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6期

透视自费留学热

作者:郭丽坤 金 言

字体: 【




  
  资料显示,目前中国的海外留学生总数已超过50万人,其中政府每年公派留学人员有2000人左右,其余都是自费出国留学。中国留学生人数已居全世界首位,这些留学生分布在103个国家求学。近几年来,中国的自费留学热更是一浪高过一浪。在北京、上海、深圳以及省会城市留学生年增长幅度在25%以上。
  
  低龄留学
  
  我国留学人群近年来呈现低龄化趋向,18岁以下的小留学生数量已占到中国留学生总人数的一半以上,在南方一些城市甚至占留学人员的70%至80%以上。
  高中以下的小留学生的日益增多,低龄留学的热度逐年升高,不仅造成家庭教育投资的巨大浪费,而且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父母不理性的教育方式导致家庭盲目投资,高中没有毕业就去留学,初中生也留学,甚至连小学毕业生也争着办出国留学手续,舍得对孩子进行智力投资是时下的一种普遍社会现象。孩子刚上幼儿园,便在父母的带领下,参加各类培训班;上了小学,参加各类竞赛;升入中学后,家里开始考虑择校……家长望子成龙成凤迫不及待,并不符合孩子“玩中学、学中玩”的原则,不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低龄留学是幼儿培训的延长,是小学竞赛的升级,是另一种方式的择校。盲目的教育投资,剥夺了孩子的学习自由权,导致孩子对学习的反感和各类悲剧不断发生,有的孩子独自出走,有的孩子轻生,有的孩子甚至杀人泄愤。
  低龄留学是家长在物质生活富裕后,对家庭教育追求商业化以期超级回报的具体表现。低龄留学的社会基础是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诱发了一些人对教育的过分期望,简单地将教育看作是一种商业投资,将家庭教育完全等同于一种经济产业,过分讲究高投入高产出,要求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收到高额回报。以为既可避开升学就业压力,又可以通过镀金,让孩子找到一份好工作,得到一份好收入。
  实际上,低龄留学的代价绝不仅是花费高,同时还潜藏着孩子心理扭曲、滋生性格缺陷、荒废学业等可能性。如果这种可能性变成现实,不仅孩子不会赢在起跑线上,而且家长的教育投资也会血本无归。
  
  第三出路
  
  高校扩招之后,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加大。据有关资料显示,近几年来应届大学毕业生有60%对就业采取回避态度。除了就业难这个客观因素以外,有些高校毕业生对就业岗位预期要求过高,待遇期望值过高,选择留学一是想避开就业高峰,二是想通过留学来增加自己的就业筹码。于是,出国留学成了除就业、考研之外的第三大出路。每年总有一大批高校毕业生选择自费留学。出国留学已经蔚然成为一种风气、一种潮流。社会重视出过国的专家,家长们以儿女出国留学为荣。但是,家长送孩子出国本身就是一种风险:把所有的赌注都押在孩子身上,全靠孩子自己在异国他乡奋斗,留学虽然有镀金的希望,对于普通高校毕业生来说,但更多的是困难;贷款是第二个风险:孩子出国留学,需要高额的生活费用,虽然打工能挣一部分费用,但是大部分还需要家长承担,一边偿还贷款,一边承担孩子的国外求学的高额生活费用,家长会处于左右为难的地步。
  目前,许多普通收入家庭选择送子女出国镀金,必须向亲戚朋友借钱给孩子办理留学签证。学生出国后第一年的学费和生活费虽不犯愁,从第二年开始,就惟有靠打工赚钱来学习和生活了。只要我国高等教育依旧在扩招,就业压力依旧在增大,高校毕业生自费留学便会依旧盛行。
  按常理说,出国留学的应当是优秀学生,可是在中国的自费留学生中有一大批是成绩不理想的高考落榜生。每年高考过后,留学中介的生意就火了起来。据统计,北京市从事留学中介服务的机构有300多家,其中经过批准的也就是合法的只有46家。一些黑中介千方百计吸引那些不明真相的人上当受骗。许多有钱人不惜重金,千方百计把孩子往国外送,寄希望于孩子出国留学就能成功成名,耀祖光宗。其实,国外的正规大学同样对学生的成绩有很高的要求,想“混”进去谈何容易。盲目留学倒是给很多国外杂牌大学和私人学校带来发财良机。不少家长误以为孩子小,接受能力强,很快就能过语言关。哪里想到,本来成绩就不好,又要过语言关,那就更吃力了,很容易产生厌学情绪。加之十几岁的孩子自制能力差,面对花花世界很容易沉迷于玩乐之中。一旦被学校开除,无人管了,整天游手好闲,在国外成了小混混、小流氓。有的留学生由于成绩太差和出勤率等原因被注销签证之后,往往不敢告诉家人,选择“黑”在国外,靠按时提取父母寄来的学费混日子。
  
  留学与弊案
  
  富人子弟花得起钱出国留学可以理解,而官员子女竞相出国留学,一年要花二、三十万元,钱从何来?
  从近年来查处的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来看,其中有相当一部分都把子女送往国外留学。通过对这些案例进行分析,可以看出,贪官送子女到国外留学,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1、以权换钱。一些领导干部爱子心切,希望把子女送到国外去学习,但自身的经济实力有限,于是把手中权力作为换钱的工具。江苏省徐州市纺织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原董事长高平收受贿赂122?郾5万元,贪污公款10万元,因受贿罪、贪污罪被判处有期徒刑20年。高平在忏悔时写道:“我多次出国考察,看到国外的生活、教育水平比国内强,能让女儿出国留学便成为我的强烈愿望,为女儿筹措自费留学的费用,也是我变本加厉贪污、受贿的一个诱因。”福州市原城乡规划局局长姜燕生为了支付儿子出国留学费用和个人开支,利用职务便利受贿共计11万元人民币和2万美元。
  2、相互攀比。2004年福州市被查处的众多官员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把子女送到国外留学。其实,这种现象在全国各地具有一定的共性。一些地方,领导干部送子女出国留学成为一种风气,领导干部及其子女们相互攀比,客观上助长了这种风气。辽宁省原副省长刘克田利用职务之便,为女儿出国留学收受巨额贿赂。在案发后的检查中,他说自己“看到别人送子女出国留学,特别是进入国外名牌学府,自己也不甘落后,总想为子女创造一些条件”。
  3、变相受贿。有人想请官员办事而无门路,通过资助或“借钱”帮助官员子女出国留学,双方便找到了契合点,各取所需,皆大欢喜。显然,这是一种典型的权钱交易,也是官员变相受贿的一种方式。如原北京市交通局副局长毕玉玺经常故意说其子留学费用高,暗示他人送钱,他便以子女出国留学为名收受或索取贿赂。原常德市纪委书记彭晋镛以女儿到英国留学急需费用为由,采取明借实要的办法,多次收受贿赂。
  4、转移赃款。利用亲属出国留学转移赃款是腐败分子敛财的一条捷径,贪官通常先送孩子留学,再以教育经费流动资金作掩护,把赃款转移到国外。原鞍钢集团弓长岭矿业公司经理助理、总工程师夏玉容被“双规”前,开列了一份高达1400多万元的家庭财产清单,打算寄给其在澳大利亚留学的儿子,准备转移财产。原重庆市农资公司总经理胡启能贪污受贿折合人民币高达1599万元,其赃款一部分就窝藏在新加坡留学的儿子处。
  5、准备后路。很多腐败分子对自己的腐败行为有清醒的认识,知道自己迟早有一天会案发。于是,提前做好人、财、物等方面的准备,随时准备出逃。先送子女出国留学,然后让妻子出国陪读,一旦风吹草动,便抽身外逃,到国外定居。胡长青在案发前就将儿子通过留学送到国外;杨秀珠也是通过子女留学途径出逃的。
  
  留学垃圾
  
  出国留学,这在许多人眼里,不仅很有面子,而且很有出息。把书都读到外国去了,那得有多大本事。过去,出国留学只是极少数人的事。如今,不但有出国潮,还出现了留学热。然而,留学的多了,麻烦也多了。大连的张先生近来就很头疼,病根就在留学的儿子身上。前两年看着上高中的儿子学习成绩不佳,考大学无望,张先生盘算着不如让儿子出去搞张洋文凭。因此,咬牙凑钱送儿子去了德国。然而,经过两年,儿子不仅与张先生预期的国际性人才沾不上边,甚至连德语都没学好,整天沉溺于网络游戏,整天同一帮同样来自中国的小留学生吃喝玩乐,成了花花公子。为了不让儿子在外继续堕落,张先生只好亲自赴德把儿子押回来,花了70万,培养出个留学垃圾,是张先生万万没有想到的。类似张先生的家长不在少数。留学生在海外赌博犯罪、杀人绑架、贩毒、未婚先孕等时有发生。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