捣练子令(深院静,小庭空)

  

 

                    捣练子令①

                  深院静,小庭空,断续寒砧断续风

                  无奈夜长人不寐,数声和月到帘栊



 【注释】

  ①这是一首写别后相思的本义词。此词调名于《尊前集》、《花草粹编》、《花间集补》、《全唐诗》等本中均作《捣练子》,为单调。《花草粹编》中有题作“闻砧”,《续选草堂诗余》、《古今诗余醉》、《古今词统》等本中题作“秋闺”,《词的》中题作“本意”。又《历代诗余》中于调名下有注曰:“一名《深院月》,又名《深夜月》。李煜秋闺词有‘断续寒砧断续风’之句,遂以‘捣练’名其调。”明杨慎《词品》亦云:“李后主词,词名《捣练子》,即咏捣练,乃唐词本体也。”自李煜此调始见于此词。

  这首词描写的是作者因寒夜捣衣之声而引起的离怀愁绪。

  “深院静,小庭空”,是环境的描写,词的开篇给读者的仿佛是一个静止的画面,但实际上其中却有作者无法平静的心情。“深”本身就有一种无法明见的孤寂之感,“静”既为捣衣之声能声声入耳做了铺垫,同时也反衬着作者寒夜不眠、心境难平的情状。庭本来很小,但如此小庭此时却愈发地显得空旷、冷清,如不是作者以愁苦之眼、心视之,这种感触是不会有或不能如此真切的。作者在这里的景物描写,既是客观的,是眼中所见,也是主观的,是心中所见;这既是一种铺垫,也是一种衬映。这里更重要的是一种渲染,一种氛围的营造,是一种以景映人、以景寓情的写法,“深、静、小、空”等寥寥数字,却给了读者一种真切的孤清冷寂之感,作者的心思、情态已呼之欲出。但是,静止的画面似乎并不能完全准确地传达出作者的忧思,所以“断续”一句出,整个画面由静转动,才真正地鲜活起来。“断续”一词既写“寒砧”又写“风”,用的极妙。捣衣之声有轻有重,风过高墙时大时小,听起来风声、砧声一定是时有时无的,这是表面上看。而其实,“断续”应该更多写的是作者的心境、忧思波浪起伏、无法宁静。古人捣帛制衣本是惯常之事,但此事常常与征夫远行相关,尤其是当此寒夜,捣衣不止,恐怕也只有怀思远行之解。李白《子夜吴歌》中“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和沈期《古意呈补阙乔知之》中“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等诗句,就都是用寒月夜、捣衣声来描写征夫远离、怀思不断的。而且“寒砧”一词也寓有深意,当不只是月夜砧冷的意思,应该还有作者因自己相思难遣的心寒之用,是把作者自己的心境加之于砧声而成的。所以,这三句看起来是写景,实际上是写人,是以景寓意、以风见情,是一种含蓄别致的写法。

  词的后两句,由景见人,由人增景,描写作者长夜难眠,离愁绵远的情状。“无奈”不仅是无可奈何之意,更是增强了作者情思的愁苦。难眠才会觉“夜长”,“夜长”则更加令人难眠,而更加令人觉得无法承受、无以自遣。为什么难眠呢?不是砧声吵人,也不是风声扰人,而是砧声所引发的相思离愁。所以“数声和月到帘栊”,看起来是回应开篇的景色描写,而实际上是进一步强化了作者心中的难平愁思。

  全词主要从听觉、视觉写心情、心境,虽然没有明写思愁怨苦,但由景色和感觉的变化写来,那种怨苦却愈加深沉、挚切、感人至深。作者的手法别致、轻灵,结构整一、讲究,遣词、造句无不恰到好处。词虽短,但寓意绵远,句虽少,但情深意切,堪称是一首曲笔有致、淡言有韵的绝妙好词。

  ②砧(zhēn):捣衣石,这里指捣衣声。古时将生丝织成的绢用木杵在石上捣软制成熟绢,以便裁制衣服。寒砧:因夜深天寒,故称。这里指寒夜之中的捣衣声。唐代杜甫《秋兴》中有诗句云:“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③无奈:《啸余谱》、《尊前集》、《南词新谱》中作“早是”。不寐:《啸余谱》、《尊前集》、《南词新谱》中均作“不寝”。不寐,不能入睡。

  ④数声:几声,这里指捣衣的声音。和月:伴随着月光。到:传到。帘栊(lóng):挂着竹帘的格子窗。栊:有横直格的窗子。全句意思是,捣衣的声音伴随着月亮的光波传到窗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