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4期

列车之鹰杨仁德传奇

作者:甘洋和

字体: 【



肠子都悔绿了:全车都查了,就是队长的客人未查!一时在整个支队传为佳话。
  “你这假币是从哪里来的?”11月25日,杨仁德从南平南站上了福州开往南京西的列车,一名胡子尚未长出的少年在使用假币购食品被查获引起了他的注意。他从这少年身上搜出拾元的假钞100张,在询问假钞的来源时,少年说是从福州以200元购得,在政和很好用,他已经做过好几次。当问及姓名时,少年自述1989年出生,叫李兵,未办身份证。杨仁德佯装点击了几下“警务宝典”,突然发话:“政和没有你这个人!你如果不说实话我们将把你带回福州处理。”这少年此时有些心慌,忙改口说:“我叫张杰,是……”上网一比对,张杰是涉嫌在政和中医院盗窃摩托车的网上逃犯。他也是福州乘警支队当年缉获的第一百名逃犯。
  
  战果不凡
  
  1999年,杨仁德从郑州铁道公安学校毕业分到了来舟站派出所,不久派出所配备了警犬,但无人愿担这训犬员的重任。他自告奋勇地当起了犬官,除每日细心带着它认真进行各种科目训练,把“拉思”训练得勇猛彪悍听从指挥外,不论白天黑夜,刮风下雨,一有时间他就手持对讲机忙碌在站台、候车室、出站口查堵现场,逐渐总结出派出所查缉网上逃犯“进站眼神有异样,随身携带行李少,临开车前急进站,站外徘徊观动静,遇到检查装镇静,掏出车票不掏证,不敢露出真身份,正门不进走小道”的查堵经,在2001年的追逃战役中,杨仁德以查获网上逃犯5名,崭露头角。荣立个人三等功。2002年华东铁路警方开展的“天网”三号行动战役打响后,杨仁德提出了他专施网上追逃的请求。
  一名衣冠楚楚的男子,带着两名碧眼金发穿着性感的俄罗斯女郎步入了候车室。杨仁德发现随行的男子见民警时眼中闪现出了畏惧感,于是礼貌地上前请他们出示证件。两名俄罗斯女郎出示了护照。而这名自称吕坤的男子却称未带任何证件,此行为两位俄罗斯女郎当导游。杨仁德坚持把他们带到所内,与哈尔滨南岗区公安分局联系查无此人,证实了他的判断:他有问题!依法留置盘问,一夜的较量,他终于交待真实姓名叫李霞。因涉嫌绑架在逃,子夜时分,当小杨将电话挂至西安时,陕西省纪检委轰动了。李霞于2001年因其女友问题,绑架省纪委一名干部,残忍地用木棍捅进他的肛门内,造成纪检干部重残之后敲诈了1075元潜逃。他用这10万元钱做生意,后窜到俄罗斯。带了两名女郎回国坐台,先后流窜郑州、广州等地,近期窜至三明市,再次因生意不好,准备转车到北京开拓市场,小小的闪失,为他逃亡生涯画上了个圆满的句号。
  夜深。杨仁德牵着警犬“拉思”在出站口查缉,一名西装革履老板派头的壮实男子走下了车,杨仁德从他的身份证上发现了破绽。在带往所里的途中,他见只有小杨一人,突然脱身就逃。“拉思”随令像离弦之箭在50米外的路边将其扑倒。见寂静的派出所所内也只有小杨一人,哀求杨仁德放他一马,一个电话10万元就到杨仁德户头上,被杨仁德严辞拒绝。经网上查询立即跳出:“王志国,男,38岁,吉林辽远市人,原系上尉军官,1995年至1996年伙同他人先后盗窃部队价值30余万元的汽车6辆。”子夜时分,杨仁德与部队取得联系。这名当时被6名战士看守仍翻墙逃跑的军中大盗,栽在小杨手中。
  60天囊括全所追逃6名的突出战果,杨仁德成为全处沿线所队追逃旗帜,荣获追逃标兵称号,再立个人三等功。
  
  农家子弟
  
  杨仁德出生在闽北松溪县的一个贫困小山村。当了20多年小队长的父亲,生有他们兄弟三人,从小教育他们要老实做人,宽以待人。随着他们兄弟三人先后考进了松溪一中。他只能穿着哥哥轮下的旧衣服,背着大米和咸菜、霉豆腐就学。一次临开学时,他父亲实在拿不出50元的学费,只好向亲叔叔开口借一担谷子,准备卖了交学费。当他父亲从叔叔楼上的谷仓将一担谷子挑下楼,被刚进家门的婶婶拦住,半是讥笑半是奚落地说:“我近来猪的饲料都不够了。你挑走了我怎么办!”他父亲只得痛苦地将谷子重新倒回谷仓,让他尝到了贫困被人欺的味道。一个天色暗淡的日子里,因为相邻的鱼塘养了三年的鱼被盗,一名乡民警怀疑到他家,找到他的父亲,打开鱼塘,发现塘内有几条十几斤重的大鱼,民警问这是不是他家的,他老实的父亲说,我才养一年鱼不会这么大。民警要拘留他父亲。一生老老实实的父亲也不知得罪了什么人,于是母亲和他们兄弟与民警争执起来。几日后,民警开着警车到学校,非要将他哥哥带走,学校领导人出面也阻止不住。这不白之冤,让他们兄弟三人痛下决心一定要考上警校,当个正直的好民警,不被人欺。所以,他大哥考上了警校,现在松溪刑警支队干刑警,二哥警校毕业,在泉州市110,兄弟三人在自己的岗位上都认真工作,争取当个好民警。
  受难,令人刻骨铭心,促人发奋。入警后经党的多年的教育培养,他由朴实的正义感,转化为对警察职业的崇高奉献。有工资,奖金多了,长期的艰苦已养成节约的习惯。但是对弱者却充满了同情,平时发现候车室和列车上有困难的旅客他都尽量资助他们。他的工资有限,少量的就无私奉献,但对于长途无票的他就无能为力了。每当他能为困难旅客,为弱者做点小事,感到十分开心。就这样,杨仁德把人民警察对人民的爱,践行在群众最困难最需要帮助的平凡点滴中。
  (责编:平娜)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