冬眠了。它们的体温降低,各种生理活动变得十分缓慢,能量的消耗也降低到最少的水平,能在不吃不喝的情况下,依靠体内贮存的养料渡过漫长的冬季。

  动物的冬眠是一种奇妙而神秘的现象。它们在冬眠之前,大多进行过一番紧张的准备工作,大吃大喝,使体内的皮下脂肪大为增加,把自己养得又肥又胖,有时积累的皮下脂肪竟会超过正常时的体重,以备长期消耗之用。人们观察了若干种动物的冬眠,发现了不少意想不到的东西。

  在加拿大,有些山鼠,冬眠长达半年。秋天一来,它们便掘好地道,钻进穴内,将身体蜷缩一团。它们的呼吸,由逐渐缓慢到几乎停止,脉搏也相应变得极为微弱,体温更是直线下降,可以达到5℃。这时,即使用脚踢它,也不会有任何反应,简直像死去一样,但事实上它却是活的。

  松鼠睡得更死。有人曾把一只冬眠的松鼠从树洞中挖出,它的头好像折断了一样,任人怎么摇撼都始终不会张开眼,更不要说走动了。甚至把它抛在桌上,用针扎也刺它不醒。只有用火炉把它烘热,才悠悠而动,而且还要经过颇长的时间。

  刺猬冬眠的时候,连呼吸也简直停顿了。原来,它的喉头有一块软骨,可将口腔和咽喉隔开,并掩紧气管的入口。生物学家曾把冬眠中的刺猬提来,放入温水中,浸上半小时,才见它苏醒。

  蝙蝠的睡资十分惊险。它们是用两脚倒悬着冬眠的,这样经过整个冬天,竟然不会跌下。冬眠时,它们的呼吸有时可以停顿一刻钟,仍然安然无恙。而且,蝙蝠妈妈此时正怀着孕呢。蝙蝠在秋末交配,雌性蝙蝠受精后,即把精子贮藏在子宫内,并供给它适量的养料(肝糖),到翌年春暖,一边排卵,一边给精子解冻。这一生活习性的好处保证了它一定能受孕。

  动物的冬眠真是各具特色:蜗牛是用自身的粘液把壳密封起来。绝大多数的昆虫,在冬季到来时不是“成虫”或“幼虫”,而是以“蛹”或“卵”的形式进行冬眠。熊在冬眠时呼吸正常,有时还到外面溜跶几天再回来。雌熊在冬眠中,让雪覆盖着身体。一旦醒来,它身旁就会躺着1~2只天真活泼的小熊,显然这是冬眠时产的仔。

  动物冬眠的时间长短不一。西伯利亚东北部的东方旱獭和我国的刺猬,一次冬眠能睡上200多天,而前苏联的黑貂每年却只有20天的冬眠。

  至今,人们尚未能完全揭开动物冬眠的奥秘。但是科学家们通过不断探索,已经认识到,研究动物的冬眠不仅妙趣横生,而且颇有价值。这些研究的每一个新突破,都能为农业、畜牧业和医学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