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电和电流的发现
|
在人们的生产劳动和日常生活中,每天都离不开“电”。夜间,电流通过电灯,发出明亮的光,照亮了千家万户,照耀着城乡大地;人们坐在电视机前,欣赏着精彩的文艺演出,观看激动人心的体育比赛;在钢铁厂、石化厂、自来水厂等各种工厂里,是电流使各种机器开动,生产着各种钢铁、化工产品和饮用水、纺织品等人们必需的产品;微机、电冰箱、空调机、微波炉等和人们生活关系密切的电器,皆离不开“电”;地铁、电车满载着乘客,行驶在城市的各条道路上……。
人们和电的关系是这么密切,电又是这样的神通广大,那末,“电”和
“电流”到底是什么?“电”和“电流”又是怎样发现的?
人们用梳子梳理干燥的头发时,常常令听到劈劈啪啪的响声,如果是在黑暗中,还会看到一些细小的火花。你也许不会想到,这些小小的火花却和天上耀眼的闪电是亲姐妹;那种勉强才能听见的劈啪声,却和隆隆的雷声是亲戚。如果这时将梳子放到一撮小纸屑的旁边,小纸屑就会被梳子吸起来。这种现象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都会碰到,在很多年前,就已为古代的人们所发现。
远在2500多年前,古希腊有一个叫塞利斯的人发现,用毛皮去摩擦琥珀
(一种天然宝石),这块被摩擦过的琥珀能吸引一些像绒毛、麦秆等一些轻小的东西。那时候的人们无法解释这种现象,只好说:琥珀中存在一种特殊神力。他们把这种特殊神力称作“电”。这个词就是从希腊文的“琥珀”这个词演变而来的。
公元1600年,英国医生吉尔伯特(1544~1603)发现用摩擦的方法不但可以使琥珀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而且还可以使不少别的物体如玻璃棒、硫磺、瓷、松香等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他把这种吸引力称为“电力”。
吉尔伯特是当时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的御医,也是一位有代表性的科学家。他受过医学教育,后定居伦敦,于1573年开始做医生,为病人治病。由于他的医术比较高明,被召进皇宫,于1601年做了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的保健医生。女王逝世后,他又被任命为詹姆斯一世国王的医生。在他行医期间,他又去从事物理学方面的研究。他做了多年的实验,发现了“电力”,
“电吸引”等许多现象,并最先使用了“电力”、“电吸引”等专用术语,因此许多人称他是电学研究之父。他的主要著作《论磁石、磁体和地球大磁石》全面论述了对磁体和电吸引的全部研究工作。
在吉尔伯特之后的200年中,又有很多人做过多次试验,不断地积累对电的现象的认识。其中,1734年法国人杜伐,做了一些用玻璃棒与丝绸摩擦、松香与毛皮摩擦的试验,在这些试验中,他发现有两种不同性质的电,一种是把玻璃捧用丝绸摩擦,玻璃棒能吸起像纸屑、木屑之类的轻小物体,这种吸引力称为带电现象。他将这根玻璃棒用丝线悬挂起来,再将另一根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它,发现这两根棒相互排斥,于是他就把玻璃棒带的电,称为“玻璃电”(即正电);另一种是把松香用毛皮摩擦也产生带电现象,把用毛皮摩擦过的松香靠近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发现这两者相互吸引,于是他称松香所带的电为“松香电”(即负电)。这就是人们所讲的同性电相互排斥、异性电相互吸引的现象。杜伐发现了这些现象,也作了最早的理论解释。尽管这种解释很粗浅、带点形而上学的性质,但毕竟比不想去解释为好。
此后,观看电的实验成为人们的一种娱乐。在欧洲几乎每一个国家都有一大批人以进行这种带电的实验和表演这些实验让人们观赏,赚钱谋生。1745年,普鲁士 (德国的前身)的一位副主教克莱斯特做了一个很有趣的实验。他利用一根导线将摩擦起电装置上的电引向装有铁钉的玻璃瓶,使瓶子充电,当他的手触及铁钉时,突然感到猛烈的一击。这是一次放电现象,铁钉上聚集的电穿过人体 (人体就是一种导体),使人感受到强烈的电的震动。1746年,荷兰人莱顿在上述实验的启发下做成了莱顿瓶。
什么是莱顿瓶?莱顿瓶是一个玻璃瓶,瓶的外面和瓶内均贴上像纸一样的银箔,把摩擦起电装置所产生的电用导线引到瓶内的银箔上面,而把瓶外壁的银箔接地,这样就可以使电在瓶内聚集起来。如果用一根导线把瓶内的银箔和瓶外壁的银箔连接起来,则产生放电现象,引起电火花,发生响声,并伴随着一种气味。
古希腊的一位科学家亚里士多德在所著的《动物志》一书中曾描述过一种能够放电击毙小动物的电鳐。18世纪中叶有人把这种鱼带到英国,引起当时生物学家很大的兴趣,当人用手去碰这种鱼的头部或身体的下部时,便会感到猛烈的一击 (即电击),于是人们就想起了刚刚发明不久的莱顿瓶,它就像这种鱼一样,只要用导线把瓶内外的银箔连接起来,就可以放电、引起电击。此后,这种电击来自放电,便没有人怀疑了。尽管18世纪初,人们已经发明了验电器,可以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带电,但在当时人们仍往往用自己的身体去检验电是否存在,甚至有不少人以能受一次电击为荣。
18世纪中叶,在大洋彼岸的美国,大电学家富兰克林又做了多次实验,进一步揭示了电的性质,并提出了电流这一术语。富兰克林是第一个享有世界声誉的美国科学家,尽管他取得科学上的成就的时候美国还没有独立。他同时又是著名的社会活动家和政治家。在美国进行独立战争时期,他是积极的支持者和参加者。他是美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著名纲领性文件《独立宣言》的三个起草人之一。他是1781年美国和英国谈判的代表。他之所以取得这么大的成就,主要是靠自学得来的。他家境贫寒,幼年曾做过印刷业的学徒工人,尽管学徒工待遇低,工作劳累,但他却是一个“手里有一点小钱都花在书上”的人。他只要有一点空余时间就读书,在30岁以前就已熟读了有名的物理学家波义尔和牛顿的著作。由于他勤奋学习,虽然没有进大学受高等教育,却在科学领域里有所作为,并获得了许多有名大学的荣誉学位。他于 1753年先后得到美国历史最悠久的大学——哈佛大学和耶鲁大学的荣誉学位。他还是新大陆第一个长期性的科学团体——美国哲学会的主要奠基人。
富兰克林的第一个重大贡献,就是发现了“电流”。他在1747年给朋友的一封信中提出关于电的“单流说”。他认为电是一种没有重量的流体,存在于所有的物体之中。如果一个物体得到了比它正常的份量更多的电,它就被称之为带正电 (或“阳电”);如果一个物体少于它正常份量的电,它就被称之为带负电(或“阴电”)。根据富兰克林的说法,经常移动的是正电。所谓放电就是正电流向负电的过程。富兰克林的这个说法,在当时确实能够比较圆满地解释一些电的现象,但对于电的本质的认识与我们现在的看法却相反。现在的看法认为:两个物体互相摩擦的时候,容易移动的恰恰是带负电的电子,如果它们是导体,由于人本身也是导体,过剩的电子或短缺的电子很容易从导体 (人体)传到地下或得到补偿,因而摩擦后不显电性。如果互相摩擦的物体都是绝缘体 (即不导电的物体),经过摩擦,电子从一方移向另一方,于是双方就都带电了,一方带正电,一方带负电,二者电性相反,电量相同。
富兰克林对电学的另一重大贡献,就是通过1752年著名的风筝实验,“捕捉天电”,证明天空的闪电和地面上的电是一回事。他用金属丝把一个很大的风筝放到云层里去。金属丝的下端接了一段绳子,另外金属丝上还挂了一串钥匙。当时富兰克林一手拉住绳子,用另一手轻轻触及钥匙。于是他立即感到一阵猛烈的冲击 (电击),同时还看到手指和钥匙之间产生了小火花。这个实验表明:被雨水湿透了的风筝的金属线变成了导体,把空中闪电的电荷引到手指与钥匙之间。这在当时是一件轰动一时的大事。很多人都在重复富兰克林的这一实验。为什么富兰克林的这一实验会引起这样的轰动?因为当时社会上对于雷电有一种恐惧心理,大多数人认为雷电是“上帝之火”,是天神发怒的表现。富兰克林在美国费城的实验惊动了教会,他们斥责他冒犯天威,是对上帝和雷公的大逆不道。然而,他仍然坚持不懈,而且在一年后制造出世界上第一个避雷针;终于制服了天电。由于教堂高高耸立的塔尖常被雷电所击,教会为了保护教堂,最终也不得不采用了这个“冒犯天威”的装置。以前电一直被人们当作一种娱乐手段,从此总算找到了实际的应用价值。
富兰克林的这个实验,不仅在美国有很大的影响,而且影响到世界其他国家。1753年,俄国科学家里希曼在屋顶上装了一根导线通到实验室,想用验电器来观察雷电现象。那时正逢雷雨交加,一个火球从上面传了下来,结果里希曼遭雷击而死亡。因此,富兰克林的风筝实验的影响,足以使每个电学家避免这种无谓的牺牲。
电流现象的研究,对于人们深入研究电学和电磁现象有着重要的意义。现在我们知道,电流就是电荷向一定方向的移动。在金属导体中的电流是靠自由电子的运动来形成的。电流通过电路时,会产生许多新的效应。如电流通过电灯的时候,电灯就发热发光;电流通过电风扇的时候,电风扇就能转动。电流可使蓄电池充电;可带动电伽机作功……。这些现象表明,电流也是一种能量传输过程,电能可以通过各种特定的器件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
电流可存在于固体、液体或气体中。雷电现象,就是人们最早注意到大气中的电流现象。富兰克林传奇式的风筝实验使人们了解到雷电和摩擦带电的关系。随着避雷针的发明,逐渐消除了人们对雷电的恐惧心理。但在 18世纪末之前,人们对电流现象的认识也仅到此为止,基本上仍然是一无所知。
那么,最早开始电流研究的是哪一位科学家呢?意大利的解剖学教授伽伐尼 (1737~1798)被人们认为是最早开始电流研究的人。据记载,伽伐尼的发现是一次偶然性的发现。1780年的一次极为普通的闪电现象,引起了他的思考。这次闪电使伽伐尼解剖室内桌子上与钳子和镊子环接触的一只青蛙腿发生痉挛现象。严谨的科学态度使他没有放弃对这个“偶然”的奇怪现象的研究,他花费了整整12年的时间,研究像青蛙腿这种肌肉运动中的电气作用。最后,他发现如果使神经和肌肉同两种不同的金属 (例如铜丝和铁丝)接触,青蛙腿就会发生痉挛。这种现象是在一种电流回路中产生的现象。在这里,蛙腿的肌肉是导体回路的一部分,肌肉和两种不同的金属丝构成了世界上第一个电流回路。肌肉的痉挛表明有电流通过,起到了电流指示器的作用。根据这种现象,他还制成了“伽伐尼电池”。但是,伽伐尼对这种电流现象的产生原因仍然未能回答,他认为蛙腿的痉挛现象是“动物电”的表现,由金属丝构成的回路只是一个放电回路。
伽伐尼的看法在当时的科学界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人们自然地联想到海洋当中的一些带电的鱼,如电鳗、电 ,人们在海中如果被这种鱼触及身体,也会有电击的感觉。这说明在一些动物体内也贮存着电。但是,另一位意大利科学家伏打 (1745~1827)不同意伽伐尼的看法,他认为电存在于金属之中,而不是存在于肌肉中,他于1782年在写给朋友的信中说:“关于所谓动物电,您是怎样考虑的呢?我相信一切作用都是由于金属与某种潮湿的东西相接触才发生的”。两种明显不同的意见引起了科学界的争论,并使科学界分成两大派,他们的论战十分激烈,每一方都指责对方是异端邪说,标榜自己观点的正确。争论的结果是伏打的见解占了优势。但很可惜,因为伽伐尼于1798年就因病去世了,他再也不能知道这场争论的胜负,再也听不到争论的结果了。
1800年春季,即19世纪第一个年头的春天,有关电流起因的争论有了进一步的突破。怎么会引起这种突破呢?这又要从伏打说起,伏打在他自己看法的指导下发明了著名的“伏打电池”。这种电池是由一系列圆形锌片和银片相互交迭而成的装置,在每一对银片和锌片之间,用一种在盐水或其他导电溶液中浸过的纸板隔开。银片和锌片是两种不同的金属,盐水或其他导电溶液作为电解液,它们构成了电流回路。现在看来,这只是一种比较原始的电池,是由很多锌电池连接而成为电池组。但在当时的历史时期,伏打能发明这种电池确实是很不容易的。
伏打电池可以说是伏打赠给19世纪的宝贵礼物。他的这个发明为电流效应的应用开创了前景,并很快成为进行电磁学和化学研究的有力工具。由此,伏打和与他同时代的别的国家的不少科学家,得出了各种有趣的结果,当时的报纸和杂志上不时登出各种各样新发现的消息。有了电池,英国的化学家戴维 (1778~1829)才有可能奠定电离理论基础,并且分离出钠、钾、锶、硼、钙、氯、氟、碘等元素,促进了化学的发展,并进而促使他的助手法拉第建立了电解定律。
伏打虽然发明了电池装置,但并不了解这种装置的道理。戴维阐明了这种装置的道理,指出这类电池的电流来自化学作用。但不管怎样,伏打的发明使人们第一次获得了可以人为控制的持续电流,为今后电流现象的研究提供了物质基础。伏打本人由于这项贡献,被许多国家的科学院选为院士,据说1801年法国的拿破仑曾亲临现场观看了伏打的实验表演,并授予他一枚特制的金质奖章,以表彰他发现电流的贡献。
污膜之谜
在1892年的一天,著名科学家泰勒用一架照相机拍照,等拍完后他才发现镜头上有一层污膜,镜头已经严重地失去了光泽。为了得到满意的照片,他只好把脏镜头擦拭干净,重新拍了一张。几天之后,底板冲洗出来了,他惊奇地发现,用脏镜头拍出来的照片反而比用干净的镜头拍出来的清晰得多。这个现象,他实在感到莫名其妙。他把这个意想不到的发现告诉朋友们,可是谁也不相信这是真的。这个偶然的发现,当时并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污膜之谜就留了下来。
40年后,这件事传到了科学家鲍尔那里,他觉得泰勒发现的现象有进一步探索的价值。他反复地做了许多实验,但是都不成功。后来,鲍尔设法把溴化钾镀在石英上,在石英表面形成一个薄膜。当他对薄膜上的反射光和透射光进分析以后发现,反射光中失去了某些波长的光,而这些光正是透射光中所多出来的;而透射光中所缺少的成分,正是反射光中所多出来的。这个发现使鲍尔非常高兴,因为他找到了污膜之谜的答案了。
原来,污膜之谜就是由于光的薄膜干涉所造成的。当光波射到镜头上的污膜时,一部分光波在它的前表面反射出来,另一部分光波射入污膜又从它的后表面反射了出来。由于这两列反射光波频率相同,所以能发生干涉现象。如果污膜的厚度恰好等于绿光波长的四分之一时,则两列反射光波的路程差等于绿光波长的二分之一,由于它的波峰与波谷叠加,使波的振动互相抵消,反射的绿光减少了,透射到镜头里的绿光就得到增强。照相机的感光片跟人眼睛里的视网膜一样,对绿光最敏感,微弱的绿光就能使它感光,但对紫色、红色的光反应就很迟钝。泰勒所用照相机镜头上污膜的厚度恰好等于绿光波长的四分之一,则绿光在反射中相干相消,而使透射光增强。由于透过镜头的绿光多一些,照片自然就会清晰得多。若把污膜擦拭下去,镜头表面光亮了,它就成了很好的反射面,则透过绿光的部分反而减少,因此照片就模糊了。
人们通过实验和理论研究发现,透镜的每一个反射表面,至少把大约4%的直射光反射回去,一块透镜有两个表面,那么光线通过透镜时,至少有8%的光被反射回去而损失掉。在现代的光学仪器中,如摄影机、电影机等,一个镜头要由几片甚至十几片透镜组成,这样由于光线的反射造成的总损失就大多了。例如潜水艇使用的潜望镜,是用20多个棱镜组成的,共有40多个反射面,若每个反射面至少有4%的反射损失,再加上一些其他的吸收损失,最后进入观察者眼睛里的光只有原来的10%左右了。由于透过光少得可怜,观察者通过潜望镜看到外界物体的像既暗又不清晰。照相机镜头也是由几个透镜组成的,每个透镜表面的反射光会在各个反射面上来回反射,产生害处很大的杂散光。这些杂散光造成感光片上出现阴影、杂影光斑和双像,使成像的质量大大降低了。
怎样消除表面反射造成的后果呢?人们在透镜和棱镜的表面涂上一层薄膜 (一般用氟化镁),当薄膜的厚度等于入射光在薄膜中波长的1/4时,在薄膜两个表面上反射的光,路程差恰好等于半个波长,由于干涉互相抵消。这样大大地减少了光的反射损失,增大了透射光的强度。因此,人们把这层薄膜叫做“增透膜”。
人射光一般是白光,是由各种不同波长的单色光复合而成的。增透膜不可能使所有波长的反射光都互相抵消。因此,在确定薄膜厚度时,应该使光谱中间部分的绿色光,在垂直入射时其反射光完全抵消。这样光谱边缘部分的红光和紫光并没有显著削弱,所以有增透膜的光学镜头呈淡紫色。
登山队员所戴眼镜上也涂一层薄膜,这层薄膜起什么作用呢?
我们知道,太阳光照射到雪地上,会产生强烈的漫反射。反射光中的紫外线可以伤害人的眼睛,强烈的绿光对眼睛的伤害也很大,它们使人头晕目眩,甚至使人双目失明,这就是所谓的“雪盲”。用什么办法来预防“雪盲”呢?人们在眼镜表面镀一层氟化镁的薄膜,当薄膜的厚度恰好等于绿光在薄膜中波长的 1/2时,则绿光在薄膜两个表面上的反射光路程差等于一个波长,因而产生的干涉加强,增大了绿光的反射损失,减少了透射光的强度。眼镜上这层干涉滤光膜就像忠诚的门卫,把伤害眼睛的光拒之门外,保卫着眼睛的安全!
宇宙射线的发现
1912年,奥地利科学家赫斯通过实验发现了宇宙射线。他的这一发现,不仅解决了困惑物理学界100多年的难题,而且开辟了基本粒子研究的新领域,因此有极其深刻的历史意义。由于这一重大发现,1936年赫斯获得诺贝尔物理奖。
1785年,法国物理学家库仑发现,放在空气中的带电体会逐渐地失去电荷。当时,人们已经知道空气是良好的绝缘体,是不导电的。那么,带电体上的电荷为什么会丢失呢?无法解释。因此,空气漏电问题在此后一个多世纪里始终是物理学界中的一个谜。
1896年,法国物理学家贝克勒尔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中发现含铀矿物能放出穿透能力很强的射线,同时实验探测技术也有了很大提高,使物理学家们受到启发,才又重新把注意力放在空气漏电问题的实验研究上。1900年威尔逊用密闭的验电器进行大气漏电率的测量,发现在黑暗中和漫反射的日光中漏电率相等,并且正、负电荷漏电率也相等。同年,德国科学家盖特尔和埃尔斯特在不同高度和不同天气条件下做了同样的实验,发现带电体在晴天的漏电率比雾天大,离地面高处的漏电率比在低处大,高处负电荷的漏电率比正电荷大。他们的实验结果表明,空气中存在着某种来历不明的离子源。该离子源在空气中每立方厘米、每秒钟产生约20个离子对。1903年,卢瑟福分别用铅、铁和水作屏蔽物,试图隔断离子源与验电器的联系。实验结果出乎意外,如果屏蔽层很薄,对漏电性没有什么影响,加屏蔽层厚度,漏电率减小,但只能减小30%左右。通过实验分析,卢瑟福认为空气的漏电性是由于某种辐射造成的,并且这种辐射放出的带电粒子有很强的贯穿能力。那么,这种辐射是地球上天然放射性物质产生的吗?于是,人们把实验放在高空去做,以避免地面放射物质的影响。1910年伍尔夫制作了一台灵敏度很高的静电计,在距离地面300多米的埃菲尔铁塔上做实验,发现空气的漏电率减小了,但仍然无法排除空气被电离。此时,有的学者猜想,这种辐射不是来自地球本身,可能是来自地球之外,但因实验证据不足,无法证实。
完成这一重大发现的任务就落到赫斯的肩上。赫斯1883年生于奥地利,父亲是林业工人。他于1910年在格拉茨大学获得博士学位。
赫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吸取他们的经验教训。一方面改进了探测仪器,用密闭的电离室代替静电计;另一方面准备乘气球进入高空测量大气的漏电率。当时,由于缺乏遥测技术,必须由实验者携带探测仪器,乘气球一同升入高空,所以有一定危险性。
1911年,赫斯带着改进的仪器,进行首次高空探测。当气球升到 1070米时,赫斯测得大气的漏电率,与地面上基本相同。因而他初步断定,在高空中已经排除了地面放射性的影响,那么引起空气漏电的原因必然在地面以外。从而更加坚定了他进行高空探测的信心。1912年,赫斯又进行了7次高空探测。尤其是最后一次,为了让气球升得更高,给气球充以氢气,使实际上升的高度达到5350米。探测结果表明,在1500米以下,大气的漏电率与地面基本相同,随着高度的增加,大气的漏电率明显增大。这一发现意义非同寻常,因为它说明地球之外确实存在着辐射源,这种辐射源放射出贯穿本领很强的射线,它能到达大气层的下面使密闭的验电器导电,这就是地面上空气漏电的真正原因。
在赫斯实验之后,柯尔霍斯特为了证实赫斯的结论,在1913年和1914年又进行了多次高空探测,气球上升高度达到9300米,探测仪器更精密,测量结果也更准确。探测结果给赫斯的结论以强有力的实验支持。
1936年,赫斯在获得诺贝尔物理奖时,他说:“1912年,我曾利用气球升到高空进行探测,密闭容器中的电离是随地面高度的增大而减小,即地球中的放射性物质的影响减小了。但是在高于1000米时,电离达到地面观测值的数倍。当时我得出结论说,这种电离可能是由于迄今还不知道的穿透能力很强的辐射从外部空间进入地球大气引起的。”这种未知的辐射最初被称为
“赫斯辐射”,后来密立根把它命名为“宇宙射线”,意即来自地球之外的宇宙空间的高能粒子流,简称“宇宙线”。
通过几十年的研究,人们把在地球大气层外的宇宙射线叫做“初级宇宙射线”,其成分主要是质子,其次是a粒子,还有少数轻原子核。它们的能
13量极高,可达10电子伏特以上。它们进入大气层后,跟空气中的原子核发生碰撞,引起核的分裂并产生一系列其他粒子,通过这些粒子与周围物质的相互作用和自身的转变,产生了“次级宇宙射线”,其成分中有2/3以上是介子,它的穿透本领很大,甚至可穿过1000米的深水;另外主要是电子和光子,穿透本领较小。
人们对宇宙射线的研究已有80多年的历史,但远未终结。到目前为止,我们对宇宙射线的来源还不清楚。著名物理学家海森堡曾经说过:
(宇宙)射线的研究已经推进了我们对物理学基本问题的理解。……因为宇宙射线包含了最小尺度 (基本粒子)和最大尺度“宇宙”中物质行为的信息。”
发现电子
原子到底是什么?它是否确实存在?自从古希腊唯物主义哲学家德漠克利特最早提出这个概念以来,一直是物理学家争论不休的问题。伊萨克·牛顿设想原子为某种微小台球的东西,目的为了说明他的由运动中的质量组成机械宇宙。他在1704年写道:“在我看来,可能是上帝最初把物质造成紧密、有质量、坚硬、不可分的活动粒子,其大小、形状和其他性质,以及它们对空间的比例都最符合于制造它们的目的。”量子论的创始人马克斯·普朗克则根本怀疑原子的存在。牛津大学名誉校长,出任过三次英国首相,四次外相的索尔兹伯里侯爵(1830~1903)1894年还说道:“每种元素的原子是什么,是不是一种运动,或一件东西,或一个旋涡,或一个具有惰性的点,它的可分是否有限度,如果有,限度是怎样造成的,元素的长串名单是否是最后的,它们之中的一些是否有共同的起源,所有这些问题都一直像过去那样深深地笼罩在黑暗之中”。然而这一切,随着X射线和放射性的发现,原子的秘密即将揭开,20世纪上半叶,基本科学的巨大惊人事件将在物理学中发生。
英国剑桥大学有个卡文迪许实验室,是为了纪念1810年去世的著名科学家卡文迪许而建立的,它创建于1874年。第一任实验室主任就是伟大的物理学家麦克斯韦,他创建了电磁理论,并指出光是电磁波。第二任主任是瑞利,他和拉姆赛一起发现了空气中的惰性气体。1884年,汤姆生作了第三任实验室主任,在获悉伦琴、贝克勒尔等人的发现后他立即着手研究阴极射线。
卡文迪许实验室有各种精密的物理学仪器,有研究电磁学的光荣传统。汤姆生在研究了普吕克、希托夫、古德斯坦以及克鲁克斯的工作以后,他想:既然阴极射线是带电的粒子,又能够被磁场和电场偏转,那么就可以利用这个特点来测定阴极射线的速度、质量和电荷。
汤姆生设计了一个阴极射线管,在管子一端装上阴极和阳极,在阳极上开了一条细缝,这样一来,通电后阴极射出的阴极射线就穿过阳极的细缝成为细细的一束,一直射到玻璃管的另一端。这一端的管壁上涂有荧光物质,或者装上照相底片。
在射线管的中部装有两个电极板,通上电压以后就产生电场。电场越强,阴极射线通过电场后偏转就越大。电场强度和偏转程度都可以测量出来。
这时候在射线管外面又加上一个磁场,这个磁场能使阴极射线向相反的方向偏转。调节电场和磁场的强度可以使它们对阴极射线的作用正好相互抵消,结果阴极射线不发生偏转。
汤姆生测量了在这种情况下的电场和磁场的强度,利用物理学定律计算出了阴极射线的速度。这速度非常快,大约是每秒三万公里(相当于光速的1/10)。
接着他又测量了组成阴极射线的带电粒子的电荷和质量的比值,发现这种带电粒子的质量非常小,大约是氢原子的质量的1/2000。
汤姆生作了许多实验。他用金、银、铜、镍等各种金属作阴极,他测量了不同阴极上射出的带电粒子,发现它们的电荷和质量的比值都是一样的。他又把不同的气体:氢气、氧气、氮气……充到管内,阴极上射出的带电粒子的电荷和质量的比值还是一样的。
这就说明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不管阴极的射线是由由电极产生的还是由管内气体产生的,结果都一佯。也就是说,在各种物质中都有一种质量约为氢原子质量的1/2000的带阴电的粒子。这个实验是1897年10月完成的。
1897年4月30日,汤姆生在英国皇家学会讲演的时候曾经指出:阴极射线是从阴极烧热而放出的带负电的粒子,并被吸至阳极。这些粒子能被电场所偏移,并能被磁场弯折成曲线轨道。它们远比氢原子轻,并且如果将管内充入气体,它们也都相同而“不管放射通过什么气体”。由于它们比已知的最轻的物质还要轻,而且不管是从什么物质产生的都一样,因此它们一定是物质的某种基本组成部分,如果它们只是一部分,那么就必定有一个整体。真实的物质电子意味着真实的物质原子,这就第一次用物理实验具有说服力的证实了物质的粒子学说。在卡文迪许的年度宴会上,他们歌唱J·J·汤姆生的成功:
粒子现在获胜了,
而且自由跑掉了,
变成阴极射线了。
有了电子这个武器,并且从别的实验知道,当一个原子剃掉了其电子时,剩余物是一个质量很大并带正电的东西,汤姆生在下一个10年里着手研究一种原子模型,后来被称为“葡萄干布丁”模型。汤姆生的原子,“若干带负电的粒子包含在一个带均匀正电的球内”,像葡萄干在布丁里,它是一个混合体,包括粒子形的电子和弥漫着的其他物质。这个模型的有益之处是可以用数学方法证明电子在原子内能排列成稳定的结构,而这种数学上的稳定安排可以说明化学元素的相似性和规律性,如同元素周期表所显示出来的那样。开始了解到元素间的化学亲合力是电子造成的,化学最终是电作用。
关于电,从18世纪以来,许多科学家都在研究。他们认为电也有一种最小的粒子,并且起名叫做电子。如今,汤姆生真的发现了这个电的小微粒——电子。
阴极射线实际就是高速的电子流。后来人们又发现,炽热的电灯丝也会发射电子,光照在某些物质上也会发出电子,电子在各种物质中都有,它是原子的组成部分。后来人们更精密地测定了电子的质量,它是氢原子质量的1/1837。
现在大家都公认,是汤姆生在1897年正式发现了电子。这是19世纪末最伟大的发现之一。20世纪是电子时代,是原子时代。电子的发现撩开了原子神密的面纱,为人类打开了这个新时代的大门。
要知道,汤姆生的实验装置实际上就是电视显像管的前身。尽管电视显像管十分复杂,但基本原理却是一样的。在今天,你可以在放映电视的时候作一下汤姆生的实验,只要拿一块磁铁放在显像管旁边,就会看到电视的映像变了形状。这是因为磁场对显像管中的电子束起了偏转作用。
揭开原子结构秘密
1871年8月30日,恩内斯特·卢瑟福出生在新西兰的纳尔逊市附近的一个小村子里。父亲是个小农场主,是英国移民的后裔,家里有12个孩子。父母亲省吃俭用送他上学,由于卢瑟福学习刻苦,成绩优秀,总是名列前茅,因此他一直获得了奖学金。1892年他从新西兰大学毕业。这段艰苦求学的经历培养了卢瑟福一种认准了目标就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精神!
由于他对磁学方面出色的研究,得到一笔奖金,这才使他于1895年秋天能前往英国,在剑桥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任主任、著名的物理学家约瑟夫·约翰·汤姆生教授门下当一名研究生。汤姆生非常欣赏卢瑟福的才能,1898年加拿大麦克吉尔大学物理学教授空缺,学校派专人前往英国物理学人才最集中的卡文迪许实验室来聘请教授。汤姆生虽然不愿放走崭露头角的卢瑟福,但他还是向加拿大方面热情地推荐了自己的得力助手。汤姆生在推荐信中写道:“在独创性的科学研究中,我从未见过有比卢瑟福先生更加热情和干炼有为的学生。我认为,不论哪所大学若请到卢瑟福先生去担任物理学教授,将是十分幸运的。”就这样,27岁的卢瑟福前往加拿大担任物理学教授,他在麦克吉尔大学工作了9年,把原来无足轻重的物理系建成了驰名世界的物理实验室,在他精心的指导下,一群学生各自探索科学中的许多领域,发表了具有世界水平的论文达50多篇。
在加拿大工作期间,卢瑟福研究了天然放射性现象,并取得了巨大成就。1899年,他发现铀放射出来的射线是多种多样的。他让这些射线垂直于磁感应强度的方向通过磁场,根据射线被磁场偏折的程度,他判断出有一种射线是带正电荷的,另一种射线是带负电荷的,第三种射线根本不带电。卢瑟福用希腊文的头三个字母给这三种射线命名,分别称为α射线、β射线和γ射线。后来,他进一步研究提出,带正电的α射线就是氦原子核,带负电的β射线就是高速电子流。
在麦克吉尔大学工作期间,卢瑟福还发现了新的放射性元素钍。1902年,他发现放射性元素在放出射线以后,其放射性强度会逐渐减弱,最后变成另一种元素。在实验的基础上,他提出了放射性元素的衰变理论。因此,在1908年,卢瑟福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他对自己不是获得物理奖而是获得化学奖而感到意外,他在得奖演说中风趣地说:“我竟摇身一变,变成一位化学家了。”并幽默地说:“我现在从一个物理学家向一个化学家的变化是我到目前为止所见到的最快的变化。”
1907年,卢瑟福回到英国,应聘担任了曼彻斯特大学的物理学教授。他以赶超剑桥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为自己的奋斗目标,以充沛的精力和惊动全世界的科学成就,使曼彻斯特大学第一次成为全世界的科学中心之一。
在曼彻斯特大学工作期间,卢瑟福最大的科学成就之一是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学说。事情是这样的,汤姆生发现电子的事实,使人们打破了原子是不可分割的物质最小单位的概念。既然电子是从原子里出来的,那么除电子之外,原子里还有什么东西呢?电子在原子里又是怎样分布的呢?为了说明原子的结构,汤姆生提出了一个原子模型。他认为,既然原子从整体上看是中性的,而电子是带负电荷的,所以原子里必定有等量的正电荷存在。为了说明原子的稳定性,他假设电子均匀地分布在原子内的正电荷中,并在平衡位置附近振动。人们俗称汤姆生的原子模型为“葡萄干蛋糕模型”。当时,许多人认为汤姆生的模型已经成功地解决了原子结构的问题。而卢瑟福则认为,要了解原子里面有什么东西,最好是用“炮弹”打到原子里面去试探一下。他所选用的“炮弹”就是α粒子。1909年,卢瑟福的助手盖革和马斯顿进行了著名的“α粒子散射实验”。他们用α粒子去轰击很薄的金箔做的靶子,并通过荧光屏记数来观测穿过金箔的α粒子被金原子散射的情况。实验表明,绝大多数α粒子笔直地穿过金箔,有少数α粒子发生了偏折,只有极少数α粒子发生了大角度的偏折,甚至被反弹回来。如果根据汤姆生的模型来计算,根本不可能出现向后反弹的α粒子。事后卢瑟福回忆道:“在我的一生中,那是一件最难以置信的事。这就像你发射了一颗38厘米口径的炮弹射向一张薄薄的卫生纸时,却被那张纸弹回来而打在你身上一样不可置信。”但是,实验事实是毋容置疑的。始终把实验看得高于一切的卢瑟福认为,汤姆生的模型与实验事实不相符。于是,在1911年,他提出了“小太阳系”的原子模型:“原子的中心有一个核心,叫做原子核。电子围绕原子核在不停地旋转,原子质量的绝大部分以及原子内的全部正电荷都集中在原子核上。”卢瑟福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发现了原子核,这件事具有重大科学意义。他因为开创了原子核物理学这一新领域,被人们尊称为原子核物理学之父。
1919年,汤姆生因身兼两职而辞去了剑桥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主任职务,让贤推荐卢瑟福担任这个现代物理研究中心的主任职务。就在这一年,他用α粒子轰击氮的原子核,成功地实现了原子核的人工转变,并发现了质子。
从1925年到1930年,卢瑟福担任了伦敦皇家学会主席。1931年,由于他在科学发展上所建立的功绩,受封骑士称号,并享有纳尔逊勋爵的爵位。他于1937年10月19日卒于剑桥,并葬于牛顿和法拉第的墓地之侧。
卢瑟福不仅在科学研究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而且在培养人才方面也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培养的科研集体被人们亲切地称为“科学家的幼儿园”。在这个幼儿园里,他培养了两代世界上第一流的物理学家。在他的助手和学生中有14人获得了诺贝尔奖,其中玻尔、威尔逊、里查逊、查德威克、阿普顿、布莱克特、鲍威尔、卡皮查、科克罗夫特和瓦尔顿共10人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索迪、阿斯顿、亥维赛和哈恩共4人获得诺贝尔化学奖。这在科学发展史上和教育学史上是空前的,一个人能培养出这么多的世界科学冠军,使全世界的人们都感到惊讶和敬佩!那么,卢瑟福是怎样培养和教育学生的呢?下面就请看一看卢瑟福培养人才的故事。
1919年4月2日,卢瑟福担任了剑桥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主任的职务。当时,他已经是一个赫赫有名的科学家了,但他仍然是那样和蔼可亲、平易近人。晚上,学生们常常到他家去,听他夫人弹钢琴,或听他活泼愉快的谈话。他坐在圆椅上,一边喝茶,一边给学生们讲自己的在科研活动中的经验教训,启发学生独立思考,鼓励学生走自己的道路。
一天深夜,卢瑟福看到实验室里灯火通明,就信步走了进去。一个学生正俯身在实验台上干着什么。他走上前去,问道:“这么晚了,你还在做什么?”
“我在工作。”学生回答。
“那你白天做什么?”
“我也在工作。”
“你早晨也工作吗?”
“是的,教授。”学生谦恭地回答,满以为会得到教授的表扬。然而,教授沉吟了一下,批评道:“可是,这么一来,你还有时间去思考吗?”学生心里感到很委屈。
后来,这个学生通过仔细观察发现,每天傍晚,不管实验工作进行得顺利还是不顺利,卢瑟福总是在走廊里散步,那种神情表明他正在思考。
他经常对学生说:“不要死记硬背,也不要满足于实验,而要学会思考。只有勤于和善于思考的人,才能获得知识,取得成就。”
1911年,卢瑟福提出原子的核式结构学说,像一把金钥匙打开了原子秘宫的大门。第二年,丹麦青年物理学家玻尔来到英国学习。在卢瑟福的指导下,玻尔如饥似渴地汲取着新知识,通过学习和研究,他发现卢瑟福的“小太阳系”的原子模型还有缺陷。可是,玻尔不敢向卢瑟福提出自己的见解,怕老师生气。
时间过了半年多,玻尔通过观察,看到老师平常很乐意听取学生的不同意见,对青年科学家的意见和对老一辈科学家的意见同样的尊重。玻尔打消了顾虑,认真地把自己的意见进行了整理,准备向老师提出来。
有一天,卢瑟福正在做实验,玻尔找到了他,直截了当地说:“教授,我想跟您谈谈。对您的原子模型,我有不同看法。”
“什么?”卢瑟福既像恼又像喜的反映,使得玻尔不敢说下去。教授放下手中的实验,急切地等待玻尔说下去,看着玻尔吱吱吾吾的样子,就笑着说:“这几天我预感到会有人向我‘开炮’,小伙子,说吧!”
玻尔听了老师热情鼓励的话语,惶惶然的心情才平静下来,他把自己的见解一古脑儿地全部说了出来:“我认为电子可能处在原子核外几种稳定的轨道当中,每种轨道相当于一定的能级。当电子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时,它从一个轨道跳跃到另一个轨道,这个能级的变化就表现为辐射或吸收一定能量的光……”
卢瑟福听完玻尔的意见,他耸了耸肩膀,高兴地说:“你对原子结构模型作了重大发展,立了一功。”接着,他热情地指导玻尔进行深入的研究,并嘱咐玻尔赶快把研究成果写成论文交给他。
1913年,玻尔回到祖国丹麦,担任哥本哈根大学物理学教授。三月,他把论文寄给卢瑟福,经过多次修改,经卢瑟福推荐,玻尔的论文在《哲学杂志》上发表了。玻尔的这一研究成果,震动了学术界。人们把这种原子模型称为“卢瑟福——玻尔模型”。玻尔因此于1922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1931年9月,玻尔已经是哥本哈根大学理论物理研究所所长,他邀请老师卢瑟福到丹麦讲学。在丹麦科学家欢迎卢瑟福的晚宴上,玻尔致了热情洋溢的欢迎词,他说:“卢瑟福教授无视一切清规戒律,没有媚上欺下的势力眼。他最乐于关心年轻学生,他倾听年轻学生的意见,就像倾听一个公认的科学权威意见一样。”
1933年,英国皇家学会的一个新实验室——蒙德实验室落成了,物理学家卡皮查请来英国艺术家,让他雕塑三个像:一个是出资兴建实验室的蒙德先生的像,另一个是卢瑟福的像,还有一个是一条鳄鱼的像。
有人好奇地问:“为什么要雕一条鳄鱼的像呢?”
卡皮查解释说:“鳄鱼象征着科学。鳄鱼是一种从不向后看的动物,像科学一样,它张开吞食一切的大口,不断前进。”接着补充道:“鳄鱼代表一家之父,极为关心后代……”他请艺术家雕塑鳄鱼的像,是为了充分体现卢瑟福在科学研究上勇往直前的坚强性格和呕心沥血关心后辈的精神。
1937年10月17日,卢瑟福逝世的噩耗传到丹麦,玻尔悲痛欲绝地说:
“欧内斯特·卢瑟福对我来说,几乎是我的第二个父亲。”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老师,玻尔给自己最小的儿子起名为“欧内斯特”。
奥斯特与电、磁
据说,世界上最早注意到磁现象的人是古希腊的自然哲学家、史称“科学元祖”的泰勒斯。在古希腊,人们把磁铁矿石称作“马格尼斯”。当时,古希腊人都是万物有灵论者,他们对磁铁矿石能吸引铁粉的现象,感到迷惑不解。泰勒斯曾留下了这样一种断言:“万物充满了神的意志,马格尼斯吸引铁是因为它有灵魂的缘故。”
在泰勒斯以后的漫长岁月中,人们发现了更多的磁现象。1600年,英国物理学家和医师,曾任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御医的吉尔伯特,首先用磁石进行实验,发现磁石相互吸引和排斥,以及磁针倾斜等现象,认为地球是一个巨大磁体。首先注意到琥珀之类的物质,从而对磁现象进行了研究,写了一本题为《磁石》的畅销书,书中对地磁现象做了独特的说明。但是,在论及磁现象的本质时,吉尔伯特和泰勒斯一样,也认为物质中潜在着灵魂的作用。
直到1820年,丹麦著名物理学家和化学家奥斯特通过实验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终于揭开了磁现象的本质,从而破除了泰勒斯的灵魂论神话。
1777年8月14日,奥斯特生于丹麦兰格朗的鲁克宾。他的父亲是个药剂师,在家庭的熏陶下,奥斯特从小就对物理、化学发生了浓厚的兴趣。奥斯特自幼聪明好学,在小学,中学读书时,始终名列班级前茅。1794年,年仅 17岁的奥斯特考取了哥本哈根大学免费生,攻读医学和自然科学。1799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并获得博士学位。这一年,奥斯特受聘担任哥本哈根医学院的化学助教。
奥斯特的兴趣广泛,学问深博,不仅酷爱物理和化学,而且对天文、哲学、文学等也颇有研究。他是康德哲学的信奉者,并和当时世界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交往甚密。为了进一步扩大自己的知识领域,奥斯特于 1801年至1804年,先后去德国、法国等地继续学习深造,在那里结交了许多著名科学家。1804年,奥斯特带着从国外学到的丰富而坚实的基础知识,回到了祖国。
1806年,奥斯特受母校的聘请,担任哥本哈根大学物理、化学教授。他开始积极从事电流和声学的研究。经过奥斯特坚持不懈的努力,终于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为电磁场理论的建立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奥斯特是怎样发现电流的磁效应的呢?
奥斯特深受康德、谢林等人关于各种自然力相互转化的哲学思想的影响,在自然科学研究中,始终坚持自然界各种现象相互联系的观点。早在1803年,他就指出:我们的物理学将不再是关于运动、热、空气、光、电、磁以及我们所知道的任何其他现象的零散罗列,而是将整个宇宙容纳在一个体系之中。奥斯特正是从自然现象相互联系的观点出发,去研究和探索电与磁之间的关系的。
长期以来,磁现象和电现象一直是被分别进行研究的,特别是吉尔伯特对电和磁的现象进行分析对比后断言,电和磁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现象后,很多科学家都认为电和磁之间不可能有什么关系。法国物理学家库仑曾证明:
“电与磁是完全不同的实体”;另一位法国物理学家,安培定律的创立者安培也说过:“电和磁是相互独立的两种不同的流体”;英国物理学家、光的波动说的奠基人托马斯·杨在他的《自然哲学讲义》中说:“没有任何理由去设想电与磁之间存在任何直接的联系。”
然而,也有一些人猜测电和磁之间可能存在着某种联系。一位名叫威克菲尔德的小商人,就曾描述过雷电使他箱子中的刀、叉、钢针磁化现象;1751年,富兰克林发现莱顿瓶放电可以使焊条、钢针磁化或退磁。1774年,德国巴伐利亚电学研究院为了激励科学家们深入研究电和磁之间的关系问题,提出了一个有奖征文题目《电力和磁力是否存在着实际的和物理的相似性呢?》不少人去努力探索,但都没有取得什么成果。
但是,奥斯特却一直坚信电、磁、光、热等现象存在着内在的联系。特别是当富兰克林发现莱顿瓶放电能使钢针磁化以后,奥斯特更坚定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电可以转化为磁是不成问题的,关键问题在于要寻找转化的条件。1811年,奥斯特在《对新发现的化学自然定律的看法》一文中,提出用电流实验来弄清楚潜在状态下的电是否对磁具有什么作用。第二年,在这本书的修订本 《对化学力和电力的同一性》一文中,奥斯特进一步论述了电流与磁的关系,并进行了实验,但仍未能发现电对磁的作用。
困难和挫折并未使奥斯特畏缩,他毫不气馁,继续不断思考,反复进行实验,探究电和磁的关系。化学家J.G.佛克哈默曾担任过奥斯特的抄写员,他非常钦佩奥斯特坚韧不拔的精神。在奥斯特逝世一周年纪念会上,他深情地怀念道:“奥斯特一直在探索这两种巨大自然力之间的关系。他过去的著作都证明了这一点,我在1818年到1819年每天跟随在他左右,可以用自己的经历说明,发现至今仍然很神秘的(电和磁)联系的想法一直萦绕在他的心中。”
1819年冬至1820年春,奥斯特在哥本哈根开办了一个讲座,专门讲授电、电流及磁方面的知识,讲座吸引了许多物理知识的爱好者。
1820年4月的一天,在哥本哈根的一个讲演厅里,座无虚席。大家聚精会神地倾听着奥斯特的演讲。奥斯特深入浅出地讲解着电学知识,为了让听众较容易地理解那些深奥的电学原理,奥斯特边讲边做演示实验。
在讲课过程中,奥斯特突然想到一个问题:过去许多科学家在电流方向上寻找电流对磁体的效应都没有获得成功,很可能电流对磁体的作用不是
“纵”向的,而是“横”向的。于是,奥斯特把导线和磁针平行放置进行实验。当时,他用的电源是伏打电池,导线是一根细铂丝。当他把与伏打电池两端连接的导线平放,并与一枚支在支架上的小磁针平行时,他惊奇地发现:靠近铂丝的小磁针突然摆动起来,小磁针向垂直于导线的方向偏转了。小磁针发生偏转的现象,对听众来说,几乎是无动于衷,并没有引起任何一位听众的注意,然而,这一不显眼的现象却使奥斯特兴奋异常,多年盼望出现的现象,终于看到了,这重要的发现,使奥斯特欣喜若狂:这是电磁之间关系的一个确定的实验证据。
其实,这一现象早在1802年就曾被意大利法学家罗曼诺西发现,但未引起人们的注意。演讲一结束,奥斯特立即回到自己的实验室,开始对这种现象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从1820年4月起,一直到7月,奥斯特整整耗费了3个月的时间,做了60多个实验。奥斯特分别将磁针放在导线的上方和下方,考察电流对磁针作用的方向。他先将导线的一端和伏打电池连接,然后把导线沿南北方向平行地放在小磁针的上方,当导线的另一端接通伏打电池的负极时,小磁针立即指向东西方向;如果将导线放在磁针的下方,小磁针就向相反的方向偏转。奥斯特还把磁针放在距导线远近不同的距离处,检验电流对磁针作用的强弱;他把玻璃板、木板或石块等非磁性物体放在导线和磁针之间,考察电流对磁针的影响,甚至把小磁针浸在盛水的铜盆中,小磁针都照样偏转。如果导线沿东西方向放置,无论将导线放在磁针的上方,还是下方,磁针始终保持静止,丝毫没有偏转现象。
在反复实验的基础上,1820年7月21日,奥斯特正式宣布他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并在《关于磁针上电流碰撞的实验》一文中,详细论证和解释了他的发现。这篇论文发表在法国《化学与物理学年鉴》杂志上。这份杂志在当时很有影响,在刊登奥斯特的论文时,特别作了如下的说明:“《年鉴》的读者都知道,本刊从不轻意地支持宣称有惊人发现的报告……但是,至于说到奥斯特先生的文章,则其所得的结果无论显得多么奇特,都有极详细的记录为证,以至无任何怀疑其谬误的余地。”可见奥斯特的实验是多么具有说服力。
当时,奥斯特把电流对磁体的作用称为“电流碰撞”,或“电流冲击”,从实验中总结出了这种作用的基本特点。他认为:这种“电流冲击”只能作用在磁性粒子上,对非磁性物体是可以穿过的,磁性物质或磁性粒子受到“电流冲击”时,就发生了偏转现象。奥斯特成功地解释了通电铂丝附近磁针发生偏转的现象,证明了电可以转化为磁。
奥斯特的重大发现,揭示了电与磁之间的联系,为以后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定律,麦克斯韦建立统一的电磁场理论奠定了基础。法拉第后来在评价奥斯特的发现时说:它猛然打开了一个科学领域的大门,那里过去是一片漆黑,如今充满了光明。
奥斯特在成绩面前并未止步。1824年,奥斯特创办了丹麦科学知识振兴协会,该会以积极向大众普及科学知识为宗旨。奥斯特经常亲自举行讲座,深入浅出地讲授自然科学知识,特别是物理学知识。这个协会自1908年起,对丹麦物理科学家的出色贡献授予奥斯特奖章。1829年,奥斯特创建了丹麦工程学院,亲自担任院长。
奥斯特在科学研究中的贡献是多方面的。1820年,他发现了胡椒中刺激性成分之一的胡椒碱。1822年,他第一次相当精确地测得了水的压缩系数。1825年,他首次分离出金属铝。现在,铝在航空、电力等工业,以及日常生活中的广泛作用已众所周知。
由于奥斯特在物理和化学的多个领域都做出了杰出的贡献,特别是电流磁效应的发现,使他名声大振。1821年,奥斯特被选为伦敦皇家学会会员,1823年又当选为法国科学院院士。同时,他还是其他一些科学院和学会的会员。
1851年3月9日,奥斯特病逝于哥本哈根,终年74岁。臭斯特是一位谦虚谨慎,坚韧不拔追求真理的探索者,他曾经说:他唯一的追求就是从研究中得到满足。
为了纪念这位博学多才的科学家,特别是赞扬他为电磁学发展史所做出的杰出贡献,从1934年起,用奥斯特的名字命名为磁场强度的单位,以永远纪念这位著名的物理学家。有些组织和地区,还以奥斯特的名字命名和颁发奖金、奖章。如1937年,美国物理教师协会颁发奥斯特奖章,奖励卓越的物理学教师。
电磁感应现象
1820年,丹麦著名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揭开了研究电磁本质联系的序幕,他的这个重大发现很快便传遍了欧洲,并被许多物理学家所证实。因此,人们确信电流能够产生磁场。但反过来,磁能产生电吗?许多物理学家很自然地提出了这个相反的问题,并开始对这个问题进行艰苦的探索。其中,最有成效的是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
从1821年到1831年,法拉第整整耗费了10年时间,从设想到实验,漫长的岁月,失败的痛苦,生活的艰辛,法拉第饱尝了各种辛酸,经过无数次反复的研究实验,终于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于 1831年确定了电磁感应的基本定律,取得了磁感应生电的重大突破。
然而,法拉第在成绩面前毫不骄傲,继续大踏步地勇往直前,继续探索科学的奥秘,取得了累累硕果;发现了电解定律和电荷的不连续性;最早进行电介质的性质和气体放电形式的研究,发现了顺磁性和抗磁性,磁的各向异性;他发现了光偏振面在磁场中的转动;把基本物理概念之一——磁场概念引入科学;创立了用低温与高压相结合的方法使气体液化的工艺;发明了电压电流表、电动机、直流发电机、变压器等等。俄国著名物理学家斯托列托夫赞誉道:“在伽利略之后,人类再没有看到像法拉第那样能作出如此惊人和多样发现的人,也未必能很快看到另一个法拉第。”伟大的恩格斯也给予法拉第很高的评价,称他是“最伟大的电学家。”
法拉第的科学造诣,已经达到了绝大多数人认为的世界科学成就的最高峰。英国皇家学院院长廷德尔教授特地请法拉第担任英国皇家学会会长的职务。可是,这位“当代最优秀的科学家”,却拒绝了这个荣誉职位。法拉第说:“廷德尔,我决心一辈子当一个平凡的迈克尔·法拉第。”
这句话充分地概括了法拉第一生中不平凡的人格,同时,他的出身确确实实是平凡到了极点。
1791年9月22日,法拉第出生在英国伦敦郊区的一个普通的铁匠家庭。父亲由于劳累成疾,经常停工,所以家境贫寒,全家的生活常常靠慈善机构的救济来勉强维持,有时甚至一个星期,法拉第只能吃到一个面包。法拉第后来回忆说:他的重年是在饥饿和寒冷中度过的。所以法拉第一生中几乎没有受过什么正规的学校教育。
由于家境贫困,法拉第很小就开始自己谋生。12岁时,法拉第在离家不远的一个书店里当送报童,既要到外面送取报纸,又要在店里打杂,工作十分繁重。礼拜天也不例外。法拉第必须天亮以前就起床,才能来得及分送好报刊,待客户们看完后再及时地收回。顾客们都喜欢这位眼睛明亮、满头棕色卷发的小伙子。书店老板见法拉第工作既勤快,又肯动脑筋,在一年的年终时,破例提升他到店里的书籍装订处当一名“免费艺徒”,并兼管售书。
这份新的工作,对法拉第来说,犹如上帝送给他的圣诞礼物。现在,法拉第总算有了机会,不但可以看到书刊的外壳,更令他兴奋的是可以熟悉书刊的内容了。法拉第很快就学会了装订书籍的手艺,而且装订得又快又好。
法拉第像富兰克林少年时期一样,完全靠顽强的刻苦自学,才获得丰富的知识的。法拉第刻苦自学,阅读各种书籍。他常常一边装订书,一边翻阅着书中的文章,并利用书店的废纸订成笔记本,摘录着各种资料。他几乎利用了所有工余时间,拼命地读书。书店老板是个好心肠的人,对勤奋好学的法拉第十分怜爱,他说:“读吧,法拉第,好好读吧!爱读什么就读什么。订书匠只管书的外表,可是你知道了书里的内容,那也没有什么坏处。”
法拉第几乎把书店里装订好的新书都看遍了。书是人类知识的宝库,勤奋读书便是开启知识宝库的金钥匙。法拉第在书店工作的8年间,始终坚持不懈地刻苦读书,他的头脑就像一块巨大的海绵一样,尽情地在知识的海洋中贪婪地吸吮着,为他日后从事科学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法拉第后来在回忆这段日子时说:“在当学徒的时候,我爱看手边的科学书,其中最爱读的是玛西特夫人的《化学漫谈》和《大英百科全书》中的电学论文。我做了一些花费得起的实验,每星期花上几个便士,还制成了一种电学机械,起初用小玻璃瓶,后来就用真正的金属圆筒以及其他这类电学仪器。”
法拉第从开始学习就很重视科学实验,他平时省吃俭用,从微薄的收入中节约出一点钱,购买了一些最简单的实验器材,对照书本一个一个地进行实验。店老板看了法拉第的实验后称赞说:“这孩子真不寻常!”法拉第正是通过这样孜孜不倦的学习和反复的实验,不仅了解了大量的科学知识,而且训练了自己的实验技能,逐渐摸索到了科学的门径,靠自学掌握了有关电和化学的基础理论。
1812年初秋的一天,一位常来书店的皇家学会会员亚当斯先生知道法拉第很喜欢化学和物理,便送给他4张皇家学院科学演讲会的入场券。主讲人是皇家学会会长、皇家学院的化学教授戴维,他是电化学的创始人之一,他主讲的内容是关于电学的研究。法拉第怀着极大的兴趣聆听了戴维的演讲,并做了详尽细致的听讲记录。法拉第被深深打动了,他决心寻找自己的科学之路。
法拉第对科学充满了憧憬,他写信给伦敦学会主席班克斯,希望能到皇家学院去工作,但遭到了回绝。法拉第并不灰心。他把戴维教授的4次演讲记录。经过精心整理,在有些地方,根据自己的理解加以发挥补充,还画了许多插图,注明戴维教授做的一些示范实验,并把这份听讲记录装订成册,在书脊上烫上金字。然后,法拉第把这本自己精雕细刻的《享·戴维爵士演讲录》寄给戴维教授、同时附了一封言辞恳切的求职信。
法拉第在信中诉说了自己贫困的身世,以及对科学的向往,他迫切渴望能得到一个可以接触科学技术的职位,只要能参与为人类造福的科学事业,不论待遇怎么低,他都十分乐意。
1812年12月25日,戴维收到了书和信。开始,他感到很奇怪,自己从未出版过什么演讲录,哪里出的这本书呢?他真没有想到,自己的4次演讲总共不过4个多小时,而这本演讲录竟有380页之多。所讲的都详尽地记录在里面,还补充了许多没有讲的内容,这本书凝聚着整理者多少敬仰和心血啊!读了法拉第的信后,戴维被这个年轻人的身世和热情深深感动了。从这个陌生的年轻人身上,戴维着到了一种最宝贵的东西——对科学的热爱和献身精神。
圣诞节前夕,戴维到皇家学院去,找到皇家学院理事佩皮斯先生,建议录用这个有志向的年轻人到皇家学院来工作。佩皮斯说:“叫他来洗瓶子吧!要是他还有点用,那他会来的,要是他不肯来干,那他就是个没用的人。”当天晚上,戴维就给法拉第写了回信:“承蒙寄来大作,读后不胜愉快。它展示了你巨大的热情,记忆力和专心致志的精神。最近我不得不离开伦敦,到月底才能回来。我很乐意为你效劳。我希望这是我力所能及的事。”
1813年3月1日,在戴维教授推荐下,法拉第的愿望终于实现了,他进入了皇家学院的实验室,给戴维教授当助手,开始了他的科学创造生涯,在皇家学院整整工作了50年。
法拉第埋头苦干,洗瓶子、擦桌子,拖地板,把实验室打扫得干干净净。法拉第头脑灵敏,喜欢动脑筋分析问题,很快就熟悉了电化学实验室的一些实验技术。为人谦虚的法拉第总是恭敬地向教授提出一些建议,深受戴维教授的赏识,允许他参加自己的各项实验工作。不久,法拉第就可以独挡一面地进行实验研究,并取得了一些成绩。没有几个月的时间,戴维已对法拉第寄予完全的信任,邀请法拉第作他的“哲学助手”,陪伴他一同到欧洲各大城市去讲学。戴维一生中有过许多重要的发现,但是,他后来却自豪地说:
“我一生中最伟大的发现,是法拉第。”
1813年10月13日,法拉第有幸随同戴维教授到欧洲大陆各国访问和讲学。对于一个铁匠的儿子,一个足迹从未越出伦敦地平线的22岁的年轻人来说,这次欧洲之行,实在不亚于《爱丽丝奇遇记》一书中的女主角爱丽丝的漫游奇境。法拉第在日记中写道:“今天早晨迎来了我一生的新时代。”
从1813年10月到1815年3月的一年半中,法拉第跟随导师先后到了法国、意大利、德国、比利时、瑞士等地,这对于年轻的法拉第来说,是一次极好的学习机会,使他开阔了眼界,接受了锻炼,有机会认识了当时许多知名的科学家,如安培、盖—吕萨克、洪波尔特等,并参观了他们的实验室。在日记中,法拉第记下了自己兴奋的心情:“夜间海上灿烂的波光”、“庄严雄伟的群山”,“笼罩在雾鬓云鬟里的枫丹白露的森林”,“维苏威火山的喷火口——那个喷出一串串的烟尘和一阵阵赤炽的石流的无底洞穴。”在日记中,他还详细地记录了戴维在各地讲学的内容、实验过程,以及各国科学家的实验方法,风格特长等。这次出访,对后来法拉第在电学和化学方面取得重大成就,起了很大的作用。
回国后,法拉第立即投入了紧张的科研工作。当时皇家学院被公认为是
“最高深的科学研究和最佳、最专门化的科学讲演之家”。法拉第经常参加皇家学院的讲习会,有时也充当一个临时性的讲师。他的一个朋友描绘了一幅粗略,却颇为生动的法拉第立在讲坛上的画像:
“年轻人热情洋溢,满脸春风习习,
欢乐为其友,邪恶为其敌,
他衣冠修整,平凡而又恭谦。
为真理而耕耘,不为名利而卖力。”
当时,法拉第每星期的收入仅有30先令,但是他从不在乎名和利,全心身地勤奋学习和工作,功夫不负有心人,1816年,25岁的法拉第在《科学季刊》上发表了《多斯加尼本生石灰的分析》一文,这是他的第一篇化学论文。随后两年中,法拉第先后发表了17篇化学分析方面的论文。其中一篇关于火焰的论文,大胆地指出当时理论中存在的一些谬误,法拉第研究氯气和其他气体凝结过程的成就引起了伦敦科学界的注意。法拉第终于靠刻苦自学,勤勉工作成长为一名年轻有为的科学家。
这期间,法拉第爱上了一位年轻女郎——撒拉·巴纳德。尽管早年法拉第曾经在笔记本上写过一段讽刺爱情的话:“什么是爱情?除当事人而外,它是每一个人都讨厌的东西。”但是,现在法拉第完全不同了,他开始一个劲地向撒拉表示爱慕之情,甚至惹起她的讨厌也在所不顾。撒拉·巴纳德在法拉第给她的书面求婚书上写了几个字:“爱情使哲学家成了糊涂虫。”哲学家用他献身科学的锲而不舍的精神,坚持自己的“糊涂举动”,丘比特的爱情之箭终于射中了巴纳德小姐的芳心。1821年,他们结为伉俪,虽然婚后没有子女,但是两人恩爱无间,白头偕老。后来,法拉第非常满意地说:“结婚比任何其他事件更强烈地促进了我的尘世的幸福和健全的思维能力。……,除了变得更加亲密和炽热之外,再没有发生任何变化。”的确,法拉第的妻子非常贤惠,在几乎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里,撒拉无微不至地照顾着法拉第,让她的丈夫毫无牵挂地在科学领域里自由翱翔。
1821年,法拉第担任皇家学院实验室总监和代理实验室主任,后来被推选为皇家学会会员,1825年接替戴维任实验室主任。从1821年起,法拉第开始进行电和磁的研究。1821年10月21日,他发表了第一篇电磁学论文《论某些新的电磁运动兼磁学理论》。法拉第根据自己做的大量实验,确信电和磁就像铜币的图案和字样一样,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既然电流可以产生磁,那么为什么磁不能产生电流呢?法拉第在日记中写下了一个崭新的研究课题:“把磁转变成电”。
为了把这个闪光的设想变成现实,法拉第含辛茹苦,已经在实验室里度过整整10个春秋了,做了成百上千次的实验,电池组已增加到120个电瓶,这说明同最初的实验相比,电流量增大了120倍,做实验用的线圈,已不知更换了多少。然而,实验仍未取得决定性的突破。面对一次次的失败,法拉第毫不气馁,继续苦苦地探索着。
1831年秋季的一天,和风吹过,天气已经开始转凉,法拉第还是穿着那件旧外套,埋头在实验室里紧张地工作着。他复查了全部实验记录,逐件仔细检查了实验器具,连一根小导线都不放过,并对设计思路和实验方法也进行了全面的反省。法拉第慎重地开始了又一次实验。
法拉第用一根长为220英尺的铜丝绕在一个圆筒上,线圈的两端连着一个电流计。当他用一根磁铁插入或抽出线圈时,电流计就会发生偏转;如果磁铁在线圈中不动时,电流计就不动。于是他得出结论:只有磁铁在线圈中运动时才能产生电流,他把这个发现称作电磁感应现象,这种电流叫作感应电流。后来,法拉第又改变了实验方法,他把线圈放在磁铁的两极之间,当线圈不断旋转时,线圈中就能产生持续不断的电流。这一重大发现,为制造发电机奠定了基础。
法拉第整整耗费了10年的心血,终于在自己40岁时获得了成功,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这是电学发展史上一个划时代的发现。然而,当法拉第向皇家学会做报告时,竟有人用怀疑的口吻问他:这个发现究竟有什么用?法拉第反问道:“新生婴儿有什么用?”回答得多么巧妙啊!新生婴儿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则预示着人类将进入一个崭新的电气时代!
法拉第实现了“把磁转变为电”的理想后,并不满足,再接再励,提出了一系列新的研究课题,接二连三地作出了许多新的重要的发现:他发现了电解定律;发现了自感现象;发现了磁光效应;发现了物质的抗磁性等等。法拉第成为近代电磁学的奠基人。
法拉第不仅在电磁学方面取得了杰出的成就,在化学方面也有很多重要的贡献:他发现了两种新的氯化碳,创制了光学玻璃的新品种,研究了合金钢的性能,还发现了苯,对有机化学的产生和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法拉第一生取得了如此辉煌的成就,但他从不倨功自傲。他在发现电磁感应现象之后,写信给他的朋友菲利浦斯说:“我正再忙于研究电磁学。我想,我捞到了一点好东西。可是没有把握,或许我花费了那么多劳动,捞到的不是一条鱼,而是一团水草。”其实,何止是一条鱼,这不仅是19世纪最伟大的发现之一,也是整个科学史上的最伟大发现之一。法拉第是多么的谦虚,多么的谨慎啊!
和法拉第同时代的法国著名作家大仲马高度评价法拉第说:“我不知道是否会有一位科学家,能够像法拉第那样,留下许多令人惬意的成就,当作赠与后辈的遗产而不自满……,他的为人异常质朴,爱慕真理异常热烈;对于各项成就,满怀敬意;别人有所发现,力表钦羡;自己有所得,却十分谦逊;不依赖别人,一往直前的美德。所有这些融合起来,就使这位伟大的物理学家的高尚人格,添上一种罕有的魅力。”
法拉第身上罕有的魅力,就是他一生致力于科学研究事业,从不贪图任何荣誉。他先后辞掉了伦敦皇家学会会长和皇家研究院院长等职务;谢绝了伦敦大学教授和其他大学欲授予他的名誉学位,也不肯接受要加封给他的爵位。他成名之后,世界各国赠给他的各种学位头衔多达94个,他把所有的荣誉证书和奖章都收藏起来,连最亲近的朋友都未见过。他对朋友说:“我从来没有为追求这些荣誉而工作。”他喜爱科学研究工作胜于各种荣誉,他曾说:“自然哲学家应当是这样一种人:他愿意倾听每一种意见,却下决心要自己作出判断。他应当不被表面现象所迷惑,不对每一种假设有偏爱,不属于任何学派,在学术上不盲从大师。他应该重事不重人。真理应当是他的首要目标。如果有了这些品质,再加上勤勉,那么他确实可以有希望走进自然的圣殿。”这正是法拉第一生为人类科学事业作出如此巨大贡献的真实写照。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