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期

陷阱,为谁而设?

作者:高延萍

字体: 【




  古瓶
  
  旅游胜地旁边有一家工艺品商店,中外顾客盈门,生意兴隆。一天,一个斯文的老者来到这里,从手提包内小心翼翼地拿出一只古瓷瓶,郑重地交给店老板,并介绍说:“这个古瓶是先人的传家之宝,几经波折总算保存到现在。可是眼下,我们老夫妇生活困难,无依无靠,只好做此愧对先人的事,卖掉这古瓶。我今天来,是请贵店寄卖。”老者一副无可奈何的神态,又是摇头,又是叹气。店老板问他开价多少,老者说:“这古瓶真不该卖,卖多少钱都无法向先人交待。唉,我没有更多的奢望,够我老夫妇用的就行,就要5万元吧。”老板一听,心里直打鼓,恐怕卖不出去,可又一想反正是寄卖,卖出去赚点手续费,卖不出去就算了,也赔不了,于是便答应了。
  一个月过去了,古瓶摆在货架上,无人问津。这一天,一个年轻人陪着一名外商来到该店,边欣赏边议论,好像对古董很感兴趣。突然,外商在那只古瓶前停住脚步,拿起来反复端详,脸上露出非常喜爱的神色。外商对身旁的年轻人说了一声,年轻人急忙叫过店老板,原来外商有意买这只古瓶。经过讨价还价,双方以8万元成交,外商还留下100美元订金,并说这几天谈生意很忙,过几天来取,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店老板很高兴,心想这次寄卖合算,竟有3万元的赚头。
  谁知第二天那寄卖的老者又来到该店,说他已找到买主,要取回那只瓶。店老板一听急了,执意不肯。老者说,他已与买主谈好,售价5万元,并收了人家的订金,怎能毁约呢。双方争论了一番,最后达成协议,老者不收回古瓶,店老板给老者现金5万5千元。店老板心想,即使是这样也能赚那外商2万5千元,何乐而不为呢?
  店老板送走老者,收起古瓶,只等外商来取货了。可是左等也不来,右等也不来,转眼十几天过去了,店老板有些着急,赶快按外商留下的名片打了一个电话,可对方回答说,这里根本就没有来过什么外商。店老板一听,知道上当了,偷鸡不成,反蚀把米,后悔不已。
  这是一个串骗陷阱,与其他陷阱所不同的是,骗子竟串出洋人作媒,看来骗子真是用心良苦啊。在这里,店老板之所以上当,主要有以下失误:其一,店老板根本不了解外商底细,又不是现金交易,除100美元订金外,没有任何手段确保外商履约,这本身就是冒险,就有隐埋陷阱的可能,但店老板没有注意到这一点。其二,当老者第二次来店,说已与人成交,若属实,老者会坚持取回古瓶,即使不取回,也不会以同样的价格卖给店老板,因为店老板执意不让他取回古瓶的行为已向他说明,店老板已将古瓶卖给了别人。在这种情况下,老者无疑会提价出售。其三,在没有任何把握的情况下,店老板尤其不该给老者现钱,这是店老板致命的弱点。
  
  装聋
  
  14岁的柳聪和父亲一起上街,经过一家服装店时,门口站着一个笑容可掬的妇女,她一见柳聪就说:“这孩子一看就聪明。”然后又转向柳聪的父亲说:“先生,我们店里有一套西服,你穿了保证很帅,像个神气的老板。”柳聪的父亲说:“谢谢,我不要。”那个妇女依然不放过,说:“今天大减价,你可别错过良机呀!”
  柳聪的父亲笑笑说:“我今天没带钱!”那名妇女这才放了柳聪的父亲,又去招呼其他的顾客。
  从服装店门口走过后,柳聪的父亲对柳聪说:“这家服装店的姐妹俩,是靠装聋发的财啰!”
  “装聋也能发财?”柳聪好奇地问。
  “嗯。”于是父亲就跟柳聪绘声绘色地把姐妹俩如何装聋行骗的事讲了出来。
  当姐妹俩中的一个花言巧语把顾客哄进店里后,劝说顾客试试服装是易如反掌的,这样前前后后摆弄一阵后,顾客最后总要问道:“这套衣服多少钱?”姐妹中接待顾客的一个就把手放在耳朵上:“你说什么?”
  “这服装多少钱?”顾客又高声问一遍。
  “哦!价格嘛!我问问老板。对不起,我的耳朵不好。”她转过身去,向靠墙里面坐在一张写字台后的姐妹大声问道:“老板,这套西服定价多少?”
  “720元。”老板喊道。
  她回过身来,微笑着对顾客说:“先生,420元。”顾客自认为走运,赶紧掏420元买下,溜之大吉。
  其实,这套西服价值仅百十元。
  听完了父亲的讲述,柳聪问:“爸爸,你也上过当吗?”父亲老实承认了:“正是因为我上了两次当,才明白她们是装聋作戏的。”
  
  双人戏
  
  两个小子正在街上卖纱巾。“纱巾,纱巾。上海名牌,货真价实。花样齐,保您称心。3块5一条,快来——快买——啦!”这是一个戴墨镜的高叫声。另一个戴礼帽的,嗓门更不小:“纱巾纱巾,日本进口,花样独特,质地优良。快买啦,3块3,比国产的还便宜呀!”听到有人贱他的货,戴墨镜的也不生气,但叫卖声更响亮了:“各种纱巾,任挑选。名牌优质,不坑不骗!降价优惠,3块2!哎——瞧一瞧,买纱巾啦!”路过的老太太、大姑娘们围着看两个人“减价竞争”。戴礼帽的掂着手里五颜六色的纱巾,很不服气地嚷嚷开了:“纱巾啦!纱巾啦!要买正经货,看看我这个啦!质量没的挑,3块钱一条啦!”众人一听,好家伙,一会儿工夫就降了5角了,开始有人跃跃欲试。戴墨镜的见势亦不示弱,他扬了扬手中的纱巾,咬咬牙,狠狠地说:“你小子跟我较劲呀!我宁愿把本赔上,今日也得争他妈的一口气!”他声嘶力竭地喊道:“快买纱巾啦!降价优惠啦!降价优惠,5块钱两条啦!”“大家别急,我也拉齐!我这是进口货,人家5块钱两条,我两块五一条啦!”“我他妈的这一次豁出去!两块钱一条!谁买谁掏钱!”只见戴墨镜的连顺口溜也不唱了,来干脆的。戴礼帽的见状,吐吐舌头想溜:“哥们儿!小心别把头赔进去!”“嘿!你这人怎么说话不算数?”众人指着他抗议,人围得越来越多,戴墨镜的400多条纱巾没多大工夫就被一抢而光了。
  “我他妈的赔了,你小子也不能占便宜!”见戴礼帽的想溜,戴墨镜的拖住他就发起无名火来。“咋的?”“你小子别装蒜!少废话!我多少钱卖的,你也得这个价!”“你……你……”戴礼帽的少说也比戴墨镜的矮一头,吓得脸白白的。“进口的也两块?”人们回过神来,把戴礼帽的围个水泄不通。转眼间,他那一平板车的纱巾就卖光了。
  有一白发老翁目睹此状,摇摇头,叹曰:“赌气伤财!赌气伤财呀!”
  后来有人亲耳听到戴墨镜的和戴礼帽的在人们散尽后有这样一段对话:“嘿!这招儿他妈的真灵!那些傻儿八几的还以为是占了便宜呢!”“你小子挺会作戏!”“这叫陷阱,懂不懂?这一来,每条净赚一块五!”“得了,先去吃一顿再说!”闻者大惊。
  
  供方 买方
  
  一个打扮入时的年轻人来到了位于武汉宝成路的某电子商店,拿出几十米配线槽对店老板说:“这是我公司生产的产品,准备在武汉开拓市场,请老板帮我们推销一下,你一米卖42元钱,我公司只按一米37元收回。”店老板心想:反正又不要我先拿出钱来,销一米就赚五元钱,销不出去也不蚀本,这样的生意不干白不干!于是就点头同意了。那年轻人临走时给店老板留下一张名片说:“如果有要货多的,你就给我打电话,我马上送来。”
  一连九天,都没有一个人来买这种配线槽,店老板正想等那个年轻人下次来时,就将他的货退给他。却不料到第十天时,一个操着河南口音的中年男子拿着一页采购清单走进了他的店,不巧的是这个河南口音的人所持的清单中所有的品种店里都没有,河南人失望之余,却一眼瞥到了挂在墙上的配线槽样品,他仔细看了一番后,表示先买一米回去给老总看一下。
  过了几天,那个河南口音的人又来了,将店中所剩的几十米配线槽都买下来了,称还需要一千米的产品,要店老板准备好货,第二天来拿。他给店老板留下了自己的姓名和手机号码。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