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7期

警犬兵传奇

作者:高学德 徐 岩

字体: 【



懒,还躺在漂亮女演员的鲜亮的演出服上嗅着充满花香的气味。一次趁车内没人偷偷溜了上去,司机不明白这家伙是如何进去的,邵明亮让“博士”重做一次,原来,它能用两个前爪推开门,司机非常惊讶,从此都要锁好车门才敢离开。
  剧组的人看“博士”对演出有较强的悟性,就经常取笑它是个只会花拳绣腿的模特狗,害得主人邵明亮暗自发狠:一定要找个机会让他们看看“博士”的真功夫。
  机会来了!当时,哈市平房区一个村子里发生一起杀人案件。案发第二天,警犬基地抽回来正在演出的警犬“博士”,参与破案。虽然凶杀案发是前一天,但疑犯留下的衣服仍有明显的气味,博士按照邵明亮的指令嗅了一下,立即辨明方向引导民警向村庄里走去。方圆l公里的村庄内情况十分复杂,鸡、鸭、鹅、狗、猪的气味,柴草垛的气味,村民脚印留下的气味,这都是对警犬追踪的重大干扰,但表现超常的“博士”丝毫没有受到干扰,穿过一个气味浓重的臭水沟和一片浓密的玉米地,一直追踪了3公里,将民警引领到了高速公路上——气味在这里消失,说明疑犯上了长途车,而这条高速路是去往双城方向的,几天后,疑犯果然在双城亲属家落网。
  警犬、相声、擒敌术,这三个风马牛不相及的事物在常人眼里是无法联系的,但被士官杨思军通过自己的悟性和灵气融会成了一道独特的艺术大餐。
  有一次,部队要搞一次文艺调演,需要从训犬兵中挑选部分演员。杨思军带着自己的警犬来了,评委们让他来几个模仿秀,只见他不慌不忙地模仿起了赵本山小品,只见他模仿到一定程度时,故意发出几个特殊的声音,他的搭档警犬“丰收”就手舞足蹈地来几个幽默滑稽的动作,让从省里请来的几位专家开了眼界,他们吃惊地说:“见过很多艺术表演,很少见到人和警犬配合表演的!”
  听从了专家的建议,杨思军和战友们一起,开始双管齐下,一边带领警犬训练,一边和警犬一起练习文艺节目。
  挑战艺术界的先例,开拓人与警犬表演的先河,就必须和警犬达到心灵上的相通。于是,杨思军开始用更高的标准对警犬“丰收”进行亲和训练。
  警犬“丰收”是一头性格倔强的牧羊犬,刚刚结识新的主人杨思军时,就十分不礼貌,经常是“丰收”领着杨思军到处走,根本不听话,虽然是经过训练的警犬,可那毕竟还是动物,杨思军被犬咬伤成了家常事。为了尽快进入正常训练,杨思军几乎除了晚上休息时间,全部用来陪伴“丰收”,因为听教官说犬具有忠实的服从性和依赖性,杨思军坚信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在杨思军精心的呵护下,“丰收”终于被感化,成了杨思军的无言战友。
  这只是警犬训练的开端。警犬训练的每一个科目成功都是警犬训导员无数次给犬进行科学的刺激,形成条件反射的结果,让一个没有思想的警犬完成复杂的动作,简单而单调的重复需要极大的耐心和毅力。一次为了训练警犬扑咬科目,杨思军主动充当助训员,他戴好用来训练的专用扑咬袖,装作犯罪分子挑逗犬的兴奋性,不料却被突然从后面冲过来的警犬重重咬在了屁股上,当时感觉整个一侧身子都麻了。
  杨思军和“丰收”逐步达到默契后,他们一起参与了反恐防暴盾牌队形、礼兵方队行进表演等多项任务的编排和教学。在文艺专业老师辅导下,他又结合自己的感受编排了人犬相声《训导员的烦恼》,快板《万众一心抗“非典”》、《火热的连队》,小品《军营男子汉》等反映部队生活的曲艺节目,在慰问部队演出中频频亮相,为部队建设发挥了自己独特的作用。
  基地有一个爱吹圆号的训犬兵,他有一段平凡而又传奇的故事。他叫陈义伟,从一名普通战士成长为优秀的士官警犬繁育员,再从警犬繁育员成长为优秀的圆号演奏员,八年的军旅生涯,一个个人生路口的转折,造就了他果敢坚毅的性格,更为他披上了几分传奇色彩。
  陈义伟尽管现在已经是圆号首席演奏员了,可是他依然整天和警犬摸爬滚打在一起。陈义伟一米七零的个头,墩实的身材,一身粘满黑灰的“的卡”军装,眼睛虽然不大,却透着刚毅的目光。
  下连后他被分到警犬繁育大队,看着同年兵的战友带领爱犬完成一个又一个精彩的训练科目,而自己每天要完成繁重的幼犬育养任务,不但又脏又累,气味难闻,而且还患上了皮肤病。好强的他第一次感到了痛苦的煎熬。他在给家里写信的时候不敢说自己是繁育员,谈的都是如何训练警犬,而每到字尽笔落之时,总会在被窝里大哭一场,孤独、失意占据了他全部的大脑。就在陈义伟被痛苦煎熬时,一场更大的挫折降临到他的头上。因为他无心工作,整日昏昏沉沉,在一次喂养孕后母犬和幼犬时,错将消毒液当成开水倒入饲料进行搅拌,致使母犬与六条幼犬全部死亡。陈义伟面对着七对渴望生命的眼睛里的光茫转瞬即失;看着幼小生命一个个蹒跚地倒下;看着母犬临死前最后用舌尖去亲吻死去的幼犬,几分钟的时间,让他懂得了生命的重要和自己的无知。在领导严厉的批评和教育过后,他写下了自己的座右铭:警犬是我的第二生命,我要像母亲爱护孩子一样去爱护警犬。陈义伟痛下决心,将全部精力投入工作。孕后的母犬身体娇弱,他用自己的津贴费买来鸡蛋为母犬增加补养;幼犬怕凉,他就学着母亲喂养孩子一样喂养幼犬;母犬生病了他心如刀搅,幼犬长大了他高兴地逢人便说。春去秋来,仅一年时间,陈义伟育养的幼犬存活率就高达百分之八十,成为繁殖大队的优秀繁育员。
  1999年,基地根据陈义伟的突出表现,决定推荐他报考军校。紧张的复习考试,使他离开了一段繁育工作。成绩公布了,他的成绩明显高出了其他战友,但面对着警犬与军官的选择,他犹豫了,他知道如果选择了走,就很有可能将永远告别自己钟爱的警犬繁育事业。在人生路口一个重要的转折处,他最终选择了后者,把升学的机会让给了战友。有人说他傻,而他说:“放弃了事业,就等于放弃了生命,这是一个无悔的选择。”2000年,他转为专业士官。
  寒来暑往,既训犬又学艺的陈义伟,演奏水平日见提高,先后随团参加了迎接俄罗斯原总统叶利钦、俄罗斯远东地区边防局司令员戈尔巴赫上将、俄罗斯太平洋地区边防管理局局长塔拉先科上将等外国高级领导人的大型礼宾活动,和“哈夏音乐会”、哈尔滨冰雪节开幕式等表演任务;并于去年获得“中国魅力之星杯”音乐大赛黑龙江赛区第二名的殊荣,为基地训犬兵夺得了荣誉。
  2003年夏天,已经在黑龙江省文艺界小有名气的基地官兵,迎来了几位特殊的客人,他们是中央电视名牌栏目“曲苑杂谈”的创作人员。带队的是主持人兼制片人汪文华。这些常年和曲艺打交道的专家们,在经过反复调查论证后,决定将基地人犬表演的好戏搬上央视的舞台。
  时隔不久,中央电视台十套《状元360》之最佳拍档栏目再次青睐基地官兵和警犬的表演才能,他们在基地训练场和美丽的太阳岛上共同策划节目,节目以反映警犬训练基地官兵精神面貌为主题,将以闯关的形式把基地官兵训练生活的特点和警犬技术特点编

[1] [2] [3] [5]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