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城市

 




  早期资本主义商业城

  早期资本主义商业城,可以英国伦敦的重建为代表。伦敦是欧洲的古老城市,早在公元前,已经有凯特尔人及中西欧部落的后裔活动在这个地方。

  公元1世纪,罗马帝国扩展到西欧,渡海侵入不列颠,首先在此建第一座伦敦桥,并在其北建造了一个有堡垒保护的定居区。这就是后来的伦敦城。

  公元5世纪,罗马帝国瓦解,盎格鲁拉克逊人入侵不列颠。7世纪它成为东撒克逊王国的首都。11世纪,诺曼人入侵,统一了英格兰,从此它成为英格兰的首都。

  1050年,爱德华神父在伦敦城上游1公里处的桑纳岛上建皇宫与寺院,这就是今天威斯敏特皇宫、教堂及国会所在地。1066年英王威廉一世在东部城墙建伦敦塔的核心白塔。从此它由两个中心发展。

  15世纪之后,新大陆的发现,引起欧洲航线改道,经济中心移至北大西洋沿岸。16世纪末,它已经成为当时欧洲的商业与贸易中心。

  17世纪,资产阶级革命爆发。那时已有人口45万人,城市的发展除西边离皇宫所在地还有一段空地外,其它3面都已超过了中世纪的城墙。

  还在革命前,因人口发展太快,建筑密集,瘟疫盛行,贵族们已多分散居住在郊区。革命后新贵们也相继迁出城市,在西郊建造了富人居住区考文特花园。

  1666年伦敦大火,几乎使所有民居区化为灰烬。此后6天,建筑师克里斯道弗仑提出了重建伦敦规划,这个规划完整地反映了资产阶级革命后的商业城市的新内容。

  这个规划还是古典主义的。它采用了当时已在巴黎露头的规则形道路系统,几何形的街坊,有许多广场。其中有3个广场对城市平面起着重要作用。

  一个圆形的在郊外,有八条辐射大道。另一个三角形的广场是2条岔道的交叉点,上有圣保罗教堂。还有个长圆形的市中心广场,其中心为皇家交易所,周围有商店、邮局、税务局、造币厂及保险公司等。

  这个中心广场有笔直的大道通向泰晤士河岸的船埠,从船埠区又有放射式大道直接联系大半个城市:此种市中心、船埠及其交通的布局,反映了资本主义商业城市对外贸易的新特征。

  重建伦敦还设立了专门委员会,查理第二颁发敕令,规定重建时放宽街道,用耐火材料造房,并使街道一面的火灾不至蔓延到对面。1667年颁布了

  《重建伦敦市法令》,规定了3种房屋型制。

  重建伦敦起初只恢复了一些资本主义急需的建筑物,如皇家交易所、行会大厦、同业公司及教堂等;至于一般民居,则进程缓慢。后来,市民怕长此以往被排挤出去,才纷纷在原址修建简陋房舍。

  此后数十年,比较有计划的建设主要集中在西郊。这里新型的居住建筑群、公园、街道与改建工程相结合,自18世纪中叶活跃起来。它们大都是由原来的土地拥有者与建筑投机商,应资产者的需要而兴建的。

  它的特点是建筑工作分区进行,在有限的空间内建筑整齐而堂皇的外貌;居住街坊的布局,因为住宅群中常有方形的规则广场,因之被称为Square。

  公园建设方面,海德公园、里琴公园、圣詹姆士公园等都是原属大封建主的,有很好绿化基础的大型花园。它们经过整理后成为适宜于游玩或进行社交活动的场所。

  街道市容的建设当首推里琴街。它深受巴黎里伐利大街的影响,长约2公里,在道路交叉口有小型广场,沿街为住宅、商店及银行之类的建筑物,并把里琴公园与它南面的高级住宅区联系起来。

  与西郊的富人区相对照,伦敦东头的工业区及工人住宅区,则建筑密集、环境恶化、贫民窟蔓延,资产阶级除了想方设法使自己远离此处之外,对其改建则毫无兴趣。

  总之,伦敦重建计划实际上没有兑现,因为全市的土地分属几十个贵族所有,改建工作多数落在建筑投机商手中,他们唯利是图,各自为政。后来城市的发展也突破了规划范围,使它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都市。

  改建巴黎

  巴黎自17世纪以来,一直沿着古典主义道路发展着。当时只着眼于一些堂皇的建筑和市容方面的建设,对于一般市民的实际需要却很少考虑。

  1793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之后,曾作了一个巴黎的改建计划,重点放在第3等级及手工业工人区的改造,但因政局急转直下,并未付之实行。

  实际上那时的巴黎除市中心外,大部分地区从一千多年来一直是自发形成的。它的街道小而曲折,房屋破旧,用水紧张、污水横流,一些小修小补的市政设施根本不解决问题。

  可是工业革命后,大工业却在巴黎边远地区发展起来。这种工业化的发展趋势,在大革命前已开始了。大革命时期,因为英国的经济封锁与军火生产的需要,更对它起了促进作用。

  面对工业化的发展,虽然当时巴黎也采取了一些相应的措施,如开辟运河,建造市场,铺设沥青路面,还出现了定线的市区公共马车。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上世纪40年代初,巴黎已经有了铁路火车。第一条铁路是1840年开放的从巴黎通向凡尔赛的铁路。它在1845~1849年间,很快建起了5个火车站。

  然而总地看来,法国政府并不理解巴黎的处境。它在1841~1845年间,匆忙建造了一道带有凸堡的城墙,企图消极地限制城市的发展。

  这样实际上也隔绝了市区与郊区的联系。从而造成只有小街陋巷与狭窄的城门,才能与郊区及铁路接触。这种做法是与当时工业化的发展趋势背道而驰的。

  此种闭关自守的政策,至上世纪中叶拿破仑第三执政时期,矛盾更尖锐起来。因为当时欧洲的铁路网已形成,巴黎成为最大的铁路枢纽,现状与工业化之间产生了矛盾,决定大规模改建。

  巴黎改建在1852~1870年进行,由当时塞纳区行政长官奥斯曼负责。其目的除为解决工业化所带来的混乱状态外,还在于美化首都,排挤日益壮大的无产阶级及调和阶级矛盾。

  它的主要内容是,在塞纳河北岸把里伏利大道向东延长至圣安东区,使它与西端的香榭丽舍大道连成为东西主轴;并作一条与它相垂直的南北干道,形成一个大的十字交叉。

  此大十字路,东段是商业街,西段多建成了豪华的府部,南段为圣米谢尔林荫道,北段为赛巴斯托波尔及斯特拉斯堡林荫道,南北两头都有火车站。

  大十字干道穿通市中心,为椭圆形市区的长轴和短轴。它们尽管路面宽达二三十米,但交通仍十分拥挤。为此又修建了内外两个环形道。

  其中内环是,在塞纳河南岸作一弧形的圣热曼关厢林荫道,使它与北岸的巴士底广场与和谐广场衔接,连上北岸原有的半弧形林荫道组成环线。

  外环是以民族广场与明星广场为东西两极,拆去了1785年原来为税收而建造的城墙,而改建为林荫道。从而形成了巴黎的新的干道网。

  此外,城市的其它地方也建造了新街道。它们不顾现状笔直地拆过去,连通了一些广场。其中包括原有的广场与新建的20个广场。

  这些广场大都为几条街道的交汇点。其中特别是民族广场与明星广场,分别为巴黎东西部交通中心。它们有多条放射路从中心射出,尤其是后者,这样的路有12条,路面很宽,树木林立,以便作游息之用。

  全市各区都修建了大公园。西边的布伦森林公园与东边的梵星斯森林公园,这时期都有所建设,并使它们成为当时流行的所谓英国式园林。

  稍为小一点的还有北岸的蒙棱花园、绍蒙高地花园,以及南岸的蒙苏里花园。另外尚有两种新的绿地,一种是塞纳河沿岸的滨河绿地,另一种为花园式大路。

  这些绿化设施都互相串连,构成了巴黎新的绿化系统。林荫路把城郊的巨大绿化面引进市中心来,沟通了中心区与大自然之间的联系。

  市中心的改建,从罗浮宫、宫前广场、和谐广场,以及向北至马德兰教堂,向西至香榭丽舍大道一带最突出。从这里可以看出在当时的所谓帝国式风格统率下,各种建筑物、道路、绿化及水面所组成的统一体。

  罗浮宫是法国传统的政治中心。这时期对它的改建除了使宫殿外形上精巧华丽之外,还通过水池使宫前广场与和谐广场连接起来。这种处理开阔了中世纪城市封闭的眼界,一度掀起了崇尚雄伟的手法。

  在作为全城几何中心的城岛上,这时期拆除了不少中世纪的建筑物,用来扩建马路与广场,修造了一批政府机构。其中包括高等法院与警察总署;并把圣母院前的医院从广场南面搬到北面,使广场向河敞开。

  在市政建设方面,重建和新建了8座桥,它除了因上述道路网的扩建而在中心区开拓了90公里宽阔的道路之外,还在巴黎外围扩建了70公里道路。

  自来水的供应由原来的每天11. 2万立方米增至34.3万立方米;自来水于管从原来的747公里增至1545公里;还建造了新的下水道系统,总长从原来的146公里增至560公里。

  此外,街道两旁的汽灯照明亦增加3倍;1855年还开办了出租马车的城市公共交通事业;在对外交通方面1852年完成了巴黎东站,这是建筑师与结构工程师的共同创作。

  在建筑方面,共拆房2. 7万座,建房10万座,使居民由原来的120万增至200万;主于道两旁的建筑物高达六七层,它们的高度与马路成比例。

  当时有代表性的作品,有市中心的中央商场。它有一个圆形伞厅,8个正方形的营业大厅。这些建筑物的屋顶都是用玻璃和钢铁造成的。

  还有巴黎北火车站、国立图书馆也采用了玻璃和钢铁创造的新形式。此外还有著名的巴黎歌剧院,它的马蹄形多层包厢式观众厅,亦为当时同类建筑中的佼佼者。

  这些建筑物虽然采用厂新材料和新形式,然而从总地看来当时在建筑风格上还是因袭了古典主义的传统。因为这个改建出之于帝制复辟的年代,所以称之为帝国式。

  顾名思义,这种改建也只能多半停留在形式上,它不可能彻底解决当时工业化所提出的问题;不过这种结果也不是偶然的,因为当时欧洲的一些大城市也重蹈了这种复辙。

  北美大城市

  近代新建大城市主要兴起于北美。早在新大陆发现不久,欧洲的殖民者就在这块印第安人的古老土地上进行掠夺。他们贩卖黑人。开荒种植,建立各种工业与城市。

  18世纪北美独立战争之后,这里建立了美利坚合众国。这个国家没有中世纪的根底。这也就是说,它们的城市在建设及扩张过程中,很少碰到旧城改建的问题。

  美国的首都华盛顿,就是一个空地上建设起来的城市。它是1791年由美国总统华盛顿提议而兴建的,选址于马里兰州与弗吉尼亚州之间的波托马河畔,经九年设计施工才基本建成。

  这是近代西方第一个专门为首都而建的城市。因为城市性质一开始就非常明确,并且又规划于美国独立战争之后,所以歌颂革命的胜利,国家的统一,以及对未来兴旺发达的憧憬,无疑是这个首都规划所要求的。

  可是同时也应该看到,它也是一个新兴工业国家的首都,不可能把过多的精力花在市容上,那时工业革命已经开始,它也同样面临着大城市人口暴涨的问题。

  就因为这两种力量的作用下,使它既保留了当时在费城已经采用的,也是在美国普遍流行的方格形道路系统;并且也吸收了早期巴黎建设的经验。

  它的具体手法,就是将方格子与放射路相结合,形成纵横干道加对角线的道路系统,全市以国会大厦和白宫为中心,许多放射路由此向四面八方射出。

  这些放射路也可以某些局部中心作出发点。它们往往通向圆形或方形的广场,一些人流集中的大型公共建筑物,或者预定修建的未来大厦的基地。

  这当然也可以理解为功能方面的需要,因为它有利于远距离的直达交通;可是另一方面这也顾此失彼,它们同时也使交叉口过分复杂而又加剧了人流的集中。

  纽约是荷兰殖民者在17世纪建立起来的一个城市,最初位于曼哈顿岛南端,建有中世纪式的城堡,称之为新阿姆斯特丹。后来随着美国工业化的发展,它逐步成为东部的工商业中心。

  它的历史虽然较早,但规划却在华盛顿之后,所以不能不受前者所影响。不过它的方格形布局更为彻底,而已经抛弃了那种对角线的道路系统。

  规划者最关心的是,如何在城市地价日益昂贵的情况下获取更多利润。所以尽量增加建筑用地,尤其是地价特别昂贵的沿街地段。其方法是缩小街坊,增加道路长度,减少公共绿地。

  这样就产生了1811年纽约市总图。它的市区长20公里,南北宽5公里,纵向有12条大街,横向大街多达155条,除了为这些纵横街道所分割的密密麻麻的小方格外,全市没有一个象征公共生活的中心。

  那时纽约市中心是一个面积27. 6公顷的阅兵场,城市公共用地极少,除22公顷市场外,只有5个小公园。后来的中央公园是1855年在原来阅兵场的基础上扩建的。

  虽然街道很多,其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30%;但道路主次不分,路面狭窄,而交叉口又过多。这种情况在以后现代交通日益发展的条件下,大大阻碍了交通通行的能力。

  纽约市人口发展很快。19世纪初它仅有10万人。1811年制订总图时,预计半个世纪中人口将增加4倍,可是事实上城市的发展比预计更快。

  19世纪的100年中,它的人口几乎增加了40倍,而1811年总图却能容纳250万人。虽然这种容纳是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坚持下来的,可是它居然应付了这个世纪末叶前的人口容量。

  这就是说,这个总图虽然有不少缺点,可是它在一定程度上还是适应了当时世界大城市人门聚集的速度,它的度量是与新时代经济的步伐一致的。

  所以,这种方格形城市不能理解为某个城市的规划,它实际上反映了机动车辆不发达的情况下,当时以新建大城市去应付工业化人口集中的一种方法,如芝加哥也是这样。

  不过芝加哥的方格形城市与纽约不同,它从产生之日起,就有着明确的市中心,并且城市分区明确,它们随城市的发展而作半圆形的分层扩大。

  芝加哥市位于美国伊利诺斯州密执安湖东南岸。它是美国第2大工商业城市,也是一大内河港埠,最大的铁路枢纽,以及重要的公路及航空中心。

  它的格形城市,按子午线方向延伸的街道共长30~40公里,芝加哥河湾把城市分成南城、北城及西城几部分,在芝加哥河流人密执安湖处,布置了商业中心环城区。

  市中心建有许多摩天楼。由于工业技术的发达,以及因为地处内陆少受欧洲传统思想的束缚,使这里成为近代芝加哥学派为代表的高层建筑的发源地。

  这里还建有地下铁道,由此向南北方向是一个高级住宅区。它有别墅、公园、街心花园及步行道。其西南部分为人口拥挤的贫民区。

  芝加哥在上世纪30年代还是小村,以后在美国工业迅速发展的推动下它开始暴发起来。后来在1909年对市区及郊区都作了规划。这个规划有以下特点。

  它基本上建立了芝加哥城市与郊区公路干道系统,由市区向郊区延伸90余公里,使后来成为大城市高速公路辅助通道的基础,现高速公路已建成通车。

  它有一定的预见性,当时就考虑了放宽主要街道的横切面,如用桥梁连接密执安路,拓宽加纳街,延长奥格登路,市内长约12公里的罗斯福大街后来成为高架道。

  铁路车站已考虑到它的近期发展所需要的地区;湖滨地区新码头的建设及航行方便也考虑了,后来建设了海军码头,整治了芝加哥河流的南支流;沟通了芝加哥河与密执安湖的经济联系。

  芝加哥处于美国东北区通往中西部地区的适中地位,规划考虑了利用40公里长的湖岸的问题,后来把4/5的湖岸作城市游览区,繁华的市中心也在湖边上。

  此外,规划还考虑了城市发展的自然环境,特别提出了对郊区的的森林保护,给城市居民提供假日休息的场所,发展远郊区的旅游公园等。

  这个规划是由美国著名设计师D·H伯恩哈姆与他的同事们主持的。它后来对纽约、波士顿等城市都有过影响,成为城市更新、市区建设的依据。

  总之,北美大城市反映了大工业还不十分发达的情况下,人们应付工业与人口集中的一种方法。由于它测量方便,结构简单,所以也广泛应用于南美、非洲及澳大利亚等一些新开发地区的城市中。

  殖民地城市

  近代亚非拉的大城市,大多为帝国主义殖民扩张的产物。它们有的虽然在商业资本主义时期已经产生了,但多数则是工业资本派生的,与大工业的发展有着很大关系。

  这些城市虽然本身不一定是大工业城市,但它们是为宗主国的工业化服务的,多为殖民地国家的交通枢纽和港口,为掠夺殖民地资源或倾销商品的跳板。后来随着帝国主义资本的输出,也出现了规模很大的工业城。

  近代随着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许多殖民地纷纷独立,因而这些城市也改变了原来的性质。它们成为自己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民族工业很快发展起来。

  如新加坡它原是帝国主义在东南亚的一个最大据点,当年它主要是为掠夺这个地区的原材料而兴建的。它是东南亚的一大商港,也是世界最大的转口港之一。

  这个城市所以在帝国主义的对外扩张中担任如此角色,首先因为它扼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咽喉,从欧洲、印度至远东及澳洲的轮船一定要经过这里,它是世界海洋航路的中心。

  其次,新加坡港口优良,商港南面有勿拉尼岛和勿拉更马底岛作屏障,港内风平浪静,沿海水深10米以上,42000吨的大轮船可靠岸停泊。

  最后,还因为它也是附近各国的货物集散点,它的市区以南的勿拉尼岛有世界最大的炼锡厂,不但马来亚的橡胶,及其它物产从这儿运出,就是印尼、缅甸、泰国、越南的货物也有在这里转口。

  新加坡位于马六甲半岛南端的一个小岛,东西长41公里,南北宽22公里,面积约572平方公里。岛上丘陵起伏,有长堤与大陆相连,堤上有公路与铁路,堤下有闸可通小船。

  市区在岛的南端,早在1822年已有城市规划。规划把市区划分为政府区、商人区、欧洲人区、华人区,每个不同的种族都有各自的村镇,充分反映了民族对立。

  早先市区在沿海东南部分,以后向西部及北方发展。街道多垂直相交,东西向道路几乎与海岸线平行。南北向道路通向海岸。与一般马来半岛上的殖民城市一样,房屋形式十足西式,但居民80%是华侨。

  城市居民活动中心在临海一面。这里往往聚集着几十艘远洋巨轮,几百只航行于半岛间的小轮船。它们有的在离岸很远的海面卸货,有的靠码头装卸。

  这个城市今天已成为新加坡共和国的首都。它的发展很快,1819年英国入侵时,还是荒凉的孤岛,仅150人;现人口已过百万,市内高楼林立,各种市政设施齐全,已俨然为现代化城市。

  印度的加尔各答也曾是南亚最大的殖民地城市。它不仅是英帝国主义掠夺殖民地原料和倾销商品的港口,而且也是它资本输出的基地,工业非常发达。

  市内仅麻纺厂就达百余座。它们均为规模较大的现代化工厂。此外棉纺、食品、造纸、金属加工、机器制造、造船及铁路车辆修理业等也有基础。

  加尔各答也是金融、贸易的大中心。每天有25000吨货物经过这个港口。出口有麻、麻制品、煤等。进口有粮食及各种工业品。

  加尔各答也是巨大的文化中心。这里有许多高等学校,还有一个大植物园,它是世界上最丰富的植物园之一。

  它在某些方面还保留着传统的封建迷信的遗迹。城市里养着大批牛群,它们作为神畜在大街上到处漫游,以至使交通秩序与环境卫生都很恶劣。

  跟印度别的大城市比较起来,加尔各答给人的印象是贫富对比更为强烈。这里在豪华的住宅旁边,在中央大道和行人道上,到处躺着无家可归的人们。

  加尔各答没有旧城,因为这个列为世界最大城市之一的大城市,它并不是土生土长的产物,而是作为不列颠在印度殖民统治的支柱成长起来的。

  虽然如此,这个城市还是可以看出明显地分为两部分:城市中央是欧洲式建筑的街区;它的四周则全是贫民的住屋,里面住着 1/3的居民。

  这个城市没有摆脱一般资本主义大城市的弊病,城市的迅速发展不断使以前的郊区,位于呼格里河右岸,现在跟加尔各答只有一桥相连的霍符拉、西阿达和达姆达姆,也变成了市区。

  市区的发展大体是这样的:呼格里河左岸和霍符拉对面是码头;码头旁也是城市的中心区,有古老的威廉堡及麦登公园;城市的中央干道巧林吉大街就在公园附近通过,街上有股份公司的管理处、银行、旅馆、商店等;离此不远是市场。

  现在加尔各答已同附近城市连成一片,组成了呼格里工业区,面积达420平方公里,人口约500万。河右岸又兴起了一个大工业城市哈乌拉,位于由西向南的铁路终点。

  埃及的开罗也曾是非洲最大的殖民地城市。它主要是作为帝国主义殖民统治的中心发展起来的。几乎从中世纪以来埃及一直是土耳其的属国,近百年来又不断为英、法所角逐,而终于陷为英国的殖民地。

  虽然现代开罗颇为超群出众,但它只是在1863年才成为国家的首都。当然在此之前它在国家生活中的重要性已没有疑问了。可以想象即使在没有外国人的干预下,它也会发达起来。

  最大的连接上下埃及各省的一条交通大动脉在这里通过。它拥有三角洲上道路的最集中之点,这些道路贯穿过尼罗河谷地主廊。而在修建铁路之前,另一条驼商大道也在此把东西各地串连起来。

  它位于罗尼河右岸,从一座古代的城堡向北去,城市沿河流延伸5公里。从莫加坦丘陵起,开罗向冲积平原发展,特别是在朝北的方向。

  原来的古城堡建在莫加坦丘陵的山嘴上,从前为驻扎在埃及的古罗马三军阀之一所占领。在此之前,附近是希腊人的居住地,即现在郊外的赫利奥玻利斯。

  开罗分新旧两城。旧城在东半部,是亚洲闪族人的前哨,包括穆斯林、柯普特人及犹太人区域。它的外形象一个圆形的剧场,其中街道狭窄而弯曲。

  新开罗占城市的西北部,有宽阔的街道,巨大的广场及欧式高层建筑。城市的商业区靠近爱兹贝基林荫大道。尼罗河左岸为开罗大学及居住区。

  这种城市分区虽然是历史形成的,但也明显地反映了殖民地城市民族隔离的现象。从居住条件来看也是如此,西部欧洲人完全是现代化的住宅,东部旧城区则为一二层土房。

  本世纪民族独立之后,开罗已成为埃及共和国的首都,古老的城市获得新生,旧时代的痕迹正在不断消除。今天它的面积已达1200平方公里,人口800多万人。

  阿根廷的布宜诺斯艾利斯最早亦为西班牙的殖民地城市。它位于拉普拉塔河南岸,在离大西洋275公里与里阿巧爱河汇合处,为大西洋沿岸重要港口。

  近世纪来,这个城市实际上已被重建。它的主要街道被建成格子系统,并有两条斜道交叉成直角。只有中央部分保留着奠基以来的原貌,这些街道与人行道都很窄,交通一直很混乱。

  市中心广场也是殖民时期的。它的周围有市政厅、总督宫邸、大教堂及国家银行。一条中央大道由此向西直达议会大厦。它在中途通过共和国广场,一座方尖纪念碑立在广场中央。

  广场北面是商店、剧场及商业区。这也是该市传统的商业中心,现在是时新商品的汇集地。另一处闹市是圣班、圣马丁广场及佛罗里达街聚集处。

  城市北部为有产者住宅区。工人住宅靠海港布置。在拟定南部巴里沙尔的规划设计中,把所有的贫民窟收缩,并集中布置新的生活性建筑,虽很困难,但可作为布宜诺斯艾利斯市日益发展的计划调节的原则。

  就是从近代史上来看,也不能把布宜诺斯艾利斯看作为纯粹的殖民地城市:因为它的国家独立较早,还在1816年它已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民族工业有了很大发展。

  这里也是南美最大的交通枢纽,有主要铁路7条,其中一条穿越安第斯山,直达智利的瓦尔帕来索。市内有地下铁道五条。郊外35公里处有国际机场。

  今天,这个城市人口已超过300万。若以大布宜诺斯艾利斯来计算,它的人口已近千万,包括附近17个城市。这也就是说它已是南半球最大的城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