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时珍

 




  医学世家

  李时珍是我国明代杰出的医药学家,也是国际上公认的世界著名的自然科学家。他行医采药数十年,不仅医术精湛,而且勤于著述。特别是他历经27年,三易其稿,于万历六年(1578年)写成的《本草纲目》,不仅系统地总结了我国16世纪以前医药学的丰富经验,而且把我国医药学的研究提高到新的阶段,对祖国和世界的医药学发展,作出了伟大贡献。然而,当初李时珍在写《本草纲目》时,有人骂他“造反”,也有人讥笑他“死心眼”,庸医则视他为“狂妄”。面对这一切,李时珍置若罔闻,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日夜奔波在崎岖的路上,历尽千辛万苦,终于登上了那个时代的科学高峰。

  李时珍,字东壁,号濒湖,公元1518年生于湖北蕲州(今湖北省蕲春县)瓦硝坝一个世代医生的家庭里。他的家乡是一个山明水秀、风光优美的地方,又是一个产药的胜地。时珍的祖父是一个热心替人治病的医生,但名气不大,早在时珍年幼时就去世了。时珍的父亲李言闻,是当时有名的医生,又是一个饱学的秀才,虽参加过多次乡试,但始终没有考中。母亲张氏,身体衰弱,在生下时珍后不久便病倒了,以后长期地缠绵在病榻上。

  幼年时代的李时珍,体弱多病。直到10岁左右,身体才慢慢地好起来,能够念一点书和到外边活动一下了。时珍对于草木虫鱼的学问,从小就有出奇的爱好。这方面,他受到父亲很多的影响。在父亲的房间里,一年到头都能嗅到白芷、郁金香之类芳草的清香。有时,父亲还带他到山里去,让他看药草的生长情况。由此,他在药草方面的知识逐渐丰富起来;同时,热爱自然、热爱田野活动的习惯也逐渐养成了。瓦硝坝附近有个著名的雨湖,它方圆20多里,经常有渔民捕鱼。时珍和许多渔民熟识,老渔翁还常告诉他许多关于水鸟的知识。李言问很了解儿子的兴趣,为了满足时珍的好奇心,还曾教他读过画本的《尔雅》。家庭和环境的影响,使得李时珍从小就对祖国的医药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但是,李言闻并不想让儿子学医,因为在封建社会里,医生被官府歧视,史书上常把学医的排列在“方伎列传”里,社会地位比较低。李言闻希望儿子多读点“四书”、“五经”,将来能升个一官半职。于是,在时珍12岁那年,父亲就明确地向他宣布了这个意图,从此,摆在他面前的多是为考取功名用的八股文集。开始,在父亲的督促下,他还认真地读了几年书,在 14岁那年考中了秀才。后来,他越来越感觉到死读这些八股教条毫无意思,虽遵从父命三次赴武昌应府试,但他从小就培养起来的崇理求真的品格,是注定写不好八股文的,所以每次都落选了。三次乡试的失败,虚度的宝贵光阴,使李时珍深深感觉到科举应试这条路不能再继续走下去了,现在必须按照自己的志愿来安排自己的生活了。于是他下定决心学习医学。父亲见他意志坚定,也就只好答应了。

  从此,他一边认真学习父亲的临床经验,一边刻苦攻读前人留下来的《内经》、《伤寒论》、《本草经》等古典医学书籍,每日天没大亮,就悄悄地爬起来,挟着几本书,到外面去埋头苦读。这样坚持学习多年,又得到父亲的尽心教导,在医学上进步很快。李时珍22岁那年正式挂牌行医。

  1537年,蕲州地区发生大水灾,江水倒灌人蕲河,田地被洪水淹没,颗粒未收,连市街的交通也要靠舟船来维持,广大人民饥寒交迫。水退后,各种瘟疫、疾病猖撅起来,封建统治阶级置广大人民生死于不顾,医生成了全城百姓所托命的重要人物。当时一些没本领的官医摆起架子,没钱不给医病。因此,穷困的病人都来找李家父子求医,从早到晚,病人摩肩接踵。在非常紧张的医疗实践中,李时珍帮助父亲救死扶伤,治好了一批又一批的病人,自己也一次又一次地受到了锻炼。在病人呻吟和死亡的哀痛中,他开始深深体会到医生责任的重大,使他更加热爱自己的工作。有一次,在寒冬的夜晚,有人请李时珍出诊,患者是个妇女,气喘得非常厉害,浑身浮肿。李时珍诊断后,先用麻黄止住她的气喘,再用茯苓、香薷等药;使其小便畅通。经治疗,浮肿逐渐消退,以后又诊了几次,病竟痊愈了。由于他们父子治好了无数病人,因而受到当地百姓的热情颂扬,从此,年轻医生李时珍的声望越来越大,远近驰名。

  李时珍的高明医术,很自然地引起了有钱有势的皇族、官僚和地主乡绅的注意。当地皇族荆王的妃子,患急性胃炎,肚子痛得很厉害,很多医生诊治时,只用泻药、吐药,非但没医好,病越发重了。李时珍经仔细诊断,判定和普通胃炎不同,便开了延胡索和其他几味药,王妃服后,肚痛立止,大便也通畅了,病也好了。富顺王朱厚焜的孙子患了一种嗜食灯花的病,久治不愈,时珍用杀虫疗癖的方法也把他治好了。后来,封在武昌的楚王朱英的一个儿子得了一种常发的气厥病,许多医生都治不好,便派人来找李时珍。经时珍精心医治,楚王儿子的病顺利地治愈了。楚王怕儿子的旧病复发,一下子找不到这样的好医生,就任命时珍做楚王府的“奉祠正”,兼管王府的

  “良医所”,并赏赐给他不少珠宝财物。时珍拒绝了楚王的酬报。从此,他在王府里建立起一种威信,皇族对他不敢有所轻慢。他虽身在王府,也常到外边去给人治病。蛇山观音阁的一个老和尚跟他很要好,过了不久,观音阁就成了李时珍的义诊所了,许多进不了王府大门的病人,都跑到那里去请他治病。

  博采众长

  李时珍的一生既重视博览群书,刻苦研读书本知识;又注重采访四方,深入实践调查研究。

  李时珍在行医过程中,精读了大量的医药书籍。传说他曾“读书十年,不出户庭”。当然做为一个职业医生,不可能完全脱离社会,但由此也可想到他苦读的情况。中国先民在药物应用上的种种发明,在汉代曾做了初步总结,产生了《神农本草经》。在以后的若干年间,围绕这部伟著,出现了许多注释性和补充性的著作,使古代药物研究工作的内容逐渐丰富。从《本草经集注》、《唐本草》、《蜀本草》、《开宝本草》、《嘉佑本草》起,一直到宋朝四川名医唐慎微编著的《证类本草》为止,标志着药物学的研究不断地向前发展。李时珍对这些重要著作一一认真研读,反复研究。他一方面十分敬佩前代大师们的辉煌业绩;另一方面也看到了他们在理论上和观察上的一些错误,觉得应予修正。

  李时珍的阅读范围非常广泛,首先是博览古代所有有关医药方面的书籍。李时珍每天除为病人治病外,余下的一分一秒都用在读书上。他和他父亲藏书都不多,因为在古代,书籍大都掌握在有钱有势的人手里。李时珍通过给皇族、官僚和贵族治病,唯一的收获便是饱览了王府朱门所藏的奇书。尤其是医书、方书,在宋、元、明的递变过程中,经屡次战乱破坏,不少在民间已绝迹,而在皇族、官府的书库里却常能找到。他利用这些难得的机会和优越的条件如饥似渴地攻读,勤读勤记。到他35岁时,古代的医书、药书,他已读过800多种了,单是摘录的笔记,就装满了好几个柜子。他所阅读的,也不限于医药书籍。他不但把前人医书中所引的经史百家材料,找出它们的出处,一一重新读过,以便核实订正;还读了许多前人未加注意、未曾引用的书,企图从古代学术的宝藏里挖出更多的东西。比如,煌煌的经史巨作,他遍读了;几个古代伟大诗人的全集,他也仔细读过了。其中古代诗人叙事状物的精确、生动,给了他很大启发。像王维的《敕赐百官樱桃》诗,告诉他蔗浆的性格是寒的,使他更了解蔗浆泻除中热的功用。苏辙的“客来为说晨兴晚,三咽徐收白玉浆”两句诗,告诉他栗子的吃法,他用之于临床治疗,也产生了效力。

  李时珍对稗官小说也从不轻视,这也是他“读书有得”的一个因素。他曾读过诸如《泊宅编》、《两山墨谈》一类的笔记。其他像刘贡父的《芍药谱》、范成大的《菊谱》、沈立的《海棠谱》等,他也都读过。这些谱录性的作品,对他后来考证各种药物名实,都起过很大作用。为了了解边远地方药物生产的情况,他还读过《南方草木状》、《凉州异物志》、《桂海虞衡志》一类书。为了研究外国药,他还仔细读了马欢、费信、巩珍这些人随郑和下西洋回国后写的书。

  李时珍的高明医术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不是单靠博览群书,从书本中得来的;而且还靠他注重实践,采访四方,直接观察,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时珍曾读过许多药书,然而,最使他感到茫然的,是许多药物的形状和生长情况,虽经前人反复解释和辗转引申,自己却仍旧得不到一个清晰的概念,有时甚至于越读越糊涂。可见,只靠“无书不读”来获取知识,并不能完全解决问题。

  时珍的家乡蕲州有三样特产,明朝时是作为贡物入贡的。一样是竹子,名为“新竹”;一样是艾叶,名为“蕲艾”;还有一样是白花蛇,名为“蕲蛇”。李言闻写过一篇《艾叶传》,李时珍很感兴趣,他也想仿照父亲的做法,给白花蛇写一本传。有一次李时珍问父亲:“书上说白花蛇皮下面有24块斜方块的花纹,是真的吗?”父亲说:“我们新州有的是白花蛇,你到凤凰山去捉一条看看,不就知道了吗?”父亲的话,对他启发很大。他想,古人常说:“眼见为实,耳听是虚”,这句话很有道理。于是他独自登上了凤凰山,先找到捕蛇人,同他们爬到山洞里,捉到了白花蛇。他不但很清楚地看到了白花蛇的形状——黑质白花,肋下有24个斜方块的花纹,而且连捕蛇人的动作、捕到蛇后怎样截取头尾,也都看到了。由此,李时珍进一步懂得了:不论研究什么学问,除了博览群书,还须多用眼睛去看,多用耳朵去听,多用脑子去想;学问是从“真知灼见”中得来的。从这时起,他的腿跟他的脑子一起开动起来。蕲州一带的原野和山谷,一次又一次地印上了他的足迹。近的如缺齿山,远的如丫头山,大的如紫云洞,小的如朱家洞,都成了他奔驰访察的对象。山中的甘菊、苦参、紫苏、苍耳、土蜂、蟾蜍、竹鸡、野猪……使他感到“应接不暇”了。

  为了开拓更宽阔的知识境地,他在1565年以后,又到各地游历。后人赞美他“远穷僻壤之产,险探仙麓之华”,就是描写他的采访活动。他到湖广一带的山谷进行过药物调查,还到过江西的庐山,江苏的茅山,南京的牛首山、紫霞洞,以及安徽、河南的名山大川。凡是生长药材丰富的崇山峻岭,他都曾去过,并采集了大批的标本。他对每一棵药草,从产地、栽培,到苗、茎、叶、根、花果以及形态、气味、功能等,都研究得非常深入。

  有一次,李时珍听人说均州 (湖北省均县)的太和山上有一种稀罕的果子叫榔梅,人吃了可以长寿,为弄清真相,他特地登山访查。一个看庙的老和尚告诉他:“皇上有命令,榔梅只能由皇家采,谁要偷采是要问罪的。”白天采不得,等到夜晚,李时珍趁着月光,偷偷溜上山去,终于采到几颗榔梅。经他研究,发现榔梅是一种榆树类的变形果实,只能够生津解渴,功用有限,根本不是什么“仙果”,说吃了长生不老全是骗人的话。

  李时珍对民间流传的药方也认真地做过搜集研究。他认为民间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医药宝库。他曾被举荐到太医院工作,一年后,托病辞职。南归时,路过一个驿站,遇到一群北上的驿卒在站外用锅煮着一把粉红色的旋花汤喝。驿卒们告诉他说:“我们官命在身,长年奔走,筋骨都受过伤。喝了这种花熬的汤,可治筋骨痛,”李时珍听后高兴极了,觉得又增长了见识。从此,他更大量地搜集民间药方。他接触的人很多,种田的、捕鱼的、砍樵的、打猎的、放牧的、采矿的、做手工业的,都成了他的助手和老师。例如,一些药草的区别,是靠农民解决的;某些动物和鱼类的生活、繁殖情况,是靠牧民和渔民解决的;矿物药品的采集与炼制,是靠矿工解决的。李时珍还非常重视直接经验,曾亲自下过煤窑,去过炼铅、炼汞的作坊。为了体验药的麻醉作用,他曾冒着生命危险吞服蔓陀萝这种烈性药物。

  李时珍在医疗实践中,坚持不懈地博览群书,采访四方,使他积累了丰富、宝贵的医药学知识,这些就成了李时珍在医药学上取得卓越成就的物质基础;也为他晚年著成《本草纲目》,做好了思想与物质上的准备。

  《本草纲目》

  李时珍一生除了以他的精湛医术,为人民群众做出了巨大贡献外,他给后人留下的医药遗产也是非常丰富、无比宝贵的。

  李时珍的著作很多,如《濒湖脉学》、《奇经八脉考》、《濒湖医案》、

  《五脏图论》、《三焦客难命门考》、《集简方》等多种。可惜这些书籍大都已散佚了。但是,李时珍给我们留下价值最大、影响深远的是他历时 27年,呕心沥血,修订历代《本草》,直至晚年著成的《本草纲目》。

  重修《本草》可以说是李时珍一生的宿愿。他读过大量的医药书籍,但在医疗实践中,却发现不少药书对药物性能的记载有错误。比如,有的医生给患癫狂病的人服了防葵,结果病人马上死掉了;有的医生给身体虚弱的病人服了黄精,结果病人也死了。李时珍对此惨痛教训,做了深刻研究,最后发现,责任都在药书上。是药书把防葵和狼毒、钩吻和黄精错误地说成同一个东西。由此,时珍感觉到越是重要的著作,更迫切需要订正。

  后来,他又发现:古代的药书多成于庙堂人物之手,著者大都怀有成见,轻视民间习用的药方品物。时珍长期生活于群众中间,民间怎样重视习用的药方品物,他十分了解。他觉得应该有一部书,将古人漏掉的或未发现的药方品物补充进去,使天地间万物能充分地得到应用。同时,他还想到:“本草学”在一千几百年中间一直是发展的,为什么到了宋代《证类本草》之后就停滞下来呢?宋以后的医药学者既然在这方面未能做出什么成绩,那么,自己有责任把这个任务承担起来。

  从此,李时珍下决心要对古代的“本草学”加以整理、修改和补充,对那些迷信邪说加以批驳,把新的发现和药物科学知识补充进去,写出一部分类更细致更科学的药书来。

  1552年,李时珍35岁时,开始写书。为了确定这部书的体例,他考虑了很长时间。案头的一部《通鉴纲目》,引起了时珍的注意。朱熹的那种“以纲挚目”“纲举目张”的编辑方法启发了他,使他豁然开朗。时珍提笔在稿本上题了“本草纲目”四个字,由此走上了辛勤而又漫长的编著历程。

  在这27年中间,李时珍一面行医采药,一面勤奋学习,刻苦钻研,他翻阅了近一千种著作,走了上万里的路,倾听了千万人的意见,考订了历代《本草》中的错误,充实了许多重要内容,在无数关心他、尊敬他、热爱他的人的支持下,于1578年完成了《本草纲目》的初稿。

  他为了把这部书编得更充实、更完备,曾经做过三次大规模的修改。每一次修改,几乎都是推翻成稿,重新写就。在他的书案上,堆着几尺高的笔记本子,上面全是他手录的材料,有的是他从古书上摘录的,有的是从别人传述中记下的,有的是他自己联想、存疑和判断的记录。这些材料加在一起足有上千万字。他夙兴夜寐,识而不舍,数十年如一日,笔耕不辍,经过反复筛选,仔细推敲,终于将这上千万字的材料,提炼编撰成为一部 100多万字的书稿。

  《本草纲目》全书共 52卷,分为16部, 62类。共搜集药物1892种,其中植物1195种,动物340种,矿石357种。此外附有处方11096则,各种矿植物插图1160幅。这部书在解释工作上,其体例特点是:以“正名”为纲,以名家注释称目;用“集解”叙述产地、形态以及栽培和采集方法;用“正误”考订品种真伪和历史文献记载;用“修治”讲解它的炮制方法;用“气味”、“主治”、“发明”分析它的性质和功用。《本草纲目》最明显的一个特点,是用科学的实物对证的方法,来改正前人关于药物的许多错误的含混的记录,使药物的分类解释工作能够更接近于精确无误。它除了对药物学有着特殊贡献外,在化学、地质学、天文学、气象学等方面也有突出成就。

  30年前,李时珍曾立志对《本草学》做一次更广博、更周密、更细致的大规模的修订、总结,现在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愿望。在几百年以前的历史条件下,一个科学家能够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确确实实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为此,李时珍克服了无数的困难,付出了巨大的精力。他那种关切多数人生命安危的高尚品德,他的勤劳、刻苦,富于创造的精神和献身于科学事业的坚强意志,永远值得后人学习。

  1593年,李时珍与世长辞。直到他逝世3年后,《本草纲目》这部不朽的巨著才得以在南京刊行。接着很快传入日本,由日本医学界译成日文在日本出版。随后,它又被译成拉丁文、德文、法文、英文、俄文等多种文字,流传于全世界,被誉为“东方医学巨典”、“中国古代百科全书”。李时珍和他的《本草纲目》将与日月同辉,永驻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