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是个宝——造福

 




  任何事物都带有两面性。事情过了头,也就走向了反面。气象也是这样,虽然人们对气象灾害深恶痛绝,但是人们又不得不承认:现实生活与气象条件的关系太密切了。不知道你是否相信,气象还可以为人类造福呢!

  用不尽的气象资源

  随着大气污染的加重,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增加,人们对目前使用最普遍、占有比例最大的煤、石油等不可再生资源,丧失了部分信心。在当前还没有解决完全消除污染的技术前题下,一种可再生的、清洁的新资源重新被人们所注意,这就是气象资源。气象资源已经投入运用的有风能、太阳能等,水能、热能也可以包括在里面。此外,还有如雷电的运用也在研究中。

  古老而又新颖的风能

  风能说它古老,是因为在很久以前人们就已经认识到了它的价值,并对它进行了开发利用;谈它新颖,是说古老的风能到今天又焕发出新的活力,新的运用方式大幅度地开展起来。

  风能,从根本上说,它是太阳能转化后的一种形式。全球风能总量大约

  有3.6×10瓦,而在大气边界层以下可以利用的风能约有1.3×10瓦。这

  16就表明,风能一年可以提供 1.1×10度的电力总量。而这个数字却是世界消耗总能量的三千多倍,这可真是一个惊人的数字。

  风能利用的历史比较久。我国古代人民很早就利用它来驱动帆船。据《物原》记载:“燧人以瓠济水,伏羲始乘桴,轩辕作舟楫,……夏禹作舵加以篷帆樯。”可以说,有人把夏禹作为帆的创始人,由此推出风能使用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是很有见地的。我国劳动人民还制造了水平风车,如明代宋应星的《天工开物》说:“扬郡以风帆数扇,俟风转车,风息则止。”就是例证。明朝的方以智在《物理小识》中描写了风帆灌田的事实:“有风帆六幅,车水灌田,淮扬海填皆为之。”至于用风力加工粮食,有人据《水车行》的记载内容:“零陵水车风作轮,缘江夜响盘空云,轮盘团团经三丈,水声却在风轮上,……”表明水车使用的时间很长,也不为过。

  其实,明朝航海家郑和下西洋,他率领的船队就使用了大风帆,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另外,公元七世纪时,我国还建有一种“走马灯”式风车,它使用垂直轴风轮。此风车不受风向改变的影响,风轮总是朝一个方向转。有人考证说,在清代中叶周庆著《盐法通志》上就有关于它的笔录。

  但这并不表明国外利用风能比我国要逊色。约在几千年前,埃及人就利用风帆来划桨、磨谷、提水;波斯人在公元700年前还用过风车碾米。公元1185年,英国的约克郡制造出西欧第一台风车。此后到14世纪时,荷兰人开始利用风车来排水和灌溉。18世纪,荷兰使用的风车达到近万座。19世纪中期,美国用于提水灌溉的风车约有600万台。用风力发电是本世纪以来的事。1910年丹麦人成功地建造了世界上第一座风力发电站。这样一来,人类利用风力又创下了新的纪录。

  风能的使用后来一度沉寂,主要是因为使用煤、石油的蒸汽机、发动机占了很大的优势。但从本世纪70年代开始,由于“能源危机”的爆发和污染问题加重,这使人们把目光重新投向了风能。

  现代风能的最大利用是发电。起初国外使用的是卧车风力发电机,发电功率不过100千瓦。美国在1945年3月还建有一个输出功率为1200瓦的大型风力发电机,但运行时间不长。现在美国风力发电的电量只占总发电量的0.1%,在加利福尼亚州有五个风力发电基地为近100万个家庭提供用电;在这之中的一个电厂竟有2400台风力机,总装机容量为24万千瓦。欧洲、美国风力机单机容量以300千瓦以上为多。世界上最大的风力发电机装机容量为7.2兆瓦。

  我国的地面风能总量可以利用的约有 1.6×10瓦,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内蒙古以北,以及西北地区。

  我国在50年代研制过风力提水机和风力发电机。60年代时,一批风力提水机得以生产。80年代时,我国在一些地区推广了500瓦以下各种型号的小型风力发电机,它能够用于照明、各种家用电器的使用。到1985年时,我国从丹麦引进了55千瓦的风力发电机,在山东某地进行了安装,风力发电开始转向生产。此后,从荷兰、美国、德国等地,100千瓦、150千瓦、200千瓦等各种机型也被引进我国。

  我国从1992年开始安装自己研制的55千瓦风力发电机。国产最大的200千瓦风力发电机也在 1991年并网发电。这些都表明我国的风力发电发展迅速。1994年、1995年我国还承办了几次关于风力发电的国际会议,相信我国风力发电前景是美好的。

  需要补充的是,设置风力电厂也属于风力发电的范畴。风力电厂是风力发电的高级形式。在风力资源丰富的原野、荒坡上,安装成片成片的风力发电机,并网运行,由微机统一管理,向电网输送强大的电力,这显然是一种综合风力发电的新举措。

  风力电厂的建设只有十多年的经验。美国、西欧从80年代初开始建立风力电厂。美国在阿尔塔蒙特山口风力电厂安装有风力发电机五千多台,总装机容量可达550兆瓦。这么大的功率完全可与核电、水电媲美了。风力电厂投资收效快、效益高、建设周期短、发电成本低,具有很大的经济价值,引起了我国科学家的浓厚兴趣。

  我国从1986年就开始风力电厂试验。其中已建成七大风力电厂。其中最大的在新疆达坂城,总装机容量约300千瓦。1991年我国能源部召开风力发电建设规划会议,决定到2000年实现风力装机1000兆瓦的容量。

  意想不到的太阳能

  太阳能的运用你一定听说过,如人造卫星、宇宙飞船,以及太空空间站都镶有太阳能电池。太阳能和风能比起来,同样具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优点。太阳向外放出无限的光辉,那源源不断的能量一直在等着我们去开发。

  太阳能的直接利用不难理解,比如太阳能热水器、太阳灶有人可能见过。但太阳能用于交通运输上你或许想都没想过,但的确已经取得了成功。1982年12月19日,两个澳大利亚人用玻璃纤维和铝制成了一部“静静的完成者”太阳能汽车。该车顶部装有能吸收太阳能的装置,能给两个电池充电,电池再给发动机提供电力。两人驾驶着这辆车,从澳大利亚西海岸的佩斯出发,横穿澳大利亚大陆,于 1983年1月7日到达东海岸的悉尼,实现了一次伟大的创举。而太阳能飞机“太阳挑战者号”在此前一年就已诞生,该飞机成功地飞越了英吉利海峡,给世界航空史增添了新的色彩。

  当然,太阳能飞机、汽车还不能很快地普及,但太阳能热水器、太阳灶却已经在人们的生活舞台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以日本为例,日本安装有太阳能热水器1700万台,可以供应72%的家庭洗澡,仅此一项,该国就可以每年节约150万吨煤,真是不可小瞧。

  太阳能能够为电池充电,理所当然也可以用来发电。1982年 11月       1日,美国建成了“太阳一号”电站,它座落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巴斯托。这个电站装有一个旋转塔,旋转塔使上面的反射镜始终对准太阳光,太阳光被集中后会获得高温,再带动蒸汽机来进行发电。其他国家和地区也建有太阳能电站,法国有“席米斯”、欧洲共同体有“欧雷斯利奥斯”、国际能源署有“阿尔梅里亚”,它们分别座落在法国、意大利、西班牙。

  别出心裁的是美国费城富兰克林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他们提出了在轻型气球上建立太阳能电站的设想。他们的具体步骤是:把一个直达1600米的气球发放到近三万米的平流层高空;再在气球上装上一个巨大的抛物面反射器,把收集到的太阳辐射能转换成电能并输入微波器件;微波器件再利用天线将微波束聚焦,向地球发送;地面则将这些微波束转换成电能。根据估算,这种装置大约可以把10万千瓦的电功率传送给地面。

  建立气球太阳能电站原理简单,可行性大,只是投资比较高,但是它回收比较快,综合看来还是合算的。据说,富兰克林研究中心的人员已经研制出了直径达200米的高空气球,并正在做模拟实验。

  太阳能可以用来发电,而电能综合利用,所以围绕太阳能的各种新开发地出现了。太阳能住宅、太阳能动力工厂、太阳能岛应运而生。

  德国弗芝恩霍夫太阳能研究所设计了一种先进的太阳能住宅。这种住宅的外壁安有人工隔热材料,外面黑色的石墙可以吸收阳光,经过加热后再把热传导到墙后面的房间内。夏季时,玻璃罩板与隔热层之间还有自动反射卷帘,它可以切断天然加热。建筑屋顶还有三十多平方米的太阳能电池,可直接把阳光转化成电能。电能除了用于照明外,还可以接通电解器,用于分解水分中的氢和氧,为烧饭等提供燃料。

  美国华盛顿还建有一个工厂,它的房顶上有三千多张太阳能电池板,可获取200千瓦的电力,足够工厂每天使用。

  最出奇的是日本。日本通产省有14家公司,准备在2010年到赤道附近的太平洋上建一个太阳能岛。这个岛的面积约有七平方公里,它的上面有三千多个六角形浮体,此浮体铺有太阳能电池板,能产生巨大的能量。而在太阳岛附近,还有一个平台,平台上的设备能利用太阳能进行分解水以获取氢气。氢气液化后,就可以充作像石油、天然气那样的能源。

  对于风能、太阳能的利用要附加一句,即太阳能、风能的互补发电。因为太阳能、风能都有间断、不稳的特点,但是在时间的分配上却有明显的相位差:冬季风大,太阳辐射弱;夏季风小,太阳辐射强。如果两者互补,就可以获得稳定可靠的电力。我国从1991年开始进行太阳能、风能互补发电的研究,并于1993年试验成功,一批成套设备在一些地区已开始安装。

  等待开发的雷电

  雷电是一种放电现象,它能一次放出达10亿焦耳的电量,足以消灭地球上任何一个小小的生灵。或许正是因为如此,它才受到人们不公平的谩骂和诽谤。

  但是雷电给人类带来的好处却数不胜数。雷电曾使地球上最早的有机化合物产生;它净化了大气,并分解电离出氧化氮、一氧化氮,给地面土壤带来了肥料。雷电是自然产生的,人工可否仿照其条件,产生雷电,并为我所用呢?这很难回答。但是雷电的巨大威力可以利用却是真的。日本人就借助雷电进行过矿山的爆破开采。美国一些工程研究人员认为,雷电产生的巨大冲击力可以应用到土木工程上,雷电的高温可以破碎岩石,达到爆破的目的。可不可以说,日本的爆破试验是一个应用雷电的开头呢?现在还不能下这个结论。但雷电可以利用,这是千真万确的。

  现代神话:拿气候作文章

  气候是天气现象的总和。拿气候有什么文章可做呢?关于气候的文章可多啦!其实,地球上任何东西都离不开特定的环境,而对于人类、各种作物等,就更离不开它特有的气候环境了。地球上气候多种多样,差异极大,有没有相似的呢?有没有可以改造的小气候环境呢?能不能营造一个小气候环境呢?这些饶有趣味问题,科学家们已经用他们的行动作出了坚实的回答。

  寻找相似的气候

  曾几何时,人们对外来牲畜、农作物优良品种产生了莫大的兴趣,进而来不及细想就开始引进,这种盲动最后造成了极大的损失。我国曾花费巨资从荷兰引进39头牛,可是牛刚到拉萨,就死了37头;我国从日本引进优质稻种青森5号到长江流域,结果是大面积欠收。良种还是良种,那么到底背后有什么怪物在施展魔法,使良种变成“劣种”了呢?

  到70年代,我国的农业气象学家魏淑秋教授开展了“中国与世界农业气候相似性”的研究,终于揭开了这个秘密。她与一些科研人员提出了生物气候相似和分布气候相似的概念,并为此建立了世界范围内的数千个气象数据库,引进了咨询信息系统。从此,生物引种才显示出新的活力。

  1964年,我国从阿尔巴尼亚引进一万棵油橄榄失败后,魏淑秋教授指出,在我国云南、湖北、四川等地的11月~5月的气候条件与地中海沿岸5~10月气候条件相似,这些地方可以种植油橄榄。果然立竿见影,一度被大量砍伐的油橄榄在湖北、四川、云南三省安了家,落了户。

  又如,江西吉安地区的几百名气象工作者经过努力发现,该地的生态环境与东北的长白山有很大的相似,决定试种西洋参。还真是门当户对,1990年11月,经过三年多的艰苦试验,第一批西洋参培植成功。根据市场价格进行计算,吉安地区井冈山山区的人均收入可达五万元以上,创造了一个奇迹。

  再如,我国海南华南热带作物研究院从印度尼西亚引进爪哇白豆蔻,经过多次试种栽培,最后取得成功,亩产可达三、四十公斤,改变了我国过去完全依靠进口的历史。

  营造小气候

  今天人们的日子比过去要幸福得多。你看,寒冷的冬天还有西瓜、黄瓜、西红柿,这不会是从南方运过来的吧。可是你一尝,还顶新鲜的。其实它们大都是本地产的,功劳要归于塑料大棚。有人称赞塑料大棚说,它为蔬菜生产创造了一个“冬天里的春天”,真是恰如其分。

  塑料大棚取材方便,造价低廉,收效快;而且大棚内的蔬菜不仅可以提前1~3个月上市,也可以延长1~2个月的蔬菜生长期。大棚种菜,丰富了菜市场,方便了人民群众的生活,而这一切都应归功于“人工小气候”。

  人造气候,还有一个最大的设想,是关于火星的。科学家们预计,大约在2020年前后,人类可能会登上火星。为了向火星移民,为人类创造更好的生存条件,科学家们决定给火星施加人工影响。到时候,火星会出现大气圈,会出现温室效应、绿色植物,还有水。如果这些预想真能实现,那恐怕将是人类建造的最大的气候工程了。

  气象信息高速公路

  “晴带雨伞,饱带干粮。”这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谚语,也是对出门远行人的忠告。今天我们要出远门,未必需要为可能出现的各种天气现象作过分充足的准备。但是你不会不听天气预报,不会对未来出现的天气变化没有任何顾虑——天气与我们的现实生活联得太紧,更确切地说,现代生活离不开气象。气象信息为我们的生活、生产带来了方便,它为我们展示了更广阔、更美好的前景。

  气象对农业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对林业、牧业、副业、渔业的价值也不可低估。但你对气象与战争、工业、体育、商业的关系可能了解得不多,体会不深。这儿我来讲几个故事,让你了解一下气象的无形价值。

  战争,有人下定义说,是政治家们为实现政治目的而导演的一幕幕游戏。然而这种游戏的胜败,除了人为的因素以外,外在的气象因素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深谙气象,借一时刮起的极为反常的东风火烧曹军战船,以少胜多,使曹军惨败而归,曹操本人也几乎丧命;诸葛亮利用漫天的浓雾,不费吹灰之力,向疑虑不定的曹操借得十万支急用之箭,也是巧用天气,智胜敌人的好战例。

  相反,一个军事领导者不懂气象,不关心气象信息,就只会在打仗中徒劳地损失力量,甚至可能饱尝饮恨沙场的苦果。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不可一世的德国法西斯部队被胜利冲昏了头脑,虽然士兵斗志高昂,接连取得胜利,但由于战线拉得太长,特别没有意识到俄国冬天来临的气候的严峻性,结果冬天来了,使只距莫斯科几十公里的德军一筹莫展,大批德军被冻死,大炮、坦克、飞机、各种枪支都结了冰,几乎无法使用。而苏军元帅朱可夫却及时了了解天气形势,趁机指挥适应严寒气候的苏联红军反戈一击,最后取得了伟大的卫国战争的胜利。

  气象因素对战争的影响,还反映在现代武器的有效使用上。我们知道,飞机在起飞时如果碰到雷雨、下沉气流、火山灰时,很有可能会发生机毁人亡的事故。即使是现代化武器,若在非常恶劣的气象条件下,其性能也有可能受到很大影响。如在1991年海湾战争中,美军虽然有夜视和红外设备,但是由于沙漠地区气候炎热,飞沙漫天,扬起的尘土曾使军事雷达、无线电设备受到干扰,而导弹、卫星、飞机都难以正常工作。多国部队一些非战斗死亡人员,其死因多与天气条件导致的武器失灵有关。

  气象对工业的影响表面上看起来不大,实际上却不可忽视。拿化工生产为例,化工生产不论是安全问题,还是质量问题,都不可抱对气象条件“等闲视之”的态度。有人就举过一个例子,化工生产有一个“棉花硝化”工序,必须保持一定的温湿度。但这个温湿度必须适当,如棉花水分超过了一定限度就会成为废品。其实这不难理解,你肯定注意过,做熟的米饭在夏天很容易发酸变霉,但在冬季却放得时间长得多。学过初中化学的人都知道,这是化学反应的结果。还有一些特殊的化学工业生产过程也要注意气象问题。如生产烈性炸药,一定要保持好室温。室温太低,制品会变硬,可能会发生爆炸;温度过高,达到着火点,也会引起自然爆炸。对雷雨也要特别注意。江西萍乡有一个土产公司的鞭炮仓库,因为没有安装避雷装置,在某4月份发生一次雷击事故,所幸的是在库房没有鞭炮,但库房却裂开了几个大口子,相当危险。

  此外,一些工业生产和设计也要考虑好气象条件,这之中建筑设计显得尤为突出。建筑设计不仅要考虑大风、暴雨、雷电等因素,还要考虑日照、积雪、采光等条件。风压是刮风时单位面积上受到风的压强,它关系着整个工程的安全。在海拔500米高度以下的地面上,当风以每秒30米的速度吹来时,建筑物墙面上要承受56.3千牛顿的风压。风压考虑太小,会造成坍塌事故;风压考虑太大,会增加建筑成本。1965年英国弗尔桥电厂建造了几座高114米的冷却塔,因未考虑好风压问题,造成三座倒塌的事故。相反,我国

  2在建设武钢厂房时,外国专家坚持要考虑60牛顿/米 的风压,我国专家技

  2术人员经过认真核算,认为该地风压低于30牛顿/米 ,结果按此标准建造,共节约了3700万元的资金,既保证了工程质量,又赢得了荣誉。

  建筑物对雷击、暴雨等气象灾害更应该考虑周全。1981年,陕西的一次暴雨造成泥石流和滑坡,1.6万间房屋倒塌;1991年8月10日,北京市高压建筑受雷击而断路掉闸,造成大面积停电,损失重大。应该说,对付暴雨应有好的漏水、排水设施;对雷电应有避雷消雷设施,因为建筑物高度每增高1.5米,每年要增加一次雷击的机会,增到90米时,每年可遭受两次雷击。

  气象对电力工业的重要性就不言自明了。

  气象条件对体育的重要性,你可能有所听闻。一般地讲,进行体育活动和比赛,必须有较适宜的天气条件,否则恶劣的气象条件不仅不能带来摘取金牌的快乐,反而会造成悲剧。例如:

  1994年3月,台湾登山者拾方方受暴风雪袭击,落入峡谷中遇难;1996年,7名登山运动员在珠穆朗玛峰被暴风雪吞噬。

  1993年12月,在阿尔卑斯山滑雪的两名法国青年,因没有听到强雪崩的紧急警报,在滑雪途中被当场埋葬;

  1955年7月,英国皇家举行大型赛马运动会时,由于人们对飞临上空的阴雨雷云没有当心,造成了两人被雷击毙,47人受伤。

  1990年10月,在摩纳哥举行的世界赛艇锦标赛上,世界冠军卡西拉吉被1.5米高的恶浪吞没。

  所以说,遇到恶劣的天气时,最好暂停或取消体育比赛。但人们意想不到的一般的天气情况,也会对体育比赛造成影响,这特别反映在运动员的竞技状态上。当气温过高时,出汗太多,人体会丧失大量的水分和各种矿物质,如果不及时补充,就会有脱水的危险。在炎热的天气中进行比赛,会使身体体温上升,产生的热量增加,还会发生中暑。有人进行过测试,进行一般中距离赛跑后腋下的温度可以升高到37.5℃,长跑后可以升到38.5℃,激烈运动时直肠温度甚至可达40℃,肌肉温度可达41℃。这么高的温度,可导致各种紊乱现象。

  天气过分寒冷时也不利于比赛。因为天气过分寒冷,人的肌肉会发生收缩,而血液供应不足,会给肌体的一些部位带来损伤。关于这一点也有人进行过统计调查,马拉松运动员疲劳性骨膜炎和筋腱围炎的发病,与寒冷天气很有关系,它们占到调查人数 524名的 15%。又如 1976年第 12届冬季奥运会时,由于气温太低,有25%的参赛运动员身患感冒;1978年初在河南省林县举行马拉松赛时,有75%的运动员休克。

  所以体育比赛对适宜的气象条件要求很高。据称,对于田径运动,最佳气温在15~20℃,相对湿度为50%~60%,风速为 0.5~2米/秒;对于马拉松比赛,气温在 8~15℃,相对湿度为 30~60%,风速小于 5米/秒。

  其实体育比赛的一些规则,对气象条件也作过一些规定。如国际田径竞赛规则规定,200米田径赛的顺风速度不得超过2米/秒。这个规定曾引起了好多的遗憾。我国短跑新秀王惠珍,在1990年3月份的台北青年杯田径赛女子200米决赛中,创造了23秒26的好成绩。可是因为当时的风速为2.86米/秒,不得不取消此纪录,怪可惜的。

  不过,有些运动员为了在正常的气象条件下发挥出更好的水平,不惜到条件比较艰苦的地方去进行训练,以提高韧性和耐力,为将来正常天气条件下的比赛取得好名次作准备。如我国的“马家军”队员王军霞、曲云霞,就在高原上进行过各种训练。“马家军”队员在全国、世界性大赛中频频打破纪录,很能说明问题。

  最后提一提气象与商业的关系。气象与商业,在有些人看来,可能是风牛马不相及、驴唇不对马嘴的事,其实根本不是这回事。

  如前所述,化工产品的生产需要一定的温湿度条件,而商品的保管也需要一定的气象条件。因为有的商品怕热,有的商品怕冷,还有的商品怕潮怕冻。如肥皂的保管要在5℃以上,甲醛在15℃以上保管;棉布和棉织品在受潮和雨淋时会发霉变质;露天的货垛更要注意大风大雨。有人指出过,全国商业系统的霉变损失已经远远超过了火灾的损失。从这些来看,调节和控制库房的温湿条件,根据天气预报来指导商品保管工作,显得很有必要。北京市商业储运公司根据天气预报接收机的信息,采取大量防范措施,并取得了明显效益。该公司现在已经形成了一套应用气象信息进行科学管理的制度。

  商品的销售从本质上说,就是要在得利的条件下把商品打发到市场上去,保证资金的回笼和流通。显然,对于那些保存时间短,需要及时处理,就地消费的食品,极快地销售出去更显得必要。几年前,曾经有一个时期,我国东北的人参、广西的甘蔗,因为运不出去而最后烂掉了好几个车皮。造成如此大的损失,交通运输是一回事,天气条件不允许长期保存才是症结所在。

  有一位澳大利亚果品公司经理,十分重视对气象信息的开发和利用。有两年持续高温,他大批采购西瓜,发了大财;到第三年,当别的一些果品公司群起效仿,大量订购西瓜时,他及时得到某一季节将有连续阴雨天气的信息,于是果断地削价处理,从而避免了大量西瓜库存,造成更大的损失。这也许只是个粗轮廓的例子,而有一些商家把气象学列入经理必修课,甚至搞出一系列以天气预报为基准的相应销售计划,一方面反映出这些商家具有独特的眼光之外,也在另一个侧面反映了气象信息的潜在价值。

  如日本神奈川县蒂崎市皇冠超级市场与气象协会,共同开发出一个“第二天来店购物人数预测体系”的软件。他们每天根据次田的天气预报来预测来店顾客人数的多少,从而确定进货品种的数量,真是把气象信息的价值运用到了极点。

  说到这儿,还有一件事,令人不敢相信。有时候气象信息还真能起“救厂如救火”一样的作用呢。      1984年,生产不景气的江苏扬州某工厂,与外国某公司签订了一份出口桅灯的合同,合同规定11月15日以前厂方要将货运出,违约就要赔偿损失。事情也凑巧,从11月10日起连续阴雨,货物一直无法运出去。在最后只剩下20个小时的关键时刻,外贸运输公司急忙向气象台求助,气象台经过会商,动用天气雷达监测,预报有晴段阴雨间隙。正是这个宝贵的阴雨间隙,使厂方成功地将两千多箱桅灯安全运出码头。当地新闻单位作了一个《一次气象服务救活一家工厂》的报道,可谓所言极是。

  事实上气象条件的变化的确能影响、甚至刺激商业消费。美国气象学家认为,气温每上升1℃,全球经济效益会跟着上升,如果世界平均气温下降,全球棉花歉收损失72亿美元,水稻歉收损失 10亿美元,全球海洋资源收入要减少2862亿美元;在日本,气温下降1℃,要多消耗7000万日元的煤气,夏天气温上升1℃,日本啤酒消费量可增加 40%。或许正是因为看到了气象与现代经济的微妙关系,一些厂家根据气候变化对未来市场进行预测,大搞长远销售活动。

  比如:1993年,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了“凉夏”,致使南京、武汉等地的空调、冷饮市场受到冲击。到 1994年春天,一些商家仍然不敢进货。而武汉商场、汉阳商场等10家大商场,由于向武汉中心气象台支付了3000元的信息费,得到了“夏季气温偏高”的信息,大量进货,一举赚得高额利润。

  又如:某地一家农机公司,从气象台得知第二年将发生干旱的信息后,他们便派人对全县的抗旱农机具进行了调查,又组织了人员到八个省40个厂家联系货源,调进水泵1900台,抗旱水管20万米,结果既满足了当地农民抗旱救灾的要求,又赚得到六十多万元。

  最精明的要数国际商人。1988年,北美遇到十年未遇的大旱,一些国际商人进行推算,得出结论:美国黄豆减产,世界市场黄豆一定紧缺。于是他们大批低价买进,在市场黄豆空缺时又大量抛出,发了横财。

  总而言之,气象与商业有着剪不断的关系,如果能把握好气象信息,适时调整商业对策,就可以在风云变幻的市场大潮中得心应手、游刃有余,站稳脚跟。

  气象应用的新路——扶贫工作

  气象也可以扶贫,这可不是天方夜谭的故事。在我国,从1987年起,气象部门在全国建立了540个气象科技扶贫点,并实施了扶贫项目近千项,获得了两亿多元的经济效益,使近10万贫困户脱贫。

  气象扶贫,说到底就是科技扶贫。气象工作者对那些贫困落后的地区进行了各种调查研究,为当地的经济发展方向提供咨询,使当地的各种资源得到最充分的利用,从而达到扶贫的目的。

  气象扶贫的具体办法是:

  (1)对当地土壤、气温、光照、降水等气象条件进行综合调查,提出适合当地农业发展的方案。

  (2)建立气象信息网。气象工作者深入实际,对各种灾害性天气、特殊天气进行农事前后的预报,使农民对各项生产做到心中有数,尽量减少损失。

  (3)建立各种示范点,开展各种良种普及工作,使贫困地区在试验基地的模范带动下,建立起各种生态农业的商品基地,并把这些商品基地和加工业结合在一起,最终形成农业、工业、商业一条龙。

  实践证明,气象扶贫这条路走的是对的,它对于提高农村科技意识,推广现代农业生产经验,提高农民收入,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综上所述,气象与我们日常生活、生产关系密切。而气象信息则对我们的社会生活,特别是经济生活起着很重要的参考作用。气象科技,是随着气象信息开发而出现的一个新名词。当前,我国长、中、短天气预报业务和有偿专项服务预报,已经直接为人们的经济活动提供了服务。我国的气象卫星应用业务系统已经初步完成,通过计算机联网,将会产生一种新的形式——气象信息高速公路,从而加快我国的国民经济建设步伐。未来,随着计算机的普及,相信私人计算机并网后,气象信息高速公路会更加完善,那时天气预报水平会更高,对气象信息价值的认识会更深入,我们未来的生活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