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6期

亡命徒和人体炸弹

作者:卓 舒 为 民

字体: 【




  “咣当、咣当”,一下、两下、三下……垂死挣扎的王正军任凭手被磕得皮开肉绽,还是不松手,他拼命挣脱着右手……
  突然,“咔!”的一声,手榴弹的弹头部分被重重地磕下来!就在手榴弹解体的一瞬间,仍攥着弹柄的王正军却勾动了拉环……
  “轰!”随着一声闷响,一股火花伴随着白色浓浓的硝烟从磕断的弹柄处喷出,瞬间,烟雾笼罩了扭在一起的四个人……
  糟了!目击到这一切,躲避在四周不远处的围观群众顿时一片唏嘘。
  硝烟散尽,见手榴弹没有爆炸,人群中爆发出一阵惊呼。只见王正军的右脸灼黑了,民警于井塘的左手也被火药灼起了水泡。殊死一搏后的他却根本感觉不到疼痛。3名民警丝毫没有放松警惕,他们从王正军的腰间搜出了一把匕首,还从他上衣内侧口袋里搜出了另一枚76式军用手榴弹!
  
  英雄本色
  
  惊吓过后,王正军像一条被抽了筋的疯狗,失去了乱叫乱咬的能耐。他罪恶的双手被拷在身后,双脚也被赶来的人们用绳子捆住。
  6时19分,抓捕行动结束了,整个过程前后仅5分钟。这5分钟在时空中是短暂的,然而在这5分钟内,民警却经历了生死考验。
  短暂而漫长的5分钟里,3名民警每一秒钟都处于生死瞬间:假如弹柄和弹体没有分开,不仅三名警察会以身殉职,而且,这颗手榴弹爆炸,势必会引爆另一颗王正军胸前的手榴弹,殃及到周围的90多名围观群众。
  在事后的采访中,记者见到了这枚身首异处的手榴弹。尽管它已经失去了杀伤力,但这个黑黝黝的东西依旧让人胆寒。这枚手榴弹原来的弹体和弹柄是用三颗螺丝拧在一起的,不受到剧烈的碰撞,是绝无可能脱离开的。从这一点上看,可以想象到民警和王正军当初搏斗时的激烈。
  凤城市公安局刑警大队与赛马镇派出所民警经过30多个小时的审讯,迫使王正军交待了他全部的犯罪事实和这两枚手榴弹的来历。2006年正月,这两枚手榴弹是他在本溪连寨沟一亲戚刘某家偷来的。刘是在20多年前民兵训练时将手榴弹偷拿回家里的。王正军多次杀人抢劫潜逃后,深知自己罪孽深重,偷到手榴弹后,就一直将这两枚手榴弹携带在身上,平时就揣在西服内侧的两个口袋里,一边一个。他想,一旦跑不了就爆炸自毁。
  接受采访时,李龙谈笑风生:“别叫我英雄啊,我受不了。”提起当天的抓捕行动,他说,“当时根本来不及多想,就想制服这个危害一方的恶魔。我觉得哪个警察都会这样做的,回来之后还真有点后怕,午睡时都梦见西瓜爆炸了!”末了,他又加了一句玩笑,“不能说不害怕,我还没结婚呢。”说完,他又爽朗地大笑起来。
  “我抓人从来没碰到这么大力气的,这个家伙太有劲儿了。”于井塘回忆这次战斗时说,“我没害怕,真没害怕,咱当警察的,生死关头就得豁出去!”
  干了20多年警察工作的郭树荣也是第一次碰到携带手榴弹的歹徒,他说:“晚上睡觉还寻思这事,印象太深刻了。”
  匆匆赶回派出所的李飞总结这次抓捕行动的成功经验时说,能够在如此危急的情况下,成功抓捕穷凶极恶的杀人逃犯,靠的是正确的抓捕方案,民警过硬的战斗力和团队的协作精神,这些绝非一朝一夕之功。
  “听到有手榴弹,我当时吓死了,转身就往家跑,腿都吓软了。”目击现场的栾丽回想起当时的情景,仍心有余悸,“这些警察全是好样的!”
  “我为有这样的好警察感到自豪!”另一位现场目击者黄孝旭这样说,“在电影、电视上看到警察和歹徒搏斗,却怎么也想不到这一幕会在我们身边发生。这一次我亲眼目睹了,你们无法想象当时的惊险!”
  “他们警察真不容易。”事后,出租车司机佟志军这样感慨道,“我一直看了全过程,离那么远我都有点紧张。平时觉得他们几个都挺平常的,关键时刻真冲得上去……”
  几乎是一夜之间,警察勇擒手持军用手榴弹的犯罪嫌疑人的事迹,就在凤城市的大街小巷传了开来,闻者无不赞叹。很多居民打电话向民警表示祝贺或表达敬佩之情。一些企业家和老板,要出钱为民警们庆功,他们说,赛马镇有这样的警察,我们在这里做生意放心。还有一个老板找到派出所,要为全所干警一人买一套报喜鸟西服。这些好意,都被所领导婉言谢绝了。
  惊心动魄5分钟,生死瞬间,英雄的壮举震撼了一座城。●
  (谢绝转载、上网、摘编)
  (责编:晋屏 插图:傅树清)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