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空地导弹
|
空地导弹是由轰炸机、战斗炸机、歼击机和武装直升机携载,从空中发射,用于攻击地面目标的一种航空导弹。据不完全统汁,目前世界上正在服役和研制的有50多种型号,其中最主要的也有20多种。主要集中在美、苏、英、法、德等国。
空地导弹一般分两大类,即战略型和战术型。战略型空地导弹是专门为轰炸机设计的一种远程攻击型武器,主要有机载洲际导弹(如美国曾用C-5飞机试射“民兵”洲际导弹)、空射巡航导弹和一般战略导弹。1981年9月15日,世界上第一批空射战略型巡航导弹正式装备美国空军使用,该导弹编号为AGM-86B,发射重量1450公斤,射程2500公里,飞行速度885公里/小时,核弹头当量达20万吨梯恩梯,它主要由B-52轰炸机携载,每机装12枚。这种导弹射程远,采用惯导加地形匹配制导,命中精度较高。目前,美国正在研制新一代隐形巡航导弹,据称其射程为当代巡航导弹最大射程的4倍,即9600~10000公里,其雷达反射面积很小,在荧光屏上图像显示比针头还要小。前苏联也在研制空射型巡航导弹,射程预计可达2700公里以上。除空射巡航导弹外,一般的战略型空地导弹作战效能也相当高,而且大都能携核弹头,用于攻击较大型地面战略目标。这类导弹的发射重量一般为4000公斤左右,最重的可达9500公斤(前苏AS-3);飞行马赫数一般为2左右,最远可达960公里 (美AGM-28B)。
战术型空地导弹是种类最多、装备数量最大、在实战中应用最广的一种导弹。这类导弹主要指对地攻击型导弹,但也包括战术巡航导弹、反辐射导弹和反坦克导弹等。战术空地导弹的重量一般在200~800公斤之间,个别的达966公斤(美AGM-53A),最重的则达4077公斤(前苏AS-5);射程一般为数十公里,最远可达160~320公里 (前苏AS-5);飞行马赫数一般为1左右,最高可达3(美AGM-88A)。空地反坦克导弹有十多个型号,大都是地面反坦克导弹的改进型,这类导弹一般由武装直升机携载,有时也由反坦克飞机携载(如美国的A-10)。反坦克导弹一般射程为3~4公里,最大破甲厚度为400~600毫米。空射战术型巡航导弹也是对地攻击的有效武器,像美国的“战斧”BGM-109H射程可达 450公里,A-6、F/A-18、F-16、F-111等飞机均可携载,一架B-52架飞机可携20多枚。
海湾战争中使用的空地导弹
在1991年1月17日至2月28日爆发的海湾战争中,美军及多国部队首次使用了“斯拉姆”、“幼畜”、“跳跃者”和AS-30等空地导弹,其中,第一次用于实战、性能又最为先进的是美国海军研制的、用于装备舰载攻击机进行对陆攻击任务的“斯拉姆”。
“斯拉姆”是一种机载远程对地攻击导弹,由“鱼叉”导弹改进而成,同时吸取了“幼畜”(又译“小牛”)导弹在红外成像寻的和“白星眼”导弹在数据链方面的先进技术,并加装了GPS卫星导航全球定位接收,用以校正导弹的惯导系统。飞行员发射导弹后,能通过电视屏幕所显示的图像修正飞行中的导弹轨迹,以确保其误差精度不大于10米。“斯拉姆”导弹射程90~180公里,主要由A-6、A-7攻击机和F/A-18战斗/歼击机携载。1988年海军订60枚,原来预计1991年8月能交付部队使用,海湾战争爆发前,美国海军才决定在战场上对其作战效能提前进行最终的鉴定试验。
1991年1月18日,即海湾战争爆发后的第2天,2架载有“斯拉姆”空地导弹的美国海军A-6E“入侵者”舰载重型攻击机和1架A-7“海盗”舰载轻型攻击机从部署在红海的“肯尼迪”号航空母舰上起飞,飞越沙特阿拉伯领空,直逼伊拉克境内。这3架飞机的主要任务是炸毁伊发电厂的主要控制设备,瘫痪其整个发电能力。A-6E舰载攻击机发现目标后,通知A-7攻击机予以协同,于是便接近目标,进入导弹射程之内后首先发射了第一枚“斯拉姆”导弹把坚固的厂房炸开一个直径10米的大洞。2分钟后,另一架A-6E向目标发射了第2枚“斯拉姆”导弹,于是出现了奇迹:第2枚导弹居然从第一枚导弹炸开的洞口穿入厂房内部,将电站彻底摧毁。美国人给“斯拉姆”
+的精采表演打了一个A分。
“斯拉姆”空地导弹的成功使用,说明最新一代空地导弹已具备指哪儿打哪儿、攻击高精度点状硬目标的能力,这种远战兵器不仅杀伤威力极大,而且可以免伤非军事目标,所以特别适合“外科手术式”作战。
反辐射导弹
我们知道,现代化武器装备区别于传统武器装备的一个最突出的特点就是电子化程度高。一艘舰艇、一架飞机、一枚导弹,都有许许多多复杂的电子设备进行探测、指挥和引导。在这些电子设备中,最好的是雷达,因为它是探测、跟踪、识别和引导武器进行攻击和反击的关键性装备。一型装备,一种武器,如果失去雷达的引导,就像一个身强力壮的健将失去了双眼一般,任凭你浑身是胆,力大无比,也很难找到你所要攻击的对象,更不用说进行攻击了。为了摧毁雷达系统,从50年代末开始,就研制第一代反辐射导弹,目前已发展了十多个型号,发展到第三代,它们主要集中在美、苏、英、法等几个国家。
反辐射导弹是一种利用敌方雷达辐射的电磁波发现、跟踪并摧毁目标的导弹,所以又叫反雷达导弹。世界上最早的反辐射导弹是美国1964年装备使用的“百舌鸟”导弹,它也是世界上第一次用于实战的反辐射导弹,60年代中期在越南战场上发挥了重要作用。“百舌鸟”导弹代号为AGM-45A,属空地导弹中的一种型号,主要装备攻击机和战斗机,先后共生产2500枚左右,现已停产并逐渐退役。作为第一代第一型反辐射导弹,“百舌鸟”的性能并不算好,它弹长3.05米,弹径0.2米,射程12公里,最大飞行马赫数2,发射重量177~181公斤,发射高度1500~10000米,战斗部重66.7公斤,有效杀伤半径15米。除“百舌鸟”外,第一代反辐射导弹还有前苏联的“鲑鱼”AS-5,它于1966年服役,是一种较大型的导弹,弹长达8.647米,弹径1米,翼展4.522米,射程50~170公里,发射重量3983公斤,战斗部重达150公斤。
第二代反辐射导弹是70年代服役的导弹,主要型号有:美国的“标准”AGM-78A、B、C、D和“百舌鸟”改进型、AGM-45A-9、ACN-45A-90,前苏联的“王鱼”AS-6和英法联合研制的“玛特尔”AS-37。这几型导弹中,性能最好的是前苏联的“王鱼”AS-6反辐射导弹,它长达9米,射程低弹道时为250公里,高弹道时可达700~800公里,最大飞行马赫数在高空飞行时能达3,发射重量4800公斤,发射高度10000~12000米,制导方式为惯性加末段被动制导,战斗部重量达1000公斤,1972年服役后主要装备图-16H和图-22M轰炸机。“王鱼”导弹在弹长、射程、速度、发射重量、发射高度和战斗部重量六项指标中居世界反辐射导弹之首位。
第三代反辐射导弹是80年代以后服役的导弹,主要型号有:美国的“哈姆”和“默虹”,代号分别为AHM-88、AGM-136(此外还研制了一型“响尾蛇”AGM-122A,但尚未装备);英国的“阿拉姆”;法国的“阿玛特”和苏联的AS-9。除上述空射反辐射导弹外,以色列还于1982年研制成功地地型
“狼”式反辐射导弹,并在黎巴嫩战场投入使用。
“哈姆”导弹历经10年研制才于1983年装备使用,几次实战中表现了极好的作战性能,能用一枚取代9枚“百舌鸟”和5枚“标准”反辐射导弹。
“哈姆”导弹计划采购2万枚,主要装备海空军战斗机、攻击机和轰炸机。
“默虹”是一种可昼夜使用、用于摧毁地面雷达、机载雷达和干扰机的远程导弹,海湾战争首次使用,主要装备A-6E、A-7和B-52轰炸机。
“阿拉姆”机载反辐射导弹长4米,射程20公里,最大飞行马赫数2,1987年装备部队,海湾战争中首次实战应用。初步计划生产750枚,主装“旋风”攻击机,每机可挂9枚,预计需求量150O0枝以上。“阿玛特”导弹是一种射程较远的导弹,最大射程可达100公里,战斗部重150公斤,两伊战争中,伊拉克飞机使用该型导弹攻击地空导弹雷达,取得8发7中的成绩。
除反辐射导弹外,美、英、德等国正在研制203毫米和155毫米口径的反辐射炮弹,典型型号为ARP、DAD和AED等。
一般战术导弹都是采用主动寻的方法导向目标,即开启弹体雷达或红外扫描装置,对拟攻击目标进行主动搜索和跟踪,最后将其摧毁。反辐射导弹则不同,它是一种利用对方地面、舰载或机载雷达的电磁辐射,来搜索、跟踪和摧毁目标的一种武器。也就是说,反辐射导弹攻击目标的手段是“顺藤摸瓜”,以被动探测方式来摄取目标的电磁频谱,然后进行攻击。用反辐射导弹攻击地面雷达目标的作战方法一般有两种:
一是中高空攻击法。载机在中高空飞行,获取敌地面雷达的工作频率和各种电磁辐射信息,在离雷达站一定距离处进入雷达波束,发射导弹,然后继续向前飞行。为防止敌雷达因发现有来袭导弹而关机,载机可掉转航向再次进入敌雷达波束之内,吸引其保持开机状态,掩护反辐射导弹攻击。反辐射导弹则以被动雷达寻的方式,以敌雷达辐射波为导向,对目标实施攻击。
二是低空攻击法。载机在低空飞行,并在敌雷达作用距离之外发射导弹。导弹先在低空水平飞行一段距离,然后进入雷达作用范围,按既定程序爬升到弹道顶点,转入自导头制导,沿敌雷达辐射的电磁波导向目标。
反辐射导弹以它独有的特点,在近年来的战争中发挥了日益巨大的作用。
1991年 1月 17日凌晨3时许,伊拉克首都巴格达灯火通明,市民们晨睡正酣。突然,数十枚巡航导弹接踵而至,数百架飞机临空轰炸,有的飞行高度只有五六十米。第一波轰炸持续3个多小时,继而进行了第二、第三波轰炸,开战第一天,多国部队就出动了2000多架次、十五六种类型的飞机。从电视画面上我们可以看到:多国部队飞机如入无人之境,想炸哪里就炸哪里,只见放烟火般的地面炮火,却不见伊空军的飞机和防空导弹。伊拉克空军飞机为什么不起飞拦截呢?巴格达地面防空部队的数千枚地空导弹为什么全成了哑巴?当时有的军事评论家认为,这是萨达姆的防御战略,保留实力,避免正面交锋,以达到后发制人之目的。事实果真如此吗?为什么42天的战争中始终未见空军飞机迎战?未见地空导弹反击?其中奥妙只有一个,那就是电子战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人们只看到1月17日凌晨3时火光冲天、机群轰炸的场面,却很少有人知道,在总攻开始前5个多小时,“沙漠风暴”行动的第一乐章——代号为
“白雪行动”的规模电子战已经全面展开。数十架电子战飞机以强大的电磁功率对伊科战区实施了阻塞式电子干扰,开战前伊军通信已经中断、指挥已经瘫痪、雷达迷盲、荧光屏上一片雪花。携载“哈姆”、“阿拉姆”、“百舌鸟”、“默虹”反辐射导弹的数十架EA-6B、F-4G、EF-111和“海盗”等攻击机和电子战飞机乘虚而入,彻底摧毁了巴格达地区的机场雷达、防空导弹的火控雷达及用于指挥通信和电视、电台广播的各种无线,使伊军彻底丧失了反击能力,徒有一群飞机却无法进行机场调度和空中管制,徒有数千枚
“萨姆”防空导弹却不知该往哪儿打。在42天的战争中,多国部队共发射了1000多核反辐射导弹,摧毁了伊军 95%以上的雷达和电子设备,使50多个地空导弹阵地无法工作,对确保己方空中兵力的生存能力和提高空袭作战效能上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反辐射导弹不仅在海湾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越南战争和美利冲突中作用也十分明显。1986年3月24日晚10时6分,美国海军两架A-6E攻击机从位于地中海的“萨拉托加”号航空母舰上起飞,直抵利比亚锡德拉湾海岸的“萨姆”5地空导弹发射阵地,连发两枚“哈姆”导弹即将其火控制导雷达全部摧毁,消除了对美海军航空兵的威胁,为下一步袭击作战奠定了重要基础。1986年4月15日凌晨,美国又出动250多架飞机对位于的黎波里和班加西的5个利比亚境内目标进行了“外科手术式”空袭和轰炸。在开战前90分钟也进行了类似于“白雪行动”那样的电子干扰,在17架EF-111和EA-6B电子战飞机成功地对预定目标实施有效的电子压制之后,18架A-7舰载攻击机和F/A-18舰载战斗/攻击机,于空袭开始前6分钟进入电子战飞机所形成的干扰走廊,首先以60米高度在敌雷达盲区内超低空飞行,进入反辐射导弹的有效射程之后,突然爬升到150米高度,摄取敌雷达波束和工作频谱,一经锁定后便立即发射导弹。这次冲突中共发射340枚反辐射导弹
(其中“哈姆”30枚),摧毁利6个雷达站和若干个机场观察通信设备和指挥塔台,为后续部队大规模空袭扫除了障碍,消除了威胁。
诱惑导弹
在现代飞机和导弹的设计中,减小雷达反射面积,提高隐身效能,是一项极其重要的战术技术指标。但是,有一种导弹却恰恰相反,它善于表现自己,生怕敌方的雷达发现不了自己,还特意将外形做成矩形,以最大程度地反射雷达回波,它就是用于诱惑、干扰和摧毁敌重要目标的诱惑导弹。
从50年代中期起美国就开始研制这种导弹,到目前仅发展了两型,一型是“鹌鹑”导弹,一型是亚音速飞航式武装诱惑导弹。“鹌鹑”导弹长3.91米,发射重量545公斤,飞行马赫数0.9,实用高度16000米,最大射程639公里。其外形为飞机式,头部呈球形,弹体为矩形,用玻璃钢制成,使用涡轮喷气发动机推进。一架B-52飞机可携两枚,装在机舱内,发射后弹上发动机便点火,弹翼和尾翼自动张开,然后按预定航线航行,在敌空域上空实施干扰或掩护B-52飞机突防。
亚音速飞航式武装诱惑导弹,弹长4.26米,发射重量771公斤,飞行马赫数0.8以上,最大射程1600公里。导弹弹体采用铝合金结构,弹翼可折叠,每架B-52飞机可外挂20枚。导弹仍采用涡轮喷气发动机推进,弹上装有惯性制导系统、探测设备、电子干扰设备和假目标发生器等。武装型诱惑导弹还装有末制导设备和5万吨梯恩梯当量的核战斗部。作战时,B-52飞机进入敌防空区域后即发射诱惑导弹,导弹在惯导系统制导下,以与B-52差不多的速度飞行,并模拟B-52的飞行航迹,在遇有威胁时可进行规避,并能主动发射与B-52飞机上电子设备相同的信号和干扰信号。装有战斗部的诱惑导弹还可压制敌机场、预警和地面引导雷达站等。
诱惑导弹因其本身的雷达反射面积大,基本上和B-52飞机差不多,所以能起到鱼目混珠的效果,使敌人真假难辨,从而达到掩护B-52飞机突防的目的。诱惑导弹由于装有回波增强器、杂波干扰机、欺骗式干扰机等电子战设备,所以还能在敌空域上空实施主动而有效的电子干扰和压制,以掩护载机对目标实施袭击和轰炸。
空空导弹
空空导弹是从空中发射、用于攻击空中目标的导弹,是现代作战飞机的主要武器。战后以来,空空导弹经过40多年的发展,目前已发展了四代,有45个型号曾经或正在服役,另外,还有6种新型导弹正处于研制之中。
第一代空空导弹是50年代中期开始装备部队的,当时的主要攻击目标是轰炸机,一般采用尾追攻击的战术进行空战。第一代空空导弹的射程较近,只有1.1~12公里,都是近距攻击导弹;最大使用高度多为15公里;最大飞行马赫数为1.7~2.5,战斗部重一般为9~30公斤。当时的制导系统虽为红外型和雷达型,但性能较差,目标稍作空中机动,便无法进行咬尾攻击。
第二代空空导弹是60年代中期服役的,是为对付超音速轰炸机而设计的。多数战术飞机既可执行截击任务,又可执行轰炸任务,所以,出现了可迎头攻击和全天候使用的空空导弹。第二代导弹的特点是最大发射距离增加到8~22公里,最大使用高度增加到25公里,战斗部重量也增至11~70公斤,导弹的命中率有所提高。在制导方式上,虽仍使用红外和雷达制导,但性能已有很大提高,在战术使用上已能进行全向攻击及全天候作战,导弹战斗部也开始使用近炸引信。
第三代空空导弹是70年代中期开始服役的,它主要分三种类型:一是远距截击空空导弹。这种导弹射程一般达40~50公里以上,最远的可达110~160公里,因此可以对付从超高空几十公里到超低空几十米的空中目标,可以用于战区防空和遮断任务。既能尾追,又有迎击;既能向上发射,又能向下发射;既能单枚发射攻击单个目标,又能多枚齐射攻击多个不同的目标。二是中距空空导弹。这种导弹射程一般在10~50公里之间,用于对付超低空入侵的战斗机和巡航导弹,其最大特点是射程大、机动性好、具有下射能力,有的还具有全方向、全高度和全天候能力。这一代中距空空导弹的主要型号有:美国的“麻雀”AIM-7M,苏联的AA-7和AA-9,英国的“天空闪光”,法国的“玛特拉”超530和F、D型等。三是近距格斗空空导弹。这种导弹射程在10公里以内,主要是在空中近距交战中攻击对方的战斗机,其主要特点是机动性能好,导引头截获目标区域大且十分灵敏,载机不必作大的机动飞行便可攻击前方120°内的目标。近距导弹的主要型号有:美国的“响尾蛇”AIM-9G、H、E、J、N、P型,南非的“短刀”等。近距格斗型导弹主要有美国的“响尾蛇” AIM-9C、9M,苏联的AA-8、法国的“魔术”R-550型,以及以色列的“怪蛇”3型。
第四代空空导弹是80年代中期以后研制和服役的导弹。美国的AIM-120A先进中距空空导弹 (AMRAAM)具有发射后不管、复合制导、多目标攻击、全天候作战和下视下射、上视上射的特点,发射距离在100公里以上,同时还具备攻击巡航导弹等小目标的能力,以及近距攻击的特性。英德合研的AIM-132先进近距空空导弹(ARAAM)则具有离轴发射能力、分辨能力强、机动能力大、能全向攻击多目标的能力。
反坦克导弹
战后以来,反坦克导弹的发展受到各军事大国的重视,从50年代中期开始有所发展。世界上最先装备使用的反坦克导弹是法国于1952年研制成功、1956年装备使用的SS-10导弹。从那时起到现在,反坦克导弹已发展了三代,生产了40多个型号,装备了30多个国家,并在历次战争和冲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一代反坦克导弹是指60年代末之前服役的导弹,其代表型有:法国的SS-10、SS-11、SS-12,西德的“眼镜蛇”,日本的“马特”,英国的“摆火”,苏联的AT-1、AT-2和AT-3。从这一代导弹的发展来看,法国居领先地位,它研制的SS-12导弹(1962年装备)的各项指标在当时都属最好水平,该型导弹射程500~6000米,导弹飞行速度190米/秒,弹径210毫米,弹长1870毫米,翼展650毫米,弹重75公斤。第一代反坦克导弹的研制成功对坦克形成了较大威胁,对后来二、三代导弹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第一代导弹大都采用手控有线制导,反坦克导弹射手易遭对方攻击,导弹飞行速度较低,机功能力也较差。
第二代反坦克导弹是70年代初至70年代末服役的导弹,其代表型有:苏联的AT-4、AT-5、AT-6,美国的“陶”、“龙”,法国的“哈喷”、“阿克拉”,西德的“毒蛇”,法德联合研制的“米兰”、“霍特”及日本的KAM-9等。这一代导弹中,各项性能最好的是“陶”,其次是“霍特”、“米兰”和“龙”式反坦克导弹。“陶”式导弹在射程、飞行速度、弹径、弹长和翼展5项指标中属第二代中最好的,分别为65~3750米,350米/秒,152毫米,1178毫米和 340毫米。弹重最重的是“霍特”导弹,21.48公斤;破甲能力最强的也是“霍特”,达800毫米。第二代导弹的突出特点是采用了管式发射、光学跟踪、红外半自动有线制导,飞行速度提高了1倍,机动能力由于可以车载和机载从而大大提高,命中概率已达80%~90%,破甲厚度也有所提高。这一代导弹还可分为轻型、重型两类:“米兰”和“龙”即为轻型,其射程在1000~2000米以内,弹重在7公斤左右;“陶”和“霍特”即为重型,其射程在4000米左右,弹重在20公斤上下。
第三代反坦克导弹是指80年代初以后服役的导弹和正处于研制阶段的导弹。这一代反坦克导弹性能明显提高,其代表型为:美国的“陶”2“陶”3、“狱火”(又译“海尔法”),“坦克破坏者”等。这一代反坦克导弹的特点是通过车载和机载提高了机动能力,进一步增大了射程,提高了飞行速度和命中率,在制导方式上开始采用激光、红外、毫米波等新体制。最有代表性的是由“阿帕奇”反坦克直升机携载的“狱火”,它能超音速飞行,最大飞行马赫数能达1.17,最大射程可达7.5公里,采用半主动激光制导,弹重约50公斤。
现代反坦克导弹采用了激光、红外、毫米波等先进的制导方式,彻底抛弃了那根用以制导的导线,从而使导弹有了发射后不管、自动导向目标的能力。激光制导反坦克导弹实际上多为半自动导引型,其发射方式和航空激光制导炸弹是一样的,即瞄准手必须在导弹命中坦克之前始终用激光器发射出的激光束瞄准坦克,坦克接受照射后必然产生一种激光辐射,反坦克导弹所需要的就是这种辐射,于是,它便径直向坦克飞去,只要这种辐射不中断,它就能命中目标。这种制导方式实际还要射手保持瞄准,虽然发射导弹的飞机或车辆发射后不管了,可瞄准手还得管,所以也有很大危险。
毫米波自动导引是一种真正的发射后不管的导弹。毫米波是指波长相当于10~1毫米,频率30~300千兆赫的一种电磁波。这种毫米波段有一种很奇特的现象:大地自然地形有比较低的反射性和比较高的放射率,而金属目标则恰恰相反,它却具有较高的反射性和较低的放射率。也就是说,当一辆坦克在野外隆隆开进的时候,坦克与背景 (大地)毫米波的反射性就有明显差异,即坦克的反射性较高。利用这一原理,把导弹寻的头做成毫米波被动导引式,让它自己去感受这种变化,去追踪反射性较高的目标,当达到真正的发射后就不管了。
除毫米波制导外,红外成像制导也具有发射后不管的功能。它所采用的红外辐射原理与毫米波反射原理相同,也就是说,一辆开进的坦克所辐射出来的热量与大地背景是明显不同的,根据这样的差异,计导弹进行被动探测和跟踪,也同样达到摧毁目标的目的。
反坦克导弹的发射
反坦克导弹和其他导弹的发展一样,也经历了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制导到多体制制导和复合制导、由人工干预到发射后不管,进行自动寻的的复杂过程。
第一代反坦克导弹基本上是手控制导,即有线制导反坦克导弹。这种制导方式非常简单,它是根据步枪射击中“三点成一线”的瞄准、跟踪和击发原理而设计的,导弹尾巴上拖着一根制导导线,射手通过望远镜观察,眼睛、目标和飞行中的导弹是否在一条直线上,如有偏离,则扳动控制盒中的四个手柄,使之向上、向下、向左、向右改变弹道,很像我们现在电子游戏机的操纵程序。由于人工干预太多,就有点像步枪射击,虽然枪是一样的,可射手不同成绩就相差很大,所以手控线导反坦克导弹的命中概率很低,不到 60%,而且仅适用于单兵,机动发射很困难。
第二代反坦克导弹主要采用红外测角仪半自动有线制导,管式发射。这种发射方式原理其实和第一代发射原理是相同的,也是通过望远镜把十字线对准目标,用手工干予的方式使之进入正确飞行弹道,所不同的是由纯目视瞄准转为红外光学瞄准,把导弹飞行时尾部的曳光管改为红外发光装置。此外,只要用红外测角仪瞄准目标,不必老担心三点是否成一直线,测角仪就会自动发出修正指令使导弹进入正确的弹道,大大简化了射手的操纵过程。但最根本的一点没有任何改变,即导弹尾部仍然拖着那根长达几公里的导线。红外制导虽然提高了命中概率,但射手的训练和经验等人工干预因素仍起主导作用,由于采用线导,导弹发射后射手还要原地不动地进行制导,这在战场上相当危险,极易被敌杀伤。
反坦克导弹种类繁多,发展也十分迅速。导弹射程远近相差极大,“挫败进攻者”最远可达200公里,而一般的轻型反坦克导弹都只有1公里;弹重也是如此,有的重达200多公斤,有的却只有6公斤。导弹差异这么大,它们是怎样发射的呢?一般来说,反坦克导弹的发射方式有以下几种:
一是简易发射方式。第一代反坦克导弹多采用这种方式,弹翼做得很大,用来支撑在地面上发射,发射动力采用火箭发动机。
二是管式发射方式。从第二代反坦克导弹开始,就广泛采用管式发射方式。在管式发射方式中,有单兵便携式,三脚架式;也有以吉普车、履带式装甲车为运载和发射平台,将发射管装于其上的发射方式;还有用火炮、无坐力炮和火箭进行发射和助推的方式。对于管射式反坦克导弹来说,其发射动力可用火箭发动机,也可用无坐力炮、甚至用普通火炮。美国第三代反坦克导弹“萨达姆”和“铜斑蛇”就是分别用203毫米榴弹炮和155毫米榴弹炮发射的,其射程分别达30公里和20公里。一般来说,用固体火箭发动机助推,是给导弹一个足够大的初速,之后,它会自然点燃续航发动机进行飞行。炮射导弹则可依靠巨大的初速靠惯性飞行。
三是空射式。空射式反坦克是从第二代开始使用、到第三代大幅度提高作战性能的。用武装直升机或反坦克飞机发射反坦克导弹有许多独到的优点,如平台机动性高,可充分发挥反坦克导弹的威力;射程远,A-10攻击机携带的“小牛”导弹最大射程能达40公里;携载量大,一般车载型多为四联或八联装,但用武装直升机却可携载16枚反坦克导弹(“阿帕奇”),作战效能明显增强。机载型导弹主要有“小牛”、“狱火”、“陶”、“沃斯普”和“挫败进攻者”。
战术导弹一般在对流层内飞行,正是风、雨、雷、电相互作用、气流上下湍动,空气最稠密的一层大气层,所以雷雨天发射导弹,有时碰巧在空中遇雷电时则会发生雷击导弹的事件。不过,此类事件很少发生,有记载的只有过一次,即1984年6月上旬某日“马特”反坦克导弹遭雷击事件。
当时,天降小雨,云层较低,只有250米,在日本香川县境内,陆上自卫队正在进行“马特”反坦克导弹的实弹射击训练。“马特”导弹是日本研制的一种线导反坦克导弹,1967年开始装备部队。该弹长1米,直径120毫米,重15.7公斤,射程1500米,每个发射装置有5名操作手操纵。事件发生时,导弹已接近目标靶板,恰巧遇到一个落地雷,先是一道强烈的闪光,继而发出一阵轰鸣,导弹被击落在地,超高压电流沿制导导线传到操纵台,5名操作手受到强烈冲击,手脚麻木而倒地,分别造成不同程度的烧伤。
海军导弹
世界上有11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海军或海上力量,其中能够自行设计和生产导弹的国家屈指可数,只有美、苏、法、英、意、日、挪威、瑞典、德国、以色列等十几个国家,而能够生产各种各样的海军导弹 (包括战略导弹)的国家则只有美苏两家。前苏联海军因舰载航空兵较落后,所以在舰载机所携空空、空地、空舰和反辐射导弹等方面又落后于美国,在舰空导弹等方面水平也较差,所以,世界上只有美国海军导弹的数量最多、种类最全、技术最为先进。
海军是一个综合性战略军种,所以在导弹发展方面一向讲究大而全,其他军种拥有的主要导弹它几乎都有,人家没有的(如用于海上和水下发射的)它也应有尽有,因而是一个导弹武器的“小联合国”。
美国海军的导弹研制是从1944年开始的,目前已拥有30多种,生产数万枚之多,装备海军数百艘舰艇和数千架飞机。
目前,世界上共有300多种导弹,仅海军导弹就有120种之多。海军导弹一般分为舰对舰、舰对空、空对舰、潜对舰、潜对空、潜对潜、空对潜和岸对舰等多种形式。海洋不像陆地,一般水面舰艇在水面上没有任何地形地物可供依托,面临来自空中、水面、水下和陆地的多维威胁,所以,对海军导弹来说,有许多特殊的要求:如必须具有一定的射程、较高的命中概率、较快的反应速度、抗盐雾和不良气候的侵袭、能在摇摆不定的舰上发射、能在水下隐蔽攻击等等。概括来看,现代海军导弹主要有以下四个特点:
第一,射程远目前反舰导弹射程一般在30~200公里左右,有的可达450~550公里 (如美国的“战斧”和苏联的SS-N-19);舰空导弹射程一般达20~120公里,射高达30公里;舰载机发射的空对空导弹一般为15~30公里,个别达110~140公里(如美国的“不死鸟’)反潜导弹(火箭助飞鱼雷)一般达40~60公里;潜地巡航导弹可达2500~3000公里(如美国的“战斧”和苏联的SS-N-21);潜地弹道导弹可达8000~11000公里 (如美国的
“三叉朝”-Ⅱ型D-5导弹)。
第二,精度高
海军导弹的命中概率一般都在60%以上,个别可达90%以上。例如1991年海湾战争中美国海军向伊拉克发射的第一批“战斧”导弹,其命中概率就高达98%以上。潜地弹道导弹的圆概率误差已由60年代的2~3公里下降到现在的100~300米,个别可达90米左右。一般来讲,反舰导弹的单发命中概率可达70~90%:舰空导弹多为60~70%,2发齐射时能达90%;舰载机所携空空导弹多为65~75%,2发齐射可达90%以上。
第三,速度快
飞机和导弹是对水面舰艇威胁最大的高速运动目标,所以防空反导导弹速度应为目标速度的1.5~2倍左右。通常航空导弹的飞行马赫数为2.5~3.5。反舰导弹一般飞行弹道较低,有的还掠海3~4米飞行,空气阻力较大,所以现役反舰导弹一般没有超音速飞行的 (有些报道认为前苏联的SS-N-22等飞行马赫数已达1.3以上)。不过,正在研制的新一代反舰导弹预计飞行马赫数将超过2(如法国的“安斯”)。
第四,威力大
导弹的杀伤威力与命中精度和战斗部装药量有关,如果命中精度高,装药量就不一定很多。现代水面舰艇一般没有厚装甲防护,所以中、近程导弹的装药量都不大,多在120~250公斤左右,只有前苏制反舰导弹例外,大都在500公斤以上。用于打中小型舰艇的导弹装药量就更少,例如海湾战争中多次击沉伊拉克导弹艇的英国“海上大鸥”空舰导弹的战斗部只有20公斤。
反舰导弹
反舰导弹是专门用于攻击水面舰艇的一种导弹,根据发射平台和远载工具的不同,可分为舰对舰导弹、岸对舰导弹、空对舰导弹、潜对舰导弹等多种类型。
世界上最早研制反舰导弹的国家是苏联,世界上第一枚反舰导弹是1959年装备使用的有苏制SS-N-1和AS-1反舰导弹,世界上第一个用反舰导弹击沉水面舰艇的战例是1967年埃及用苏制“冥河”SS-N-2导弹击沉以色列的
“艾拉特”号驱逐舰。
50年代至 60年代,为了从岸上、空中和海洋沉重打击美国海军的航空母舰、战列舰和巡洋舰等大中型水面舰艇,苏联研制了第一代反舰导弹。1967年“冥河”导弹击沉驱逐舰的事件发生后,开始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于是兴起了一股发展反舰导弹的热潮。
70年代是反舰导弹发展的一个高峰,美、苏、法、意和挪威等国相继研制了一批性能较高的第二代反舰导弹,其主要型号有“鱼叉”、SS-N-12、“飞鱼”、“奥托马特”等。80年代以来,随着高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运用,反舰导弹的战术技术性能有了很大提高,这一时期发展的第三代反舰导弹主要有:美国的“战斧”、苏联的SS-N-22、法国的SM-39潜射型“飞鱼”、英国的“海鹰”、“海上大鸥”、瑞典的RBS-15等。
第一代反舰导弹的主要特点是战斗部装药量大,穿甲能力强,但飞行弹道高,体积大,抗干扰能力差,反应时间长,不太适宜攻击小型舰艇,且只能用于岸、舰发射。
第二代反舰导弹的特点是体积小,可掠海飞行,反应时间短,能用飞机、舰艇、潜艇发射,但射程较近,一般都不到100公里,抗干扰能力也较差。
第三代反舰导弹的特点是反应时间短,射程增大到500公里以上,一般也能进行中距攻击;除了多种平台均可发射,还能在水面舰艇和潜艇上垂直发射;并且还能够进行重复攻击,抗干扰能力也普遍增强。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