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2期

《蓝盾》帮助我成功“转型”等

作者:宁相森 辛同海 浦苏山等

字体: 【




  《蓝盾》帮助我成功“转型”
  
  我长期订阅《蓝盾》,是杂志忠实的读者。过去,在重庆市北碚区教委工作,常写有关教育的通讯报道。但1992年退休后,受搜集素材限制,我不得不转型了。1997年我看了《蓝盾》第二期刊登的五篇报告文学,写了一篇读后感,让我找到“转型”之路:向报纸、杂志投稿写读后感。我陆续向“我与蓝盾”栏目投稿,不时有小文登出,增强了我“转型”的信心。1999年12月15日,《蓝盾》编辑部还就一篇文章向我约稿,让我撰写读后感。在编辑精心修改和帮助下,通过对比原稿与登出后的稿子,我知道该如何写读后感了,与此同时,我向其他报纸、杂志写读后感,每年也有不少小文刊出。我撰写的《读<国色重庆>谈三峡移民》一文在市委老干部局主办的“书香溢夕阳”读书有奖征文活动中还荣获优秀奖。我非常感谢《蓝盾》编辑部、十分感谢“我与蓝盾”栏目对我从写通讯到写读后感成功“转型”的帮助。
  重庆读者 宁相森
  
  《蓝盾》帮我的家人要回劳动保险金
  
  《蓝盾》是学法懂法用法的极好刊物,退休后我在朋友的建议下开始订阅,且结缘已深,受益匪浅。尤其法律问答栏目更引我关注,我还把它剪辑成册,遇到个案便对号从中寻找答案。久之,我在众人眼里成了小明白人,有的甚至请我代为诉讼(绝不收费)。还别说,在代理几起民事纠纷案中均以胜诉告终。从中我领略和享受了学法助人的乐趣。
  订阅《蓝盾》还让我受益的是发生在六年前而解决在今年的劳动保险金争议一事。
  2002年,我女婿高福明等50人从海阳市农行辞职为劳动保险金争议了六年,索要无果,无奈中我抱着试试的心态于今年四月份向《蓝盾》投寄了《如何讨回补偿的劳动保险金》的法律咨询信,很快在第七期就登载了天津张盈律师所丁立莹律师的详细解答。有法律为准绳使弱势群体有了维权的底气,也使海阳农行主动放弃了原来的模糊认识,接受了我们的正当要求,最终使这起争议了六年的事件既没有申请仲裁也没有诉诸法庭便圆满和解了。高福明于8月11号领到了7000元劳动保险金。
  事后大家交口赞誉《蓝盾》是学法之良师,用法之益友,也羡慕我没白订白学。收到了实实在在的回报。
  山东读者 辛同海
  
  《蓝盾》今朝更好看
  
  《蓝盾》杂志作为法制文学刊物,一直以丰富的内容、精美的编排、独特的魅力而受到众多读者的喜爱。今年以来又有不少进步,更以其鲜明的特色而赢得读者青睐。作为一名老读者,我认为刊物有四大亮点:
  一、封面新颖大方、设计优美、充满朝气。每期都能更新,能吸引读者,它向读者昭示着《蓝盾》的性质、内容和风貌。特别从今年第7期起刊登了蒋小娟、雷敏等人的照片,真正做到了歌颂先进,突出主题、健康向上,让为和谐社会作出贡献的我国公安英勇人物荣登封面,这是一举多得的好事。人民感谢他们的奉献精神,赞扬他们的辛勤付出,同时也让读者了解这些优秀人物的先进事迹,因而感到特别的亲切和贴心。
  二、文章标题精彩。翻开今年的刊物,不少文章的标题,简洁明了、一目了然给读者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如:“何以解忧,唯有改革”、“强震,房屋质量的裁判官”、“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医住有所居”、“打一场中华老字号保卫战……”、“地震中的生死情缘”、“反垄断法的民生意义”……这些标题突出主题,与人们的社会生活密切结合,文词清新、内涵丰富、让人不读不快。
  三、知识性、法律性增强。今年以来通过“观察家”、“蓝盾通讯”、“法网恢恢”、“笔谈”、“人生百味”、“拍案今奇”、“多棱镜”等栏目,刊登了许多有深度、有新意、有文采的法制文章,变化的是每一期的精彩内容,不变的是编辑老师的一片真诚和热情,你们用渊博的知识、独特的视角、敏锐的眼光为读者送来了丰盛的法制文学大餐,送来了知识,给人启迪和力量。祝《蓝盾》更加兴旺发达。
  
  江苏读者 浦苏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