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8期

一个老人感动了意大利

作者:春秋心

字体: 【



万遍。经过半年多艰苦的练习,她先后学会了“爸爸”“儿子”“女儿”“学习”“吃饭”“睡觉”“洗脸”“你”“我”“他”“谢谢”等词汇,并可以用一些简单的词来表达自己的意思了。语言能力的逐渐恢复也促进了她的意识的觉醒。
  学习站立与走路,更是让徐丽华吃尽苦头。开始时,徐丽华只能在丈夫的搀扶下站立一会儿,就全身哆嗦,两腿发软。十多次后,她就要求试试自己站立。第一次,她好不容易扶着床自己站起来后,全身颤抖不止,心跳加快,汗也下来了。但她终于坚持住了半分钟。在坚持练习自己单独站立十几天后,她就能独自站立半小时了,后来越来时间越长。一个月后,丈夫开始搀着她教她学习走路。第一次让她走路时,尽管她在心中拼命地对自己说“一定要朝前走”,可双脚却不听使唤,像被钉在地面上一样,半步也挪动不了。为了帮她找到走路的感觉,丈夫和医护人员搀着她一步步地往前挪,一步、两步、十步、三十步……十几天后她终于可以不用人搀扶着,自己拄着双拐走路了,尽管半天才能蹭出一小步。后来,慢慢地就由拄双拐变成了拄单拐,直到最后扔掉拐杖。为了重新学会走路,徐丽华不知跌倒过多少次,身上到处是摔伤留下的大包小包,青一块紫一块的。双臂和双腿都骨折过好几次。那天,当她终于自己迈出了第一步时,在一边的丈夫激动得像个孩子般地哭了起来。就这样,在苏醒近一年后,徐丽华终于学会了走路!
  1979年lO月,徐丽华出院了。一个月后,因为张万贵随部队调动,全家人搬到了齐齐哈尔市。到了新的环境,徐丽华还是保持在长春时早晨锻炼的习惯天天去散步活动。那天,徐丽华在附近的龙沙公园里看到许多人在打太极拳,那场面和气势深深地吸引了她。她觉得太极拳的动作慢慢的,软软的,似乎非常适合自己的身体,便马上跌跌撞撞地走到队伍中,模仿别人的姿势比划起来。由于她的身体协调能力很差,体质又很弱,意识没有完全恢复,她的动作总是做不对,还经常摔倒在地,引来很多人的哄笑。对此她并不介意,还是继续练下去。她的执着引起了在公园教太极拳的赵丽国老师的注意,在得知她的情况后,非常同情她,从不收弟子的他破例收下了这个特殊的徒弟。
  练习太极拳对于健康人来说也是不容易的,何况对徐丽华这个曾经的植物人。为此,她付出了比健康人不知多了多少倍的汗水和辛苦。无论春夏秋冬,无论刮风下雨,龙沙公园里都会出现徐丽华坚毅的身影。由于她身体灵敏度极差,反应迟钝,站太极桩时常常摇摇晃晃,走太极步也是歪歪扭扭,还经常突然“扑通“一声摔倒在地。一个别人看似很简单的动作她一天都学不会,比如“白鹤亮翅”和“野马分桩”。正常人学个三四次也就会了,可她却怎么也做不上来,一直练习了十多天,几百次下来才勉强学会。
  但她毕竟与常人不同。一套杨氏24式太极拳,她起早贪黑足足学了半年多才完全掌握。每天练完太极拳回到家中,她浑身都像散架一般,连腿都抬不起来。有时因为练不好一个动作,她哭过也闹过,也曾想过放弃,是丈夫的宽慰和鼓励让她重新振作起来。为了支持妻子练好太极拳,张万贵将几本太极拳的书拆开来,一张一张地贴在家里的墙上、厕所里、厨房里、门窗上和走廊里,甚至在天棚上也贴上了几张较大的姿势图,这就使徐丽华一有时间不论在哪里都能温习学过的太极拳姿势和要求。这对徐丽华非常有帮助。
  1980年春天,徐丽华又随丈夫回到了长春,每天早晨她都在家附近的公园里练拳。这时的她虽学会了两套拳,但姿势仍是不太准确和熟练。听说有一个植物人在练拳,所以她练拳时总有很多人围观,也有不少人说着风凉话,但她就当没听见,你说你的,我练我的。就是凭着这种韧劲,她不仅向世俗挑战。也开始向自己的生命极限挑战。从1982年开始,徐丽华在这十多年里先后拜著名太极拳教师李常文、周玉祥和张继学艺,学会并掌握了杨式太极拳88式、48式、40式、42式拳剑、24式拳及32式、49式、56式剑、32式棍、44式刀等。随着她身体各项机能的恢复和对太极要义的悟性加深,她身体的协调能力、反应能力和灵敏度都有了较大的提高,这就使她在后期的学习过程中很快地超越了其他学员,成为学得最快、姿势最好、动作幅度最合适的学员,深受老师的赞赏。1998年后,她还一跃成为了几十名学员的教练。
  一位医学教授得知她的情况后说:“从医学角度看,徐丽华能恢复到正常生活自理程度就很可观了。而今天徐丽华的康复绝对是个特例。这一是因为她有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爱人关怀照顾得非常好;二是因为她本身有良好的心态与特别顽强的超人的毅力和挑战生命极限的勇气。缺了哪一方面,徐丽华都没有今天。我敢断言,徐丽华是国内植物人中康复最好的一个!”
  多年坚持练习太极拳,使她身体的各项机能、体质、精神、心态都发生了巨大的、全方位的变化,尤其是使她的体质和脑力逐渐得到了恢复。渐渐地,她走起路来更加稳健了,说话的口齿也更清楚了,身体也一天比一天健康。1994年8月,徐丽华在老师的推荐下,参加了长春市宽城区太极拳比赛,初试锋芒的她竟然获得了第三名!
  
  飒爽英姿,中国老太扬威意大利
  
  第一次获奖后,她更把全部精力和心思用到太极拳上去,只要一听说有比赛她就报名参加。1996年她获得了长春市南关区武术比赛太极拳和太极剑第一名;1997年获得了吉林省武术比赛太极拳第2名、太极剑第3名;1999年又获得了长春市太极拳比赛第2名、太极剑第3名……这十几年,她获得各种比赛的获奖证书就有80多个,堆满了家中的柜子。近几年她在练拳之余,还应邀到市内各个太极拳练习站去当老师,辅导新学员,有时她忙得竟比有工作的丈夫还紧张。
  与此同时,她还参加了社会体育知识的学习,掌握了不少体育知识和打门球的技术。后来,她参加了社会体育专业和门球裁判员专业考试,获得了合格证书,于1999年被聘为国家一级门球裁判员、国家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她还先后被吸收为长春市武术协会会员、太极拳协会委员、吉林省太极拳协会副秘书长、国家武术协会会员。2002年夏天,徐丽华参加了长春市中老年人风采大赛,她以独特的气质和出众的才艺被评为长春市最佳风采老人。2004年出版的《中华太极人物志》收录了她习练太极拳的经历成绩。从她苏醒到恢复正常到学练太极这20多年时间,徐丽华赫然成为长春市及吉林省武术界的一位名人!
  机会又来了1 2005年1月8日,第21届中国哈尔滨国际冰雪节三精杯国际太极拳邀请赛在哈尔滨举行,有来自中外的1500多名太极拳高手参赛。徐丽华被派去参加老年组的比赛。不巧的是,在参加比赛的前两天,她在练功时竟不慎将腰摔伤,疼得她半天不能动,医生用药和按摩后也不见效。家人和其他队员劝她别去了,但她却说:“国际比赛的机会太难得了,就是拿不到奖我也要去,还可以向高手学习啊!”
  这次,徐丽华参加了陈式太极拳、陈式太极刀和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