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7期

感天动地

作者:阿 萍 梦 雨

字体: 【



子团聚并复婚:一打工仔震后开摩托车行驶1500公里去看望未婚妻;一妻子在废墟外唱歌给被困丈夫听。歌声给了他生存的勇气和力量,在无情的废墟面前。爱情的力量战胜了一切。
  只要有爱。一对年轻父母脸对脸、胳膊搭着胳膊。用自己的身体为3岁女儿搭起生命围墙;一名年轻的妈妈双手抱着一个三四个月大的婴儿蜷缩在废墟中,她低着头,上衣向上掀起,已经没有了呼吸,而怀里的女婴含着母亲的乳头,艰难地吮吸着;同样是一位母亲,用自己的身躯护卫着襁褓中的孩子,在生命的最后一刻,短信留言:“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北川高一(1)班姜栋怀在废墟下用细木棍给父母留下“绝笔”:爸爸妈妈对不起,愿你们一定走好。……
  只要有爱。中学教师谭千秋在地震发生的瞬间,像天使一般张开双臂趴在课桌上,身下死死地护着4个学生,学生得救了,他却献出了51岁的生命;21岁女教师向倩的遗体被发现时。她已被压断为3截,张开的双臂下,仍紧紧地搂着3个也已死去的学生;地震发生时。映秀幼儿园的聂晓燕老师一手一个抱出了两个孩子,而她自己的孩子却被掩埋在废墟之中……在无情的废墟面前,多少人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人性中最灿烂的光华。
  只要有爱。女警察用坚守抗灾一线的行动祭奠10位遇难家人;民警蒋小娟把6个月大的孩子交给父母照料,却为9名急需哺乳的孤儿喂奶;花甲老人报名赴灾区做卫生防疫志愿者:救援部队连续战斗14小时只吃过一碗稀饭:武警父子兵在亲人震亡后9昼夜救援群众:9位家人遇难男子忍痛投入救援;公安局副局长纵身推开女记者后遇难:男生被救后冒险返回废墟救起女生:一位身患绝症的研究生遗言要求将所剩治病款捐给灾区;18岁少年冲进幼儿园救出3个孩子;95岁老人为灾区捐出10万元养老钱;92岁的老红军当年曾三走汶川。他如今又捐出1万元抚恤金;南京街头一位乞讨人员分两次捐出105元;盐城74岁农民卢秀英捐出自己的积蓄一万元:一个受灾较轻的村全体村民拒领政府2900元救灾款,并主动捐出3700多元……
  只要有爱。全球华人和世界各个国家的人民和政府对于救灾的热情和对于中国的支持,显示了人类共同的价值和意义,人的生命所具有的普世意义在这里超越了一切限制和鸿沟,也让我们感受到了巨大的人性力量。
  爱情、亲情、友情、乡情,父子情、母子情、夫妻情、师生情、战友情、同学情、兄弟情、姐妹情、同胞情……这些人类最朴素的感情在地震中碰撞。在灾区人民顽强的抗争里,在救援人员忙碌的身影里出现。在全国人民滂沱的泪雨里。我们看到的是无私、真诚、善良、同情、宽容、悲悯,重读了人类最初始的血脉相连。关爱每个生命应从每个细节开始,尤其需要从心灵关爱做起。人性力量如此伟大,也如此神奇。
  
  那一刻,一种精神如此升华
  
  5月12日14时28分,这个时刻,给我们以强烈的震撼。七天后的19日14时28分,国旗半垂,汽笛长鸣,举国同悲。数万同胞转瞬离去,13亿人莫不悲戚,全国哀悼,顺应民意,反映民心,悼念死者,激励生者。而由生命意义、人性光辉升华的精神力量,更带来持续不断的动力,这种动力将激励着我们昂首走向未来。
  地震,在另一个层面上,就这样给我们提供了一场心灵洗礼,让我们在平常的庸碌或者荒芜中,重新注入了一种久违了的力量,重建精神家园。从此,我们更加切身体会到,人无论在世界上漂泊多久,总有一种力量在关怀着自己、温暖着自己,同时,我们也在关怀着别人、温暖着别人,我们重新思考生命的意义、生活的意义,更加懂得了关爱、感恩、关怀、敬畏的含义。“中国的年轻人不自私”,海外媒体如是说。“80后”“90后”们,以自己在震灾中的表现,赢得了赞叹。尽管还有不少需要校正的地方。但在这次震灾中的表现证明,他们是勇于承担的一代,是爱他人、爱社会、爱祖国的一代,有能力担当起中国的未来。
  地震发生以来,大家在慰问灾区人民、尽全力支援灾区人民的同时,也在关怀身边的人,不少恋人拉近了关系,不少亲人增添了亲情,不少朋友增强了友谊,一条条温馨的短信、一个个问候的电话。一封封慰藉的函件、一声声温软的话语,朋友之间的相聚、亲人之间的交往,这些都在无形中增添了许多许多人间真情和至爱。
  通过这一次地震,我们开始重新思考人活着的意义,珍惜生命、珍惜生活、珍惜我们所拥有的一切。同时,我们要学会敬畏和感恩。因为,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有无数的呵护在温暖着我们,少些抱怨和患得患失,多些感恩和豁达,少些隔膜和猜忌,多些真诚和善良。这样,我们的人生将变得更加美好,我们的这个世界将变得更加美好。
  人在这个世界上,尽管渺小得如一粒尘埃,但每一个人都可以发出属于自己的那一束最耀眼的光亮。对一个国家来说,多难兴邦,而对一个人,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在灾难面前,我们昂起不屈的头颅,挺起不屈的脊梁,燃起那颗炽热的心,为了明天,充满希望地向前迈进!
  
  责编 金锋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