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节:感谢自己的执著



人的成功,除了拥有正确的方法和一流的技巧之外,良好的态度也举足轻重。我国历史上的一代名臣--“汉初三杰”之一的张良,就因为有良好的态度而获得了成功的机会。

  张良年轻时,有一天他在桥上散步,忽然,有位穿着粗布短衣的老人走到他跟前,当着他的面故意把脚上的草鞋丢到了桥下。随后老人看着张良说:“小子,下去给我把鞋捡回来!”

  张良愣了一下,十分不解,但是看他年老衣破,顿生怜悯,就真的走到桥下取回了鞋子。上来之后,老人坐在桥头,眼皮也不抬一下就说:“给我穿上。”张良虽然觉得奇怪,但还是跪在地上,帮老人穿上了草鞋。

  因为张良的态度非常好,这个叫黄石公的老人认为他孺子可教,便传给了他一本兵法书《太公兵法》(当时秦始皇焚书坑儒烧掉了民间所有的兵书,这本书可以称得上是稀世之珍),张良凭借这本书成为帝王师,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位及人臣,千古流芳。《三国演义》里的“三顾茅庐”和“七擒孟获”,倡导的其实也是一种良好的态度。

  在我大三的第二个学期,我被校方从文学社社长的位置提拔到院报做执行副主编,司职文学版块的组稿、选稿等方面的工作。

  我们学校当时的在校学生不到2万,可是爱好文学的热血青年实在是太多了,我的电子信箱和学校各处的投稿箱通常是稿满为患,因为版面有限,通常是要从来稿中“百里挑一”,这让我有一种作为“侩子手”般的负罪感,因为我实在不忍心看到还有那么多文学爱好者的心血石沉大海。

  这样大概过了三个月左右,可能是因为迟迟没有看到自己的作品变成铅字,许多人对文学的热情也开始倦怠起来,投稿箱渐已没有原来的繁华景象。这时候我发现一个叫“井耒”的家伙,还是三个月如一日痴心不改的每天必往我的信箱投两篇稿子,虽然我从没有发过他一篇文字。

  说老实话,井耒的文字非常一般,远没有达到发表的水平,但是我被他对文学这种热忱的态度打动,终于在三个月又十日这天,我把他投的第200篇稿子加以润色,并最终发了出来。说起来还真是不可思议,我认为在文学上没有多少天分的他,挟这篇处女作之余威,经过他刻苦的努力和钻研,后来竟加入了作家协会,还出版了几本集子。

  井耒告诉我,他之所以能够最终走上文学的道路,真要好好感谢我发了他的第一篇文章,这时我会告诉他,他感谢的应该是他自己,是他当初执着的态度,改变了他自己的人生轨迹。

  我自己也从井耒的经历中,得出了一个宝贵的人生经验,并把这经验应用于实践。所以,去年我告中国足协之后,虽然湖南不少新闻媒体的记者老爷们都心知肚明张一一这家伙是在乘机炒作,但是由于张一一平时的态度非常之好,一口一个“某某老师”(虽然他们年纪都和我差不多),还不时会请他们去洗洗脚、按按摩、宵宵夜,用人之际他们想要不帮我一把面子上也过不去,所以一个个都非常配合我的伟大计划,由此可见良好态度威力之一斑。