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节:练到极致就是绝招



对于敬业者来说,凡事无小事,简单不等于容易。因此,我一贯倡导:花大力气做好小事情,把小事做细。我们为了开好一个经销商大会,就为会议准备工作制订了30多份文件(见附录2:开个经销商会30份文件)。9月,我带专家小组去开发一个涂料企业的样板市场,只是完成了一些基础工作,5个人却整整工作了40天,还常常加班加点。200人次/日,只是完成了10件事:

  根据市场情况进行了产品结构及其价格调整;

  对宣传品、促销品、包装物进行修订;

  做了4个内容的专题调研;

  走访、调查了5个地级市的市场;

  策划和操作了一次公关活动;

  设计并实施了几处广告(路牌、公交车车身和一些小媒体);

  指导开展了一次小区推广活动;

  开了3个专题会(油漆工联谊会、分销商会、家装公司会);

  制定了6个培训手册(专卖店手册、招商手册、分销商手册、小区推广手册、业务员指导手册、经销商公司化运营手册);

  做了9个课时(2小时/课时)的员工培训。

  中国人常用“杀鸡焉用牛刀”来表示对小事的轻视,而在我看来,“杀鸡须用牛刀”,只有花大力气,把小事做细,才能把事情做好。但是,现实情况往往是,想法挺好的,却没有人愿意和能够把每一件小事做透。这实在是当今社会之大害呀!

  战略上举重若轻,战术上举轻若重。

  3.简单的招式练到极致就是绝招

  拙著《营销人的自我营销》辟有专门的一节讨论这个题目,如今谈论细节决定成败,我觉得更应该充分说透这个题目。

  电影电视里的武打设计,总要设计一些奇招、怪招、绝招,观赏性强了,使观众赏心悦目;但大多不符合实际生活,而且还误导了青少年,使他们总认为生活中也是这样--一招通吃。但当这些观众再去看散打比赛的时候,方才明白打架并不是那么好看的,再厉害的冠军选手也始终没用上所谓的“绝招”。

  武术本没有绝招,生活和工作中解决问题、处理事务、策划市场、管理企业,也都不会有什么绝招。大量的工作,都是一些琐碎的、繁杂的、细小的事务的重复。这些事做成了、做好了,并不见什么成就;一旦做不好了、做坏了,就使其它工作和其他人的工作受连累,甚至把一件大事给弄垮了。可惜啊,明白这些的人并不多见。

  我曾在一所财经大学讲课,课间我们做过一次小小的测试,一个班50位大四的学生,每人模拟填写一份增值税发票,结果填写完全正确的只有两人。作为学生,一张票据十几个栏目填写错了一两个栏目,老师还会给个70、80分;但作为企业的职员,发票填错一栏,整张票就作废,那就是零分;如果填写错了没有被及时发现,那就麻烦大了,就不只是零分的问题。如果你去公司财务部就职,发票若老是开错,我看你就该走人了。

  做过我下属的人,大多数都觉得我要求甚严,因为我有两个要求是必须做到的:第一,接了手的事必须按时、按标准完成,不能完成做任何解释我都不听;第二,已做完的事情,自己检查认定完全没有错误再上报,不要等我检查出了破绽或漏洞再辩解。我曾经跟我的秘书分析说:安排你做的事,无论巨细,你不去做就该我做,你做不到位,我就要返工。从管理角度说,公司花了大价钱请我,成本在你的10倍以上,从经济的意义上说,我花一小时能做的事,你花一天的时间做好,值。同样的道理,一件小事,你花了一个小时做完交给了我,当我发现了不足,再去补充、修订,花半个小时,如果这样,不如费你半天时间更合算。你把小事做细了,我的工作效率就提高了。从此,她的工作越来越到位,我的工作也就渐渐顺手多了。

  前不久,我带队走访一家涂料企业的经销商,发现的问题大多数是一些小事,是一些细节;但小事成堆了,对市场的影响就不小了。列出部分细节如下:

  绿色认证、环保标志、保险公司承保等各类荣誉称号和标志总共有17种之多,是否应全部在包装上反映出来,还是突出2-3种?

  包装箱罐与各类宣传资料上的标志不统一是怎么回事?

  产品作出修改或开发出的新产品,有没有人及时通知经销商?

  发出的货,质量上有细小的差别,有需要注意的事项,谁去告知和提醒经销商?

  很多经销商手中有成捆的促销资料用不上,只能闲置在库房,是如何造成的?

  没有一种宣传资料和促销品配足了,经销商自己出钱又能给足吗?如果让经销商自己印刷,谁为客户提供样稿?

  要求客户投诉填写统一的表单,但客户没有,样表又是怎样制成的?

  订货单要求统一,但提供的统一的订货单纸张却特别薄,传真机走不过去,非得让客户复印一次后再传?

  包装材料和宣传资料上的注册商标往往没有加注“R”,是谁的失误?

  公司大量的文件、资料往经销商处发,有谁去了解经销商收到了什么资料和文件?

  代西安客户处做的名片地址却为“烟台”,应该由谁对此承担责任?

  产品包装上注明了“中国装饰材料协会”的咨询电话,但公司本部有谁打过这个电话?咨询电话的应答是否有利于增进客户对公司的信任度?据反映接受咨询的电话那边的回答并不好,不如取消这个咨询号码,有谁关注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