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8期

情撼大别山,三代守英魂

作者:张应松

字体: 【




  位于革命老区安徽省六安市大别山北麓的金寨县,是我国著名的将军县,在那血与火的烽火岁月里,从这里先后走出59位共和国将军。
  2006年4月5日上午,清明节。在金寨县长岭乡乌凤沟村大别山海拔1300多米的一个山坡上,一座占地800平方米的宏伟石墓前,来自安徽霍山、金寨等县党政机关及学校1000多名各界群众,料峭春寒中跋涉泥泞至山顶,来此吊唁长眠于此的红军英烈忠魂。一位名叫郑为栋的36岁汉子,恭敬虔诚地在墓碑前摆好鲜花、猪头、羊肉、水果等祭品后,又取出一包香烟,20支全部点燃插在湿地上。随后,在郑为栋父亲60岁老人郑以清主持下,祭拜仪式正式开始,鞭炮、鞠躬、默哀后,郑以清老人开始讲述墓中人和70多年前发生在此地的那场惊心动魄的惨烈战斗……原来,住在金寨县长岭乡乌凤沟村民组大别山深处的郑家是一户特殊家庭,多年来一直用拜祭祖先的方式缅怀在此战斗牺牲的400多名红军英烈们。
  
  爷爷毕生为烈士守墓
  
  1934年隆冬,为钳制与粉碎国民党军队对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第四次“清剿”,红25军82师师长周世觉率本部和皖西第3路游击师共800余人,奉命突破敌人的封锁线。12月5日晚,为解决部队装备给养严重不足问题,周世觉和3路游击师师长高开文率领战士们在金寨县城突袭土豪劣绅后,携带许多战利品到达燕子河长岭乡乌凤沟宿营,拟次日返回苏区根据地熊家河。没料到半夜时分,我军遭到尾追过来的国民党ll路军4个团兵力的夹击,情况万分危急。周、高两师长沉着指挥我军与10倍于己的敌人英勇奋战至拂晓,红军战士已死伤近1/3。情急之下,周师长命令高开文突围,他自己仅带领一个班利用一个小石庙作掩护吸引敌人火力,打到天大亮时只剩3个人,弹药已全部耗尽。“决不让敌人抓去!”周师长大喝一声,和另外两名战士端起上好刺刀的枪冲向敌群肉搏。疯狂的敌人连他们自己人也不顾,几挺机枪一齐朝周师长射击,周师长及两名战士连向30多名敌人一齐倒下了。由于周师长的火力吸引,高开文率领的一部突围成功,但我红军官兵共400多人却英勇牺牲在长山冲中。
  血战发生在距乌凤沟村不足1里路的村旁山坡上,年仅13岁的郑学才在一个山洞中看羊,亲眼目睹了红军突围奋力拼杀的壮烈一幕。他看到红军烈士们的鲜血染红了自己天天走过的半山腰羊肠小道,染红了山路边的大青石和山下几百米处的山涧小溪。这场惊心动魄的血战自此在他的脑海中留下了终身难忘的印象。战斗结束后,等敌人全部撤走至天黑,郑学才才敢喊来爷爷及乡亲们含泪将烈士们就近掩埋,在几座山坡松林中垒立起大小近20个坟墓。由于当时怕被国民党发现,不能竖碑,细心的郑学才在每个墓前挖条1米多长1尺深的槽沟作为标识。一直忙到次日天亮,战死的英烈们才被全部掩埋。
  在白色恐怖中,郑学才对英烈进行的缅怀,只能选在清明和春节的晚上。那时,他偷偷上山逐个墓前摆上祭品,烧点纸钱。六安解放后,已近30岁的郑学才带着妻儿跪在烈士坟较集中的一个山坡上,高兴得大哭一场。他对妻子说:红军的血没有白流。以后,家中农活交给你,我要把英雄们的墓好好修一修,让后代子孙记住他们。那些烈士有不少是才十几岁的娃娃呀,冰天雪地只穿双烂草鞋,死得多惨哪!
  说干就干,郑学才卷起铺盖带着马灯,在离家1里多地一个无名山坡上用毛竹和松枝搭起一个窝棚,白天抡起大锤和铁凿开采石头,独自搬运堆砌培土。天黑收工,夜里他又当起了守墓人。陪伴他的是一条家狗和一盏昏黄的马灯。乌凤沟深山海拔1300多米,豹子、野狼、野猪等猛兽经常出没,这没能把他吓倒;大雪封山零下10摄氏度,酷暑难耐蚊虫成把抓,未动摇郑学才意志。郑学才用将近两年时间,把大小20个墓堆砌成了简易石墓,这才使得以后几十年的风风雨雨,墓穴没被泥沙掩埋。完成砌墓的第一项工程后,郑学才白天种庄稼,夜晚仍到山中小棚里守墓。此后,年复一年的清明、春节、冬至等节气里,郑学才总会花费两天时间仔细捡扫墓上的枯枝败叶,清除杂草加固墓穴。每一场雨雪过后,他都要上山清查烈士墓,挖条疏通雪水雨水的通道,避免污损墓石。
  上世纪70年代末的一个夏天,山上暴雨连下半月,导致山洪暴发,郑家和乡亲们都住在两座大山中间的低洼处,乡亲们惊骇中紧急转移财物和牲畜,而郑学才面对山洪第一反应则是担心山上烈士墓的安危。郑家儿子和媳妇都在外地打工,他把极度危险的家交给了老伴,自己拿起一把铁锹涉过洪水上山检查烈士墓。风雨雷电交加的山路太滑,郑学才每走一步挖个坑,就像抢救国宝一样,把所有的烈士墓四周疏通出导水沟,并将冲掉的墓基石块全部垒好,做完这些已是深夜。下山时极度疲惫,又累又饿的他一脚踩空跌滚下山梁,幸被半山腰一排松树拦住救了性命。当他忍着巨痛鲜血淋漓满身是伤地回到家时,老伴正对着屋前哗哗奔腾的山洪落泪。原来家中最大的财产——头黄牛、四只羊全被洪水冲进谷底,泥土屋也裂开一道长缝。郑学才丢下铁锹,紧拥住老伴大声劝说道:“牲畜没了可再养,让我心宽的是,烈士墓完好无损呀!”
  岁月流逝,郑学才渐渐老了,然而乌凤沟大山坡上的无名烈士墓和大山苍松翠柏一样,满眼苍翠依旧。一年中的清明节是郑学才最累最高兴也是最伤心的日子。清明节前后,乡里及周边乡镇的学生们,会成批成批来山上扫墓凭吊先烈,郑学才既当“导游”,还不忘做解说员,一遍遍地把1934年那晚自己亲眼看见的那场惨烈战斗讲述给人们听。
  现在,每年的清明、春节、正月十五、冬至、农历七月十五等节气里,当地群众在郑学才的感染下都会雷打不动上山祭奠烈士。这些日子里,乌凤沟村20多户山民比过大年还要忙乎还要热闹。他们已形成风俗,每户都要上墓前摆上自己舍不得吃喝的猪头、羊肉与瓶装酒,燃响一挂特响的浏阳河金钢炮告慰先烈们,保佑来年风调雨顺,庄稼丰收全村安全。他们家家还都准备一两桌丰盛饭菜,包括把自己过年过节都舍不得吃的熏肉、咸鸭等留下来,用来招待陌生的扫墓人,因为全村人都已将烈士们当成祖先来敬拜了。
  郑学才从30多岁在山上搭棚守墓一直到72岁那年,重症缠身的他每天不忘督促儿子郑以清扛起锄头上山巡墓。郑学才的孙子叫郑为栋,18岁时到山外打工,23岁从湖北带了个媳妇回家,后来离开爷爷、父母到山下小镇上做生意。郑学才生病下山时,他已在山下长岭乡街道上开饭店盖楼房结婚成了家,并给郑学才生了个重孙。老人最喜欢大孙子郑为栋,称其头脑灵活会经商。郑为栋也非常乐意把老爷子接下山享几年清福尽尽孝道,可爷爷没住几天,大白天抱着重孙却像丢了魂似的不开笑脸,天天念叨着把红军坟集中起来修几个大墓。老人知道自己来日不多,山上的烈士墓若能有个好归宿,千秋万代让世人敬仰,那才是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