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弹

 




  原子弹中的核反应是一种“链式反应”。什么叫链式反应?可以用下面的传说故事来说明一下。

  古印度有一个国王,棋艺很高,多年来没有人敢和他对弈。这一天,国王宣布,谁要是能赢他,要求什么赏赐都可以满足。结果,有一位很穷困的青年赢了他。那青年说:“请皇帝按下列规则赏些谷米:在棋盘的第一个格中,给我放1粒谷子。在第二格中给我2粒谷子。在第三格中给我4粒,第四格中给我8粒。以后每一格都比前一格增加一倍……直到最后一格为止。”

  国王一听哈哈大笑,说:“这太容易了,我的谷子堆成山,正愁没处放呢!”谁知总管和御前学者们计算一番以后,竟吓得伸出舌头!原来计算的结果是总共需要两万万万万颗谷粒。折算一下,把全世界几个世纪以来生产的谷子放在一起,还不够用呢!

  原子弹中的铀核在中子的作用下,可以一分为二,每个铀核分裂将放出两亿电子伏特的能量。如果只有一个铀核分裂,能量仍是微不足道的。实际情况是,铀核分裂时除了放出能量外,还同时放出2~3个中子。这些中子会再次引起其他铀原子核的分裂。一个引起两个,两个引起四个,……这样“链式反应”下去,产生分裂的铀核数目正像棋盘上的谷粒一样,很快会增加到巨大的数量。放出的能量就形成惊人的原子爆炸。

  要使链式反应能够实现,必须有一个基本条件,即裂变物质的数量应达到临界质量。我们知道,原子是很小的,原子核更小,大约只占原子体积的数万亿分之一。当中子在原子中通过时,有可能打中原子核,也有可能打不中而逃逸出去。裂变物质的质量越大,打中原子核的可能性也就越大。因此,任何裂变物质都存在一个实现链式反应的最小数量——临界质量。例如,在常温常压下,铀235的临界质量是48.8公斤,钚239的临界质量是16.5公斤。当原子弹中几块铀块或钚块被突然合拢在一起,达到或超过临界质量时,原子弹就发生爆炸。

  氢 弹

  1954年3月1日,日本的“幸福龙五号”渔船在比基尼岛附近时隐时现,破浪行驶。舱内满是刚捕获的鲜鱼,活蹦乱跳,令人喜爱。忽然,从比基尼岛方向飘来几片乌云,霎时间一些细小的“雪花”降下来,落到身上。渔民们感到奇怪,想掉换方向,但风向也跟着逆转,渔船竟然无法行驶,只好停下来等风向稳定了再说。

  不一会儿,“雪”停了,天也晴了,“幸福龙五号”继续朝日本方向行驶。谁知大家开始感到很不舒服。有人呕吐起来。

  “哎呀,疼死我了!”一个渔民按着肚子在船板上呻吟。

  “我头昏,看不清东西!”另一个渔民叫嚷着。

  船长给大家发了止痛片,可吃下去根本不顶用。怎么办?船长叫人爬上桅杆呼救。可附近没有船只的影子。大家只好挣扎着,奋力向日本海岸行驶。两星期后。他们终于在茫茫海面上发现了日本烧津港的轮廓。可这时,已有3名海员死去,剩下的20几名船员已奄奄一息。

  日本政府十分重视这一事件。专家们携带仪器登船检验,发现船板缝、鲜鱼上都有严重的放射性污染。结论是,有人偷偷地在公海上试验核武器,那“雪花”正是核爆炸后产生的放射性沉降!日本政府立即向联合国提出公诉:是哪个国家,在公海上胡作非为?

  3月17日,美国政府在强大的国际舆论压力下,只得承认这事是他们干的,并说:那是一次新的氢弹试验……

  美国首次氢弹试验是在1952年10月31日晚间进行的,代号“麦克”。地点是在太平洋的马绍尔群岛。据观测,这次氢弹的爆炸力相当于1000万吨TNT黄色炸药,而美国第一批原子弹的爆炸力只有2万吨。爆炸结果,在海底形成了2000米宽、50米深的“火山口”,一个珊瑚岛也在爆炸后消失了。显然,氢弹的威力大大超过了原子弹。很自然,人们想知道,氢弹所依据的原理是什么,它和原子弹有什么区别。

  和原子弹相反,氢弹依赖的反应不是原子核的分裂而是原子核的聚合。科学家早就发现,轻原子核在聚合成较重的核时会放出大量能量。例如,4个氢原子核合成氦原子核,能释放出28百万电子伏特的能量。这叫“聚变”反应。通常,氢弹用的轻材料是氘和氚。氘又称重氢,在自然界含量很丰富,它存在于海水中。氚要人工制造,价格十分昂贵。

  一个氘原子核和一个氚原子核聚合时,可以释放 17.6百万电子伏特能量。这样,对于相同质量的核燃料,氘氚聚变放出的能量是铀核裂变反应放能的4倍。而且,氢弹的装药量不受临界质量的限制,可以使威力增加到上千万吨,或者更大。

  但是,轻核的聚合是有条件的,因为原子核带正电,它们之间的力总是排斥力。要想使它们结合到一起,必须赋予原子核以很大的速度。它们以高速相撞时,会冲破阻力,实现聚合。怎样才能赋予原子核以高速呢?只要把轻核材料加热到足够高的温度就可以了。

  据计算,氘氚的聚变至少需要1000万摄氏度以上的温度才行。这样高的温度是无法用人们常用的炉子来获得的。因此,尽管轻核的聚变反应发现得比裂变反应早,却长期制不出氢弹。只有原子弹出现后,人们才有了获得1000万摄氏度以上高温的手段。在氢弹中总是有一个小的原子弹作“扳机”。当这个原子弹爆炸后,重核的裂变产生高温,氘和氚的原子核以每秒几百公里的速度相互碰撞,迅速进行聚合反应,放出聚变能量,从而完成了氢弹的爆炸过程。

  中子弹

  清晨四点钟,设在布鲁塞尔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总部的电话响了。

  值班军官抓起听筒,脸色吓得煞白,说:“什么?华约国家发动了突然袭击?”

  他强迫自己镇定下来,迅速开启录音机,继续详细询问战况。他按动一个电钮,正在熟睡的北约总司令黑格将军被警报唤醒了。10分钟后,人员到齐,紧急会议开始了。

  “现在,敌军已攻占了荷兰的齐多而普市,数以千计的坦克和装甲车正向邻近的纽斯塔德镇奔袭……”值班军官汇报说。

  “停!两地相距多远?”黑格问。

  “1公里!”军官答。

  黑格略加思忖,便命令说:“好!长矛导弹和8英寸原子大炮准备,用特种弹头!”

  ……密集的坦克群像蝗虫一般黑压压地向前拥去,突然空中响起爆炸声。火花闪闪,云雾团团,但是看不到弹片飞溅。坦克像中了定身法一样,突然停下来了。人们爬上坦克,打开顶盖,立刻惊呆了:里面的乘员没有受伤或流血的迹象,但都紧闭双眼,死了……

  这是北约总参谋部设想的一个战例,并非真有其事。那特种弹头就是中子弹。中子弹以高能中子作为杀伤手段,这中子可以穿透一英尺厚的钢板,因此,普通的坦克装甲、掩体和砖墙是阻挡不住它的。这中子肉眼看不见,所以出现“死得莫名其妙”的场面。美国报道说,当前研制的中子弹可使200米范围内的任何生命立即死亡;使800米内没有遮蔽的人员在5分钟内失去活动能力,一两天内死亡。但中子弹对周围物体的破坏半径仅有200米,所以远处的坦克、建筑物等能完好地保存下来。此外,中子弹爆炸时产生的放射性沾染很轻,部队可以很快地进入爆炸地区。这在军事上意义很大。

  中子弹的奥秘至今没有公开。但专家们分析,中子弹实际上是一种改进的氢弹。它依赖的也主要是氘氚反应。但氘氚反应从设计上要作许多改进,要增加中子的产额,并且让它们很容易跑到弹体外面去。中子弹同样要有一个产生裂变反应的原子弹作“扳机”,来造成聚变反应的高温。但是,因为中子弹是战术武器,不允许有太大的当量,减化吸收中子的屏蔽材料,从而使中子反应产物尽量减少,以削弱放射性沾染。这与和平时期,在技术上利用的某些核装置,有许多相同之处。要抵御它的攻击,所有军事设施都应该加固。有时,加固的费用要超过原建筑成本的50%。

  电磁脉冲弹

  1962年7月9日,夏威夷奥阿胡岛上的变压器,突然被强大的电流烧坏了。岛上的30条路灯立刻全部熄灭。同时,在檀香山,数百个防盗警铃莫名其妙地大叫起来,主人们惊慌地抓起手枪,可看不到盗贼的影子。变电所更乱了,电话铃乱响,电力线路的断路器,一个个像爆玉米花似地跳闸。人们拿起电话询问当地行政长官,可是一切通信线都中断了。……

  事后才知道,这些怪事是一次核爆炸引起的。这是美国在太平洋约翰斯登岛上进行的一次高度为400公里、当量为140万吨的高空核爆炸。

  核爆炸可以引起电力系统和通信线路的损坏,这是世界上首次核爆炸时就已经发现了的。但当时弄不清其机理,也未引起足够重视。到目前为止,全世界进行了接近 1000次核试验,几乎都观测到了这种现象。例如,1960年苏联在北方的新地岛上进行了一次5000万吨级的高空核爆炸,使阿拉斯加和格陵兰的预警雷达和4000公里范围内的通信系统失灵达24小时之久。还有几次高空核试验,使人造卫星的电子设备和太阳能电池受到损坏,以至停止了工作。

  人们将核武器的这一破坏因素,称为核爆炸电磁脉冲效应。所谓“电磁脉冲弹”,正是突出这一破坏因素而制成的新型核武器。

  这一破坏因素的理论解释已经比较成熟了。当核爆炸时,瞬时发出的伽玛射线和X光与周围的气体原子发生碰撞,把原子中的电子打下来,沿径向朝外飞出,形成“康普顿电流”。核爆炸由于受大气密度、武器系统、地磁和大气中蒸汽的影响,而不是球对称的,所以“康普顿电流”将发生振荡,形成强大的电磁辐射。另外,核爆炸产生的“火球”是一个高温高压的等离子体,“火球”将把地球的磁力线排斥在外。“火球”高速膨胀时,磁力线受到压缩;“火球”消失时,磁力线又恢复正常。这种磁力线的压缩和恢复也将产生电磁辐射。

  电磁脉冲弹产生的破坏虽不能立刻致人于死地,但由于现代电子设备日益普及,并发挥着关键的作用,它在未来的战争中可能举足轻重。据测量,100万吨级核弹在100公里的高度爆炸时,电磁脉冲覆盖面积为1200公里;在400公里高空爆炸时,覆盖面积为2200公里。

  电磁脉冲弹是一种防御性武器,它还可以破坏敌方的卫星和运动中的来袭导弹。目前,对付电磁脉冲弹的办法,一般从采取“电子加固措施”着眼,例如改进电路,加强屏蔽,增加保护装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