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古建筑  名宫古迹

 




  辉煌壮丽的故宫

  在我国首都北京,有一座辉煌壮丽的古建筑群,它原是历史上最后两个王朝明代和清代的皇宫,现在叫它“故宫”。它始建于明代永乐四年(公元1406年)。全部宫殿和庭院共占地72万多平方米,合1087市亩。当时劳动人民在继承和发扬传统建筑技术和艺术成就的基础上,创建了这座集中体现中国建筑优秀传统和独特风格的建筑群。从总的布局来说,分前后两大部分,俗称外朝和内廷。前部主要宫殿,以太和、中和、保和3大殿为中心,以文华殿、武英殿为两翼,这部分宫殿是封建皇帝行使专制政权的主要场所。后部以乾清宫、坤宁宫和东西6官组成,是封建皇帝和后妃居住的区域,在清代也作皇帝进行日常统治活动的地方。前后两部宫殿,按中国建筑以4根柱子当中的空间为一间计算,全部宫殿共约九千多间。宫殿群的外围,用 10米高的紫禁城和52米宽的护城河环绕起来。

  整个故宫,在建筑布置上,用形体变化、高低起伏的手法,组合成一个整体。在功能上符合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而左右均衡和形体变化的艺术效果,像是一幅千门万户的绘画长卷。紫禁城的正门叫“午门”,在10米高的城墙墩台上,有1组建筑。正中是9间面宽的大殿,在左右伸出两阙城墙上,建有联檐通脊的楼阁,四隅各有高大的角亭,辅翼着正殿。这组城上的建筑,形势巍峨壮丽,是故宫宫殿群中第一高峰。在午门以内,有广阔的大庭院,当中有弧形的内金水河横亘东西,北面就是外朝宫殿大门——太和门,左右各有朝房廊庑。金水河上有5座桥梁,装有白色汉白玉栏杆,随河宛转,形似玉带,这种布局,给人以极大的吸引力。登上太和门,在3万多平方米开阔的庭院中,1座大殿堂——太和殿出现在眼前。太和殿和中和殿、保和殿前后排列在一个8米高的工字形基台上,太和在前,中和居中,保和在后。这就是外朝的3大殿。基台3层重叠,每层周围都用汉白玉雕刻的各种构件垒砌,造型优美。下层基台最大,通过龙墀走道上达中层,再通过中层龙墀到达上层台面。三台当中有三层石雕“御路”,每层台上边缘都装饰有汉白玉雕刻的栏板、望柱和龙头。在25000平方米的台面上有透雕栏板1415块,雕刻云龙翔凤的望柱1460个,龙头1138个。用这样多的汉白玉装饰的三台,造型玲珑秀丽,重叠起伏,像是白玉砌的山峦。这是我国建筑上具有独特风格的装饰艺术。而这种装饰在结构功能上,又是25000平方米台面的排水管道。在栏板地栿石下,刻有小洞口;在望柱下伸出的龙头唇间,也刻出小洞口。每到雨季,3台雨水逐层由各小洞口下泄,水由龙头流出,大雨如白练,小雨如冰柱,千龙喷水,蔚为大观。这是科学而又艺术的设计。

  太和殿高35.05米,用72根大木柱支承梁架构成4大坡的屋面。我国古代建筑屋面呈现坡度,这跟建筑技术有关。这种构架习惯上称抬梁式。先在基础上立木柱,在柱上架大梁,又在梁上立小矮柱 (瓜柱),然后再架上一层比较短的梁。自大梁而上可以通过小柱重叠几层梁,逐层加高,而每层的梁却逐层缩短。在最上层立脊瓜柱,在两组构架之间,横搭檩枋。在檩上铺木椽,椽上铺木板 (望板),板上苫灰背瓷瓦。由于梁架逐层加高,而小梁逐层缩短,就构成具有坡度的屋面。太和殿的四大坡顶就是这样构成的。

  太和殿殿座南北纵深37.20米,东西横广63.96米。由南北纵深计算,木柱是6根为一组;东西横阔计算,是12根为一组。殿内支承梁架的柱子名金柱,高14.4米,柱径1.06米,都是整块巨材。以每四柱的空间作为一间计算,太和殿是由55间组成的大殿堂。殿里的“天花”、“藻井”,殿外檐下的“斗栱”,都加彩绘,富丽堂皇。“斗栱”是我国建筑中的一种特殊构件。斗的形状像一个小方木斗;弓形又像船形的木块叫做栱。斗在下面,栱安放在斗的上面槽里,总称斗栱。这种构件,装在柱头上的叫柱头科,分组装在外檐两柱之间额枋上的平板枋 (又名坐斗枋)叫平身科,装在角柱上的叫角科。像太和殿这样出檐深远的大殿堂,各组斗栱可以重叠挑出多层,术语叫做几跴。檐下斗栱,在建筑上具有两重作用:主要在结构上起到支撑作用,支托屋檐重量通过斗栱过渡到立柱上;另外,由于在檐下重叠挑出,并加彩绘,远望如重峦叠翠,具有装饰作用。

  太和殿是故宫中最大的木结构建筑,它是封建皇帝向全国发布号令和举行大典礼的场所,建筑形体要求庄严雄伟,富丽堂皇。这个建筑是达到了所要求的效果的。

  中国建筑的屋顶形式是丰富多彩的,在故宫建筑中,不同形式的屋顶就有10种以上。以3大殿为例,屋顶各不相同。太和殿是五脊四坡大殿,从东到西有一条长脊,前后各有斜行垂脊两条,这样就构成五脊四坡的屋面,建筑术语上叫庑殿式。大约从14世纪明代起,垂檐庑殿是封建王朝宫殿等级最高的形式。太和殿就是这种造型的大殿。中和殿高27米,是屋顶有4条垂脊的亭子形的方殿。四脊顶端聚成尖状,上安铜胎鎏金球形的宝顶,建筑术语上叫四角攒尖式。保和殿高29米,是屋顶有9条脊的殿堂。屋顶正中有一条正脊,前后各有2条垂脊,在各条垂脊下部再斜出一条岔脊,连同正脊、垂脊、岔脊共9条,建筑术语上叫歇山式。这3座大殿是故宫中的主要建筑,它们高矮造型不同,屋顶形式也不同,显得丰富多样而不呆板。

  故宫建筑屋顶满铺各色琉璃瓦件。主要殿座以黄色为主。绿色用于皇子居住区的建筑。其他蓝、紫、黑、翠以及孔雀绿、宝石蓝等五色缤纷的琉璃,多用在花园或琉璃壁上。太和殿屋顶当中正脊的两端各有琉璃吻兽,稳重有力地吞住大脊。吻兽造型优美,是构件又是装饰物。一部分瓦件塑造出龙凤、狮子、海马等立体动物形象,象征吉祥和威严,这些构件在建筑上起了装饰作用。

  在3大殿之后,有一片广场,正北是内廷宫殿的大门——乾清门,左右有琉璃照壁,门前金狮金缸相对排列。门里是后3宫。乾清宫是封建皇帝的寝宫。坤宁宫在后,是皇后的寝宫。在两宫之间夹立着一座方殿,名叫交泰殿,是内廷的小礼堂。皇后每年过生日的庆典和所谓亲蚕典礼都在这里举行。清代的“宝玺”(印章)也收藏在这里。在后三宫东西庑,还有为皇帝存储冠、袍、带、履的端凝殿,放置图书翰墨的懋勤殿。南庑有皇子读书的上书房,有翰林学士承值的南书房,以及管理宫廷日常生活的处所。此外还有左右对称的日精门、月华门、龙光门、凤彩门、基化门、端则门、隆福门、景和门,通妃子居住的东西六宫。这种左右对称的平面布局,也是中国古代建筑的特征之一。

  故宫前部宫殿,当时建筑造型要求宏伟壮丽,庭院明朗开阔,象征封建政权至高无上。后部内廷却要求庭院深邃,建筑紧凑,因此东西六宫都自成一体,各有宫门宫墙,相对排列,秩序井然,再配以宫灯联对,绣榻几床,都是体现适应豪华生活需要的布置。内廷之后是宫后苑。后苑里有岁寒不凋的苍松翠柏,有秀石叠砌的玲珑假山,楼、阁、亭、榭掩映其间,幽美而恬静。

  上述这些宫殿建筑,都在紫禁城围绕之内。紫禁城有4个门,正门名午门,东门名东华门,西门名西华门,北门名神武门。在紫禁城四隅还各有角楼一座,角楼高27.50米,十字屋脊,三重檐叠出,四面亮山,多角交错,是结构奇丽的建筑。面对紫禁城北门,有高耸的景山,是用土、石筑成,满山松柏成林。山分五峰,每峰各建一亭,巍峨矗立。在整体布局上,景山可说是故宫建筑群的屏障。

  故宫是几百年前劳动人民的创造,是劳动人民智慧和血汗的结晶。初建时被奴役的劳动者有工匠十万,夫役百万。紫禁城里每一块砖瓦,每一座殿宇,都渗透着劳动人民的血汗。在当时社会生产条件下,能建造这样宏伟高大的建筑群,充分反映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高度智慧和创造才能。同时,为了修建故宫,也给劳动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如所需的木材,在明代时,大多采自四川、广西、广东、云南、贵州等地,无数劳动人民被迫在丛山峻岭中的原始森林里,伐运木材,不知夺去了多少人的生命。所用石料多采自北京远郊和距京郊二三百里的山区。每块石料往往重达几吨甚至几十几百吨,如现在保和殿后檐的台阶,有一块云龙雕石重约250吨。不知又有多少采石和运石民工在采运过程中就此伤残和丧生。

  故宫建成后,经历了明、清两个王朝。当时劳动人民连走近紫禁城墙附近的地方都算犯罪。随着清王朝的没落,特别是解放前的38年中,故宫建筑日渐破坏,有好多处宫殿群成片倒坍,垃圾成山,高和紫禁城齐。

  1949年全国解放后,党和政府非常重视文物保护工作,把故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从此劳动人民创造的文化财富,又回到了人民的手中。

  世界屋脊上的宫殿

  号称世界屋脊的喜玛拉雅山下,世代聚居着我国的藏族同胞。这里,是一片神秘诡异的土地,悠远而凝重,旖丽且浓郁,豪迈无羁却隐含悲伤。

  拉萨,是西藏的首府。在拉萨盆地的玛布日山上,矗立着举世闻名的琼楼玉宇——布达拉宫。这里是西藏过去的最高统治者达赖喇嘛居住、念佛以及处理各种宗教和行政事务的地方。这座建筑在山峰上的宫殿无疑也是西藏建筑艺术的颠峰之作,它以浓烈夺目、气势磅礴的形象震撼着人们的心弦,同时成为拉萨,乃至整个西藏的重要象征与标志。

  布达拉宫的修建年代,相传始于公元7世纪的唐朝。松赞干布统一西藏定都拉萨后,由于娶了唐朝的文成公主和尼泊尔的拜木沙公主,开始信仰佛教,每天焚香静坐念佛。为了避免被打扰和防御敌人,开始在他所住的山上修建宫寨、高墙以及壕沟,后代又屡有加建。到17世纪中叶达赖五世受清朝册封后,由当时的总管桑结嘉木错主持,开始了大规模的修建工程,参加的工匠除藏族工匠7000名,画师281名外,还有清朝派的工匠114名,以及尼泊尔等国的匠人。整个工程历经50年之久,最终完成了我们今天所见的规模。

  布达拉宫由红宫、白宫和宫前建筑3大部分组成,这3部分都布置在玛布日山的南坡上。整个宫殿四周有几米厚的石墙和3座城门围绕着。

  从山脚开始,有一条曲曲折折的白色阶梯延伸至宫殿底,从大阶梯到达的白色大门到第6层房屋,全部涂着白色,称“白宫”。从第7层到第13层殿堂,正中刷着红色,叫“红宫”。为什么会有红、白之分呢?原来这是根据喇嘛教义的规定,凡经堂和塔必须刷成白色,佛寺必须刷成红色,白墙面上必须用黑色的窗框、红色的木门和棕色的饰带;而红墙面上则必须用白色和棕色的饰带。屋顶和饰带上的重点部分必须馏金。有了这样的常识,我们无需导游介绍,一眼便知某某建筑,是属于藏式建筑的何种类型了。

  当然,像布达拉宫这样使用最强烈浓重的颜色效果,给于我们的不仅仅是一种标识,从更直观的角度来说,它更多地带给我们的是一种视觉的欢乐与享受。只有在高原,在最清新的空气中和没有一丝碴尘污染的蓝天下,才会看到那般美丽绚烂的颜色。

  站在布达拉宫的脚下赞叹,陶醉之余,如果我们走进这座宫殿,还会有不少新奇的发现。在白宫的最高处,有一座日光殿,清晨它第一个迎来朝辉,迟暮它最后一个送走晚霞,从早到晚,总是阳光灿烂。红宫内的灵塔殿可以说是最神秘、而又最华丽考究的地方。所谓灵塔,就是达赖喇嘛死后遗骸安葬的地方。几乎每世喇嘛死后,都要修一座灵塔,存放在灵塔殿中。最高的灵塔是五世达赖的,有14米高,塔身全部用黄金包裹,仅此一塔就用去黄金近12万两,此外还镶嵌有珍珠宝石15000多颗,塔的上方还悬挂着华盖和丝绸纬缦,真可谓极尽奢华了。

  关于布达拉宫,还有许多奇趣的传说。据说,宫殿的东墙是由拉萨一带的石匠砌造的,墙角尖若刀锋;西墙由后藏石匠砌造,讲究圆滑。于是民间传言,从东墙上扔下一只整羊,到墙底羊就被劈成两半了;而从西墙上扔下一个鸡蛋,滚到地面还会完好无损。

  布达拉宫的垃圾,也是闻所未闻的一大奇观。这些垃圾和宫殿的历史一样久远,340多年来,宫内的垃圾从来没往外倒过。原来,出于宗教的缘由,人们认为如果随便往外倒垃圾,就会“倒运”和带来“晦气”。人们还盛传在这些历史垃圾里混杂着无数的珍宝。最近,为了维修布达拉宫,30个人花了8个月的时间,共清现出2345吨垃圾。这些垃圾真的像传说的那样“一把值千金”吗?其实除了大堆鸽子粪和无数虫子外,里面并没有多少值钱的宝贝。

  布达拉宫,是几千年藏族文化的缩影,就像那高原的雪山奇峰,就像那阳光下灿烂的金顶和长明的酥油灯,闪烁着永恒不灭的光辉异彩。

  最大的皇宫大殿

  我国历史上许多朝代都建有规模宏大的皇宫建筑,如汉代的长乐宫、唐代的大明宫等。为体现皇权的尊贵,主要殿宇都造得高大雄伟,但因年代久远和战乱,大多已无存,现存最大的皇宫大殿是北京故宫的太和殿。

  太和殿位于故宫的前半部,是明、清两代皇帝登基、大婚及举行其他重要庆典的地方,因此地位极为尊贵,建筑也特别高大。这座大殿俗称金銮宝殿,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明初称奉天殿,嘉靖时改为皇极殿,清顺治二年始称现名,寓意皇权至高无上。这是一座重檐庑殿顶大殿,高26.92米,面宽11间,63.96米,进深5间,37.17米,总面积达2377平方米,是我国现存最大的木结构建筑。

  大殿内有72根楠木大柱,其中有6根蟠龙金漆柱。菱花格的门窗在边缘接榫处都有镌刻的精巧花纹,以鎏金铜叶加固,门的裙板上雕有金龙图案,这就是历史文献上常说的“金扉、金锁帘”,是我国建筑宫殿的传统装饰之一。室内净空达14米,中部藻井离地16米,为常人高度的8倍以上,藻井为金漆蟠龙吊珠式,制作极为精细。藻井下方就是皇帝的专座——金龙宝座。宝座镂空金漆,设在7层台阶的高台上,后面是7扇雕龙涂金屏风。殿内的梁、楣都有贴金双龙和玺彩画,使整个大殿金碧辉煌,气势逼人。大殿的墙柱用较深的朱红色,基座是晶莹的汉白玉,屋檐下则用青绿的冷色,这不仅在色调上与屋面的暖色形成对比,而且在视觉上增加了出檐的深度。

  太和殿与故宫另两座——中和殿、保和殿共同坐落在一个高8.13米,平面形状呈工字形的汉白玉台基上。台基非常宽大,达25000平方米,每层都用汉白玉石栏杆围护着,计有透雕栏板1414块,雕刻出龙翔凤舞的望柱1460根,构成重重叠叠和白玉雕成的山峦,雕工非常精致华丽。在龙凤纹饰的望柱下面,伸出排水的龙头,共有1142个,排水孔内侧口开在望柱下部、出水口巧妙地设计在龙头唇部,每当下雨时,雨水从排水口中流出,看上去如千龙喷水,十分壮观。整座台基从高度和气氛上,加强了太和殿的威势。台基上陈列有汉白玉精雕的计时仪器日晷,象证性的量器玉石嘉量,鼎式铜香炉、铜鹤、铜鹿等。古代遇有大典时,台基下还设有一品到九品的品级山,用以指导各品级的官员各赴其位向皇帝朝贺。清代时,品级山由石质改为铜质山形。从太和殿前到太和门止,是一个长方形的大院子,空旷而严整,也起着烘托太和殿主体地位的作用。

  最完整的斋宫建筑

  斋宫是皇帝进行斋戒的场所,在皇室的各种祭祈建筑中,都建有斋宫,现存最完整的斋宫建筑是北京天坛的斋宫。

  斋宫在天坛圜丘坛成贞门外西北,坐西朝东,平面为方形。宫墙两层,外层叫砖城,周长为66.07米;内层宫墙叫紫墙,周长为41.33米。围墙正东有宫门2道,左右各有1座角门,角门前面又各有1座汉白玉石桥。紫墙四周有167间回廊环绕,是守卫宫墙的八旗兵丁遮避风雨霜雪的地方。回廊上画有1300多幅人物、山水、花卉、翎毛等彩画。回廊外面有深池环绕,整个斋宫层层设防。石桥前面南北各有朝房5间,是侍卫和禁军兵将的临时住房。

  进二道宫门,迎面就是斋宫的五间正殿。殿座全是汉白玉石基和石柱。建筑结构和正式宫殿一样,重檐垂脊,吻兽俱全。但殿顶成拱券形,不露栋梁榱桷痕迹,故名无梁殿,是北京著名的古建筑。殿前左右各置配殿3间,丹墀 (露台)之上,左右各置一座高大的白石亭子,左边的叫斋戒铜人亭,右边的叫时辰亭。清帝入斋宫时,先在斋戒铜人亭内的小方桌上,铺一块黄云缎桌布,上摆一尊铜铸人像,乌纱玉带,手持“斋戒”牌,以此警示皇帝要虔诚斋戒,切忌胡思乱想。这尊铜像,据说是唐太宗李世民的著名宰相魏征,上祭时间到,铜像立即撤去。斋宫的东北角有一钟楼,是乾隆时修建的。楼内悬挂着明朝永乐年间铸造的大铜钟。皇帝祭天的时候,从起驾出斋宫就开始鸣钟,到皇帝登上坛台时,钟声即止,大祭礼毕,钟声再起。

  正殿后面还有5间大殿,是皇帝斋戒时的寝宫。明清两代帝王,按照典制规定。每到祭天的前3天,都必须先到帝宫内独宿3昼夜,不吃荤腥葱蒜,不饮酒,不娱乐,不理刑名 (与司法有关事项),不吊祭,不近妇女,多洗澡,名为“斋戒”,又叫“致斋”。雍正即位以后,因担心被人暗杀,不敢在斋宫中一人独宿3昼夜,就想出一个“内斋”与外斋相结合的办法。雍正九年(1731年)他下令在皇宫的内东路南端,另建了一座斋宫,叫“内斋”,将天坛内的斋宫叫“外斋”。从祭日的前3天开始,他在内斋独宿三昼两夜,叫“致内斋”;在祭天前一日的夜间11点钟,他才从“内斋”移往“外斋”,叫“致外斋”。算起来他在天坛内的斋宫只停留4小时左右。

  帝王的寝宫,应该铺黄色琉璃瓦,但斋宫铺的却是蓝色琉璃瓦,而且采用坐西朝东的布局,因为封建帝王都自命为“奉天承运的天子”,是皇天上帝的儿子。既然要当虔诚祭天的孝子,当然不得在“父亲”面前称皇帝,也不得住黄瓦正殿。这就是斋宫坐西向东,不盖黄瓦的来由。

  此外,这里还有茶果局、膳房、什物房等辅助建筑,所有房屋都是五间一套,南北、左右对称。

  现存最完整的王府

  我国历代都有王府,但遗留至今的绝大部分是清代王府,明代以前的王府很难寻到,而且大多也不是以前的建筑了。清代的王府分亲王和郡王两种,都有一定的规制。据 《大清会典》记述,亲王府有大门5间,台基高四尺五寸的正殿7间,后殿5间,后寝7间,以这些建筑为中轴线,形成了多进的四合院。各王府中路的配制都一样,两侧没有统一的规定,一般设在厢房、配殿、仓库等建筑。

  清代保存至今的王府主要有10多个,如清初封的8家“世袭罔替”的“铁帽子”王府和同治以后封赐修造的4家“世袭罔替”王府。这些王府均坐落在北京旧城内。其中保存最完整,布置最精巧,也最著名的是恭亲王府。

  据《宸垣识略》记载,恭王府原在地安门东大街东端。咸丰二年(1852年),当时的恭亲王奕䜣以咸丰亲弟弟的身份把王府迁到什刹海西侧的一座大府第中。这座府第最早是乾隆时期的大学士和珅的住宅,始建于 1766—1785年间,后来成为庆郡王永璘的府邸。同治年间,奕䜣对府第进行了大规模的翻建,形成了现在的格局。

  恭王府分“府邸”和“花园”两个部分,总面积达5.7公顷,约合85市亩,其中王府和花园大约各占一半。府邸的布局非常严谨,气势庄重。整个建筑分东中西三路,各有三进院落及多座厅堂。中路建筑与王府规制相同,但5间后殿已毁。东边有一组建筑,采用小五架梁式,是明代的建筑风格。厅前有一架生长了200多年的藤萝,如今长势仍然非常旺盛,在北京地区非常少见,人们称此院为“藤萝院”。西边的一组建筑以位于中部的“天香庭院”为主。垂花门内有康熙之子慎郡王允禧所题的匾额,院内廊庑环接,气势宏大,正房叫锡晋斋,里面用楠木做槅断,洞房曲户,回环四合,极为精妙。院内有两株珍贵的西府海棠,至今已活了290多年。

  恭王府最特殊的建筑是后楼。后楼位于府邸的最后面,高2层,东西宽160多米,号称“九十九间半”,东部叫“瞻霁楼”,西部叫“宝约楼”,实际上是一座,楼的两端各向前部拐出几间,就像伸出两臂要拥抱王府的前部建筑。两层楼都有通长的走廊联接各间房子,显得非常通畅。走廊内雕梁画栋,非常富丽。这座楼梯原来是木假山式的,非常巧妙,据说在世界上也很少见,但现在已经看不到了。

  恭王府花园在府第后楼的后面,不属王府规制,是一座独具特色的王府花园。

  一段时期,一些《红楼梦》研究专家考证,认为恭王府是曹雪芹写书时体验生活,吸取素材的地方,书中写的“芳园筑向帝城西”,从“外河”“引泉”,乃至建筑布局,都与府邸和花园有多处吻合,这一假设曾引起争论。1964年周总理参观了这座王府,询问了争论的情况,说“不要轻率地肯定它就是《红楼梦》大观园,但也不要轻率地否定就不是”。他建议对这座王府及花园加以保护,作为有关曹雪芹的纪念性堂馆的一个地点。这场争论,使这座王府具有一种神秘的色彩。

  最完整的起义军王府

  在江苏省苏州市的东北街,与拙政园相邻,有一座宏大的建筑物,这是清代农民起义政权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的王府,是当年太平天国留存下来的最完整的建筑物,也是我国历史上遗存下来最完整的农民起义军王府。

  1860年6月,李秀成率领太平军攻克苏州,在苏南地区建立了新的行省,叫苏福省,省会就设在苏州。同年10月,在没收的拙政园基础上,动员了数百民工兴建忠王府。1863年12月苏州失守,忠王府修理工程仍未完工,但已初具规模。

  忠王府的建筑艺木具有独特风格。原来的大门前有两座吹鼓亭,相对而立,是供乐队演奏用的。大门两侧的辕门上各建有一座凌空飞展的角楼。据考证,这座大门高数丈,十分庄严雄伟。但这座大门已被李鸿章改筑成清代的旧式衙门了。府中的正殿、后轩、两庑等仍保存完好。正殿与后轩在平面上形成“工”字形,这在我国建筑史上称为工字殿,这种形式的建筑体现了太平天国宫殿建筑的特点。正殿东西两侧的两庑,能衬托出正殿的主体地位。据考证,这种建筑形式与太平大国召集会议的需要有关。府中原有一座四方形的五层楼,用以进行军事瞭望,但现已无存。

  忠王府的建筑上有丰富多彩的雕刻与绘画,龙凤雕刻是其主要特征,如大门前的石狮子与工字殿的20扇大门窗上的龙凤雕刻,后殿九幅裙板上的彩画和前后四面梁柱上的彩画等。

  忠王府的壁画和彩画很有特点,现存壁画共9幅,绘在木板上,内容非常丰富,大多是描绘田野景色的。忠王府的彩画很多,从大门到后殿的5进建筑物上,都绘有图案、花鸟鱼虫、山水等内容的彩画,现在仍完好的达到300多幅。这些彩画具有苏式彩绘精致,秀丽的独特艺术风格,具有较高的价值。在我国历史上,农民革命的遗址遗迹保存如此完好的,忠王府是唯一的特例。

  最早最大的九龙壁

  中国建筑布局中,一般喜欢在庭院、府第的门前设照壁,以增加建筑的层次感。照壁的形式很多,因建筑的功能、规格和模式的不同而各不相同。其中比较高级、讲究的,并且有较高建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的是九龙壁,我国现存有3座九龙壁,分别在山西大同、北京的北海和故宫,其中年代最早、规模最大的是大同九龙壁。

  大同九龙壁原是明太祖朱元璋第13个儿子朱桂代王府前的照壁,建于洪武年间(1368~1398年)。王府在明代末年毁于兵火,而九龙壁却完整地保存下来。

  九龙壁位于大同市城内东大街路南,全长45.5米,高8米,厚2.02米,体积相当庞大。整座照壁共分4部分,最下部是须弥座,上面是壁身,再上是斗拱,最上面是琉璃瓦顶。壁身以6层琉璃砖拼砌而成,九条巨龙腾云驾雾,中间一条是黄色的主龙,龙头向前,成正面列罩。其他龙分列两边。九龙中,有的伸爪抱珠,有的喷须拂云,有的昂首雾中,有的翘尾探海,有的搏凤弄雨,有的腾云欲去,姿态各不相同,颜色参差变化,雕塑十分雄浑、粗壮、有力。其施工工艺,包括画面安排、雕龙、绘画、分块、配料、调色、上釉、烧制、装配等,质量要求非常严格,历经600余年而仍然巍然屹立。

  九龙前面还建有汉白玉石栏杆和衬壁的壁池,池中泉水清澈,风清日朗之时,九龙壁上的龙形云影倒映池内,犹如活龙嬉于水中,体现了高超的融景构思。

  1954年,鉴于壁身局部倾斜和破损,同时为适应城市规划,龙壁向南迁移了38米,按明初式样和风格重新砌筑,使九龙壁焕然一新。

  双面九龙壁

  我国现存的三座九龙壁中,仅有一座是双面的,这就是北海的九龙壁。

  在北海公园的北岸,著名的五龙亭后面,清代时曾有一组叫作大圆镜智宝殿的建筑,殿前真谛门的照壁就是这座九龙壁。1919年,庙宇被焚,仅剩九龙壁,成为遗留至今不可多得的建筑工艺品。

  北海九龙壁传说是万历时仿照大同九龙壁建造的,经专家考证,实际上建造于清代前期的康熙二十一年(1756年),其建筑造型和艺术风格与大同九龙壁迥然不同,具有明显的清初琉璃制品的特点。

  北海九龙壁比大同九龙壁小得多,长25.86米,厚1.42米,高6.65米。壁体可分为4个部分,最下部是青白玉石砌成的台基,其上是绿色琉璃须弥座,再上是九龙壁面,是壁体的主要部分,最上面是庑殿式壁顶。整个龙壁结构匀称,造型舒展秀丽。

  壁面由七色琉璃砖砌成,两面各有蟠龙九条。这座龙壁的九龙安排很有特色,正中是一条坐龙,中黄色,头向东扭,与东侧龙共戏一珠;西侧一条青色龙与一条浅黄色龙共戏一珠;再西是一条紫色龙和一条深黄色龙共戏一珠;东侧剩下的一组三条龙;因是单数,设计者就势安排为一龙戏一珠,龙的颜色与西侧对应,这样,就突出了龙壁的变化,更觉生动传神,九龙的背景为海水波涛,流云叠障,旭日明月,峭立山石,与九龙相映衬,勾勒出一幅活生生的多层次画卷。九龙采用高浮雕作法,使各龙更加生动逼真,呼之欲出。

  全壁是由424块琉璃砖,以整幅图案分块烧制,然后再精心拼砌而成的,壁面的图案连成一气,几乎看不出拼砌的痕迹,施工水平达到了天衣无缝的地步。整体两面的各部分安排了大大小小共635条龙,大脊上有九条小龙与壁面上的大龙两两相对,其余在垂脊、筒瓦、陇垂、斗拱等各个部位均有龙形,但丝毫不冲淡壁面上大龙的主体地位,相反,使整个龙壁主题更加突出,布局更加和谐,表现了很高的总体设计水平。

  万里长城

  万里长城雄踞于我国北部河山,它的走向由西向东,跨过黄土高原,沙漠地带,崇山峻岭,河谷溪流。它雄伟壮观,工程艰巨,是世界建筑奇迹之一。

  万里长城的历史可以上溯到2200多年以前。最早修筑长城从战国时期就开始了。那时已经形成了一些大城市,例如秦国的咸阳、赵国的邯郸、燕国的下都、魏国的大梁等,北方的大平原成了北部游牧民族 狁(xi3n yǔn)、林胡、楼烦、东胡、匈奴的统治者向南争夺的对象。同时,各诸候国统治阶级集团之间的兼并战争也达到非常频繁的地步。起先,为了防止来自北方的突然袭击,各诸候国在北部修建了长城。后来,各诸侯国之间也筑起了长城,进行自卫。保存到今天的有燕、赵、魏、齐各诸侯国长城的遗迹。燕国长城西起独石口 (今河北赤城境内),东到辽东,用它防御匈奴和东胡。赵国长城西起内蒙古临河,东到河北蔚县,主要防御林胡和楼烦。魏国长城北起黄河后套,直达陕西西北方,南边接华山,它的防御对象是匈奴和秦国。齐国长城西起山东境内黄河,沿泰山到诸城,主要防御吴国和楚国。

  秦始皇灭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封建制的大帝国。为了防范匈奴奴隶主贵族的侵袭,秦始皇把燕、赵、魏各诸候国的长城连接起来,用30万人力连续修了十多年,这项工程才初步完成。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万里长城。秦代的万里长城西起甘肃临洮(岷县),沿着黄河到内蒙古临河,北达阴山,南到山西雁门关、代县、河北蔚县,接燕国北长城,经张家口东达燕山、玉田、锦州延到辽东。

  以魏长城为例,可以看出战国时期长城的构造。陕西韩城南马陵庄附近遗留的魏长城,南北平行有两条,相距160米。南长城基部宽7米,顶部宽4米,残存高度4米;北长城残存体型略小,城墙下部宽5米,顶部宽3.5米,残存高度约3米左右。城墙全部用黄土夯筑。烽火台建在南长城的南面,距城墙约250米左右,也全部用黄土筑成。平面呈方形,每边7米,总高度9米,台子做出收分。烽火台自地面4.5米高的部位,每面露出方木3根,头端向外,这可能是防止坍塌的“纴木”。

  秦代的长城,就甘肃临洮那一段来说,全部用黄土筑成。城墙下部宽4.2米,上部宽2.5米,残存高度3米左右。有的地段用黄粘土夹杂少量的碎石筑成,用夯头紧密捣固。夯窝比较小,可能用夯杵施工。

  汉代万里长城从遗物的尺度和烽火台的体形看来,都远远超过前代,城墙和烽火台都保存到今天。汉代重修秦代所筑的万里长城外,还修筑“朔方长城”(今内蒙古境内鄂尔多斯高原一带),大修“凉州西段”长城,建立河西四郡凉州 (今武威)、甘州(今张掖)、肃州(今酒泉)和沙州(今敦煌)。当时用巨大的人力物力修筑“凉州西段”长城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证河西走廊的畅通,维持对西域各少数民族的统治,同时又能切断匈奴和西域的交通联系。“凉州西段”长城在甘肃境内,北端自额济纳旗居延海开始,向西南方向经过大方城到金塔是北长城;从金塔经破城子、桥弯城到安西是中长城;从安西经敦煌城北直达大方盘城、玉门关进入新疆是南长城。这三段长城是汉武帝时开始修筑的。《居延汉简》有“五里一燧,十里一墩,卅里一堡,百里一城”的记载,据现场调查,实际上三里左右就有一燧,几十里就有一城。

  汉代长城和魏、秦长城构造不很相同。从敦煌西南玉门关的一段长城看,墙身下部宽3.5米,上部宽1.1米,墙身残存高4米。墙身筑法,自地面50厘米开始,每隔15厘米铺芦苇一层,做防碱夹层。芦苇摆法纵横相交,厚6厘米。芦苇至今保存完好。墙身夯土用当地的土,土中夹杂一些细小石子,全部用夯筑实。汉代长城的烽火台都建在长城边沿,有的建在长城外,也有的建在长城里,遗留到今天的数量很多,不下几百座,仅在甘肃金塔、额济纳旗就存留200多座。烽火台平面呈正方形,每边17米,高25米左右,4个壁面有明显的收分,有的用夯土筑成,有的用土坯砌筑,也有的用夯土和土坯合筑。土坯尺寸长38厘米,宽20厘米,厚9厘米。土坯砌法,每隔三层土坯夹一层芦苇。目前各烽火台除四角被剥蚀外,其余都还完好。施工中采用芦苇,可使城墙坚固不易坍塌。从烽火台留下的洞眼来分析,城墙和烽火台施工时都采用“夹板脚手架”的施工方法。例如金塔一个烽火台的壁面上,保留洞眼两排,每排四个,第一排距地面高14米,两排间的距离80厘米,洞眼间距 1.2,可见墙面土坯砌筑采用了“插杆单排脚手架”。在那千里荒无人烟的戈壁滩上,搭盖临时住所,解决食宿,运输材料,兴建巨大的工程,显然是非常艰巨的。特别是西北地区风沙漫天,气候变化无常,寒冷天气占一大半,可以想象施工时的艰苦状况。这更说明万里长城是古代劳动人民血汗的结晶。

  今天,我们在北京居庸关、八达岭等地所看到的雄伟的长城,是明代重新修筑的,前后经过100多年才完成。

  明代长城西起嘉峪关,东达山海关,总长6350公里)。当时分段进行防守。起初设立四大镇。辽东镇,设在辽宁辽阳,管辖范围南起凤凰城,西达山海关,共长975公里(1950里)。宣府镇,设在河北宣化,管辖范围东起居庸关,西达大同市,全长511.5公里 (1023里)。这一段地处北京外围,为了加强防卫,筑造长城九重。大同镇,设在山西大同,管辖范围西起山西偏关,东到山西天镇,全长323.5公里(647里)。榆林镇,设在陕西榆林,管辖范围东起内蒙古清水河,西达宁夏盐池,全长885公里(1770里)。后来为了进一步加强防卫,又设立三镇。宁夏镇,设在宁夏银川,管辖范围东起宁夏盐池,西达甘肃靖远,全长1000公里 (2000里)。甘肃镇,设在甘肃张掖,管辖范围东起兰州,西达嘉峪关,全长800公里 (1600里)。蓟州镇,设在河北蓟县 (今属天津市),管辖范围东起山海关,西达居庸关,长达600公里(1200里)。蓟州镇的城墙非常坚固,靠近居庸关一带有长城三重,用意在保卫北京。此外偏关、宁武关、雁门关是外三关,居庸关、紫荆关、倒马关是内三关。

  明代长城又分东西两大部分。山西以东是东半部。东半部长城都建在崇山峻岭间,随山势曲折延伸。城墙下部宽6米,墙顶宽5.4米。墙顶外部设立垛口,高2米;内部砌女墙,高1米。城墙总高8.7米。墙身每隔70米左右设敌楼一座。敌楼建筑有两种:一种内部可以住人,进行防御;另一种是实心体。墙上设有排水沟和吐水口。墙身内部每隔200米建石阶磴道,供上下城墙用。城墙全部用砖砌筑,内部夯土。当年施工时在集中点建窑烧砖,就近搬运。高山顶上用砖,采取人力运搬,很不容易,特别是八达岭和它以东长城的有些部位,用大石条砌筑,在地势不平的条件下施工,砌筑大型石条18层,是相当困难的。山西以西的明代长城是西半部。西半部长城全部夯土筑成,墙面没有包砖。墙身下部宽4米,上部宽1.6米。墙顶设有敌墙,垛口高80厘米。墙顶通道宽1.2米。城墙总高5.3米。城墙采用夯土版筑,每版长4米。烽火台建筑在长城两侧,独立建在高山上,也有和城墙接连的,平面呈方形,每面8米,总高12米,四个墙面做出很大收分。长城所用的土,就地取材。夯筑采用“夹板脚手架”的施工方法,一米长的城墙用土量就要80立方米,一个烽火台的用土量就得800立方米。可见万里长城用土的数量有多么大!土的运输量又有多么大!施工时按队按工来计算。据嘉靖十九年

  (公元1540年)嘉峪关北墙出土的“第一工起石牌”记述,一工是一队,以6队作为一个施工单位,按段施工,前后用了100多年。

  明代长城的关城很多,都选择在地势险峻的重要部位。著名的关城有嘉峪关城、山海关城等。嘉峪关城是明代长城西端的起点,建在酒泉西35公里通往新疆的大道上。关城平面方形,城周660米,东西两面有城门,门外各设子城一个。城墙高12米。四角设有角楼。南北设敌楼。城门上建楼,有光化门城楼、柔远门城楼、嘉峪关城楼,威严耸立。关城的墙顶、女墙、垛口和马道都用砖砌,其他部分全是夯土墙。万里长城的起点从祁连山下经几百米和关城相联,形势极端险要,称为“天下第一雄关”。山海关是明代万里长城东端的终点,建在河北、辽宁两省的交界线上,西部是高山,东临大海,中间建立山海关城。长城自山上而下和关城相联,构成险要的关隘,成为通往东北三省的咽喉要道。山海关城平面方形,东西南北各开一个城门,仅东门外建立子城。4个城门都建有城楼。城高12米,墙内用土夯实,外部包砖,非常坚固。登上城楼北望,万山丛叠;东览大海,气象万千。山海关自古以来就是军事重镇,号称“天下第一关”。

  万里长城这座雄伟的军事工程,它凝聚了无数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每当我们登上万里长城,都要为我们祖国的伟大创造而感到骄傲,感到自豪!

  最早的古建筑群

  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古建筑群是山东曲阜的孔庙。孔子是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和思想家,是儒家的创始人。在世时社会地位并不太高,但因其学说适应了封建统治者的需要,死后地位日益提高,历代都有封号。在他死后的第2年(公元前478年),鲁哀公把孔子的住宅改建为庙,岁时奉祀。之后,历代都有重建和扩建,形成了一处规模宏大,布局完整,形式壮丽,历史久远的古建筑群,被古建筑学家称为“世界上唯一的孤例”。

  现存的孔庙占地约22公顷,有5殿、1阁、1祠、2庑、1坛、2堂、15碑亭、53座门坊,共有房屋466间,主要建于金、元、明、清各代和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孔庙建筑群有着严格的中轴线规制,左右建筑基本对称,前后共有9进庭院,前3进是引导性庭院,正中是贯穿重重大门的甬道。第一道门是棂星门,比喻祭孔如祭天。第二道门叫圣时门,是孔庙的大门,为城门式三券拱门洞,前后铺设石雕龙阵。由此再过两道门,就进入孔庙的第4进院落,开始出现殿堂建筑。院内的中轴线建筑是奎文客,三层飞檐,四重斗拱,全木结构。此阁始建于北宋,是我国现存最高大的古代楼阁。

  奎文阁后是十二碑亭院、院内按南八北五的配制,分两排矗立着13座黄瓦红柱,重檐八角的“御碑亭”。内有唐、宋、金、元、明、清6代石碑53通。碑亭南排正中2座建于元代,再外2座建于金代明昌六年 (1195年),是孔庙内现存最古老的建筑。

  碑亭院北五门洞开,把孔庙分为3路,中路是大成门和右掖金声门,左掖玉振门,八门是孔庙的中心。西边是启圣门,院内祭祀孔子父母。东边是崇圣门,院内供奉孔子的上五代祖先。大成门为龙柱龙陛,黄瓦飞檐,门内有一如盖树亭,亭中原有孔子亲手栽植的桧树,但早年已死,现树是清雍正十年(1732年)萌发的新条。树旁有碑石以志。大成门后的甬道中间矗立着一座方亭式建筑,即为著名的“杏坛”,相传是孔子生前讲学的地方。宋初时孔庙正殿北移,利用殿基除地为坛,环植以杏,以示纪念。金代在坛上建亭,明代重修。亭为重檐16柱,十字结脊,上覆盖黄琉璃瓦,施以间金妆绘,小巧玲珑,精美异常。亭内有两通古碑,分别是金代党怀英的篆书“杏坛”碑和清高宗弘历的杏坛赞碑。

  杏坛后面是孔庙的主体建筑大成殿。

  大成殿后是建于北宋的寝殿,是祭祀孔子夫人的专祠。最后一道大殿是圣迹殿,其中有介绍孔子一生主要活动的石刻“圣迹图” 120幅,以及历代名画家绘制的孔子像石制。

  孔庙内还存有西汉以来历代碑刻2200多通,有许多名家的作品,价值极高。两庑存有汉代画像石100多块,涉及神话、音乐、舞蹈、杂技、楼阁、宴饮、渔猎、车骑、医疗等众多题材,雕刻手法多样,非常珍贵。

  悬柱建筑

  柱子是各类建筑物的骨架,必须固定在坚实的地基之上。但我国却有一座柱子悬起于地面的建筑,这就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容县的真武阁。

  真武阁位于容县县城东门外人民公园内,最初是一座建于唐乾元——大历年间(公元758~779年)的古经略台。用于操练军士、朝会习仪和游观风景用,后来台废,建有武当宫,是为真武阁的前身。经历代兴废,到明代万历元年 (1573年),出于迷信,为奉祀真武帝以镇火灾,建成3层楼阁。坐北向南,而且对着奇峰参天的都峤山。当时阁楼周围还有廊舍、垣墙、钟磬、鼎炉等附属建筑和设施,现已无存,仅剩真武阁巍然屹立,已有400余年的历史。

  真武阁通高为13.2米,面宽13.8米,进深11.2米,外形呈塔状,是一座独具风格的木构建筑。全阁用近3000条大小不一的坚如石质的铁黎木(俗称格木)构件串联吻合,相互制约,彼此扶持,合理而协调地组成一个十分优美、稳固的统一整体。全阁不用一件铁器,2层楼有4根支柱,承受着上层楼板、梁架、配柱和屋瓦、脊饰的沉重荷载,柱脚却悬空不落地,这是全阁结构中最奇特、最精巧的部分。它的方法是在悬空柱上,分上下2层用18根枋子(拱板)穿过檐柱(即底层内柱的上部),组成两组严密的“杠杆式”的斗拱,拱头托承外面宽阔的瓦檐,拱尾托起室内悬空柱本身,以檐柱为支点挑起来,这样2层楼上这4根内柱就悬空了。当初在设计和施工中为了使结构各部分均匀对称,受力平衡,需要有精湛的力学、数学、物理知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高超的工艺技巧,足见难度之大。

  真武阁这种独特的“杠杆结构”方法,在建筑史上是一个罕见的例子。这座雄伟壮丽的建筑,在漫长的400多年历史中,曾经受了多次风暴的袭击和地震的摇撼,始终巍然屹立,充分显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建筑技艺上的卓越才能和智慧,是我国古建筑中优秀的杰作。

  精巧的全木结构角楼

  在北京故宫紫禁城城墙的4角上,有4座一模一样的角楼,建造于明永乐年间,整个楼身坐落在紫禁城之上,连城台在内高27.5米。建筑平面为十字曲尺形。台基上下两层,四周环绕汉白玉石栏杆。楼身所用大木均为上等楠木,制作异常精细,虽一榫一卯,一升一斗,都严丝合缝、刮光刨平。立面体型为三屈出檐,共出角28处,窝角16处,檐角起翘,参差错落,远远望去,层层叠立,高低起伏,蔚为壮观。楼顶为十字交叉大脊歇山式,上披各种特制的异形黄色琉璃瓦件,中座一个鎏金大宝顶。其建筑形式在我国现存古代楼式中极为罕见。

  建造角楼,民间有着不少动人的传说,其中流传最广泛的是鲁班爷下凡设计角楼的故事。

  据说明代有个皇帝,一天晚上梦见一座9梁18柱72脊的别致角楼。第二天,他就传旨造办处,要他们9天内照样设计角楼1座,否则杀无赦。8天过去了,符合皇帝旨意的角楼还丝毫没有着落。匠师们一个个心急如焚,不约而同地聚到了茶馆里。正当大家一筹莫展之际,忽然从外边进来一个卖蝈蝈笼的老头儿,他走到一个老匠师面前问:“你不买个蝈蝈笼?”那个老匠师叹了口气说:“脑袋都快保不住了,哪还有心思买它!”老头儿微微一笑说:“我扎的蝈蝈笼可不比一般,保准你喜欢。”说着就把一个蝈蝈笼举到了老匠师的眼前。老匠师举目一看,果然扎得精巧玲珑,高高低低有好几个屋顶,枝枝丫丫有许多柱梁。他想也许对设计角楼能有点用处,于是就买了下未。老匠师和其他几个人围着蝈蝈笼,按梁、柱、脊分门别类地一数,恰是9梁18柱72脊,而且式样也颇为新颖。大家顿时喜出望外,赶紧出门追赶老人,但早已不知去向。于是,匠师们都说,一定是鲁班爷特地化身来救我们的。

  这个故事虽属虚构,但它却说明角楼的设计、建造是颇费了匠师们一番心血的。

  古老的石阙

  阙是建立在宫殿、庙宇或陵墓甬道、神道两旁的一种表示官爵、功绩的象征性装饰建筑,其式样和牌坊相似,只是没有横梁。阙有木制,也有石制,木制易朽,难于长久保存,现存比较古老的阙都是石阙,其中年代最久的是河南省登封县的汉代三阙。

  汉代三阙分别叫做太室阙、少室阙、启母阙,位于登封县嵩山南麓,是著名的嵩山中岳庙的建筑之一,三阙的结构大体相同,每阙由正、幅阙组成,各阙又分为阙基、阙身、阙顶三部分,都仿照砖木结构的形制,四壁浮雕有不同内容的画像。

  太宝阙是嵩山中岳庙的象征性大门,建于东汉元初五年 (118年),是用雕琢整齐的青石块垒砌而成的。主、副阙成东西排列,相距8米。阙高约4米,宽约2米,厚约0.7米。顶部各有石刻屋顶,压以脊兽。阙身刻篆体铭文和浮雕。铭额题为“中岳太室阙铭”。浮雕内容是车马出行、四神、树木、禽兽及各种花纹。图案大方,简炼朴实,富有生活气息。这座石阙是三座阙中建造年代最早的一座。

  少室阙在登封县城西北6公里的少室庙遗址前,建于东汉延光二年 (公元123年),其式样、尺度和太室阙相似,西面阙上有6字篆体铭文:“少室神道之阙”。阙身前后分别有浮雕狐追兔、赛马、踢球、射猎、角力以及山水等图案。

  启母阙在峻极蜂下的启母庙前,与少室阙同时建造,因避汉景帝刘启之讳,改名为“开母阙”。阙上篆书阙名为“开母庙神道石阙”。铭文主要内容是叙述怕鲧、大禹治水的事迹和赞赏启母的功绩。启母是大禹的妻子、夏启的母亲。阙上浮雕的内容,大致与少室阙相同。

  岳阳楼

  “洞庭天下水”,

  “岳阳天下楼”。

  岳阳楼是我国素负盛名的古建筑,坐落在湖南省岳阳市西门城楼上,滨临洞庭湖,风景优美。

  相传三国时东吴鲁肃曾在此设阅兵台,训练水兵。唐开元四年(公元716年)中书令张说谪守岳州,在此修楼,正式定名为“岳阳楼”。自唐至清1000多年中,岳阳楼屡遭水患兵灾,几经兴废。现在的主楼建于清光绪六年(1880年),气势雄伟,建筑精美。楼为3层3檐木结构,总高18.72米,顶层为黄色琉璃瓦盔顶,为我国现存最大的盔顶建筑。盔顶下的蜂窝斗拱,富有湖南地方风格。楼层腰檐设有平座,可凭栏远眺。

  岳阳楼地势高峻,下瞰洞庭。登上岳阳楼,湖光山色,尽收眼底,景物宽阔,气象万千。唐、宋著名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欧阳修、陆游等都先后登楼赋诗。李白诗句:“楼观岳阳尽,川回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杜甫诗句:“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至今脍炙人口。

  宋庆历四年(1044年)滕子京谪守巴陵郡,第二年重修岳阳楼,请范仲淹写了有名的“岳阳楼记”。文情并茂,文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更是千古传诵的名句。从此岳阳楼声名益振。现楼内存有木屏6幅,刻写着这篇文章,是清乾隆年间大书法家张照手笔。

  岳阳楼两侧有三醉亭、仙梅亭等附属建筑。三醉亭的取名是由民间传说:

  “吕洞宾三醉岳阳楼”而来。湖边还有“怀甫亭”,为纪念杜甫而筑,亭上题字是朱德同志手笔。

  寺庙揽胜

  最早的佛教寺院

  中国的佛教是从印度传来的。东汉明帝刘庄一次梦见一个十分高大的金人,头顶放射白光,在殿庭上飞绕。次日,大臣傅毅说这是西方的“佛”。于是,汉明帝派蔡愔、秦景等于永平七年(公元64年)领了十几个人到天竺

  (印度)拜佛取经,在大月支国(今阿富汗和中亚一带),碰到天竺的著名法师迦叶摩腾(也叫摄摩腾)和竺法兰。永平十年(公元67年),两位法师来到东汉都城洛阳,带来了佛经和释迦牟尼像。他们编译了一本佛经,叫《四十二章经》,开了汉字佛经的先例。明帝命令把佛经保存于皇家图书馆中,并仿建了我国第一座佛寺,因佛经是由白马驮来的,因此得名为白马寺。寺庙大门外,安放着两匹石质白马,以作纪念。因白马寺是最早的佛寺,因此,不少史籍也称其为佛教的“祖庭”。

  白马寺建成至今已有近2000年,历代多有修缮,唐代武则天时兴建的规模最大。现存寺宇大部分是明嘉靖二十五年 (公元1556年)所建。

  白马寺北靠邙山,南望洛水,占地面积40000平方米,平面呈长方形。大门不同于一般的佛寺,建成券门、牌坊式。从南到北,沿中轴线建有天王殿、大雄宝殿、千佛殿、观音阁、毗卢阁等。其中最主要的是大雄宝殿,是僧侣举行佛事活动的地方。台基约有1米高,平面为长方形。东西面宽5间,南北进深4间,单檐歇山顶。门窗用格扇。后壁和两山用梯形青石和青砖镶砌。毗卢阁是白马寺里最后的一个殿堂,它建在一个名叫清凉台的高台上。这是我国高台建筑遗留下来的一个实际例子,重檐歇山顶,彩栅朱柱,具有鲜明的东方建筑的特点。寺内中轴线西侧,还建有一些左右对称的厢房式建筑。各个殿宇内佛像俱全,佛龛精美。山门内东西两侧的柏树林里,各建有一座墓冢,用弧形青石块包镶,分别是迦叶摩腾和竺法兰墓。墓上题刻着宋徽宗赵佶给两位法师的封号。

  寺山门外东侧,建有一座密檐式砖塔,叫齐云塔,方形,13层,高50米,中空,可以上下,整个塔结构严谨、宏伟壮观。原塔是唐代木质塔,宋靖康元年(1126年)毁于火。金大定十五年(1175年)在原址上重建,是不可多得的金代遗物。

  白马寺已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解放后经多次修整已焕然一新,成为游览胜地,也是许多国家佛教徒朝拜的圣地。

  禅宗的“祖庭”

  河南省的登封少林寺是我国最著名的佛教寺院之一,它始建于南北朝时北魏太和二十年(496年),是魏孝文帝元宏为安顿印度僧人跋陀而敕建的。南朝刘宋末年,南天竺禅宗、第二十八代祖师菩提达摩,从印度经过广东、南京等地,于孝昌三年 (527年)进入少林寺,并在少林寺后五乳峰上部的一个天然石洞中面壁9年(号称10年),创立了我国佛教的禅宗,因此,佛门称达摩为禅宗的初祖,少林寺就成为禅宗的“祖庭”。

  少林寺位于中岳嵩山的西麓,距登封县城西北12公里。因其坐落在少室山阴丛林茂密之处,故得名。清初景日畛在《说嵩》中解释说:“少林者,少室之林也。”少林寺所处的位置自然风景绝佳,东面是太室山西麓,西面是著名的塔林,南面是少室山峭壁,北面是五乳峰,嵩山八大胜景之一的“少室晴雪”就在寺前。山门外,少溪河似一条玉带绕寺而过。整个寺区,山环水抱,峦峰秀丽,林茂地幽,一派灵气。古往今来,不少墨客文人来此吟诗作赋,使少林寺声名日著。

  少林寺创建以来,历经胜衰。唐代兴盛时,曾拥有土地930多公顷,殿堂楼阁5000多间,有“天下第一名刹”的称号。清朝以后,少林寺逐渐衰落,特别是民国十七年(1928年),军阀石友三放火烧毁了少林寺的大部分建筑,如天王殿、大雄殿、法堂、钟楼、鼓楼、紧那罗王殿、六祖堂、香积厨、仓库房、东禅堂、西禅堂、静室、客堂、跋陀殿、十方堂等,大火燃烧了 45天方熄,使一座海内巨刹到处残墙断壁,破败不堪。

  解放以后,少林寺得到多次修葺,在原来的基础上,落架修复了千佛殿、地藏殿、初祖庵大殿,翻修了立雪亭、方丈室、东西僚房、退居房、配房,恢复重建了天王殿、东西禅堂、紧那罗王殿、六祖堂,新建起了僧院、碑廊、锤谱堂,整修了院落、塔林、石刻等,一些其他建筑也在准备修复、翻新,使少林寺恢复了往日的兴盛景象。

  目前,少林寺的建筑主要有7进院落,总面积30000余平方米,最前面是山门,面阔3间,单檐歇山式,是清代建筑。门上“少林寺”的匾额是清康熙皇帝亲题。山门后依次是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阁、方丈室、达摩亭、千佛殿等。其中千佛殿进深3间,面阔7间,面积300多平方米,高约30余米,是寺内现存最大的佛殿,殿内供奉明代铜铸莲花座毗卢佛像,东、西、北3面墙壁上有明代绘制的500罗汉朝毗卢大型彩色壁画,面积达320多平方米。殿内砖铺地面上有并列4行共48个少林拳“站桩坑”,是历代少林僧人练拳习武的脚坑遗迹,殿外有座大型石砌须弥座式月台,边缘建有石雕栏村。月台3面出阶,正面台阶中间卡砌“御路”,上面浮雕“二龙戏珠”、

  “群鹤市莲”等,形象生动,雕工精美。另外,寺内还保存有唐以来的碑碣石刻300余品,墓塔220多座,有很高的文物和建筑价值。

  现存最早的清真寺

  清真寺是伊斯兰教寺院,也叫作清净寺或礼拜寺,我国的伊斯兰教是由外国传入的,随着该教的传播,清真寺也在各地兴起,现存最早的清真寺是福建泉州的清净寺。

  清净寺位于泉州市涂门街,始建于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初名“圣友之寺”。元至大三年(1310年),耶路撒冷人阿哈玛出资重修,以后又历经修建,但仍保留着创建时的风貌。

  清净寺是仿照叙利亚大马士革伊斯兰教礼拜堂的形式建造的,全部用花岗石筑造,主要建筑有寺门、奉天坛、明善堂等。

  寺门南向,临街,高20米,宽4.5米,穹顶尖拱形,全部由青白花岗石砌成。门洞有10多米长。门洞上方有一个平台,平台四周砌有回字形的砖垛。早先,这个平台上建有一座望月楼,还有一座尖塔,后来毁于战火。门外壁最高处,有一列古阿拉伯文的《古兰经》石刻。

  奉天坛在寺门的西边,门顶为尖拱形,门楣上刻着古阿拉伯文字。进门之后,是一个面积很大的废墟,曾经是礼拜堂,如今只剩4面的石墙。南边的一面墙开了4个长方形的大窗,各窗之间,有6个尖拱形的壁龛,正中的大壁龛中,刻有7行古阿拉伯文字。废墟两边墙的正中间,还有一个尖拱形的大壁龛,是伊斯兰教的阿訇讲经的讲经台。

  明善堂在奉天坛后,是一座两进式中国风格的砖木结构建筑,大门两边是厢房,中间是天井,左右两边有走廊。

  寺内保存有许多的碑刻,有些碑文记载了宋代和元代修建这座寺宇的时间和经过,有的碑文还详细记载了当时宗教仪式和教徒的活动情况。里面还有一方明代的石碑,是一道明王朝颁发的谕旨,内容是有关保护清净寺和尊重外国教民的。

  10世纪时,正是我国的北宋时期,当时泉州是港口,各国的商人很多,不少人带来了宗教和西方文化。据说穆罕默德有4个得意门徒,其中有2个在泉州一带传教。清净寺是中外文化交流的见证。

  最大的道庙

  道庙是我国寺庙建筑的重要一支,遍布全国各地,其中规模最大的是河南的中岳庙,这座庙宇还是我国著名的五岳建筑中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建筑群。

  中岳庙位于中岳嵩山之太室山南麓黄盖峰下,在登封县城东4公里处,占地约10万平方米,南北全长6500米,现存殿宇、楼阁、廊庑等400余间。中岳庙的前身为太室祠,始建于秦,后几经迁徙、更名。现在的庙址迄于唐玄宗初年(713年),宋乾德二年 (964年)和大中祥符六年 (1013年)两次增修殿宇、行廊等900多间,并改塑神像,绘制壁画几百幅。这座庙宇在当时“飞殿映日,杰阁联云”,是为全盛时期。金、元、明、清屡有废兴,至清乾隆年间几次大规模修葺、扩建,奠定了今日中岳庙的基础。

  中岳庙现存的个体建筑及总体规模与乾隆年间“钦修中岳庙图”基本一致,这组建筑群以一条南北轴线贯穿,最南端布置了砖砌牌坊“中华门”和供过往行旅拜谒的八角重檐“遥参亭”,然后布置有天中阁、崇圣门、化三门、峻极门、中岳大殿、寝殿、御书楼等7幢建筑,再往北的原中岳庙旧址黄盖峰上还保留了一座黄盖亭,作为这条轴线的终端。

  天中阁原为中岳庙大门,最初叫“黄中楼”,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改建为阁,清代进行了重修。此外,中轴线上的建筑,除几道大门外,最主要的为中岳大殿。这座殿宇面宽9间,进深5间,重檐庑殿式屋顶,坐落在2米多高的台基上,气势雄伟、壮丽。殿前设有宽敞的月台,台前出三陛,正面满施木棂花门窗,与檐下精巧的斗拱品配得体。殿内当心间正中天花尚保留有一精美盘龙藻井。

  解放后曾多次对中岳庙进行了修缮、整饰,使这座郑州地区最大的寺庙成为供人们游览的名胜,在几公里以外的郑——登公路上便可看到这个依山势起伏自北而南,自上而下铺陈开来的庞大建筑群,景色异常壮观。

  此外,中岳庙内的早期文物尚保存有形象古拙的汉代石阙——太室阙,及石雕守门人翁仲像;书法艺术的珍品,字体雄健的魏太安二年 (456年)

  “中岳嵩高灵庙之碑”;北宋治平元年(1064年)铸造的形象威武之4铁人像;宋开宝六年 (973年)“新修嵩岳中天王庙碑”之碑;刻有金代中岳庙庙貌的“大金承安重修中岳庙图碑”等。这些珍贵文物不仅是研究中岳庙寺史的主要佐证,而且为研究中国古代建筑史及文化史提供了极其可贵的资料。庙内还有古柏300余株,增加了古庙的肃穆气氛。

  宫殿式庙宇

  我国最大的宫殿式庙宇是西藏拉萨市的布达拉宫。布达拉,或译普陀,梵语的意思是“佛教圣地”。布达拉宫坐落在拉萨市西北角的红山上,海拔3700多米,是我国最高的一座宫殿式建筑,过去曾是西藏地方政教合一的统治中心。公元641年,吐蕃国国王松赞干布迎娶唐朝文成公主,为此而建造了这座宏大的建筑。据说当时仅殿室就有1000多间,宫门外还建有一个60米宽,100米长的跑马场,场地下面砌砖,上面铺木板,非常讲究。但这最初的宫室,现在除了两处外,其他的都毁坏了。清顺治二年 ( 1645年),达赖五世阿旺洛桑嘉措受封为西藏地方政教领袖,派总管第巴·桑结嘉错大肆加以扩建,整整修了50年方完工,后来又做了较大的扩建,才成为今天的规模。顺治十年(1653年),达赖五世由哲蚌寺移居布达拉宫,此后,这里一直是西藏地方的政治中心。

  红山是一座孤零零的小山,只有170来米高,布达拉宫就建造在山南坡,整个建筑依山而建,从山下一直修到山上。整个红山的一面,差不多都被宫室占据了。建筑式样中间高,两边低,主楼有13层,高117.19米。东西长360米,南北宽500多米,占地20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中间一部分建筑的墙为红色,两边和下层建筑的墙为白色,红白相间,十分醒目。

  布达拉宫从地面到宫殿,修有250多级石阶,全部是花岗石砌成,石阶以上的半山腰中,有一个大广场。穿过广场,才进入布达拉宫的各个殿堂。宫内除宫殿外,还有佛堂、经室、平台、庭院、金塔、五座覆盖金瓦的宫顶和最底层的监牢。整个建筑内,宫室房舍穿插曲折,飞阁层楼交错配合,雕梁画栋金光灿烂。环绕正殿有8大祭堂,每一祭堂有一座金塔。各处门廊过道,布满鬼神、菩萨图画,各处供奉着大小不等,神态各异的数万尊佛像。在 7世纪保留下来的低矮观音堂里,还保留着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的泥塑像。

  布达拉宫的主体建筑包括两部分。一部分叫白宫,主要是达赖的寝宫、客厅、饭厅、仓库、经堂和办公的地方。这些建筑十分讲究、宽阔,其经堂可以容纳500多个喇嘛念经。另一个部分叫红宫,主要是各种佛堂和历代达赖的灵塔殿。其中达赖13世(1826~1933年)的灵塔,式样与北京北海的白塔相似,外部用金皮包裹,高达14.85米,直穿布达拉宫数层楼。据统计,用在宫中一个墓塔的纯金达18800盎司(1盎司为1/16磅),珍珠20万粒,各种宝石40000多颗。是世界上最珍贵的室内墓群。

  布达拉宫集中表现了藏族建筑的各种式样,但同时又具有内地建筑的风格,如它的宫顶是歇山式,上面盖上镏金的铜瓦,显得十分壮丽。檐部的斗拱,也有明清斗拱的式样。因此说,布达拉宫也体现着汉藏文化的交流。

  西藏的哲蚌寺

  我国众多的喇嘛寺院中,最大的是西藏的哲蚌寺。

  哲蚌寺位于拉萨西部格培山(增善山)的山腰上,距拉萨5公里,该寺于明永乐十四年(1416年)由嘉详曲吉受宗喀巴之命督建。白色为主调的建筑错落重叠,犹如米堆,遂以“米堆”为寺名,音译为哲蚌。

  哲蚌寺与甘丹、色拉两大寺一样,类似于佛教大学。寺内有数学、教仪、教务、杂务4部,并设有4所扎仓 (学院):罗塞令、果芒和德央扎仓以学习显宗理论为主;阿巴扎仓则研习密法。扎仓之下为相当于系一级组织的康村,也是习经喇嘛的宿舍。例如,桑罗康村是蒙古族喇嘛的住所;哈木东康村是青海地区喇嘛的住所;罗巴康村是四川、昌都地区喇嘛的住所,等等。

  哲蚌寺殿堂中,错钦大殿最为宏伟。这是一座典型的扎仓建筑,其平面按转经礼仪布置,由门厅或前廊围成的天井、经堂、佛殿组成一个整体建筑。经堂为扎仓建筑的主要部分,其规模大小取决于该寺喇嘛的多少。错钦大殿经堂近2000平方米,有立柱183根,可容9000喇嘛诵经。经堂中部凸起天窗采光,天窗周围满挂彩色唐卡、帷幕,造成了光怪陆离的宗教气氛。佛殿幽暗,只有一小束光线穿过天窗直射佛像,从而展现出“举世浑黑,唯有佛光”这一主题思想。殿内的文殊像、白伞盖像、弥勒像等颇具尼泊尔和印度风格。该殿2层为藏经室,其中经架无隙,三藏皆备。2世、3世、4世达赖的灵塔,设置在错钦大殿的配殿。为了向诵经喇嘛供应酥油茶、大殿旁还附设伙房。

  哲蚌寺是2世、3世、4世达赖坐床之地,寺内的噶丹颇章宫又是噶丹颇章王朝达赖的宫室,因此位居显要。论规模,该寺亦为3大寺之首,喇嘛定额达7700人。

  喇嘛寺庙群

  在河北省承德避暑山庄的东面和北面的山坡台地上,环列着大大小小11座喇嘛寺庙。其中第1座溥仁寺建于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至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最后一座须弥福寿之庙建成,前后共达66年。由于这11座寺庙中有8座由朝廷派驻喇嘛,由理藩院发放银饷,而且又都在京师之外,因此,人们习惯称这一片庙宇叫外8庙,这里是我国最著名的喇嘛寺庙建筑群。八庙中,除康熙时建造的溥仁、溥善寺 (已无存)外,其他寺都面向山庄,象征各民族心向中央,海内一统。8座庙都依山而建,布局自然,气魄宏伟,但又形式各不相同,造型上包括了汉、藏、蒙的建筑形式,有重要的建筑学价值。

  普宁寺在山庄的东北面,建于乾隆二十年 (1755年),前半部为汉式,后半部仿藏式,大雄宝殿后面的高台上建有仿西藏桑鸢寺乌策大殿的大乘阁,阁高3层,外观6层飞檐,层层内收,最上面以4个小方亭簇拥一个大方亭,亭顶矗立镏金宝殿,通高37米。阁内有一尊木雕千手千眼佛,高22.8米,是亚洲最高的一座木佛像。普宁寺是乾隆二十二年(1755年)清政府平定准噶尔上层分子达瓦奇在沙俄怂恿下的叛乱之后所建的纪念性建筑。

  普乐寺位于山庄以东的台地上,背对棒锤峰,寺门面西,其后半部有 1座形制特殊的坛城。城台用大型条石砌筑,3重72阶,层层上收,最高一层正中为一酷似北京天坛祈年殿的圆形殿堂,重檐攒尖顶,上覆黄色琉璃瓦。殿内藻井金碧辉煌,藻井下有1座大型木制曼茶罗,顶部为铜铸镏金欢喜佛。殿外四周立有8座琉璃小塔,整个坛城上圆下方,以象征天圆地方。全寺为汉式建筑,但宗印殿屋脊正中的琉璃塔、左右配殿的金刚塑像等又具有喇嘛教的特色。

  安远庙的普乐寺北面,传说是乾隆为解除爱妃一香妃思乡之情,仿照新疆伊犁固尔扎庙而建。庙外原有3道墙垣,墙内有64间群房、环拥着2层的主殿普渡殿。目前,庙内只剩立于高地之上的普渡殿。大殿屋顶以黑色琉璃瓦覆盖,附会了黑色属五行之中的水的说法,以利镇火。

  须弥福寿之庙位于山庄北宫墙外,是专为赶来祝贺乾隆 70大寿 (1780年)的6世班禅修建的行宫。行宫的主体是1座3层的藏式高台建筑。实际是一正方环建的郡楼。楼外墙为红颜色,整齐排列着饰有琉璃檐口的梯形窗。楼内设置经堂。红台中央是方形的妙高庄严殿,重檐攒尖式屋顶,覆盖着鱼鳞状的镏金铜瓦,4条屋脊上有8条栩栩如生的金色游龙,呈跃跃欲飞之状,使整个大殿显得非常生动。

  普陀宗乘之庙是外8庙中的最大1座,与须弥福寿之庙并列。因其形制仿西藏的布达拉宫,所以人称小布达拉。该庙建于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占地22公顷,其间不规则地散布着大小20余座白台、塔院。主体建筑是雄踞于山头的25米高的大红台,台下是17米高的白台,全部用花岗岩及砖石垒砌。红台的外观是7层,实际3层,下面4层是假窗,上面3层原有楼,现已毁坏,台中央是万法归一殿。整座庙宇具有强烈的藏族宗教建筑风格。

  溥仁寺位于武烈河东岸的山麓下,建于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建造年代居于外8庙之先,是当年蒙古王公贵族庆祝康熙60大寿而与溥善寺同时修建的,位置在前,俗称前寺,占地面积37000多平方米。现存主要建筑有正殿和后殿。正殿称慈云普荫殿,正中佛坛上供3世佛和2侍者,东西两侧供有18尊罗汉,都是用贵重的髹漆夹纻造。殿前左右竖有汉、满文石碑各1通,上刻康熙皇帝撰写的《溥仁寺碑记》。后殿又称宝相长新殿,殿内放置9尊无量寿佛,表示对长寿的希求。

  殊像寺位于普陀宗乘之庙的西南,建于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是一座纯汉民族佛寺式样的寺庙。这座庙是乾隆陪母亲到五台山上香,看到殊像寺后,命人在承德仿建的。庙的建筑以会乘殿为界,分前后两部分。前部有山门、钟鼓楼,正中为天王殿,殿后是35级高坛,上面正中是会剩殿。殿后是坐落于假山之上的“宝相阁”(已无存),是寺内的主体建筑,阁为八角形,阁内原有高12米的巨大骑狮文殊像,阁后是上下各9间的清凉楼,左右配置殿、室、亭、所,高低错落,玲珑别致。

  由王府改建的喇嘛寺

  王府和寺庙本来是没有关系的,但北京的雍和宫却是由王府改建的著名喇嘛寺院。

  雍和宫在北京安定门以内的雍和宫大街上,与孔庙、国子监隔街相望。原来是清代胤禛(雍正)做皇帝以前的府邸,修建于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当时叫雍亲王府。雍正即位后,按封建规制,这里是“龙潜禁地”,除了改成庙宇外,不能作别的用处。于是,雍正就把其中大半赐给章嘉呼图克图,作为黄教寺院,雍正三年(1725年)赐名雍和宫。1735年雍正死后,在这里停灵,遂将主要的殿堂内原来的绿琉璃瓦改为黄瓦。乾隆九年 (1744年),这里正式改为喇嘛庙。当时还有一个考虑,是清政府为拉拢少数民族上层人物,特别是信喇嘛教的蒙古和藏族首领。因此,雍和宫的建筑,除了汉族建筑特有的风格外,还融合进了藏族寺院建筑的一些形式。

  雍和宫占地面积有66000多平方米。平面布局大体上可分为前后两部分。前面主要是陪衬,有影壁、牌楼等,后面分为五重院落,沿中轴和两厢建了许多建筑。

  雍和宫的建筑,主要部分是5座大殿,即天王殿、雍和宫、永佑殿、法轮殿、万福阁,其中最有特色的是法轮殿和万福阁。

  法轮殿是一座平面为十字形的大殿宇,殿前殿后都出抱厦,殿顶还建有5座小阁,阁上建有小型喇嘛塔。殿顶还开了5个大天窗。殿内供奉一尊10米多高的宗喀巴铜像。

  万福阁是雍和宫里最大、最高的一座建筑,共有3层飞檐,高23米。大殿两边各有1座2层楼阁,叫作永康阁和延绥阁,3座楼阁之间修了2座飞廊,把3个建筑物连为一个整体,气势非常宏伟。阁内有1尊用直径3米的独根白檀木雕成的大佛站像,地下8米,地上18米,造型生动逼真。这根大木是乾隆十五年(1750年)时,西藏7世达赖喇嘛为感谢乾隆派兵平叛而送的礼品,采自尼泊尔,由陆而海,又上陆,经3年才运到北京,先树于地下,进行雕琢,然后才建万福阁。

  雍和宫除建筑具有特色外,还保有极多的文物,如天王殿后有1座高近1.5米的铜鼎,为清乾隆十二年(1747年)所铸,呈鳝鱼青色,光彩照人,上有二龙戏珠,底座有三狮戏球,造形精美。据说,这样技艺高超的铜鼎全国只有2座。铜鼎后面是1座四角重檐的御碑亭,亭内是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立的喇嘛说碑,用汉、满、藏、蒙古4种文字刻于碑的四面。法轮殿后有1座檀香木精雕而成的罗汉山,用金、银、铜、铁、锡制成的500罗汉立于山上,是极为珍贵的艺术品。另外,还有乾隆母亲的佛堂中全部楠木雕成的佛龛,乾隆皇帝亲笔书写的2部金字藏文经《大白伞盖仪轨经》和《药师经》,青铜铸成的须弥山,乾隆出生时的洗盆等等。

  “黄教”寺院

  在距青海西宁市35公里的湟中县鲁尔镇旁的小山坡上,有一片金光闪闪的佛教建筑,这就是塔尔寺。在西藏众多的佛寺中,除了布达拉宫,塔尔寺是最大的喇嘛教寺院,是为纪念黄教创始人宗喀巴大师而兴建的,因此又是最大的黄教寺院。

  1417年(明永乐十五年),塔尔寺这个地方出生了一个叫罗本藏仔华的婴儿,长大后到西藏、印度许多地方游学,佛学造诣很深。那时,喇嘛教中红教盛行,教徒们穿红衣、戴红帽,蓄发娶妻,全不顾教规约束。罗本藏仔华决心改革宗教,制定清规戒律,形成了新教,因教徒都穿黄衣、戴黄帽,因此被称为黄教。为了避讳,人们称罗本藏仔华为宗喀巴,藏语意为“湟水人”。

  宗喀巴弟子很多,其中有两个最出名,可以世代转生,传其衣钵,这就是后来的达赖和班禅。宗喀巴死后,信徒在他诞生的地方修塔建寺,这就是塔尔寺的起源。塔尔寺的藏语意思是“拱本”,汉语意思是“十万佛像”。

  明代洪武十一年(1378年),这里建了第1座塔,到清代嘉庆年间,逐步形成了大型的寺院。其占地面积142000多平方米,由众多的殿堂、经堂、僧舍组成庞大的建筑群,其中有许多著名的建筑,主要有3个。

  寺内的主殿叫大金瓦殿,是清康熙五十年(1711年)改建的1座3层歇山式建筑,既有内地建筑风格,又具有藏佛教建筑的庄严特色。这是宗喀巴的纪念殿,建筑面积为450平方米,正中有一座近13米高的大银塔座,相传是宗喀巴出生时埋葬胞衣的地方。各种金银装饰物和壁画布满金殿。屋顶盖的全部是镏金的铜瓦,屋脊上也装饰着金法轮、金幢、金鹿等,配上琉璃的砖墙,看上去金光耀眼,大金瓦殿即由此得名。

  塔尔寺的另一处著名建筑叫护法神殿,又称为“小金瓦殿”。是一座藏式平顶上建的一座歇山式琉璃小亭,斗拱四挑,四角飞翘。主殿突出汉式歇山金顶,正脊装宝瓶,四角设套兽。女儿墙部分,横带“蜈蚣墙”装饰,窗口作梯形砖框,上挑短椽,墙石涂以赭石或黑色并加铜镜装饰,表现了藏式建筑的主要特征。小金瓦殿的屋顶、墙身、檐部的宝塔、法轮、宝幢、宝鹿等也都是镏金的。

  塔尔寺里还有一座大经堂,是全寺最宽的一座土木结构的藏式平顶建筑,面积达1981平方米,堂内有168根大柱,设有“佛团殿”,可供千余喇嘛集体打坐诵经。屋顶的装饰物也都是镏金的铜制品。

  塔尔寺的建设者们,充分考虑了全寺的整体和空间关系,巧妙地利用了地形,居高临下,起伏错落,融汉、藏风格为一体,非常和谐壮观。整个寺院在建筑、雕塑、绘画、刺绣等方面都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平,充分显示了我国各族人民的非凡智慧。因为全寺到处都闪耀着金色的光芒,因此有“金穴”的称誉。

  辽金寺院

  山西省大同市南城区,有一座辽金时期的寺庙建筑群,叫善化寺,该寺历史上曾称开元寺、大普恩寺,明正统年间始用此名。该寺始建于唐开元年间(公元713~741年),辽末保大之乱,大部毁于兵火。金天会六年(1128年)重建。它是国内目前保存最为完整、规模最大的辽金寺院。

  全寺总体布局严谨,主次分明,建筑物亦具相当规模,其中大雄宝殿建于辽代,普贤阁、三圣殿及山门俱为金代建筑。

  大雄宝殿建于长方形高台上,面阔7间,通长40.7米,进深5间,长25.5米,单檐庑殿顶,前面有月台。屋顶坡度平缓,无推山,充分表现了辽代建筑特征。内外檐斗拱及殿内藻井做法亦为典型的辽代形制。大殿正中佛坛上有塑像5尊,称5方佛,衣纹流畅。姿容凝重。东西两侧有金塑护法24诸天,体态丰伟,神情各殊,堪称佳作。

  普贤阁为3间见方的重檐九脊顶的楼阁,坐西朝东,两层间设有平座暗层,其做法与应县本塔相似。建筑物虽为金代贞元二年(1145年)建,但建筑结构式样和手法均模仿辽代,是研究我国木构建筑发展历史的重要例证。1953年曾经按原样落架重修。

  三圣殿面宽5间(32.5米),进深4间(19.2米)单檐庑殿顶。檐下斜拱宏大华丽,是金代斗拱之典型做法,内部平面采用减柱法,殿内空间十分开阔。殿内除中央佛坛上有“华严三圣”塑像以外,尚有石碑4块,其中宋人朱弁撰文的《大金西京大普恩寺重修大殿记》有重要价值。朱弁于南宋建炎元年 (1127年)任通问副使赴西京(大同),为金人劫留,他不为官禄所动,幽居善化寺任教14年,对传播中原文化起了积极作用。他所撰写的碑文,文采飞扬,记载真实,是研究善化寺的重要文献。

  善化寺的山门是金代天会、皇统年间所建,面阔5间长10米,进深2间,中间穿心辟门,内有明塑4大天王像。门内还有金大定十六年(1176年)的重修碑记。

  善化寺是研究辽金建筑的重要实例,解放后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化觉巷清真寺

  我国现存最大的清真寺是西安的化觉巷清真寺。

  我国的西北是伊斯兰教传布较早的地区,因此,西安是自古以来清真寺集中的城市之一。化觉巷清真寺不仅规模最为宏大,共占地1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而且布局也最为完整,人们习惯称这座寺院为清真大寺。

  清真大寺始建于唐玄宗天宝元年 (742年)之后,历经各代扩建,形成现在的规模。现存主要是清代建筑,亦有明代遗构,整座建筑明显地表现出伊斯兰寺院的独特风格,又具有中国建筑的艺术特点。由于伊斯兰教要求教徒礼拜时面向西方,朝向“圣地”麦加,因而,寺的方位与一般坐北朝南的传统不同,为坐西朝东。

  全寺前后成四进院落布局,东西长达245米,南北宽47米。第1、2进,为木、石碑坊及甬道两侧的砖造碑龛;入寺门为第3进,庭院中央建有一座楼阁式建筑,叫“省心楼”,也就是一般清真寺的“邦克楼”,它是掌教人招呼教徒礼拜的地方,常为寺的突出建筑。楼南为水房,是礼拜前“大净”

  (沐浴)、“小净”(洗手)之处;经三洞砖门,即第4进,为寺的中心院落,通过牌坊、石桥、月台,到礼拜殿,这是全寺的主要建筑。它由3座殿宇拼连而成,平面呈凸字形,宽33米、深38米,构成一个面积达1270平方米的室内空间,可同时容纳一千几百人礼拜。这种结构也就是传统建筑中的

  “勾连搭”做法,但在清真寺中由于礼拜的要求而应用甚广。殿顶覆有琉璃瓦顶,墙壁磨砖对缝,外脊的中心安有一座锥形鎏金顶,内檐高悬明代永乐三年(1405年)成祖朱棣赐给寺院当时的阿訇,阿拉伯人赛义迪哈马鲁丁护寺的敕谕匾。殿内天棚藻井上有600余幅画,用色构图别具一格,是我国伊斯兰教寺院的彩画精品。

  按照伊斯兰教教义,无偶像,反对拜物,因此清真寺建筑的装饰不作任何动物的纹样。化觉巷清真寺内砖、木雕饰十分丰美,但均以几何纹及荷莲等植物纹为主要题材,构图生动,做工精巧,留有许多难得的艺术作品。

  化觉巷清真寺不但是西北地区伊斯兰教的一处重要寺院,也是迄今保存相当完整的一座古代建筑群。但在解放前已经残破不堪,解放后经几次大规模修缮,已经焕然一新,一位西班牙教授参观后说:“在我参观的许多穆斯林国家的寺院,只有这一座清真大寺能和西班牙的高河达坎清真寺相媲美。”

  皇帝家庙

  皇帝祭祀祖先的地方叫太庙,这是皇宫建筑的重要一类,现存最完整的太庙在北京。

  在天安门东侧,有一个古色古香的公园叫劳动人民文化宫,这里就是明、清两代皇帝的太庙。太庙是根据敬天法祖的封建传统设计建造的。它的平面呈南北长方形,由3道围墙构成3层封闭式庭院。最外层的围墙高达9米,南墙正中辟三道券门,用琉璃板镶贴,下部为汉白玉石须弥座,凸出于墙面,线脚丰富,色彩鲜明,与平直单一的长墙形成强烈对比。入门有小河,建小桥五座,再北就是太庙戟门,这是1座5间单檐庑殿顶建筑,屋顶平缓,翼角舒展,是明代的规制。

  进戟门以后是一个广阔庭院,北面是太庙的正殿,原是面阔9间的大殿,清代改为11间重檐庑顶殿,外观和等级与故宫太和殿相似,仅尺度小一些。大殿进深4间,地面铺墁特制的名叫“金砖”的烧制砖。大殿所有的木构件都是名贵的金丝楠木,顶铺黄色琉璃瓦。整个大殿坐落在3层汉白玉须弥座上,显得高大雄伟。这座大殿是皇帝用来祭祀祖先的场所,每逢大祀,如皇帝登基、亲政、大婚及传统祭祖节日,都把祖宗的主牌移到这里,举行袷(音峡)祭。大殿内庑各有配殿15间,东面是供奉有功皇族神位的地方,西为供奉功臣神位的地方。

  大殿之后是中殿,又叫寝殿,建筑模式与前殿相同,但规模较小,面阔仅9间,这里是供奉死去皇帝神位的地方。清代从太祖到光绪皇帝的神主牌都安放在这里。两侧各有5间配殿,是储存祭器的地方。

  后殿与中殿的大小相同,这里是供奉皇帝远祖神主的殿堂,清代供奉了入主中原以前4个追封皇帝的神主牌位。这些追封皇帝与登极皇帝不同,古称“不腆先君之祧”,所以殿前有一道红墙把它与前殿、中殿隔开,成为一个单独馆落,称为祧庙。

  太庙中还有许多附属建筑,如戟门内的东西两侧各有一座井亭,东边建有神库,两边建有神橱。庭院中遍植古老高大的柏树,大部分已有500余年的树龄。

  太庙建于明永乐十八年 (1420年),明嘉靖、万历和清顺治、乾隆年间都曾重修,1950年周总理亲自批准,把太庙改为劳动人民文化宫,建了文化活动厅、艺术活动厅、展览厅、电影馆、图书馆、剧场、棋艺室、体育场等多项娱乐活动设施,南门上“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的横额是毛泽东主席亲笔题写。

  十字形佛殿

  在河北省正定县城内东门里街,有一座我国现存规模较大,保存较完整的佛教寺庙,叫作隆兴寺。该寺有一座叫作摩尼殿的主要建筑,这就是我国现存唯一的十字形佛殿。

  隆兴寺创建于隋开皇六年(公元586年),初名龙藏寺,著名的龙藏寺碑就立于寺内。该寺的旧址是后燕慕容熙所建的龙腾苑。由于时代的变迁,隋代的建筑已经毁坏无存。宋开宝四年(971年),宋太祖赵匡胤下令在龙藏寺内铸造铜菩萨像,同时大兴土木,建造殿阁,更寺名为龙兴寺,摩尼殿就是此时开始修建的。清朝康熙和乾隆年间,又对寺院进行了维修和增建。康熙四十八年 (1709年)重修时改名为隆兴寺。

  摩尼殿位于寺院的中轴线上,落成于宋仁宗皇祐四年(1052年)。它面阔7间,约35米,进深7间,约28米,四面正中都有出口,出口处设抱厦,抱厦突出于主体建筑,使整个大殿平面呈十字形,这种平面布局的造型,是我国早期建筑中的孤例,也是现存宋代建筑中最特殊的一处。

  摩尼殿的中间部分是重檐九脊歇山顶,四面的抱厦山花朝前。抱厦部分比较低矮,中间部分非常高大,很适于佛教建筑对佛像朝拜和进行其他宗教活动的需要。四周的抱厦有主有次,东、西、北3面均面阔1间,为次;南面的1间面阔3间,为主。由于主体建筑和四周的抱厦造型有别,高低不一,使整个大殿不仅有平面布局上的新奇感,而且在主体形象上进进出出,有起有伏,富于变化。加上精巧复杂的斗拱,八方出挑的飞檐,更突出了建筑物的古朴和自然。摩尼殿作为隆兴寺的中心建筑,四面临空,不管从哪一个角度去观赏它,都能感受到一种美的韵律。

  摩尼殿由于其特殊的造型,使内部的分隔处理也与众不同。从正面进殿,仰首而见高大的佛像,佛像的东、西、北3面均有高墙进行分隔,围成开口南向的“凵”字形,使室内的光线比较暗淡,只有佛像金身上不时有折射而至的点点闪光,突出了佛教建筑的神秘气氛,东西两侧入口的对景是大幅的宗教壁画,用立粉贴金钩出画像轮廓,色彩非常鲜明,起到一种衬托佛像的作用。正中佛坛上安置释迦牟尼说法坐像。坐像西侧是站立的迦叶和阿难两个弟子,这些都是宋代原型。坐像两侧盘膝而坐的文殊、普贤两菩萨像是明代补塑的。

  为了保护摩尼殿这座珍贵的建筑物,国家拨出专款,于1977年8月~1980年11月进行了大规模的修缮。

  悬空寺院

  我国唯一的崖屋建筑群悬空寺,建在北岳恒山下金龙口西崖峭壁上,距山西省浑源县城5公里。它始建于北魏晚期,约公元6世纪。悬空寺原名“玄空寺”,是选取道家当玄、佛释色空得名。寺内主殿塑有老子、释迦、孔子像。当年,这是一座儒、道、释三教合一的典型的寺院。明清以后,群众根据寺院建筑特点,通称悬空寺。

  悬空寺有殿宇楼阁40间,都是背西面东,自南而北。这些建筑并不连成一片,而是各自独置。进了山门就是大殿,也是寺内的主要建筑。大殿院内的建筑有危楼(南北对峙,既是碑亭,又是门楼,还兼钟鼓楼)、大殿(即主殿)、经阁、配殿和僧舍等。这些建筑却建在面宽仅20米,进深不足10米的极其有限的空间内,原来是采用了顺山崖凹进的地势,比肩起殿的方法。其中碑亭与钟鼓楼、大殿与经阁都是重楼,而配殿又建在经阁之上,这样就不需要更多的空间。大殿院墙北边,紧依峭壁,有南北高下对峙的两座悬空楼阁。这两楼阁建筑形制基本相同,都是插梁为基,3层檐,3面出廊,歇山顶式。两楼之间,架起30米长的栈道。栈道南侧,又依岩起重檐危楼两层。整个寺院建筑,全都在陡崖上凿洞穴插悬梁为基,参差错落,迂回曲折,既互相对峙,又彼此联系有序,布局十分别致。游人登楼俯视,如同置身霄汉。

  悬空寺内的各种造像八80多尊,有铜铸、铁铸、泥塑、石雕等,这也是此寺的一大特色。

  最早的高层佛阁

  我国现存最古老的木结构高层楼阁建筑,是天津市蓟县城内的独乐寺观音阁。据传,独乐寺最初是唐太宗贞观十年(636年)由尉迟敬德监修的。到辽圣宗统和二年 (宋太宗雍熙元年,984年)重修。现所见独乐寺的主体建筑观音阁和阁前的山门,是重修以后保存到今天的建筑物。

  观音阁是一座雄伟的佛殿,高23米多。面宽5间,20.23米,进深4间,14.26米。阁内构架高20米,上下共3层,从外部看像是2层。实则中间夹了1层暗层。由于阁内矗立着1座巨大的观音塑像 (高16米,立像头顶有10个小佛头,故称11面观音),穿透中、上2层直达阁顶,所以,中层和上层实际上类似两层围绕观音像身的回廊。整个外形与唐代壁画中描绘的同类建筑近似,而内部结构,却体现了辽、宋时代一些显著的特点。如斗拱是横梁与立柱之间过渡垫托的木制构件,在唐宋的建筑物上具有实际的承重作用。以后,斗拱才逐渐演变,几乎成为纯粹的装饰品。观音阁的斗拱式样共24种,设计构思合理协调,和其他部分一起,组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再如观音阁的柱网布置采用的是内外两周的配置方法,外檐柱18根,内檐柱10根,构成一个大圈套小圈的双层圈柱平面。同时,全阁的面宽与进深的比率以及高与进深的比率,均在4∶3左右。这样的平面布置与高度的比例,整个结构的完整统一,都是比较稳定的,有利于防御水平推力的破坏。

  木结构佛殿

  南禅寺在山西五台县城西南22公里的阳白沟小银河北岸,李家庄西侧。占地面积4100平方米。寺坐北朝南,有山门、龙王殿、菩萨殿和大殿、僧房等建筑。其中大殿高大雄伟,庄严质朴,方整的台基,几乎占了整个院落的一半。大殿重建于唐建中三年(782年),是我国现存最古的唐代木构建筑。

  大殿面宽进深各3间,单檐歇山顶,由台基、屋架、屋顶三部分组成。大殿共用檐柱12根,以承托檐,殿内没有柱子,墙身不负重大承托力,屋顶重量主要是通过梁架由檐墙上的柱子支撑。四周各柱,柱头微向内倾,与横梁构成斜角,4根角柱稍高,与层层叠架、层层伸出的斗拱构成“翘起”。既使梁、柱、枋的结合更加紧凑,增加了建筑物的稳固力,又使出檐深而不低暗,使整个大殿形成有收有放、有抑有扬、轮廓秀丽、气势雄浑的风格,给人以庄重而健美的感觉。

  殿内的塑像,仍然保持原貌,都是唐代的珍品。17尊塑像分布在宽8.4米,高0.7米的佛坛上。整个塑像群以佛为中心,构成了动静结合、各具形态、生动活泼的场面。佛坛四周壶门和叠涩上,雕刻着精美的花纹、花边和莲瓣,是五台山保存的唐代砖雕艺术的杰作。寺内幸存的3只石狮和1座石塔,也是唐代遗物。

  华严寺大雄宝殿

  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佛殿是山西大同市城内的华严寺大雄宝殿。这座大殿原是辽代所建,在辽代末年的战火中被毁。金代天眷三年(1140年),在原来的旧址上,又进行了重建。

  华严寺大雄宝殿是今天已发现的古代单檐木建筑中体型最大的一座,矗立在4米多高的台基上。大殿面阔9间(53.75米),进深5间(29米),面积达1559平方米。

  佛殿檐高9.5米,庑殿顶,正脊上的琉璃鸱吻规模巨大,高达4.5米,这在全国寺院建筑上,也是少见的。殿内正面的佛坛上端坐着5尊遍体金色的大佛。大佛的东、西、南、北和中央,他们各自统治一方,也称五方佛。正中3尊系木雕,为明宣德二年(1427年)主持僧了然禅师募造于京师(今北京),其余2佛与两侧的众胁侍菩萨皆为泥塑。在佛坛两旁,侍立20诸天,神情不一,姿态各异,身躯均前倾15度,别具一格。佛殿顶部天花板彩画共973块,大部为清代制作,所绘图案有圆环、龙凤、花卉、梵文等,极富变化。

  佛殿内四周的墙上,绘满了巨幅壁画,规模之大,在全国的寺院壁画中颇为罕见。内容为释迦牟尼传记、说法图“七地九会”、善财童子53参、罗汉图及千手千眼观音等。殿内还保存了一座高2.5米木雕乾楼模型。楼为八角形,取威镇八方之意,所以又名镇楼。“镇楼秋爽”为大同八景之一。模型是仿制明代大同城西北角的乾楼,此楼在清时已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