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0期

阳光下的晒客

作者:庆 丰 建 勋

字体: 【




  今年,在互联网上,最热的一个词非“晒”莫属了。从晒工资到晒照片,从晒股票到晒心情,从晒自己到晒别人,众多网民乐此不疲地加入到晒客一族。不遗余力地发掘自己与他人生活中的点滴细节,迫不及待地拿到网上去公布、展示。还美其名曰:晒太阳。就连中国人一向忌讳公开谈论的个人收入及财务问题,在网络面前也突然一反常态,晒起没商量。一场以暴露隐私为乐事的“暴露风潮”以不容阻挡之势迅速席卷互联网。2007年被打上了“晒时代”的记号。随着人们对晒客现象争论的逐步升级。晒客堂而皇之地走进中国人的视野。
  
  一
  
  “晒”源于英文“share”。原意为分享;在汉语里。“晒”引申开来又有曝光、公开之意。所谓晒客。就是一个把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心情展示在网上。与他人分享的人群。这种分享,不为炫耀。不比金钱。只为展示生活,分享快乐。这种分享,更重要的是网友之间的交流,晒客之间的互动。就如同在中文里晒字的解释:把东西放在阳光下使它干燥。人或物在阳光下吸收光和热。对于晒客们来讲,晒也是一个认识自己。并且通过和网友们的交流,听取意见,学习他人的过程。
  去年年底,美国《时代》周刊将“YOU”(“你”、“所有互联网内容的使用者和创造者”)评为年度人物。并且在致词中高度评价说:“这些引领时代不断创新的人是谁?那些经过一天的忙碌工作疲惫不堪回到家里,仍然打开电脑的人,那些观看电影和视频的人,那些打开博客写下对民生的关注或分享风花雪月的人……这些充满着能量和激情的人,不错,就是你!”而正基于这种分享的概念,让晒客成为继博客、播客、换客、彩客之后的又一新兴网络名词。
  晒客的风行与中国网民的结构有很大的关系。据2007年中国互联网调查报告显示,我国目前有1.37亿网民,其中年轻网民占绝大多数。有社会学者指出,年轻一代的网民有着强烈的自我表现欲望和多样化的需求,他们引领着互联网“客”时代的到来,甚至影响到大众的文化娱乐方式。以双向互动为特征的WEB2.0正在改变着人们的日常生活模式。而晒客的出现也只是这一重大社会变迁的一小部分。事实上。中国的晒客大部分都是20岁到30岁左右的年轻人。
  如今,在搜索引擎上搜索“晒客”两个字,就可以发现大量的晒客网站。从过去的各大网站的BBS、个人博客、MSN共享空间、网络相册到如今的“晒客中国”这样的大型平台,晒客们的“海滩浴场”可以说十分广阔。石振勇是一名晒客,他在去年11月加入到网上晒工资一族,和大多数晒客不同的是,他不仅自己晒得不亦乐乎。还从这股风起云涌的晒风中看到了商机。2007年初,他创办了“我要晒工资”网站。短短几个月。就有近百万的点击率。他体味到了晒的好处、晒的乐趣、晒的价值,更成为了一个铁杆晒客。
  现在,晒客已成为中国网络族群中的一个不容小觑的团体。
  
  二
  
  “只有不想晒的。没有不能晒的。”——这是晒客们的口号。可以说,凡是可以拿出来展示的都不会被晒客们放过。大到居住的城市,生活的环境,小到自己的衣着饰物,家里的花鸟鱼虫,无一不能成为晒的内容。有工作的可以晒工资,当学生的可以晒成绩,收藏家可以晒宝贝。爱做饭的可以晒厨艺……“看。这就是我的马桶、我的电脑、我阳台上的百里香、我摇篮里的小宝宝……什么?想看宝宝他妈?老兄你难道不知道吗,现在出来晒的,都是丑女人……”
  通常情况下,女晒客们喜欢晒衣服、晒手饰、晒老公、晒孩子、晒情感:男晒客们则更钟情于晒工资单子、晒家庭理财、晒股票基金。由于所晒内容的多元性和趣味性,晒客通过坚持不懈地晒。还培养出了一大批看客。就是专门在网上看别人晒东西的人,或分享经验、或获得新知,在看别人盘点生活的时候也对比自己。
  
  晒衣
  广州女孩小玲是一名资深晒客。她喜爱服装设计并从事美术工作。在网上,她最喜欢晒的就是自己的服饰。每到周末。她都要把自己设计或是从商场淘出的各种宝贝服饰进行不同风格的搭配,然后给它们拍照。再把照片以及每件服装、配饰的价格、购买地点、搭配原因等细节,张贴到自己的网络相册中。这些照片在网络上广泛转载,她也因此结识了不少爱美的女孩,交流购物心得和打折信息。
  
  晒脸
  今天,晒脸成了一种时尚。披挂好自己的百般心爱之物,对着镜子举起相机。然后像第一次约会那样心怀忐忑地上传图片。在网友面前玩一把真人出演的“新品发布”。这是如今许多时尚青年热衷的把戏。
  
  晒创意
  有些晒客将自己创作的作品放在网上“晒”。例如网络组合“后舍男孩”。用一种默唱的方式翻录歌曲。极尽搞笑之能事。因此得到不少网发的喜爱。有的人则利用技术特长,用PHOTOSHOP编辑一些特殊图片贴在网上。像在网上风靡一时的“小胖”的各种图片。
  
  晒工资
  提起晒客。就不得不提晒工资。可以说。晒客在中国的兴起。源于一张在网上公布的工资单。这得从知名电视人、北大副教授阿忆说起。去年9月份。阿忆将自己每月的固定收入。包括固定工资、副教授津贴、补助等一一晒出来。算出每个月能从学校赚到4786元;但是。算一算每个月的支出款项,结论是“靠学校那点工资很难生存和安心教学”,不得已要到处打工——兼职电视栏目策划和电视杂志编辑。有了不菲的打工收入,他才敢在中关村附近购置总价“300万差1万”的住房。阿忆这空前的一“晒”,让工资条这种很难在同事或朋友之间交流的个人隐私在网络上见了阳光。阿忆的初衷,就是为了证明“北大教授很富”其实是浪得虚名。自己不辞辛苦在各大电视台担任主持人策划人。不过是为了弥补房贷、子女教育等巨大赤字。没有想到的是。他的这一晒竟晒出了连锁反应(这篇文章一周内引来近85万次的疯狂点击和超过4000条评论)——自他之后,不断有人将自己的工资条和支出条匿名公布在网上。人们不再偷偷摸摸一个人数钱了,而是把工资条、年终奖、税金一一展现在网上让大伙帮着数。成千上万的中国网民在各大网站公布自己的工资、奖金收入。看到越来越多的人晒自己的工资条,搜狐网站灵机一动。将各种工资条汇集在一起做成专题,形成了一个“史上最全的各行各业工资条”的论坛帖子,成功地吸引来超过十万的点击率。晒工资因此在网上风靡一时。
  如今,在搜索引擎中输入“晒工资”,便可以看到近150万个相关网页。甚至在晒工资的网站上。还分城市和地区,让晒客选择合适的地点透露收入。晒工资的网友分为炫耀型、抱怨型和探听型。他们除了晒自己的,还晒别人的,张艺谋、姚明等名人的工资也被拿出来晒过。在一些晒工资的网上论坛,发布者不仅主动公布行业、职业、区域、从业年限,还把基本工资、职务补贴、工资津贴、奖金、通讯补贴、保险金、扣税等一一罗列,最终还注明实发金额,有的甚至将工资条的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