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2期

贷款买“乌纱”说明了什么!

作者:李秋生

字体: 【




  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于今年7月4日公开审理原商洛市委、商州区委书记张改萍受贿一案。法庭查明,从2000年到2005年,她利用职务便利,在为他人办理干部任用、提拔、调动时,共收受28人贿赂人民币106.9万元,其中27人都是为买官行贿。向张改萍买官的,有副科提拔正科的,有乡(镇)长要求当局长的,有贫困乡镇的干部想调到富裕乡镇工作的。几年来,仅仅是销售“乌纱”一项,她便获利上百万,可想而知,她帮别人做其他“好事”也少不了回扣,这些就忽略不计了。
  老实说,目下买官卖官已让大家见怪不怪,但借贷款买官还可算是新闻。如商州市麻街镇党委书记唐康勋为顺利调回市内,并当上商州区卫生局局长,先后送给张改萍4万元。这笔钱中有一部分就是唐康勋从信用社贷的款。
  借贷款买官说明了什么?说明了一些地方的干部任用已进入了市场化运作模式,把它彻头彻尾地当作了买卖,当成了生意,看成是交易。想当官,拿钱来:要当官,花钱去。如同进超市购物,谁也没把它当成怪事。有钱的固然不惜大笔投入,没有钱的想办法也要筹集一笔钱,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不过,一旦东窗事发,只能是把自己钉在耻辱柱上。
  尽管中央三令五申,左查右纠,严格禁止,但一些人中毒已深,难以自拔,利欲熏心,顶风作案,我行我素,孤注一掷,不计后果。这一切说明,官本位意识在相当一部分人头脑中已根深蒂固,达到了溶化到血液中,浸透到骨髓里的程度。
  当前,各地干部人事改革相当红火。但公推公选.民主推荐等改革程序在一些地方明显被打了折,掺了水,调了包。庭审时,当公诉人问张改萍是如何为他人谋取职务升迁调动这些利益时,她居然也强调了程序、民主推荐这些闪光的字眼,特别声明升迁调动是按程序的,是在民主推荐的基础上进行的,只有入了围,在用谁不用谁的取舍上,她才会在书记办公会上发表意见。看起来,程序规范,民主集中,天衣无缝,但实际上仍有相当大的漏洞可钻。不谈前期过程中有无做了手脚,即便有关人等入了围后,一把手仍有相当的自由裁量权,按照自己的好恶确定张三李四王五。这说明我们目下盛行的改革办法仍然值得反思,具体程序操作仍然处于黑箱之中,难于防止有人在改革的名义下更加公开更加保险更加理直气壮的买官卖官。务必请注意,有些人在“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方面是很有经验很有特长的,在一些地方党风政风不是很好的情况下,在用人问题上,必须尽可能的不留下一点点可能发生腐败的缺口。
  在我国今日当干部尤其是当领导干部,是一份“甜蜜的事业”。我们的改革任重道远。
  借钱买官现象表明,到目前为止,一些地方的领导者基本上还是法外之人,他们想用什么人就用什么人,想做什么事就做什么事,依然是“天马行空。独来独往”。因此,纪律检查、行政监督不仅仅是加大力度的问题,而是要彻底进行改革才行,从监督制度上以及方法措施上加以改革。总是当事后诸葛亮,既大大提高了反腐成本,以致人民极不满意,也极不利于提高执政能力,维护党和人民政府的形象,增强改革的凝聚力。
  (责编:金 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