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陵墓林立
|
古老的黄帝陵
在5000多年前,黄河流域有一个部落,其首领因诞生在轩辕元丘(今河南新郑县),就以轩辕为名,又因为生长在姬水附近,故又以姬为姓。该族非常崇拜抚养他们的黄色土地,因此其首领就被称作黄帝。之后,黄帝族与炎族、夷族、黎族、苗族的一部分融合起来,形成了春秋时期所称的华夏族,这就是汉族的前身。中华民族即以此称为炎黄子孙。据说黄帝活了110岁,死于荆山,被人葬于桥山,他的墓葬,是我国最古老的陵墓。
黄帝陵坐落在陕西省黄陵县桥山,因此又称桥陵,距西安约190公里,桥陵方圆约4平方公里,山势非常雄峻,遍山松柏,山上有明代唐锜写的“桥山龙驭” 4个石刻大字。黄帝陵就建在桥山的山巅。桥山山顶有一块“下马石”,上书“官员人等由此下马。”再往前不远,就是黄帝陵。陵前有1座四角形祭亭,红柱绿瓦,四角飞檐,里面有1块石碑,上面刻着郭沫若手书的“黄帝陵”3个大字,亭子后面就是陵墓。陵高3.6米,周长48长,四周围建有砖砌的2米多高的保护花墙。
黄帝陵据说是一座衣冠坟。传说,有一天,黄帝正在河南出巡,突然晴天霹雳,在一阵哀乐中,一条黄龙自天而降,对黄帝说,你已完成使命,请归天吧。黄帝就骑上了龙背。当黄龙飞到桥山时,黄帝特意下驾安抚臣民,黎民百姓痛哭流涕挽留黄帝。当黄帝再次跨上龙背时,人们拽住黄帝的衣角,龙腾飞时,黄帝的衣冠就留在桥山。人们把衣冠葬在桥山,起冢为陵,即为黄帝陵。
桥山的西麓,就是著名的黄帝陵庙。相传这座陵庙在汉代时就已建立,距今已有2000余年。唐朝代宗时又建造在桥山西麓,宋太祖开宝五年 (973年)又移回原处,元、明、清各代又都进行了修葺。庙内最为壮观的是正殿,门楣上挂着一块金字匾额,题为“人文初祖”4个大字。殿堂的香案上,陈列着一帧“古圣轩辕黄帝尊像”。庙内还有1座仙台,据说是汉武帝为了向黄帝显示自己的战功和祈祷长寿特意修筑的,台高30余米,登台远眺,桥山风光尽收眼底。庙内的庭院中,到处是松柏花木,其中山门旁有1棵古柏树,称“轩辕柏”,相传是黄帝亲手种植的,高近20米,下围10余米,上围2米,是全国最大的柏树,许多外国友人称其为“世界柏树之父”。
解放后,国务院公布黄帝陵为全国第一号古墓,人民政府拨出巨款对黄陵及庙宇进行了修葺,每年的清明节,都有许多世界各地的炎黄子孙来这里进行凭吊、祭扫。
依山兴造的帝陵
很早以前,帝王的陵墓都是在平地建造,向下挖很深,然后再堆上高高的封土、形成坟丘。这种建陵方法,一方面形制较矮,无以显示帝王的威严,另一方面极易被盗掘。魏晋时期,由于连年战乱,无力营建大型墓葬,而且怕陵墓被盗,不得不改变葬制,开创了依山建陵的陵制,如魏武帝的高陵,魏文帝的首相陵等,都是如此。但这些陵规模都较小,而且不封不树,地表不留任何痕迹。自唐代开始,依山建陵成为普通的建陵方式。其中唐太宗李世民的昭陵是第一座依山建造的大型陵墓。
昭陵位于陕西省礼泉县东北海拔1188米高的九峻(zōng)山上,与太白、终南诸峰遥相对峙,东西两侧,层峦起伏,气势非常壮观。墓区内遍植松柏树、杨槐树,因此人们又称其为“柏城”。
昭陵是由唐朝著名的工艺家和画家阎立德和阎立本兄弟参与设计的,前后共修了13年。陵园周长60公里,面积达2公顷,其壮观雄伟为以往帝王陵寝无法比拟。陵墓凿工建筑,非常幽深,从入口到墓室大约有250米深,前后建有5道石门。墓内建有东西2厢,里面藏有许多殉葬品。五代时,有一个叫温韬的人,率领人马挖开了这座陵,发现里面建筑得像人间宫殿一样。
陵墓上面建有许多建筑。这些建筑顺着山势,高低曲折,之间用桥梁和栈道相通。栈道非常险峻,绕山300米,方达到墓门,后来,为了困固山陵,又将栈道拆除,与外世隔绝。正南的山下,建有朱雀门和献殿,北面建有祭坛,司子门,门内雕有14尊少数民族首领的石像。陵的西南面,建有一座不大的皇城,东西237米,南北334米。献殿为陵园的主要建筑,是举行祭祀活动的场所。近年在献殿遗址采集到一件安放在屋脊上的鸱尾,这是我国发现最早的一件古建筑脊饰实物。鸱尾高1.5米,底长1米,宽0.65米,重约150公斤,由此可以想像当年献殿是多么高大。
昭陵还是我国陪葬墓最多的帝陵。经查证,已经证实墓主的有162座,加上无名的共有200余座。李世民从建陵始,就规定了“功臣密戚”和“德业佐时”者陪葬的制度,不少臣僚以能陪葬为荣,活着的时候就纷纷要求死后陪葬,有些还让子孙也陪葬。在陪葬墓中,还有一些西北部少数民族的首领墓葬。由于陪葬者众多,陵区也不断扩大,形成了周长达60公里,面积2亿平方米的巨大陵区。
昭陵的著名景物还有“昭陵六骏”石刻。六骏是李世民一生征战的座骑,分别名为特勒骠、青骓、什伐赤、飒露紫、拳毛 、白蹄乌。李世民死后,由阎立本画像、石工雕刻,把六骏再现在高2.5米、宽3米的石板上,其形象、姿态、名称,都依照死前,不仅造型真实,体形健壮,而且神态逼真,雕刻的技术也十分精细,是中国雕刻艺术罕见的珍品。1914年,“六骏”石刻中的两块被美国人盗走,现藏于费城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1918年,盗贼们还想盗走另4块,因被村民发觉未得逞,使人们在参观昭陵时,能一睹
“昭陵六骏”的丰采。
昭陵已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诸侯王墓
在河北省满城县城西南陵山主峰东坡上,有2座坐西朝东的陵墓,是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和他的妻子窦绾的墓葬。刘胜墓居中,窦绾墓在它的北侧,均以山为陵。墓室是开凿的山洞,其结构和布局完全模仿地面上的宫殿建筑,规模宏伟,宛如地下宫殿。刘胜的墓室是迄今发现的最早最完整的诸侯王墓,因位于满城,人们习惯称为满城汉墓,也叫中山靖王墓。
刘胜是西汉景帝刘启的庶子,汉武帝刘彻的哥哥。他在景帝前元三年(公元前154年)被封为中山王,死于武帝元鼎四年 (公元前113年),统治中山国达42年之久。中山国位于太行山东麓,大致包括易水以南,滹沱河以北的地区。首府设在卢奴(今河北定县)。西汉中山国有6代王,刘胜是第1代王。
刘胜墓是1968年在施工中发现的,墓全长51.7米,最宽处为37.5米,最高处为6.8米,由墓道、南北耳室、前堂和后室组成。
墓道是一条长达20多米的隧洞。墓道的内端,开凿有南北耳室。南耳室是车马房,里面还修建有木结构的瓦房(已塌毁),放有马车6架,拉车马17匹,狗11只,鹿1只。马车都是刘胜生前使用的,有平时出行乘坐的“驷马安车”和狩猎时驾御的猎车。车器精美,装饰华丽,足见其生前的豪奢。
北耳室为库房,其大小、结构与车马房相同,是储存粮食和饮料的地方,放置有不同类型的陶器达500多件,有盛酒的缸,存放粮食和鱼、肉的壶、罐、瓮,还有鼎、釜、甑、杯、盘等炊具和饮食用具。
前堂近似方形,长约15米,宽12米余,洞内原为木构建筑,屋顶盖板瓦和筒瓦,规模宏大,富丽堂皇,但是木料已朽毁无存。厅堂里摆满了铜器、铁器、陶器、漆器和金银器,还有象征侍从奴仆的陶俑和石俑,以及出行时使用的仪仗等等。
后室建造十分讲究,是在岩洞内用大小不同的石板筑成的,分石门、门道、主室和侧室。主室长5米余,宽4米多,是一间石屋,周壁涂满了红漆。北部有一个用汉白玉石铺成的棺床,放置棺椁。室内还放置了许多贵重器物。主室是刘胜生前卧室的象征,侧室则是浴室的象征。
窦绾墓与刘胜墓基本相同,车马房和库房比刘胜墓还大,但车马房没有木构建筑,器物也较小。后室建在前堂的南侧,而不是在后部。墓内埋葬有许多珍贵器物。
刘胜和窦绾都穿金缕玉衣下葬。刘胜玉衣形体肥大,长1.88米,共用玉片2498片。根据人体不同部位的需要,玉片分别设计为长方形、方形、三角形、梯形和多边形等几种形制。玉片角上有穿孔,以便缀连。刘胜玉衣共用金丝约1100克。玉衣分为头部、长衣、裤子、手套和鞋5部分,每部分由彼此分离的部件组成。玉衣大小与外形和人体相适。
窦绾的玉衣较小,全长1.72米,由2160块玉片缀连而成,共用金丝600克。窦绾玉衣的结构与刘胜玉衣相似,但制作方法略异。这两件玉衣是我国第一次发现的完整而又非常珍贵的历史文物。除此以外,墓中还出土了长信宫灯、朱雀灯、博山炉等稀世珍宝,并出土了我国最早的九枚金、银医针。
历史上最大的陵墓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赢政兼并了齐、楚、燕、赵、韩、魏6国,建立了大一统的中央帝国。当时,他征发70余万人为自己修建了巨大的陵墓,这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陵墓。
秦始皇陵位于距西安30公里的临潼县城东,南倚骊山,北临渭水,气魄宏大,是1961年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皇陵的设计规制由当时的丞相李斯主持,大将章邯监工,工程之大空前绝后。当时,秦朝全国总人口约2000万。壮丁不过700万,但筑陵的劳役最多时竟达到70多万,平均每10个劳力就有一个参加建陵工程。陵冢堆土取自陵园东北5里,所用的青石“运取渭北诸山”(今淳化、泾阳县一带),途经泾河,运到临潼。
秦始皇陵现在的外观是一方锥形态夯筑大土丘,据考证,陵丘原高 115米,经过2000年的风雨侵蚀和人为破坏,现高76米,大体分3层,基部东西345米,南北350米。陵周围有夯土的两重城墙,内城为方形,周长2500多米,外城为长方形,周长6200余米。陵墓处于骊山的北坂,为防止山洪冲刷,人们沿着山麓修建东西向防洪沟拦截山洪引向东流,距陵东2公里处向北折入渭河,现在仍可见其痕迹。陵区本身发现陶水管及石质水管,同时发现大量瓦砾,表明曾有规模宏大的地面建筑,其间有直径达40厘米的瓦当形瓦件,可能是用于梁端的“遮朽”,这种作法在四川现在仍可见到。陵园北部是献殿建筑区。陵东面有一片洼地,可能是当年陵园用以祭祀的养鱼池。
陵园城外西北角有一处石料加工场遗址,西南约1400米外有一个坟场,占地1020平方米,地下的人骨杂乱地堆积了四五厘米厚,据分析,这里可能是死去的修墓民工的埋葬处。皇陵东侧,还有陪葬的大冢10余处,南北成列,葬式的级别相当高,可能是殉葬的近侍亲属。
公元前206年,项羽入关,烧毁了地面建筑,又以30万士兵挖掘陵墓,但这次挖掘到底有什么成果,皇陵内部是否遭到了破坏,一直是个谜。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述:“始皇初即位,穿治郦山,……穿三泉,下铜而致椁,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徒藏满之,令匠作机弩矢,有所穿近者辄射之,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 (一种生于东海的四脚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为了防止泄漏墓内机制,所有在墓内修造的工匠全部被封埋在墓中。近年来,有关部门对陵墓进行探测,认为墓内仍可能保留原始状态而未遭破坏。1974年以后,陵区内还发现了随葬的巨大兵马俑阵营实物,规模宏大,气魄非凡,被誉为“世界第八奇迹”。
始皇陵的形制,直接影响到汉代及后世的葬制,例如墓顶绘天文星象,在汉、唐、宋、辽的墓葬中相当普遍,地面刻沟用水银灌注象征江河枝脉等等。陵墓的全貌仍在探索中。
修建时间最长的陵墓
西汉的武帝刘彻,由建元六年(公元前140年)到后元二年(公元前87年)在位,共54年。他即位的第二年即开始建陵,到死方止,共建了53年,因此,他的茂陵是我国修建时间最长的帝陵。
汉武帝是我国历史上一位有作为的皇帝,但晚年崇尚神仙方术,幻想死后同人间一样享福,因此,不惜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营建陵墓。武帝陵规模之大,建筑之豪华,随葬品之丰富,都远远超过西汉诸陵。
武帝陵坐落在陕西省兴平县东北大约9公里的一处高原上,离西安45公里。当时这个地方叫茂乡,陵墓也就称为茂陵。陵墓全部用土夯筑,形状为覆斗式,上小下大,高46米,边长240米,顶部东西长39米,南北宽35米,远远望去,就像一座削去尖顶的金字塔,显得高大稳定。汉代帝王墓一般高不到40米,因汉武帝武功卓著,因此其墓更高一些。陵园的周围,用夯土筑起方形的城垣,每边长400米,墙基宽5.8米。汉代时,陵园以外建有许多达官贵人的住宅,陵园内建有许多殿堂和房屋,常住人员达27万之多,使茂陵呈现一片热闹景象,全无一般坟墓的阴森气象。
茂陵的陵冢周围,原有富丽堂皇的寝殿、便殿等,1975年,陕西省考古工作者在这里采集到大量当年营建寝殿的建筑材料,有虎纹和玄武纹条砖,丹凤纹和龙骨纹空心画像砖,大型青玉兽纹铺首和琉璃壁等。青玉铺首制作精美,面饰“四神”浮雕,下有双眼、齿纹和环鼻梁,原是寝殿大门上的装饰。以此推想,当年寝殿建筑是非常壮观的。史书记载,陵园中还建有供墓主游乐的“白鹤馆”和“驰逐走马馆”。陵冢东南方有一座不规整的长方形土台,即是当年白鹤馆的遗迹。
陵园东面是武帝的原庙,称“龙渊宫”。寝殿与原庙间有一条规整的通道,称为“衣冠所出之道”,是祭祀时迎送武帝衣冠的专用道。
陵冢的地宫占地1顷,是陵园的主要建筑。文献记载,地宫内极为豪华,内置梓棺,“柏黄肠题凑”,四周充沙以防潮,并设机弩以防盗,地宫还充满大量稀世珍宝。《汉书·贡禹传》记载,除随葬了大批金银珠宝外,还有
“珍兽、鱼鳖、牛马、虎豹、飞禽,凡百九十物尽瘗埋之”。
茂陵在历史上曾多次被盗掘。西汉末年赤眉军攻入长安,唐朝末年黄巢起义军进入长安,均对茂陵进行挖掘,使地宫遭到很大破坏。
仅存的女皇陵
我国封建社会中,唐代的武则天是唯一的女皇,她的陵墓乾陵,即为仅存的女皇陵,因武则天是与唐高宗李治同葬的,因此,乾陵又是唯一的两皇合葬墓。
武则天,名蒨(音照),是并州文水(今山西文不东)人,14岁被唐太宗选入宫中为才人,太宗死后在感业寺出家。永徽五年(654年)被高宗李治封为昭仪,次年立为皇后,参与朝政,后号天后,与高宗并称“二圣”,弘道元年(公元683年),中宗即位,她临朝称制。之后,在7年中,先后废掉中宗和睿宗,自称“圣神皇帝”,改国号为周,成为女皇。神龙元年(706年)死,次年与高宗合葬乾陵。
乾陵位于陕西省乾县城北6公里的乾山,距西安80公里,是“唐十八陵”中保存较完整的一座陵园。
乾陵建于武则天光宅元年 (684年)。乾山有3峰,北峰居中为主,前方东西两峰对峙而且形体相仿,就像门阙一样,乾陵地宫就坐落在北峰。这是一座海拔1047.9米的圆锥形石山,据元代李好文《长安志图》载,陵园原有内外两重城墙,1960年,经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勘察,发现了陵园4门和围墙、献殿、城角等建筑遗迹和大面积建筑遗址,内城陵园占地218公顷,围墙周长40公里,南有朱雀门,北有玄武门,东有青龙门,西有白虎门,4门形制大体相同。至今,4门附近仍有以门命名的村庄。据《唐会要》记载,贞元十四年(798年),乾陵建屋378间,现仍有零星遗迹。
乾陵的石刻很多,遗留至今的共有124件,主要集中在朱雀门外的司马道两侧。从南端土阙起,依次排列有标志帝王陵的八棱柱形华表1对,翼马、朱雀各1对,石马5对,将军石人10对,外国使臣和少数民族首领石像61尊。内城4门外还各竖石狮1对,北门外竖石马3对。汉、唐时期,帝王陵前多置石狮,象征守卫,但以石狮作为陵园4门的主要“守卫者”,则是以乾陵为始的。乾陵内城四门的诸石狮,以朱雀门前的1对蹲狮最精彩,其高3.5米。体形高大,昂首挺胸,威风凛凛。另外,朱雀门外还有李治的《述圣纪碑》和武则天的《无字碑》,是我国最早的皇帝陵墓碑。
乾陵的地宫是凿山而成的,墓道长63.10米,宽3.90米,呈斜坡形,墓道至墓门用石条填砌,共39层,各层用铁栓板固定,并注铁汁合缝,非常坚固,因此,陵内可能还保持当年的壮态。乾陵修建正处在唐朝盛朝,武则天又好大喜功,她生前所建的明堂,伊阙奉先寺等都是历史著名的伟大工程,乾陵地宫一旦现世,一定会有惊人的发现。
蒙古族帝陵
成吉思汗是我国历史上很有作为的少数民族领袖,原名叫铁木真。1206年他统一了蒙古各部,被推为大汗,称为成吉思汗。“成吉思”是蒙古语的汉译音,就是“第一”的意思,“汗”就是“王”,合称就是第一个王。1227年,他在征服西夏国 (现在宁夏、甘肃一带)时病逝。元朝建立以后,成吉思汗被尊为太祖,他的陵寝按蒙古风格修建,是最宏大的蒙古族帝陵。
成吉思汗陵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高原的伊金霍落旗,成吉思汗死后,他的尸体从几千里外运回,几经搬迁后安葬在这里。伊金霍落的蒙古语原意是“主人的陵园”,陵园位于一个绿色盆地的小山坡上,远处可眺望逶迤起伏的大沙漠,近处有长满沙蔷和沙蓬的沙坡,陵园下,清澈的泉水缓缓流过,景色非常优美。
成吉思汗陵园是由一组别具特色的建筑构成的。主体建筑是3个一字排开的大殿,平面都是八棱形,顶为圆形,覆盖着蓝色和金黄色的琉璃瓦,远远看去,就像一座巨大的蒙古包,中间的一座大殿是主殿,高36.6米,八角重檐。左右两座是配殿,高23.3米,八角单檐,正殿和配殿之间有走廊式的过厅,把3座大殿连成一体。这一组建筑的台基都是用质地坚硬的花岗石砌就的,四周建有雕刻精美的玉石栏杆。3座大殿的整体造型就像一只张开双翅的雄鹰。陵墓的建筑师正是以这种造型来象征成吉思汗是一只草原上空翱翔的雄鹰。
正殿的飞檐下,挂着一块竖匾,匾上嵌有蒙古、汉两种文字的“成吉思汗陵”字样。殿前耸立着12根12米高的旗杆,中间放置1尊高大的铁香炉,香炉四周缀满了镀铜的铃铛。大殿正中是成吉思汗的坐像,高5米,身穿盔甲,非常英武。坐像两边坚立着黄杆、红缨。银戈和成吉思汗生前使用的“苏鲁锭” (长矛)。殿内四壁上,雕刻着山水、草原和羊群。置身大殿,就像站在广阔的草原上一样。后殿安放成吉思汗和他的3位夫人的灵枢,东殿安放他的第4子拖雷及夫人的灵柩,西殿现辟为殿厅。
成吉思汗陵的建筑,浸透着蒙古的民族风格,但也融进了汉族建筑的一些特点,如琉璃瓦盖顶等。这座陵墓在我国众多的帝陵中别具一格,独树一帜。
1939年,日本操纵以德王为首的部分蒙古封建上层贵族,企图把成吉思汗灵柩移到当时日寇控制的归绥 (呼和浩特)。当时,以伊盟盟长沙王为首的内蒙爱国人士,向国民党政府提出迁陵要求,同年6日开始迁移,经陕西、甘肃等地,最后于1949年移送青海塔尔寺。途经延安时,曾受到抗日军民的迎送,并召开万人祭奠大会,毛泽东等中共领导人献了花圈。解放以后,人民政府为伊金霍落旗拨款重修成吉思汗陵园,1954年4月5日,成吉思汗灵柩迁回鄂尔多斯草原。
华贵的皇后陵
我国封建社会中,有的朝代实行帝、后合葬制,皇后不单起陵,但也有不少朝代,将皇后陵建于帝陵附近。其中以完整、华贵著称的首推清末慈禧太后的清东陵。
慈禧姓叶赫那拉氏,生于道光十五年 (1835年),咸丰二年 (1852年)入宫,被封为贵人,之后封懿贵妃,咸丰死后,她的儿子载淳登基为同治皇帝,母以子贵,又被尊为“圣母皇太后”,上徽号“慈禧”,俗称西太后。她多次实行垂帘听政,把持清朝大权48年之久,光绪三十四年 (1908年)74岁时病死。
同治十二年(1873年),慈禧开始营建陵墓,地址选在咸丰定陵东面的普陀峪。慈禧陵与咸丰的皇后慈安陵同时兴建,其平面布局和形制完全相同,都有隆恩门、隆恩殿、东西配殿、明楼、宝顶等。陵墓于光绪七年(1881年)建成,用银227万两。但慈禧对陵墓不满意。光绪二十一年 (1895年),慈禧借口年久失修,下诏把修好的隆恩殿和东西配殿拆除重建。重建后的隆恩殿等建筑,虽然规模并未加大,但在作法上都极尽奢华糜费之能事。其外墙都是磨砖到顶,内面墙壁,都是中间五幅捧寿,四周盘环万字不到头的砖雕图案,图案用黄金贴面。梁枋绘有贴金和玺彩画,殿柱和檐柱也都贴金,整座大殿仅贴金一项,就用掉黄金4592两,进入大殿,就像置身于黄金世界,一片金碧辉煌,气势非凡,尤其是64根金龙盘御柱,制作非常精美,即使是故宫太和殿的金色明柱也为之逊色。御柱为珍贵的黄花梨木一木构成,柱身嵌附有鎏金铜片制成的半立体状飞龙,用弹簧控制,龙头龙须可随风摇动,金光闪闪,远远望去酷似真空凌空。可惜这一杰作遭到帝国主义分子和军阀的盗窃、破坏,已经面目皆非了,仅剩空余的龙柱,柱上盘龙的痕迹仍依稀可辨。
慈禧陵隆恩殿前的龙凤彩石,其制作更是别出心裁,其他帝后陵寝的龙凤彩石图案皆为龙凤并列,而且都用浮雕手法,而慈禧则役使工匠用透雕的办法,安置了一幅龙在下、凤在上的凤戏龙画面,一眼望去,满天云霞,升腾奔涌,犹如活龙真凤在彩云中飞翔舞动,非常动人。大殿周围的汉白玉栏板上雕刻着游龙戏凤,水浪浮云花纹,宛若活物。
1928年,军阀孙殿英用炸药炸开慈禧地宫,将里面陪葬的财宝一掳而空。这座地宫是我国发掘的第一座皇后陵的地下宫殿,其石料全部用汉白玉砌成,晶莹洁白,雕砌精美,以自然纹饰构成图案,别具匠心。抬头望去,似祥云浮动,缭绕飘渺,令人神驰。
永泰公主陵墓
西安古城乾陵内有一座宏大的公主墓,因内中葬着水泰公主,人称永泰公主墓,这是唐代著名的墓葬之一,也是迄今发掘的最大的公主墓。
永泰公主是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的孙女,唐中宗李显第7女,名仙蕙,大足元年 (701年),因张易之兄弟的陷害,被武则天缢杀于洛阳,时年17年。神龙元年 (公元701年),中宗复位,追封永泰公主,次年陪葬乾陵,墓位于陕西省乾县北原,西北距乾隆2.5公里,为乾陵的陪葬墓之一。
永泰公主墓规模宏大,墓前有石人石狮,后人长期误认为是章怀太子墓,直到1963年发掘后才弄清墓主。这座墓是解放后发掘的最大的唐代墓葬,其外形之壮观,地下建筑规模之大,随葬品之丰富,都是其他唐墓难以比拟的。墓的四周原有高大围墙,围墙东西长220米,南北长275米,占地6公顷。在当时条件,这样大的工程需要1000人修筑1年半。墓封土堆系人工打夯,现高14米,见方宽56米。围墙南面竖方石狮、华表各1对,石人2对。
墓的地下建筑,由墓道经6个过洞及天井,又经前后甬道至前室及后室,长达87.5米,从地面下降,最深处为16米,规模十分宏伟,象征着墓主人生前安居的深官大院。
墓道自南向北,成18度斜坡,宽由4.5米到3.5米,逐渐收小,长23.35米,用红褐土夯筑而成。过洞高2.1米,宽2.7米。过洞之间为天井,长3.3米,宽2.1米。墓室为方形,前室长4.9米,宽4.7米,高5.35米,后室长5.45米,宽5.30米,高5.5米,均为砖券结构。石椁置于后室,外形为屋宇,中间有门,门上有环。石椁内外都有精美的线刻画。椁内原有木椁,出土时已朽。
其地面建筑,现仍存陵园神道遗物,自南而北,有石华表、武侍石刻像及石狮,均为东西成对配列,再为双阙,烘托着其后中央的坟丘,表现了完整的总体规划。
永泰公主墓虽已被盗,金玉随葬品均窃取一空,但它的宏伟的地下建筑和大量文物,如壁画、雕刻、陶瓷品等保存迄今。特别是在长达数10米的墓道内和前后墓室四壁及顶部都绘有彩画,题材丰富,构图完美,技法简练,表现了盛唐时代的艺术风格,它成为研究我国美术史的一处宝藏,也是建筑史的一个重要实例。永泰公主墓是人们游览乾陵同时必到之地。
起义军领袖墓
在湖北省通山县高潮乡九宫山主峰的北面,有1座质朴的陵墓,这就是我国明末农民起义军的著名领袖李自成的陵墓。据史书记载,李自成建立大顺朝不久,因吴三桂献出山海关引进清兵,战败而退至湖北九宫山,永昌二年 (1645年),遇到当地地主武装的围攻而牺牲。
李自成墓又称闯王墓,初时仅有墓堆和当地群众所立的“闯王古墓”石碑,现存的陵墓是1979年5月落成的,共占地8100平方米,主要建筑有李自成陈列馆、坟台、花台、看台、祭台、碑台、门楼、拱桥等。坟台前有1座2米多高的大理石碑,上面刻有郭沫若手书“李自成之墓”5个大字。陈列馆是条石水泥结构,琉璃瓦屋顶,里面展出李自成生平事迹及文物照片。陈列馆东面不远有一古迹落印荡,相传闯王牺牲前将玉玺丢在这里的一个天然溶洞内。现在这里修有一凉亭,可以看到陵墓全景。
整个陵寝依山建筑,宽大石阶将各建筑物连成一体,气势朴实无华,较好地衬出了农民英雄的气质。每年正月十五和清明节前后,扫墓者众多,关于闯王牺牲时的壮烈情景,当地人民也讲述得有声有色。
1981年8月,湖南省石门夹山寺出土了关于李自成的文物,有人据此考证认为,李自成并不是死在湖北省通山县九宫山,而是在起义失败后隐居于石门夹山寺,死于清康熙十五年 (1676年),时年70岁。学术上的这个新发现使李自成墓和湖南石门夹山寺引起了更多人的兴趣。
苏禄国东王陵
山东省德州市境内,有一座中国式王陵,但里面埋葬的却是外国的国王,这就是著名的苏禄国东王墓,是我国仅存的外国王陵。
苏禄国是现在菲律宾的一部分,在苏禄群岛上。明代永乐十五年 (1417年),苏禄国东王巴都葛·巴哈刺带着眷属和侍从340多人,远涉重洋,来我国访问,在北京停留了27天,贡献了礼品、珍珠、宝石、玳瑁等。明成祖朱棣盛情接待了国王一行,并“特加宴赏,赐以印章,封以王爵,赐裘衣、冠带、鞍马、仪仗、黄金、金银等”。归国途中,东王于山东德州患急病而逝。成祖闻讯大惊,特派礼部郎中陈世户赶往德州举行隆重的葬礼,按明代王制造王陵,并亲自撰写碑文。同时,还封东王长子都麻含继承王位,令王妃葛木宁、次子温哈刺、三子安都鲁留居我国,以守王陵,其余还有10余名侍从。
苏禄王陵建于永乐十六年(1418年),距今已有570年。整座陵墓坐北朝南,呈一高台状,占地约0.3公顷,上有圆形封土,高2.9米,直径14米,封土周围建有石砌护墙。墓前开有神道,长约100米,宽约15米,神道两侧有石人、石豹、石羊、石马、石柱等14位石像生。陵园内建有正殿,东西配殿及大门、牌楼等。墓前东侧有一座高大的碑楼,内有明成祖朱棣手书的《御制苏禄国东王碑》。东王妃和次子、三子死后也葬在东王墓的东南方,至今保存完好。
清代雍正十三年(1735年),居于德州的东王第8代孙安汝奇、温崇楷被批准享有中国国籍,以安、温两姓永居德州,后代绵延至今,成为中菲友谊的佳话,东王墓由此更有声誉。明清两代,不少诗人来此瞻仰,写下不少缅怀东王的诗,其中爱国诗人顾炎武的诗尤其感人。
苏禄国东王墓在清代经多次修缮,最近,又进行了彻底整修,保持了庄严古朴的特色和明代的建筑风格。
东方金字塔陵墓
金字塔墓是一种重要的墓葬建筑形式,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有,其中以埃及最为著名。我国历史上也曾有过金字塔,现存的已经发现两座。一座是位于山东曲阜县城东面4公里的少昊陵,底边长28米,上部边长9.4米,斜坡高1.5米,规模较小。另一座是吉林省吉安县的将军坟,是我国最大的金字塔墓,有“东方金字塔”的称誉。
将军坟位于集安县城东面7公里的洞沟龙山山麓,这里是高句丽古墓最集中的地方,共有10000多座。高句丽为古国名,又称高句骊或句丽、句骊、高丽,相传是汉元帝建昭二年(公元前37年)朱蒙创立的,辖境相当于今鸭绿江及浑江一带,曾在集安地区长期建都,在公元427年的南北朝时期,迁都至现朝鲜平壤。高句丽好厚葬,洞沟墓群基本上是公元2世纪末到7世纪初的高句丽王室和贵族墓。其中有不少墓建得高大华丽,将军坟是其中较大的一座,也是较特殊的一座。
将军坟底边长31.85米,高12.4米,共有7级阶坛,呈截尖方锥体,用经过细致琢磨的巨型花岗石条垒筑,每面有3块倚护的巨石。在第5级中部有早年打开的通道,可通到墓室。墓室长、宽各5米,高5.5米,内有2组长方形的石棺座。墓室顶部以整块的巨石覆盖,上面堆积有灰色的莲纹瓦当,灰色瓦砾和铁链,四周石条边缘凿有排列整齐的柱眼,推想当年可能有享殿一类的建筑。后侧有陪葬墓,是建筑在石砌基坛上的石棚。
将军坟内的墓主人到底是谁,及陵墓始建年代难以确定,因该墓早期被盗掘,葬品荡然无存。旧集安县志记载是高句丽第1代王朱蒙的陵墓,但从墓葬形制和建筑技术考查,应该是公元5世纪初的建筑。现在,墓的周围已筑起围墙,有阶梯可以登临墓顶。
最后一座皇帝陵
我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皇帝是溥仪,但他一直活到解放以后,因此未建陵墓,最后一座皇帝陵是溥仪的亲叔叔光绪帝载湉的陵墓——崇陵。
崇陵位于河北易县的清西陵中。光绪皇帝是醇亲王奕澴之子,同治皇帝19岁时早亡。慈禧作主,立4岁载湉为帝。因维新失败,被长期幽禁于中南海瀛台,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病死。光绪帝生前没有建陵,死后第二年
(宣统元年,1909年)才开工修建。1911年辛亥革命以后,由逊清皇室继续修建,后来由于经费缺乏,不得不由“陵工大臣”梁鼎芬向遗老募集了一部分款项,直到1915年才竣工。当年11月葬入光绪皇帝和隆裕皇后(孝定景皇后)。
崇陵因为建于特殊的历史时期,所以范围和规模比西陵的其他帝陵均小,而且没有大碑亭、石像生等建筑。根据清帝陵规制,陵园内建有五孔桥、巡房、牌楼门、神厨库、三路孔桥、朝房、班房、隆恩门、灯炉、配殿、隆恩殿、三座门、石五供、云城、明楼、宝顶、地宫等。在建筑风格上,崇陵吸收了外国建筑技术的某些手法,使其具有独特的韵味。明楼和三座门前,有御带河,是陵园排水的主干道,它沟通地宫的12个泄水孔。如果向泄水孔倒入有颜色的标志水,半小时后就能流入宝城外的御带河中。陵园宫殿的基部,建有5尺宽泛水。陵园内的木构建筑,均用铜铁木做成,因此有铜梁铁柱之说,殿内有色彩鲜艳的彩绘。隆恩殿前的龙凤石雕刻剔透,有较强的立体感。
崇陵地宫规制并不宏大,但工料很精,建时耗银非常可观。墓道宽4.6米,全长63.19米,是无梁无柱的拱券式建筑。墓道有4重石门,9座券,每重石门都是由2扇整雕的青白玉石合成,每扇高3.51米,宽1.51米,厚0.25米,附有巨大的铜铸门管扇。石门上都刻有高1.97米的菩萨浮雕像,头戴佛冠,身披袈裟,足登连花座,恭身立于石门之上。
地宫内的宝床是青石雕成的须弥座,上面左右并排停放着光绪帝和隆裕皇后的棺椁,棺椁四周镌刻有藏文和梵文经咒,光绪帝的棺椁下面是“金井”。
1931年,崇陵地宫曾被盗掘,多数随葬品流失。1980年,我国考古工作者打开崇陵地宫时,当年盗墓留下的痕迹犹在,4重石门洞开,光绪帝的棺椁被刀斧凿成一个大洞,隆裕皇后棺椁的顶盖也被撬开。但盗贼未发现“金井”,因此还有珍珠、玉石、了母铁球等250件珍贵文物得以保存下来。崇陵东西还建有崇妃园寝,埋葬着光绪皇帝的珍妃和瑾妃。
崇陵经整修,包括地宫在内,已经对外开放。
明定陵
在北京明十三陵陵区中,有一座皇陵已被打开,这就是解放以后有组织发掘的第一个皇帝陵——明定陵。
定陵是明代第14位皇帝朱翊钧的陵墓,朱翊钧1573年到1620年在位,共48年,年号万历。定陵是十三陵中第一个也是唯一的一座被发掘出来的皇陵。它坐落在燕山余脉大峪山的脚下,四周遍植苍松翠柏。陵墓始建于万历十二年(1584年),当时朱翊钧才22岁。建陵耗费白银800万两,征集民夫几十万人,历时6年方基本建成,耗银数相当于当时全国两年的财政总收入,如果用它购粮,可供1000万农民饱吃1年。
定陵的地宫是1956年5月开始发掘的,经过一年多的时间,到1957年5月才找到地宫前殿的第一道大门,“地下宫殿”的秘密才正式揭开。
地宫离地面有27米,总面积是1195平方米。建筑的布局可以分成前殿、中殿、后殿和左右配殿5个部分。前殿和中殿是通过一条狭长的甬道相联的,后殿则横顶在中殿的后面。从前殿的入口处到正殿的后墙为止,全长87米。各殿之间都有一道汉白玉大门,每扇门高3.3米,宽1.8米,差不多有4吨重,是整块汉白玉制成的。为了使石门开启方便,石匠们把门轴做得很厚,门边做得较薄,门轴的上下两端做成球形,摩擦力就小多了。
前殿高7.2米,宽6米,长58米,地下铺的是一种用桐油泡过的砖,叫作“金砖”。中殿的修建形式跟前殿差不多,是陈设祭器的殿堂。殿内纵向摆着 3个汉白玉雕成的“宝座”和3个作为“长明灯”使用的“龙缸”。中殿的左右两面各有一条小的道通向左右配殿。配殿高7.1米,长26米,殿内建有置放棺材的棺床。
后殿是定陵地宫的主殿,形制最大。殿高9.5米,宽9.1米,长30.1米,地面铺的是磨光的花斑石。殿内有棺床,棺床上放着朱翊钧和两个皇后的棺椁,另外,还放了26只红漆的大木箱子,里面装满了金银珠宝和珍贵的衣物。
地宫的殿宇都是石砌的拱券式建筑,没有使用一点木料,石头非常平整、光洁,石头之间的灰缝异常的细密,充分显示了我国当时石砌工艺的高超水平。
定陵地宫出土的随葬器物非常丰富,共有金器、银器、玉器、瓷器、漆器、纺织品、衣物等共3000多件,其中朱翎钓的皇冠最为珍贵,其本名为“翼善冠”,全部用非常细的金丝编织而成,皇冠顶上装饰着龙凤,姿态生动,制造精细。这顶皇冠是迄今我国出土文物中仅见的。地宫中还出土了4顶凤冠,其中孝端皇后王氏的一顶最为珍贵,上有3龙2凤。每顶凤冠上镶有珍珠5000多颗,宝石100多块,其中一块宝石价值白银500~600两。据说有些宝石是从锡兰、印度买来的。
1959年,经过发掘整理的地宫正式辟为《定陵博物馆》,大部分出土文物在地面的陈列室中展览,供人们参观欣赏。
石像生最多的陵墓
我国的皇陵建筑,有着在神道两侧排列石像生的传统,除其中的迷信作用外,还发挥着一种烘托气氛的效果。历史上,各个朝代的规制不同,石像生的数目不很一致,但很少有超过20对的。但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父母的陵墓却有36对石像生,是我国现存陵墓中石像生最多的一座。
这座陵墓位于安徽凤阳明代中都城西南 5公里处,据记载,洪武二年
(1369年),做了皇帝的朱元璋下诏,以其发祥地凤阳为中都,仿京师之制,建置城池宫阙,并为父母营建皇陵,称为中都陵。
朱元璋的父亲叫陈世珍,母亲陈氏,是濠州钟离 (安徽凤阳东)人,家中赤贫。1344年 (元代至正四年),当地闹瘟疫,20天内,朱元璋64岁的父亲和59岁的母亲相继死去。朱元璋因家贫不能置棺,只得与其兄抬着双亲尸体草葬于山莽。传说二人将抵山麓,忽然遇暴雨雷电,只得放下尸体在村寺避雨。第二天去看时,只见父母尸骸上已然土併高耸。于是,朱元璋称帝后马上就为父母造陵,历时9年,于洪武十年 (1377年)完工。
中都陵的规模非常宏伟,陵园中有皇城、砖城、土城3重,其中皇城高近7米、周长约252米,内有正殿、大金门、御桥和左右碑亭,砖城高约7米,周围3公里,内有具服殿、缮厨、官厅、棂星门、红桥、神厨、神库、天地鼓房等。土城周围14公里,内有神路、官厅、铺舍、水关、皇堂桥、下马坊等,共有各类房屋 230余间,金门、红门、棂星门40余道,御桥、红桥、水关30余座,各式楼台20余幢。陵冢呈平顶覆斗形,长约60米,宽40米,高10米。整座陵墓雄伟壮观,气势不亚于明孝陵和十三陵。
陵墓内的石像生就在神道的两侧,计有麒麟2对、石狮8对、华表2对、石马2对、石人2对、石虎4对、石羊4对、文臣武将和内侍各2对等。石雕形体高大,雕工精美,都是用巨大的青石细琢而成的。其中石马是最佳作,背负锦鞍,昂首嘶鸣,鬃毛披动,形态逼真。传说经过此地的马匹会挣脱僵绳奔至石马前嘶鸣,可见其雕刻的乱真技艺。石像生中,4个内侍的头是断裂后重新安装上去的,传说是明未农民起义军领袖张献忠攻到凤阳时,痛恨宦官专权,挥刀砍掉的。陵园内还有大批精湛的碑石雕作。
崇祯八年(1635年),张献忠攻克凤阳后,烧毁了全部地面建筑,仅存全部石像生和两道石碑,即“皇陵碑”和“无字碑”。两碑均高近7米,宽2米,螭首龟趺,气势壮观。皇陵碑文是朱元璋亲自撰写的,记述了他的家庭出身、本人经历及统一全国的过程,非常通俗、生动。无字碑是取祖辈功德无量,难以用言辞表达之意,此碑已断为3截。
中都皇陵是明朝建立后和第1座皇陵,既继承了汉唐两宋的传统,又开创了明清时期的风格,具有承上启下的特殊地位。
精塔荟萃
最高的喇嘛塔
在我国的佛教圣地五台山塔院寺内,有一座高56.4米的大型佛塔,这就是我国最高的喇嘛塔,由于该塔气魄宏大,造型优美,已经成为五台山的标志。
塔院寺位于五台山台怀镇,原是建于北侧的显通寺的一个塔院,后来由于建造了这座大型喇嘛塔,遂独立成寺,取名为塔院寺,并成为五台山五大禅处之一 (五大禅处为显通寺、塔院寺、殊像寺、罗睺寺、菩萨顶)。该塔因通身白色,俗称大白塔。
大白塔始建于明代万历十年(1582年),共分塔基、塔身和塔顶3部分。塔基平面为八角形,正南面有3个很浅的石洞,中间石洞有1座小浮雕石像。右边的石洞立有佛的迹像碑,上刻释迦牟尼双足迹像图。脚印“长一尺六寸,广六寸,行辐轮相,十指皆现。”按佛教传说,释迦牟尼临死前将脚形印在石上,对弟子阿难说:“我最后留此足迹,以示众生,谁见到这足印,瞻礼供养,就能免罪消灾。”唐代玄奘到西域取经,回国时,随身带了佛足拓印,唐太宗下令将佛足图刻碑于洞内,左边的石洞有清代康熙年间修塔的记事碑。塔的北面也有1座石洞,供奉护法佛韦驮之像。塔南面中间石洞,有通往塔心的熏塔用的烟道,目的是防止塔内藏匿蛇、蜘蛛等动物。塔的8个正面均留有烟洞口。塔基4角建有4个小亭、拥簇着大白塔。塔下层建有3间塔殿,内有三大士铜像、瓷质济公像及木雕刘海戏金蟾等珍贵文物。环绕塔基建有长廊,以避风雨。
大白塔的塔身外形像藻瓶,从底到顶,由粗而细,又由细而粗,粗细相间,方圆塔配,造型优美。塔身上面是塔顶,上面盖有圆盘,围长23米,饰垂带,悬铜铃。圆盘以上是5米多高的风磨铜宝瓶。圆盘上悬挂的铜铃有252个,微风吹过,叮咚作响,令人神往。整个塔周围长83.5米。
1952年,当地拨款16万元维修大白塔,塔身全部用米浆拌和石灰砌筑而成,外涂白垩。整个大白塔洁白的塔身配以金黄色的铜质塔刹和圆盘,显得非常雄伟壮丽。
繁塔扬名于世
在塔的大家族中,绝大多数以高耸著称,而河南开封市的繁塔,却以又矮又胖,高、宽比例最接近而扬名于世。
繁塔坐落在开封市区东南3华里处。那里原是一座宽大的土台,后因黄河几次决口,淤为平地。相传殷艮七族之一的繁氏 (今薄姓),曾在这一带居住过。因此,人们便把这座土台作做繁台;塔,称作繁塔。
塔6角3层,高31.67米;底层边宽14.10米,向上逐层收缩5%。据
《北道刊误志》记载,繁塔建于北宋开宝年间(公元968~976年)。从塔内现存经文刻石和助修碑记等题记得知,塔确切的建造年代是北宋太平兴国20年 (977年)。
北宋时期的繁塔与现在有很大不同,是一座9层高的凌云巨塔。它的名字也不叫繁塔,而叫兴慈塔,别名天清寺塔。
9层的兴慈塔怎样变成了3层的繁塔呢?原来,“台高地回出天半,了见皇都十里香”,香火盛极一时的繁塔寺院,随着北宋王朝的覆灭,几经兵燹、雷击,到了元代已是“百鸟喧啾塔半摧”。明初,朱元璋为铲掉韩林儿在开封的王气,塔再次遭到摧毁,最后“止遗三层”。清代重修时,在塔顶上建了1座很小的7级小塔,从形式上看,只是繁塔的塔刹,由于这种不同时代的修建,形成了今天人们所见到的独特的砖塔形式。随着岁月的流逝,繁塔的这段曲折经历,已很少有人知道了。然而,它别有风格的粗矮体型,却给人们留下了永恒的记忆。
它的另一特征是:塔身内外墙面几乎全部用约33厘米见方的灰砖镶砌而成,每块砖上都有1个圆形小佛龛,是我国已知最大的造像塔。这些数以千计的佛像,或傲然翘首,或低头沉思,或潇洒自得,或胸怀豁达,……各有神情,栩栩如生,是我国砖雕艺术中不可多得的精品。
繁塔的攀登形式,也不同寻常。从塔内登至3层后,必须走出塔外,沿壁盘旋而上,才能到达塔顶。
单层浮雕砖塔
在河南省安阳县西北35公里清凉山的山谷中,有1座建于唐肃宗乾元元年至代宗宝应元年(758~762年)的单层砖砌浮雕舍利塔。这是现今国内仅有的一座装饰华丽的浮雕砖塔。这座方塔,原建在已毁废的修定寺内,叫作修定寺塔。又因为塔身表面遍涂一层橘红色,当地群众也称之为“红塔”。
修定寺塔原有塔顶、塔身和塔基3部分,通高近20米。塔顶早年已毁,尚有一些残留的琉璃瓦。塔基、塔身保存尚好。
塔基平面呈八角形,束腰须弥座,外砌雕砖。图案有力士、伎乐、飞天、滚龙、飞雁、帷幔、花卉等。
塔身也是正方形,高9.5米,边宽8.3米。外壁全用模制雕砖镶拼,内容有青龙、白虎、真人、武士、金刚、力士、铺首、宝象、侍女、飞天、童子、天马、猛狮、花卉、彩带等72种图案,构图严谨,造型生动逼真。四隅有角柱各一,角柱断面为马蹄形,外砌雕砖16块,都是小型团花图案。角柱内侧又有框柱。角柱上端压外圆内方的砖雕龙头。角柱的柱础是石凿的覆莲。塔身雕砖面积300平方米,总共用各种形式的花砖3442块。
南壁开门,塔门拱券形。门额与门券间嵌半圆形青石石雕3世佛造像龛,并有弟子、菩萨、天王像等共9尊。佛像背后有火焰纹背光,具有盛唐艺术风格。石质门框上遍刻牡丹图案等。
修定寺塔的砖砌结构非常严实。外壁的雕砖与内层砖衔接处用榫卯相套和互相嵌筑的方法紧紧扣合,使整个塔身浑为一体,十分坚固。千余年来,虽受多次地震仍没有倾圮。
和尚墓塔群
在河南登封县少林寺西北约半公里的少室山麓,从北魏以后,便成为埋葬少林寺历代住持僧和有地位的和尚的墓地。大约在14000平方米范围内,建立了220多座墓塔,人们称之为少林寺塔林,简称塔林。
在塔林中,每座塔上几乎都有塔铭,记载死者生平,有简有详;也雕刻佛像,有拙有精。塔的造型多样,有的四方形,有的六菱形;有的柱形,有的锥体;有的为直线形,有的为抛物线形;有的像花瓶,有的像喇叭;有的用独石雕刻,有的用砖石层叠。进入塔林,所见形态奇妍,种类繁多,是一处研究和欣赏宗教雕刻艺术的难得的墓塔群。
在塔林中,现在保存下来的塔,最早是唐贞元七年 (791年),最晚是清嘉庆八年 (1803年)建造的。
少林寺所以成为名扬中外的古刹,不仅因为这是一所最早建起的禅宗寺院(所以也称少林禅寺),而且也以少林武术著称,这派武术在我国武术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在国际上也有一定的影响。在少林寺内,过去曾有过一些武艺高强的武僧,并且得到政府表彰。在塔林中,就有两块关于征战有功的和尚的塔铭。一块是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三月建立的“敕赐少林禅寺都提举征战有功顺公万庵和尚塔铭”,另一块是明天启五年(1625年)四月建立的“敕赐祖庭大少林禅寺恩祖征战有功大才便公本大和尚塔铭”。还有两块是关于担任武术教师的塔铭。一块是明嘉靖四十三年 (1564年)二月建立的“敕赐祖庭大少林禅寺庄严圆寂亲教师就公天竺和尚之塔”,另一块是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三月建立的“敕赐少林禅寺授教师武公本乐和尚享寿四十一之塔”。这是由官府授给“教师”的头衔,很可能是替明代政府训练官兵,成绩卓著才刻塔铭的。
据说塔林中现存的墓塔,只抵原来的 2/3,其余的1/3,历年来,由于山洪暴发,多被山水冲毁了。
单层圆形唐塔
唐代的单层塔在各地保存下来的,大多是四方形的,如山东长清灵岩寺慧崇塔,河南登封少林寺同光塔、法玩塔。而圆形的砖塔,现存的只有山西运城市西北约5公里的泛舟禅师塔了。
泛舟禅师是唐代报国寺的僧人,塔就建在原报国寺所在地。塔平面为正圆形,立面分塔顶、塔身和塔基3部分,高约10米左右,每部分高度约各占1/3,整个造型,显得匀称庄重。
塔基作圆筒形,由下而上略有收分,约砌30多层砖。塔身分须弥座、塔室和出檐3部。须弥座从塔基上砌,逐层收进。再上为束腰,周围一圈很矮的蜀柱,柱与柱之间有壶门,成小龛形状。蜀柱之上为上枋,有一层雕刻的图案纹饰。须弥座之上为塔室,正门辟塔门,门作长方形,石制门框不施雕刻。门内是小室,空无一物。塔室外周为圆形,有浮雕的直棂假窗。与塔门相对方向,有高97厘米、宽70厘米的塔铭。塔身之上的叠涩出檐共11层砖。出檐伸出部门很大,其直径不仅远超出塔身,也大于塔基约1/10。檐上的塔顶,又分塔盖和塔刹2部分。塔盖如屋面,塔刹尖端有1颗宝珠。
从题铭所载来看,泛舟死于唐贞元九年 (793年),塔铭刻于唐长庆二年 (公元822年)。唐代常有先建塔、立石、后刻塔铭的习俗,因此,这座圆塔应建在公元793年,距今已
密檐式砖塔
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县城西北苍山脚下,洱海之滨,矗立着著名的崇圣寺3塔:寺东为千寻塔,即大塔;南、北为小塔,排列成品字形。因为小塔的塔身表面涂了一层白色泥皮,雕有各式花纹,人们也习惯称之为大理白塔。
这3座塔中,千寻塔最高,为59.6米,方形,是一座16层的密檐式砖塔,也是我国现存密檐式塔中层数最多的一座。它比最古老的登封县嵩岳寺塔还多1层。千寻塔内空心,修建似“井”字形交叉的木骨架,可以攀登到塔顶。塔身建在高1.11米的石砌台基上。台基上部是用砖砌成的须弥座,高1.9米,四周围石栏杆。塔身的第1层高13.45米,以上各层逐渐变矮。第1、第3层各高12.7米,这2层的塔身和檐最宽。最上层为6.26米。塔的第1层只在西面开1券门。一层以上凡单檐层在东、西两面有券洞,内置石雕佛像,双檐层则在南、北两面开小窗,与塔心相通。各层四面两侧各砌单层小方塔。千寻塔的塔顶为砖砌方形,置铜制覆钵,上有一个相轮。1925年大地震时,将最上部的塔刹震落。
千寻塔的建筑年代众说纷纭,从塔内造像和原崇圣寺铜钟铭文来看,此塔似为南诏晚期的建筑,保持了唐代的建筑风格,造型与西安市小雁塔极为相似。
南、北小塔均为八角形多层式砖塔,共10层。南小塔高38.25米,北小塔高38.85米。从风格上看似为五代(907~960年)时期的建筑。要迟于千寻塔。
最早的琉璃塔
在河南省开封市东北角,有座建于北宋皇祐元年(公元1049年)的祐国寺塔,因为外壁镶以褐色琉璃砖,远远望去好像铁铸,所以自元代时,民间一直称为“铁塔”。
其实,铁塔的前身是一座木塔。宋太宗从吴越王那里取得一颗释迦牟尼的舍利骨,迎至开封开宝寺,为此建造供佛木塔。自太平兴国七年(982年)开始到端拱二年(公元989年)建成,历时8年之久。木塔8角13层,高360尺。太宗赐名“灵感塔”,因建在开宝寺福胜院内,又名福胜塔。可惜福胜塔只存在55年 (989~1044年),就被雷火击毁了。到皇祐元年,宋仁宗下诏重建灵感塔,为了避免火灾,建塔地点改在上方院的夷山上,而且选用了当时最先进的建筑材料——琉璃砖。塔平面呈八角形,13层,原高220丈。现高55.881米。塔身用80余种形制的琉璃砖砌筑成各种仿木结构,如斗拱、椽头、飞檐、角梁等,檐上覆盖黄瓦,显得宏伟挺拔。铁塔的面砖上都有纹饰和图案,如飞天、降龙、麒麟、菩萨、力士、狮子、宝相花等 50余种。塔的全部104个檐角上,各有人首鸟身的“人面鸟”,振翅欲飞,姿态动人。檐头悬有风铎,遇风叮当,确实是宋代玻璃砖雕艺术的佳作。
最使人感到奇异的是,从外表看,铁塔面面开窗,层层可眺。实际上并不如此。原来塔中心有一根自基至顶的粗壮的塔心柱,塔心柱周围有一层琉璃壁砖,壁与柱之间用仅能容身的梯道连结,各层8面虽都有窗棂,但每层只有一面为明窗可供远眺,其余7面仅作窗形装饰,称做盲窗或假窗。这种做法使塔身更加坚实,所以,千年来屡遭水淹、地震、冰雹、战火等自然的、人为的破坏,依然屹立如故。
最高的铁塔
湖北省当阳县的玉泉寺前东边一座土丘上,建有高约17.9米,8角13层的铁塔。塔基用特制青砖砌成,塔身全为生铁铸造,重达53.3吨。据塔身铸铭:此塔原名“佛牙舍利宝塔”,铸于“皇宋嘉祐六年辛丑岁八月十五日”。嘉祐六年正当公元1061年,距今已有900多年。这是我国现存最高的铁塔。
佛牙舍利宝塔,通称玉泉寺铁塔。塔基为双层须弥座,每层每边铸有“八仙过海”、“二戏戏珠”和海山、水波、涨藻等纹饰。上下两层,图样各异。底层八角都各铸金刚一尊 (有称为托塔力士者),冠胄衣甲,托塔伫立,脚踏仙山,刚健威猛。塔身仿木构楼阁式,每层均设腰檐平座,置斗拱出檐。斗拱下边,有数以百计的小佛像连续排列,组成边缘图案,环饰塔身。斗拱以上飞檐前端铸出龙首凌空,用以悬挂风铃。每层塔的相对四面各设一莲弧门龛,其余四面中央多铸佛像,其大小仪态各不相同。佛帝有6侍,门旁有2卫。安排有度,布局谨严。在二层的南、北、东、西4面,分别铸出塔名、塔的重量、铸塔时间、工匠姓名及有关事迹。
铁塔采用分段冶铸,逐层叠装,不加焊接,形体挺拔纤瘦,稳健玲珑。背衬玉泉山的丛树古刹,显得十分秀丽。
仿木结构石塔
福建省泉州市开元寺的紫云大殿前东西两侧,有1对石塔。东塔名镇国塔。西塔名仁寿塔,两塔相距约200米,全部仿木结构建造,为我国现存最高大的1对石塔。
泉州开元寺是闽南著名的寺院,也是我国南方著名古刹,创建于唐代垂拱年间 (685~688年)。到宋代寺院又大为发展,这一对石塔,就是宋代遗留下来的。
仁寿塔修建于五代梁贞明二年(916年)。原为木塔,在绍兴乙亥(1155年)和淳熙年间(1174~1189年),两次失火被毁。于是改换材料,起初用砖,不久又改用石头修建。它的建筑形制与镇国塔基本相同,只是在高度上只有44.06米,较镇国塔低4.18米。而仁寿塔建筑的时间则比镇国塔早了10年。按一寺双塔的制两塔的规划与设计可能同时就决定了,只是施工有先后而已。
镇国塔始建于唐咸通六年 (865年),为木塔,南宋时易为砖建,喜熙二年至淳祐十年(1238~1250年)改为现存的八角五层楼阁式仿木结构的花岗石塔。它高48.24米,直径18.5米,边长7.8米。第1层塔身之下有一比较低矮的基座,为须弥座形式。座身上下,刻莲花、卷草各1层,8个转弯处,都雕凿承托巨座的1尊力士像。束腰部分壶门内刻佛故事及狮、龙等动物形象39幅。座上塔基周围有石栏杆。基座的四个正面,各设踏步5级。
塔身分作外壁、外走廊、内回廊、塔心柱几个部分。外壁四正面辟门,其余4斜面设佛龛。门侧刻天王、力士,龛两旁刻文殊、普贤及其他菩萨、天神、佛弟子等。塔身每层转角处雕作圆形椅柱,制作特异,为一般古建筑所罕见。每层塔身之外,均设有平座栏杆,构成围绕的外廊,人们可以走出塔身绕栏眺望。
泉州双塔体形宏大,出檐深远,勾栏环绕,门户洞开,远远望去宛如木构一般,充分显示了闽南地区古代石工技艺的水平。
金刚宝座塔
在北京西直门外一公里处,有1座建筑奇特的塔,这座塔下部是高大的石砌平台,台上矗立着5个形象突出的小塔,这便是我国最早的金刚宝座塔——真觉寺金刚宝座塔。
真觉寺金刚宝座塔原是真觉寺的主要建筑。真觉寺创建于明成祖永乐时期,金刚宝座塔则建于明成化九年(1573年)。永乐初年为了放置西域番僧班迪达大国师产的金身五佛像而建立的。到清乾隆二十六年(1760年)曾进行了一次大修,修缮后改名大正觉寺。
真觉寺金刚宝座塔用砖和青白石砌成,内部砌砖,外表甃石。全塔可分宝座和5塔两部分,是仿照印度佛陀迦耶精舍建造的。
宝座平面略呈长方形,南北长18.60米,东西宽15.73米,高7.70米。并以挑出短檐将座身分作5层,每层四周刻佛龛,龛内各刻坐佛1尊。宝座南北正中有券门1道。南门过室的东西两侧,各有石梯44级,盘旋而上,可到宝座顶上台面。台面四周绕以高66厘米的石栏杆。在金刚宝座顶上,有5座小塔,中央一塔较高约8米多,4角建4个小塔,都是密檐式塔。中央一塔自第一层塔身以上刻出密檐13层。4角的小塔,则为11层,高度较中央一塔约低1米。这5个小塔,即是永乐年间西域番僧班迪达进贡的5躯金佛的塔。5塔的塔身全部雕刻有佛像、梵文及宗教纹饰。整个建筑,造型虽近似印度建筑,结构和雕刻手法则具有我国传统的民族风格,是吸收外来文化的创作性作品。
最早的石塔
石塔因是天然岩石凿砌而成,因此我国众多的古塔遗存中,石塔的数量相当多。我国现存最早的石塔,是山东省历城县柳埠村的四门塔。
柳埠村青龙山麓原来有一座神通寺,后来毁掉,仅剩遗址,四门塔就在遗址的东侧。关于这座塔的建造年代,原来一直难以确定。过去,依据塔内一尊佛像的石座上刻有东魏武定二年(544年)杨显叔的造像题记,有人推断是四门塔建造的年代。1972年,该塔大修时,在塔顶内的拱板上发现了刻写的“大业七年造”的字样,由此确定,四门塔建于隋炀帝大业七年(611年),距今已有1300多年了。
四门塔的结构非常简洁,是一座方形单层尖顶佛塔,因四面各有一座上部半圆形拱顶门,因此而得名四门塔。塔高15.04米,每边宽7.4米,壁厚0.80米,全部用雕有花纹的大块青石砌成。塔身上用石块叠涩挑出5层作为塔檐。塔顶用23行石板层层收缩叠砌,成为四角攒尖方锥形。顶端由露盘、山华、蕉叶、相轮等组成塔刹,形制简朴浑厚。
塔内正中有石块砌就的硕大的塔心柱,为方形,四周有回廊环绕,塔心柱与塔墙之间有拱板,塔室顶部以16根三角形石梁接于中心柱与外墙上,托住拱板和塔顶。
四门塔的塔心柱四面,各有1尊石雕佛像,都是螺髻、盘膝、朝门静坐。其中北面的1尊为双手分于两膝,其余3尊均是两手平迭。从造型看,不像同时代的作品,但是都非常细致,保存也基本完好。据记载,杨显叔的一块造像石刻,在清末时被官僚端方勾结奸商盗走,至今下落不明,现存的造像石刻,是近年维修时按照原拓片重刻的。另有唐景龙二年 (708年)尼姑无畏等的造像记,也下落不明。
四门塔在建筑上具有较高的学术和美术价值,曾受到不少中外学者的赞赏。20年代日本出版的《世界美术全集》曾对这座石塔给以较高的评价。30年代,我国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夫妇,曾专程来这里瞻仰。解放以后,四门塔几经维修,被作为重要文物保护起来。
四门塔的东北角有一株苍劲古柏,因树上有九根粗大的枝干,人们称其为“九顶松”,因树龄逾千年,又称“千岁松”,现在仍然枝叶茂盛,郁郁葱葱。清代曾有一首诗,把四门塔和九顶松联在一起吟诵:“朗公精舍古神通,劫火烧残五代空,唯有四门古塔下,长松九顶尚葱葱。”
双层塔壁砖塔
我国早期的木塔和仿木砖石塔只有一层塔壁,刚度欠强,后来改用双层塔壁,使塔身强度大为增加。我国最早建有双层塔壁的砖塔是著名的虎丘塔。
虎丘塔又称云岩寺塔,位于江苏苏州虎丘山。虎丘山得名于传说:因有一只虎踞山顶之上,因而取名为虎丘。而虎丘的精华则在虎丘塔。
虎丘塔初建于五代周显德六年,或吴越钱弘俶十三年,即959年,落成于北宋建隆二年,公元961年。虎丘塔仿五代、宋等最流行的形式,呈平面八角形,塔高7层,为砖身木檐的仿楼阁形古塔。塔的原高度无从知道,因为据史料记载,从宋代建炎年间(1127~31年)到清代咸丰十年(1860年),该塔曾遭7次火烧,顶部和木檐均遭毁坏。现存砖砌塔身高为47.5米。该塔重达6000多吨,但整个塔身已无寸木,这在建筑史上是罕见的。该塔塔体可分为外壁、回廊、塔心壁,塔心室数部。砖砌建筑结构比例适度,各层高度并非有规则递减,第6层比第5层反而高出20厘米。第7层为明崇祯十一年
(1638年)改建。塔身由底向上每层向内收进,其总高度约为第1层直径的3.5倍。塔身的平座、勾栏等均为砖造。1至4层檐下斗拱用五铺作出双抄,第5、第6层用四铺作单抄。塔身外部在各层转角处砌有“圆倚柱”,每面以塔柱划分为3间,当中为塔门,左右两间是砖砌直棂窗。塔门至回廊有一走道,廊内是塔心。塔心壁亦为八角形,四面开门正对外壁塔门,是为双层塔壁。各层内部走道已用砖拱券。塔内每层都绘有彩色牡丹花壁画,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虎丘塔有1000多年的历史,在我国建筑史上有重大价值。1957年整修过程中曾在塔内2层隔层间发现珍贵的文物藏品。1961年,该塔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最大的过街塔
过街塔是建于街道中或大路上的塔,是我国古塔中一种较特殊的形式,其建筑造型是与我国古代建筑中城关式建筑相结合而创造出来的,因此,也有不少人把这种塔称为“关”。据佛教的有关记载说,建造这样的塔是让过往行人得以顶戴礼佛,因为塔在上面,佛也就在上面,人从塔下通过,就等于向佛行了顶礼。
过街塔的出现较晚,元代才陆续开始修建,北京八达岭长城附近的居庸关内,有一座叫作云台的建筑,这就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大的过街塔实物,可惜的是,这座过街塔只剩下塔座,塔身已经毁掉,更像是一座城台了。
据云台下面石壁的文字记载,台上原来并列建有3座塔,塔为喇嘛塔式。元朝人熊梦祥的《祈津志》记载:“至正二年(1342年),今上始命大丞相阿鲁图、左丞相别儿怯不花创建过街塔。”当时的著名文学家欧阳玄所著的
《过街塔铭》也专门记录了建造这座跨道“为西域浮图,下通行人”的过街塔的情况。大约在元末明初,台上的3塔被地震所毁,后来在台上建了一个佛祠。明正统八年 (1443年),祠又毁掉,遂重建了一座叫泰安寺的庙宇。康熙四十一年 (1702年),泰安寺被火焚毁,仅留下空台,至今已有280多年了。
云台的台座用青白色汉白玉石砌成,高9.5米,下基东西长26.84米,南北深17.57米。台顶四周安设石栏杆和排水龙头。台下正中开一南北向券门,可供通行。券顶的形式为半六边形,像“八”字的形状,还保存了唐、宋以来城关门洞的形式。这种门洞的形式,在宋、元以后,已被拱券所代替了。
云台券门两端券面上和门洞内,布满了精美的浮雕。券洞上雕刻四大天王的浮雕,神情威猛。四大天王像之间有用梵文、藏文、八思巴文(新蒙文)、维吾尔文、汉文和西夏文6种文字雕刻的经文,对研究佛典和古代文字有很高的价值。券顶上满布曼陀罗图样,花中刻有佛像,是典型的元代雕刻艺术珍品。
在汉文《造塔功德记》的末尾,有“至正五年岁次乙酉九月吉日,西蜀成都宝积寺僧德成书”的题记。由此可知,这座过街塔共修了4年,于1345年建成。
嵩岳寺塔
我国现存最古的高层砖石建筑——嵩岳寺塔,是世界著名建筑之一。
我国建塔是从佛教传入开始的。南北朝时期以来的历代王朝,建塔工程一直没有间断,并有创造性的发展,保存到今天的数量仍然很多。古塔按构造式样大致分两大类:
第一大类是实心塔,是用砖石等材料砌出的实心体,不能登临远眺,只能作为一种象征性的纪念物。实心塔又有四种式样:一是“阿育王塔”,五代十国和宋代这种塔最多,主要分布在江苏、浙江、福建等地。二是密檐塔,以辽代最多,它分别建在辽宁、河北以及山西北半部。三是喇嘛塔,从元代到明清各时期都有建造,它大多数都分布在我国西南部、西北部和北部边疆佛教盛行的地方。四是金刚宝座塔,元、明两代都有建造,数量比较少。
第二大类是楼阁式塔,它是继承我国固有的楼阁建筑技术发展起来的,我国古塔大部分都属于这一大类。也分做四种:一是密檐楼阁式塔,从北魏的嵩岳寺塔开始,到唐宋大量发展起来。这种塔内部是楼阁,外部采用密檐结构,主要分布在陕西、河南、云南、四川等地。二是楼阁式塔,内外楼层一致,实际上和第一种同属一个类型。三是砖木混合式塔,基本上都是砖结构,但是斗栱、栏杆等用的是木结构,宋代建造比较多,主要分布在江苏、浙江一带。四是砖石混合式塔,宋、明两代发展最多,分别建在浙江和湖南等地。
嵩岳寺塔就是楼阁式塔中最早的一个代表作,建筑在河南登封嵩山南麓。嵩岳寺起初是北魏宣武帝元恪(483~515年)的离宫。孝明帝元诩(?~528)舍宅建寺,正光年间(520~525年)改名闲居寺。塔就建立在寺院的中心。塔东有千佛殿,塔西有定光佛堂,南边是山门,北建大佛殿。到隋代开皇年间(公元581年到600年)改名嵩岳寺。今天在塔前有一简单的山门,塔后有大殿,两面回廊,仍然成为一个塔院。
塔的平面呈十二角形,内部建有八角形塔室,塔室宽9米多,砖砌的塔壁厚5米。东西南北四面开门,门口宽2.5米。塔里构造采用“厚壁空心式”木板楼层结构,壁体砌到楼层处,用砖叠涩和楼板相交,楼板架在木梁上。共有十个八角形塔室,上上下下用木扶梯。外部做密檐15层,塔高41米。砖塔第一层塔身特高,上部加一道腰檐。腰檐以上塔身,各角砌出八角形倚柱,采用方墩柱础,束莲柱头。壁面除4个券门外,每面砌有“阿育王塔”的形象作为塔身的装饰。砖塔第2层以上,塔身逐层缩短,每面开一个小窗,各层都用砖叠涩出檐,第15层以上置塔刹,相轮7层以收顶部。全塔外表涂白灰,外型轮廓具有刚柔结合的线条,给人一种轻快秀丽的感觉。
嵩岳寺塔的结构、造型和装饰,是我国古代砖塔建筑的一种开创性的尝试。1600多年以前没有钢筋也没有水泥的情况下,仅用砖结构建成高达40多米的高塔,经受了长时间风雨的剥蚀,依然雄伟屹立,这说明当时我国在高层建筑技术方面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嵩岳寺塔以后,我国砖塔建筑有过3个大的发展阶段。
第1个大的发展阶段是在唐代。唐代国家统一,经济繁荣,在商周秦汉国有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又吸收了外来艺术,建筑技术和建筑艺术有了发展。在这一时期选用砖石材料建造了大量楼阁式高塔,平面以方形为主,塔的层数增加到13层,塔高达到50多米,最高的有60多米。塔的内部结构都受到嵩岳寺塔的启示和影响,用黄土做胶泥,四周砌出厚壁,内部成为空心式,各层的楼层地面采用木过梁承担楼板的结构,用木扶梯按层折上,塔室四面开窗。
从唐代开始,在砖塔上逐渐模仿木结构建筑式样,第一层塔身直接砌出地面,不做台基和基座。塔身比较高,各层都以素面为主,不作任何装饰,个别的仅在塔檐做出简单的斗栱,各层用砖叠涩出檐。唐代用砖砌塔方法,按长身平砌,每隔 5层加 1层丁头平砌。砖块尺寸一般长36厘米,宽 18厘米,厚7厘米。外形整体轮廓同样收成刚柔结合的曲线,给人以优美的感觉。现存唐代楼阁式塔很多,散布在陕西、河南、山西等地。其中西安小雁塔、香积寺塔、大理千寻塔、蒲城崇善寺塔都是很好的实例。
第2个大的发展阶段是在宋代。宋代经济文化得到进一步发展,在建筑方面已经取得很高的成就,宋代砖塔也有重要的发展。宋塔由方形改成八角形或六角形,使平面增加稳定性。外观以楼阁式为主,第一层塔身比各层高,各转角施用倚柱,每层每面为一间,每面中间开窗子,常常用槏柱,左右施壁带,斗栱比较简单,常做替木檐枋椽飞等。在各层中普遍砌出平座、栏杆。塔身基本上都是用砖雕出木结构的形象,成为宋塔明显的特征。宋代塔砖尺寸一般长33厘米,宽16厘米,厚6.5厘米。宋代砖塔内部结构方式有两种:第一种底层辟塔室,上部各层做成空心式;第二种各层都辟塔室,外壁、梯道、楼层三者结合在一起,全部改用砖砌。这样改变了空心式木楼层的结构,是构造技术上的一大进步。因为厚壁空心式木楼板,上下13层,中间没有横向的拉力,塔壁极易开裂或倒塌。到宋代开始就有一部分砖塔做了这样改革:在空心之间增加横向结构,使砖塔更加坚固。宋代砌塔使用黄土胶泥,个别的开始使用白灰做胶泥,塔高可达80多米,这又是一个大进步。陕西富县直罗宝塔、东张塔,甘肃宁县湘乐砖塔,山西中条山栖严寺塔,江西庐山东林寺塔,都是这个时期的代表。
第3个大的发展阶段是在明代。明代砖石建筑有大规模的发展。全国凡是包砖城墙,绝大多数都是明代的建筑。这种方法在砖石建筑技术上是一个进步。明代砖塔以六角或八角形为主,高度可以达到88米以上。内部结构主要采取外壁、楼梯、楼层三者相结合,全部用砖砌出一个整体,而且按层建造塔室,取消空心式结构,全部改成“壁内折上塔室式”结构,结构上比唐宋塔前进一大步。明代塔砖尺寸增大,长38厘米,宽17厘米,厚9厘米,仍用长身平砌,全部改用石灰浆做胶泥,因而使塔体更加坚实。外观方面,常常在下几层的塔身和塔檐模仿木结构建筑式样,转角部位施用垂莲柱,平板枋、大额枋的表面雕刻了一些花纹,斗栱的各种构件上的雕刻都很细致。这一整套手法成为明代砖塔的固定式样。山西永济万固寺塔、安徽芜湖东江塔、陕西高陵砖塔、延安宝塔山宝塔,都是这一时期的建筑。
在古代,仅仅使用砖、木材、黄土等简单的建筑材料,建造出大量雄伟的高层古塔,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我国古代建筑技术的高度水平。
山西应县木塔
距今900多年前建造的一座木塔,屹立在山西应县城里。应县原是辽国首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市)近畿地方的应州。塔是当时崇信佛教的统治者辽兴宗耶律宗真(1016~1055年)命令修建的,辽道宗清宁二年(1056年)落成。它凝聚了我国古代匠师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才能。木塔是佛宫寺 (原名宝宫寺)的主要建筑物,本名“释迦塔”。塔的平面是八角形,底层副阶(外廊)前檐柱对边约25米。塔身外观是5层6檐(最下层是重檐),二三四层都有平座夹层,所以全塔实际上是9层。塔高,从地面到塔尖达67.31米,是世界上现存最高大的古代木构建筑。这座木塔经受了近千年的雁北狂风雨雪以及严重地震的考验,至今还巍然屹立,成为我们民族文化的骄傲!
佛宫寺原位于辽应州城的中部。现在看到的城墙是经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改动过的,西、北两面城墙向城里移1里许,寺的位置已偏处城的西北部了。寺居城市的中心部位,说明当时它作为精神统治的工具,受到统治阶级的高度重视。在城市的立体轮廓线上,土红色的释迦塔高高耸立于全城低矮的灰色民居的中央,构成了当时应州城的特殊面貌。
这座木塔是保持民族传统特色的楼阁形制的塔。自汉末佛教传入中国以后,出现了佛寺建筑。佛教寺院其实和传统的宅第、衙署没有多大区别,具有明显佛教特征的建筑主要是塔。木塔是在中国固有的楼阁的基础上吸取印度佛塔特点而创作的。初期木塔比较低矮,如《洛阳枷蓝记》所载三国时期建造的浮图祠,就是在汉代所流行的方形重楼上安装塔刹构成的。南北朝时期,随着高层木构技术的发展和佛教的兴盛,木塔也越来越加高大。著名的北魏洛阳永宁寺塔,高达几十米,就是这一时期楼阁式木塔的代表作。
现在应县木塔是永宁寺塔的进一步发展。这座木塔改变了隋唐以前的方形平面,作八角形,使应力分布比较均匀;同时改变了中心柱的做法,采用连结内外槽柱所构成的筒型框架的结构方式,这既争取了中部空间,便于布置佛像等,也提高了抗弯抗剪的能力,使塔身更加牢固。这是古代木结构发展中的一个巨大的进步。
木塔的结构、构造概况是:全塔建筑在一个夯土心的砖石基座上,基座分两层,下层方形,上层八角形。在八角形台基座上,布置内槽柱、外檐柱以及副阶前檐柱。所有的柱子用梁枋连结成一个筒型的框架。塔身底层的内槽和外檐角柱都用双柱,并砌在一米厚的土坯墙里。墙的下部是砖砌裙墙,裙墙和土坯墙体交接处垫木枋一层以防潮。转角增设1柱,既可减小梁枋和柱头铺作(斗栱)交接处的剪力,也增加了构架的隐定性。柱间用厚墙填充,可以防止构架的扭曲,提高了坚固性,保证了结构的稳定。
底层以上设平座夹层,再上是二层,二层上又设平座夹层,这样重叠直到五层。各层柱子都衔接而上,每层外檐柱都和它下面的平座层柱同一轴线,而比下层的外檐柱向塔心退入约半柱。平座层外柱立在下层斗栱所挑承的草栿 (梁)上。这样既造成塔身美丽的曲线,又不超过结构的合理限度。从整体上讲,下大上小,也正是结构的稳定性所要求的。至于内槽柱,既没有外轮廓的问题,因此只是根据力学的要求,把上下各层柱都放在同一轴线上,并使八根轴线都略向塔心倾斜。这座塔是把结构和建筑造型统一起来的一个典范,可以给我们今天建筑设计以宝贵的启示。
我国木结构技术的发展,从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的带有榫卯的干阑长屋遗构算起,至少已有将近7000年的历史。通过历代匠师的辛勤、智慧的营造实践,逐步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掌握了若干木结构的规律性。到辽宋时期,高层木构的设计和施工已经相当成熟。对于高层木构的设计来说,风力是一项不容忽视的水平活荷载。对于这一点,辽宋匠师是有明确认识的。和应县木塔时代相近的宋汴京 (今河南开封)开宝寺木塔,是当时杰出工匠喻皓设计、督造的。他考虑到西北风比较大,因此使塔身微向西北倾斜,以增强它抵抗相应方向弯矩的能力。像应县木塔这样一个高大的建筑物,特别是建造在蒙古风常年吹过的开阔地带,更不能忽视风力载因素。这座木塔在结构、构造上的最大成功,主要是合理地解决了水平荷载的问题,使它能够经得起这样长时间的自然力侵袭的考验。为了抵制风力以及地震横波的推力,防止水平方向的位移和扭动,卓越的古代匠师使用了大批斜撑固定复梁。这撑杆和复梁的组合体,从性能上可分两大类:一类是使平座内槽系统和外檐系统各自加大它们的稳定性;另一类是使内外两层系统保持它们的相对位置。由于这些撑杆的连结,构成了整体空间系统,一经受力,各构件就可以联合作用。
平座夹层的结构,就是用斜撑和梁、柱组成的一道平行桁架式的圈梁。在这个圈梁的内环上,又叠置由4层枋子组成的一道井干式的圈梁。整个夹层,实际是一个牢固的刚性的箍,在5层塔身中,间隔均布了这样四道刚性箍。在外观上,夹层巧妙地处理成为各层平座腰檐。
结合建筑处理,在塔的5个正式楼层上,内檐柱里的中央空间供奉佛像,内槽和外檐柱之间是供人通行的空间,因此不设斜撑。塔壁的4个正方向每面3开间,中间辟门。壁外平座设栏干形成周圈挑台,以供人凭眺。在4个斜方向上,两次间的柱间原有剪刀撑,封上荆笆抹泥墙。这既是出于结构的需要,同时在建筑构图上和4个正方向的门、窗、隔扇形成虚实的对比,也颇为得体。可惜后和时拆改门、窗、隔扇,严重地损害了塔的结构,以致塔身发生了向东北歪扭的现象。
塔里扶梯的布置,也是既考虑垂直交通的实用要求、又兼顾结构的合理而设计的。因为楼层比较高,为使扶梯坡度不致太陡,每层都分作两折而上,利用平座夹层做休息板。夹层中每在楼梯处都不能安置斜撑,因而造成结构上的疏松,使弱点分散,扶梯每隔一面安置一道,采取沿塔身螺旋而上的办法。
全塔的细部构造处理,诸如构件比例、榫卯搭接等等所表现的优秀手法,也是值得称道的。仅以斗栱来说,由于做了因地制宜的变化处理,全塔采用了60多种式样,看来极其丰富多彩。这表现了古代匠师的技巧的纯熟,也使我们从中学到了正确的创作方法。他们没有机械搬用前人的成规,而是按照各种不同的结构、构造要求和材料的经济使用,灵活设计和制作的,使这些斗栱不但担负了结构任务,而且也起了装饰美化建筑的作用。
这座塔各层都在中部安置有泥塑佛像,底层并有壁画。为了渲染宗教的神秘气氛,底层厚墙仅在南北两面开口。内圈墙的中央,安置 1尊高约 11米的释迦佛坐像。由于塔的进深比较大,自然光线不能直接照在佛像上,只靠微弱的间接光隐约显示。佛像全部漆金,在暗影中烁烁发光。上面各层4面采光,所以比底层亮些。各层中部都设有佛像群,在内槽柱间设栏杆划分空间,当年信徒、游人可以在栏杆外巡回礼佛。所有佛像大概是辽代原作。但经后世屡次粉妆,表面色彩粗俗,已经面目全非了。
总的来说,应县木塔不愧为古典高层木结构的杰作。它是古代文化的出色遗产,可供我们建筑设计借鉴。我国是使用木材建筑历时最久的国家,在木材的运用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座高大的古代木构,在900多年荷载作用下木板反应的情况,实在是难得的材料力学方面的资料。因此,它也是我们进行科学研究的一件珍贵的标本。
解放以来,按照党的文物政策,已经把这座不朽杰作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设有专门机构负责保管。
埃及金字塔
在震惊现代世界的7大建筑奇迹中,埃及金字塔是唯一的幸存者,它经受住了时间的挑战和人类对它的破坏摧残,并且仍然以它的雄姿振撼着人们的想象力。
金字塔的建造年代大约在公元前27世纪,距现在快5000年了。而仅仅在500年前,它还是完美无缺,它的光滑整齐的大理石表面甚至连钢针都插不进去,如今的金字塔却已是满目苍疮夷。金字塔所遭受的摧残,主要来自于自中世纪以后人们对法老宝藏的疯狂发掘,附近的居民为了图省事而将现成的石料搬走,也给金字塔造成一定的损失;现代旅游业的发展,也给金字塔带来可怕的污染;随着1970年阿斯旺水坝的竣工,尼罗河谷的地下水位陡然升高,使水得以渗入石灰石古迹内部,并以活化盐晶体摧毁它们。然而金字塔毕竟是伟大的,它仍然静静地屹立着,像它身下的岩石一般,以坚定伟岸的体量,默默地与山岳抗衡。在月光下,在玫瑰色的夕阳中,在夏日正午的烈焰或者清晨的迷雾中,金字塔从尼罗河的峡谷中像崇高的山岳一般冉冉升起,主宰着碧空黄沙之间的这片风景,也许这就是为什么在古埃及语中,金字塔代表着“高大,升起的地方”。
巨大的金字塔其实是古埃及的统治者法老的坟墓。古埃及人相信人死之后逾千年可以复活,所以对死后的世界格外重视,每位法老一登基,就开始为自己修一座金字塔。目前埃及共有大小金字塔共70余座。最大的一座是胡福的金字塔。
金字塔为三角尖锥的造型,因此在古希腊语中,金字塔意为“一种三角形的面包”。最大的胡福金字塔占地5.29万平方米,正方形的底边长230米,相互之间误差最大为20厘米,小于1/1000;塔的东南角与西北角高度的误差为1.27厘米;金字塔的倾角为51°52′,各倾角的误差亦是微乎其微。这一切使现代人不能不惊叹和疑惑,在那么古老原始的时代,靠什么样的仪器和智慧才能达到如此的精确程度?胡福金字塔的高度为146.59米,相当于现在40多层楼的高度,在埃菲尔铁塔出现之前,它一直是世界上最高的建筑物。尤其令人惊奇的是146.6米的10亿倍正好是地球到太阳的距离,对于崇拜太阳的古埃及人来说,这个数字是否深具含义?还是纯属巧合呢?
金字塔的建造方法始终是个谜。科学家们用现代工具研究表明,建造如此规模的金字塔需5000万人,而当时地球上的人口总和才2000万人。就算当时真的有那么多的人,那230万块平均每块2吨重的巨石又是怎样砌上去的呢?有人认为是利用杠杆原理,有人认为是用作坡法,每建一层修一个大坡,用滚木拉上去。最近有些学者宣布,这些石头根本不是从尼罗河东岸用船运来的,它们是用一种失传了的古代浇制技术创造出来的人造石,他们发现金字塔石块中有中空的气泡,并发现1段1寸长的头发。究竟谁的理论正确呢?
现在,还是让我们返回到胡福金字塔吧,它的入口在北坡离地18米的地方,往下走通往地下墓室,上行则是国王和王后的墓室。最上层的是国王的墓室,里面有一具石棺,但真正埋葬法老的地方却在地下墓室。皇帝墓室的位置不在中轴线上,也不在塔中心,它的位置一定是有意设计的,不对称的原因却不可知。皇帝墓室垂直上方有5个小墓室,据推测,它们的存在是为了减轻皇帝墓室上岩石的重量,在最上面的两个小墓室中,用红色颜料写着
“胡福”的名字,这是目前从金字塔中和塔外能够找到的唯一文字记录。皇帝墓室和皇后墓室还有细长的通气道伸向金字塔的外表,据说,这便是灵魂出游的通道。
如果进入金字塔一游,那将是最令人难忘的:不可穿越的黑暗,终极的静谧,堆积的巨石充斥在你的四周,你仿佛感觉到尊贵的法老踩过这些地面,并且希望永远安息在这个建筑当中。所有的一切使大金字塔成为尼罗河谷中最神秘最庄严的古代建筑。
比萨斜塔
在意大利半岛中部的比萨城内,有 1组罗马时期的建筑群,包括大教堂、斜塔、洗礼堂和公墓4部分,人们把它们叫作“奇迹区”,“奇迹区”中又以斜塔最著名,斜塔被称作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
1173年,当时著名的建筑师博纳诺·皮萨诺开始建造作为钟楼的斜塔,动工五六年后,他发现塔身已经开始倾斜,于是不得不停工。90年后,另一位建筑师迪·西蒙内接着建塔,并试图把斜斜的塔身调直,可惜没有成功,而他后来又战死沙场。到1350年,斜塔才由托乌索·皮萨诺最后完成。
该建筑的风格是在罗马建筑的基础之上,融合了拜占庭和阿拉伯的建筑艺术,有精致的柱廊、联拱和壁柱,并且广泛采用各色大理石的镶嵌艺术。
斜塔建成之时,塔顶中心点已偏离垂直中心线2.1米。600多年来,塔身继续缓慢下倾,从1918年开始测量以来,发现每年平均向南倾斜约1毫米。现在斜塔最高点为56米,顶部已南倾5.3米,斜度为5°6′,塔的总重量为1.45万吨,平均每平方米地面要承重50.7吨。1972年10月的一次地震,无疑是对这幢古老的建筑的严重威胁,幸运的是斜塔竟然“大难不死”。
斜塔倾斜的原因究竟何在呢?据科学家勘察,原来是由于这里的地层是由淤泥冲积而成,土质松软,造成地基塌陷所致。人们也曾试着用先进的技术加固塔基,但也收效甚微。在比萨城,不仅是斜塔,其他一些建筑也不同程度地向某一方向倾斜。
斜塔至今仍司钟楼之职,据说建造这个钟楼,还是意大利人从穆斯林那里受到的启示。伊斯兰教徒每次祈祷前,清真寺的阿訇便站在尖塔上大声呼唤,那呼声回荡荒野,撼人心魄。基督徒们见后为之心动,于是效仿尖塔建了钟楼,不同之处只在以钟声代替了人的呼喊。
关于斜塔还有一个著名的传说,那就是意大利著名物理学家伽利略,曾在1590年登上塔顶,将两个重量不同的铅球从塔顶同时掷落,其结果是两球竟同时落地。由此他建立了著名的“自由落体定律”,而推翻了长久以来被奉为权威的亚里士多德关于“物体落下速度与重量成正比”的理论。
许多学者对这一传说不予置信,而比萨斜塔却因为这一传说更加大名远扬,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争相而至,爬上塔顶,做模仿伽利略的试验。
比萨斜塔还能屹立多久?它会有倒塌下来的一天吗?会在哪一天呢?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